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念律者之心,承匠人之魂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念律者之心,承匠人之魂
2017年06月28日 20:30 道可特法视界
语音播报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微博 微信 0

道可特绿生活

“绿生活”是道可特推出的一档旨在打造律师行业绿色执业、健康生活的专题栏目。“绿生活”题材广泛,内容涵盖文体健康、休闲娱乐、学习教育、职场法则、经管之道、曲艺文化、成功励志等,丰富生活,启迪智慧,世界大观,多元人生。“绿生活”倡导良性自然的工作状态,探寻本质纯粹的思想信仰,打造有品味、有质感、有温度的文化理念。我们不仅追求极致专业的法律服务,更致力于律师行业的绿色发展。践行“绿所”,我们一直在路上!

“绿生活”开篇之作——“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题记:

在20世纪中国史学史上,有一位极其特殊的历史学家,他被国学大师吴宓称为“全中国最博学的人”;他提出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学术界所敬畏且视为典范;他不仅仅是专家,更是通儒。他就是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陈寅恪一生学术志业的操守,且为时贤所推举。这一思想不仅是学术精神的精髓,更是“法”的内核和真谛,是法律人孜孜以求的信仰与使命,是我们向往渴求的远方。这个时代,先生不是过客,而是归人。“绿生活”开篇之作,让我们回顾先生的一生过往,重温“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风骨与内涵,思考律师职业的本质与责任,践行共同的信仰与使命。

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贤所同殉之精义,其岂庸鄙之敢望。一切都是小事,唯此是大事。碑文中所持之宗旨,至今并未改易。

——陈寅恪

无之而不奇

斯无之而不奇也

1890年,湖南长沙,陈寅恪出生,生时正值寅年,故名寅恪,恪为兄弟间排辈。

其祖父陈宝箴是清末著名维新派骨干,地方督抚中惟一倾向维新变法的实权派风云人物。

其父陈三立当年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

其母俞明诗,能诗且善操琴,自号“神雪馆主”。

不平凡的出身注定不平凡的经历。

陈寅恪少年时便熟读典籍,学习算学、地理等知识,积累了深厚的国学功底,眼界扩及中外,留学日本前便“从学于友人留日者学日文”。

1902年,陈寅恪东渡日本,入日本巢鸭弘文学院;

1905年,因患足疾辍学回国,后就读于上海吴淞复旦公学;

1910年,考取官费留学,先后到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就读。1914年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而回国。

1918年冬,在江西官费的资助下,陈寅恪再度出国游学,先在美国哈佛大学随篮曼教授学梵文和巴利文。

1921年,转往德国柏林大学随路德施教授攻读东方古文字学,同时向缪勤学习中亚古文字,向黑尼士学习蒙古语。在此期间,他掌握了梵、巴利、波斯、突厥、西夏、英、法、德八种语言。

1925年,陈回国。清华学校改制,设立国学研究院,陈寅恪与当时最有名望的学者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等人一同被聘为导师,人称“称清华四大国学大师”。

1926年6月, 36岁的他与梁启超、王国维一同应聘为研究院的导师,并称“清华三巨头”。

时任研究院主任的吴宓评价他“最为学博识精”;

梁启超更公开表明“陈先生的学问胜过我”。

游学于欧美第一流学府,陈寅恪却不拿一个学位。

常人难以理解,只有真正了解他的人深知其本心。

专注学术,探究文化,世界之浩瀚广博,何来闲心争取世俗功名。

先生,确是纯粹之人。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历千万祀与天壤而日久,共三光而永光

陈寅恪是九十年代思想的缩影,他身上有一种深厚的文化移民气息,虽有极深的西学学历和学养,但却对中国文化怀有极致的热爱。

陈寅恪的学问,常人难以望其项背。

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曾说: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国学大师吴宓评价:合中西新旧各种学问而统论之,吾必以寅恪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寅恪虽系吾友而实吾师。

陈寅恪致力于史学研究工作,对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宗教史(特别是佛教史)、西域各民族史、蒙古史、古代语言学、敦煌学、中国古典文学以及史学方法探其精髓,究其渊源。坚持“于史实中求史识,融情、智、识为一体而考证”。

他曾说,作史论研究,不能违史学探求真实之旨,目的在于“以期近真实而供鉴诫”。

希腊哲人亚里斯多德曾谓,史“叙述已然之事”,诗“则叙述或然之事”;“诗言普遍而历史则记特殊”。陈寅恪不仅是史学大家,在音韵学、旧体诗方面亦有深知灼见。他《论再生缘》中所以有“论诗我亦弹词体”之句。在《柳如是别传》中,足以见其文化大义和文人风骨。

其才高学博,足以压倒时辈,更让人敬佩的,是他对民族命运的关切与民族精神的践行。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其父陈三立义愤绝食,溘然长逝。陈寅恪在战争中,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不媚俗,不投降,拒绝犬儒主义。不自由,毋宁死,以反抗世俗的姿态傲然于世。当民族危亡之时,国民党采取消极抗日方针,竟有人向蒋介石献九鼎。陈寅恪备感痛心,作《癸未春日感赋》:“九鼎铭辞争讼德,百年粗粝总伤贫”以示讽刺。

经历过磨难的人才有此担当与作为。父亲离世不久,陈寅恪过度悲伤加之高度近视,进而导致严重眼疾。本打算前往伦敦治疗眼睛,难料战乱年代,无法得到系统疗养,常年旧疾加重病情,最终双目失明。

然而,命运让他承受更多,则赋予他更多。经历过战争与磨难的历练,陈寅恪的思想更为深刻,也更加确定了其本心。他对逐渐没落的中国文化怀有“共命而同尽”的悲剧情怀;同时坚持独立自由的理念。他既是学术岗位的捍卫者,一生追求学术自立;也是人文精神的先行者,专注史学研究,鉴古知今,极富时代新意。他兼顾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始终怀有为求真而学术的思想。

1953年,陈寅恪在《对科学院的答复》中,重申“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中”,重申“没有自由思想,没有独立精神,即不能发扬真理,即不能研究学术”,“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不是这样,即不是我的学生。”

若非史学科班,是万不敢妄论先生的史学成就的。即使是科班出身,专攻史学研究之前辈,在面对先生的作品时,必定怀有敬重、谦卑、羞愧之心意。

脊梁精神,民族风骨

念律者之心,承匠人之魂

陈寅恪身上的道德力量、人格力量、思想力量、学术力量,使他成为后人心中永不过时的话题,再过百年甚至千年再来谈论先生,也必耐人寻味,真正的思想与成就必定经得起时间与和时代的检验。先生人格生命的深邃,学术文章的广博,坚毅独立的精神,是后继之人所追寻的光亮。先生自称“寂寞销魂人”,这正是自由灵魂的高度。

这一高度正是律师行业坚持追求的本质与核心。回顾历史长河,20世纪上半叶中国法学界所涌现出一批令人敬仰的法律先驱,他们在默默无闻中历经九载寒暑创制出呕心沥血之作——《元照英美法词典》。这部词典460多万字,所收词条已达到4.5万多个,是日本出版的《英美法词典》的3倍。这部词典的背后是响亮的名字,一些在一九四九年以前就已成为法学权威的前辈名宿。

盛振为,美国西北大学法学博士,东吴大学前校长兼法学院院长

周木丹,比利时鲁汶大学1934年法学博士

卢峻,美国哈佛大学1933年法学博士

王名扬,法国巴黎大学1953年法学博士

蔡晋,东吴大学1933年法学士

许之森,东吴大学1934年法学士

卢绳祖,东吴大学1934年法学士

徐开墅,东吴大学1940年法学士

王毓骅,美国印地安那大学1949年法学博士

俞伟奕,东吴大学1944年法学士;郭念祖,东吴大学1946年法学士;陈忠诚,东吴大学1947年法学士;周承文,东吴大学1944年法学士;高文彬,东吴大学1945年法学士……

这些卓有学识的才智之士是中国法律的奠基者,他们为中国的法律事业奉献一生,从未贪恋名利场上的觥筹交错。他们默默耕耘,只为实现潜藏心底深处的信念。他们,和陈寅恪先生一样,是为了自由和独立奋然前行的勇士。

独立性是律师职业的本质属性,在中国的具体国情中,律师的职责和义务被赋予时代意义。先生曾言“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是必须争的,且须以生死力争。”律师职业具有公共性,一定程度上讲,没有律师就没有法治,也就没有公平和正义。现代国家本质上讲是法治国家,律师队伍在全面依法治国伟大实践中的重要作用,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卫士,是保障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作为律师,不仅要参与突发事件的处置和社会矛盾的化解,还要以法律人的素养和民生的视野,为社会治理创新贡献力量。或许,他们并未有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却拥有一颗争取公平正义之心和对社会的关切之感。先生在学术研究之时,秉承客观精神,更可贵的是,他时刻怀有一颗悲悯之心,他的思想是有温度的,饱含深情的。他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说道:“律令性质本极近似,不过一偏于消极方面,一偏于积极方面而已。”真正为人称道的律师,必定是讲真言,用真心,办真事,努力推进社会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律师是一枚闪耀光芒的种子,带着希望种下,迎着希望开花。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不仅是一个人的精神高度,更是一个行业、一个时代浸润于心的风骨。律者之心,匠人之魂,法律人的信仰与追求,当学之、记之、信之、践行之,方可悟之真谛,得之纯粹。

  • 道可特研究丨律师如何提供建设工程行业法律服务

  • 道可特新闻丨白小莉律师受邀为中国能建进行企业合规管理专题培训

  • 同道故事丨踏上时速350公里的高铁,与道同行

财经自媒体联盟 更多自媒体作者

今日推荐 优秀作者 看点月榜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