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东野圭吾《恶意》•读后随想

东野圭吾《恶意》•读后随想
2018年12月25日 08:00 木林说法作者:木林说法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完整地读完推理小说《恶意》后,刚一放下书,我的第一反应是,能不能给这个故事找到类似的故事,想来想去,好像和《农夫和蛇》有点相似,却更甚于这个故事。

  小说中的杀人犯野野口,他的恶更甚于冷血的蛇,蛇只是出于动物的本能咬死了农夫,而野野口却不只是要杀了日高,致日高于死地,让他从自己面前消失,不,这些都还不够。他要毁灭他的人生,还要玷污他的人格,还要夺取他生前拥有的、以及死后将会拥有的一切。

  是什么样的仇恨,让野野口能恨日高邦彦于这种地步呢?是世仇还是新怨?是杀父之仇还是夺妻之恨?是让他倾家荡产了呢,还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对他的极端羞辱……,都不是。

  东野圭吾《恶意》•读后随想

  小说中,野野口抹黑日高邦彦的最重要事件,却是平常人们最不起眼的小事件,杀死了一只令自己讨厌无比的小猫!这也是这本小说在封面插图中没有画出人物,而只画出一只猫的原因。看似杀了一只小猫,实际上却是为了向人们渲染和强化日高对生命的不屑一顾和冷血无情!再加上他自己编造的完美情节,一些因为时间久远让常人感到没有关联的历史和已经逝去的死者可能提供证据的缺失,让人们相信他是受害者,他是著名作家的影子作家,他是一个孤独可怜的癌症晚期患者,很快人们就相信了,包括书中的听众和绝大多数警察,也包括我们这些读者。

  案情之所以能够翻转,杀人者的恶意之所以能够被揭穿,应该归功于那个能够为了查明犯罪动机,为了正义的加贺警官。

  很多时候,在看这种侦探推理类小说时,除非是那种专讲名侦探的故事外,我们很容易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施暴者和受害者的身上,从而忽视了在调查这起案件中的警官所做的努力。

  东野圭吾《恶意》•读后随想

  《恶意》中的加贺警官,就是一位值得人们去尊敬的警察!他所在的警队,也是一个令人尊敬的团队!也正是他们的艰辛付出和不懈努力,在极断的时间内看完了作家的所有小说,先是顺着杀人犯野野口的圈套,在套与被套的过程中,凭着对案件中事实真相追查的执着,从小说跨越到现实,从现实又跳进小说,在一件件地核实所获得的各种信息过程中,从这一起已经可以说是“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谋杀案,追到所谓的婚外恋,追到了影子作家,追到了作品中人物的名誉隐私侵权,更追到了杀人犯和受害者的童年,引到了那个让曾经很有挫折感的警官老师倍感羞辱的校园暴力事件,再到他的家庭,凶手的恶意,来源于校园暴力对他的扭曲,更来自于其父母的偏见和偏激对他的影响。

  很侥幸,杀人犯初中时期帮助施暴的照片和老烟火师的出现,再加上发现造假录像带中的树影的不对,残留在花盆泥土中的毒药,以及很多初中同学的回忆素材,才让这个烧脑的案件大白于天,还了死者一个清白!

  小说中,还有一个情节让我很有感触,警察对于犯罪嫌疑人所提供的证据,往往只重视调查核实那些对嫌疑人有利的证据,却忽视那些对嫌疑人不利的证据,这或许是职业特点造就的,这或许就是警察办案的软肋。这或许也在启示人们,当遇到案件办理和证据收集特别顺畅的时候,能否再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这符合常理吗?有没有被刻意谋划安排过的痕迹?还有那些重要的证据没有发挥实际的作用?

  东野圭吾《恶意》•读后随想

  因为,在现实的案件中,存在着顶包案件,存在着冒名顶替,当然也可能会存在着像野野口这种,处心积虑地对案件进行先期设计的阴谋者!

  加贺警官对野野口作案动机的定性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就是看他不爽!

  当我看到加贺警官抛出的这个理由时,我震惊了,也茫然了!

  以前不是总在相信:相逢一笑泯恩仇吗?相信爱能化解一切吗?相信春风浸润式的暖化吗?相信人心都是肉长的吗?相信善因总能结出善果吗?相信没有利益或思想冲突就应该没有危险的吗?难道这些都错了吗?

  细思下来,以前相信的都没有错,只是要选对相信的对象。如果我们相信的是那条冻僵的蛇,再热的心都是没有用的。极端的案例虽不能代表大众化的潮流,但极端的案例却能给人以更多的启示。只有防范住了极端案例,才有可能让事件按大众化的、正常人的思维方向发展。

  东野圭吾《恶意》•读后随想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个人能力无罪,有罪的是竟然引起了自己熟人的嫉妒。因为对自己所熟悉人的嫉妒,才要想尽一切办法的去杀他,剥夺和占有他曾经所有的一切,包括名和利,包括曾经的努力和形象,这真的太可怕了。

  看来,对一个人最大的伤害,不是来自于陌生人,而是你身边的人,可能是你最熟悉的,甚至于最信任的那个身边人,是你身边那个对你带着嫉妒恨意的熟人。这也或许是宫斗戏、谍战剧、办公室争斗戏,在现代影视剧中火爆,大受追捧的原因之一。只是不知道这个熟人会是谁,是你,是她?

  如果回过头来再想,凶手的变态心理实则太正常不过,甚至还会让我们产生自己也可能会成为凶手的错觉,因为,谁没有过这种恶意? 这就是人性的阴暗面,这就是自我不良情绪无法正确发泄,长期压制而产生的恶魔,由嫉妒所产生的恶意。

  只不过,面对这种恶魔,有的人能够控制,有的人不能控制;有的人在刻意地控制,有的人却在无限地放大。不控制的人,可能会产生的更多的嫉妒,严重到极限时会像野野口一样,攻击别人;控制的人,可能会产生更多的自卑,严重到极限时会加重抑郁,伤害自己。

  东野圭吾《恶意》•读后随想

  哈里波特小说中,魔法学校校长邓布利多说过这句话:人们总是更容易原谅别人做错的事,却很难原谅别人做对的事。

  现实生活中,有些恶意本就无根无据,即便你无比善良,有时也会被无缘无故的伤害。

  在了解人性的阴暗面之后,我们更要鼓起勇气热爱生活,光明的,毕竟是多数的。只是别忘了:

  远离垃圾人,交浅不言深!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永远不要将你的后背,留给可能会向你开黑枪的人!闻者足戒。

恶意 野野 小说 野口 加贺
阅读排行榜 评论排行榜
  • 01 广州就“高仿假货”问题成立联合工作组:所有涉案档口已被查封
  • 02 女排世联赛中国3-0波兰 9胜3负排名第4晋级总决赛
  • 03 中国海警:菲运补船故意危险接近中方船只导致擦碰 责任完全在菲方
  • 04 哈里斯、朔尔茨、岸田提前回国,13国拒绝签署瑞士乌克兰和会联合公报
  • 05 转!曝光!20元乳胶枕加个枕套敢卖1000元

图片新闻

全力抗旱保苗 全力抗旱保苗
7米高《父亲》雕塑 7米高《父亲》雕塑
北京高考评卷工作 北京高考评卷工作
上千米高空!女兵乘运20演练跳伞 上千米高空!女兵乘运20演练跳伞
视频新闻
探寻高考阅卷点 探寻高考阅卷点
姜萍中考621分却上中专? 姜萍中考621分却上中专?
记者卧底揭禽类屠宰厂乱象 记者卧底揭禽类屠宰厂乱象
男子卧铺面对女乘客裸睡 男子卧铺面对女乘客裸睡

新媒体实验室

  • 朋友圈47%的内容在炫耀 朋友圈47%的内容在炫耀
  • 近300起杀妻案如何判罚 近300起杀妻案如何判罚
  • 谈恋爱反降低生活质量? 谈恋爱反降低生活质量?
  • 全国最能吃的省市竟是它 全国最能吃的省市竟是它
  • 性犯罪者再犯几率达12.8% 性犯罪者再犯几率达12.8%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