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偷窥”是严重的心理疾病

“偷窥”是严重的心理疾病
2021年04月11日 08:08 新浪网 作者 蝶恋花含玉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在生活中,偷窥的事件屡屡发生,我们的对于偷窥这种行为非常的不理解,而且偷窥者究竟是出于何种心理做出这种违背道德的事情来,我们也是不知道的。听听专家解释此类心理疾病。

  

  个人偷窥:性心理变态

  “个人偷窥行为”可能是性心理变态,谓之为性变态中的“窥体癖”。它的表现主要是反复窥视异性下部、裸体,或他人性活动。其偷窥手段几经演变:早些时候,利用镜子在公共厕所偷窥异性,或在门窗缝中偷窥异性身体,或在浴室中装扮异性混入其中。这几年,随着科技的发展,偷窥手段随之提高———利用针孔摄像头、摄像性手机等来偷窥异性。这种人的存在,让人紧张,没有安全感。

  这种性心理变态多见于男性,往往在童年或青春期有一定的触发事件,找到这个触发事件,有助于治疗这种心理疾病。

  当然,偷窥异性不一定都是性心理变态,影响这种行为的因素还包括性格、年龄、青春期冲动等。偷窥者大多自卑、压抑(有些人甚至还是别人眼中的老好人)、人际交往不好,无法通过正常途径满足个人欲望。

  

  集体偷窥:缘于压抑?

  “集体偷窥行为”是指将个人偷窥或部分人的偷窥公开化、大众化,热烈地追逐着可以激起和满足人们欲望的东西。“集体偷窥行为”是一种社会现象,不一定意味着心理上的变态,因为心理学上说得很清楚:观看淫秽音像制品,并获得性的满足,不属于性变态的诊断。

  人们不禁要问:什么原因使有些人热衷于“偷窥”?撇开狗仔队可能追逐的经济利益之外,可能有以下的原因:

  人人都有好奇心。心理学家说,偷窥源自于人类天生的好奇心,是人人都具有的欲望。人们总是想了解别人的一切,有些资料的了解,可以通过媒介获取,而不能从正道获取的,大多会采用偷窥这条途径。喜欢窥探别人隐私的人,大多数也是为了向别人炫耀自己“知道得比别人更多”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以显示自己的“能耐”。

  

  人类潜意识中普遍存在对异性的窥视心理,尤其是大众人物更是人们偷窥的焦点,与性有关的偷窥欲为最强。

  在我国传统文化所形成的强大心理惯性作用下,即使是今天依然有很多人谈性色变,而人们性的偷窥欲在宽松的环境下迅速膨胀。心理学家曾说过:欲望的被禁并不等于消失,它们被压在潜意识之中,变本加厉地寻找出路,“窥视”的禁忌越多,偷窥的欲望便越强。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偷窥 心理疾病 异性 性心理 变态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阅读排行榜 评论排行榜
  • 01 省级督察组现场核实情况,遭故意封路阻挠
  • 02 欧洲人反思当下 为何都会提到对华合作?
  • 03 一季度GDP十强城市出炉!两城霸榜单项冠军,苏州增速最快
  • 04 美情报部门高官:中俄在台海附近军演,逼着我们改计划
  • 05 加拿大再次污蔑中方干涉加内政,中国驻加使馆:彻头彻尾的政治谎言!

图片新闻

河南大学礼堂失火 河南大学礼堂失火
低空旅游受青睐 低空旅游受青睐
航母游热度激增 航母游热度激增
上千米高空!女兵乘运20演练跳伞 上千米高空!女兵乘运20演练跳伞
视频新闻
嫦娥六号雨中奔月 嫦娥六号雨中奔月
福建海警编队执法现场画面 福建海警编队执法现场画面
打卡俄军缴获北约战利品展 打卡俄军缴获北约战利品展
县委书记被 县委书记被"花式"围猎攻陷

新媒体实验室

  • 朋友圈47%的内容在炫耀 朋友圈47%的内容在炫耀
  • 近300起杀妻案如何判罚 近300起杀妻案如何判罚
  • 谈恋爱反降低生活质量? 谈恋爱反降低生活质量?
  • 全国最能吃的省市竟是它 全国最能吃的省市竟是它
  • 性犯罪者再犯几率达12.8% 性犯罪者再犯几率达12.8%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