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一首很燃的文言文,风靡了一百多年,让人恨不得全文背诵

清代一首很燃的文言文,风靡了一百多年,让人恨不得全文背诵
2022年08月18日 12:12 新浪网 作者 解忧文史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1900年,是光绪26年,也是19世纪的最后一个年头,风雨飘摇的大清王朝正值内忧外患,刚刚结束的戊戌变法之余温仍深深炙烤着它的最后一块遮羞布。囿困瀛台的光绪帝正百无聊赖地度过第二年,可朝堂上的西太后却已疲于应付列强公使的无理要求。西太后提前建储、又欲废光绪帝,可还没来得及付诸实施,就匆匆忙忙一路向西逃难而去。而在大洋另一边的梁启超虽已逃亡日本,但他仍心系祖国,时时关注着国内时局动态,一刻也不肯松懈。目睹中国沦落暮年,梁启超痛心疾首,于是在日本振臂一挥,写下一篇激扬了百余年的文言文,令整个华语文坛都为之一振。

  

  梁启超写下的激昂文字正是风靡至今的《少年中国说》,其中有一段几乎人人都听过的热血壮语:“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然而这只是《少年中国说》的冰山一角,其实这篇文言文总共3800多字,梁启超将爱国少年的激情与热忱展现得淋漓尽致,文章多处惊艳之笔,而上面这段广为流传的只是其中小小的一段。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一下梁启超释放在《少年中国说》里的其他惊世之语。

  

  文章开篇第一段,梁启超写道:“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中国,再则曰老大中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梁启超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这一段阐述了该文的写作背景。1900年的中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国际势力纷纷伺机而动,已经占得先机的日本和西方列强因此诬蔑中国是“老大中国”。“老”意味着落后腐朽,“大”意味着地广物博,二者结合则暗示中国既好欺负又有可以掠夺的大量资源。这个外号任是谁也无法轻易接受,于是梁启超愤怒撰文,来驳斥他们的诬蔑行为。

  

  不得不说,梁启超真乃大家,如此长文洋洋洒洒、旁征博引,没有啰嗦繁冗之处,可谓字字珠玑,令人直呼过瘾。“当明月绕船,枫叶瑟瑟,衾寒于铁,似梦非梦之时,追想洛阳尘中春花秋月之佳趣。”“青门种瓜人,左对孺人,顾弄孺子,忆侯门似海珠履杂遝之盛事。”文章中诸如此等好词好句如信手拈来,比比皆是。梁启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唤醒年轻人的爱国心,通过学习先进知识、振奋自我精神来达到振兴中国的目标,所以他的主要论点便是:“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这话不假,国家的未来就在于少年,时至今日我国所秉持的方针仍是如此。

  

  紧随其后,梁启超又为少年们写下了这样一段足以激荡千古的话语:“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sǔn)试翼,风尘翕(xī)张。奇花初胎,矞(yù)矞皇皇。干将发硎(xíng),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这段话紧随“少年强则中国强”之后,但私认为比之却更加震撼!小解特意注解读音,大家不妨尝试一下,真的有热血沸腾、心潮澎湃之感,这种感受来自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来自我们那颗炽热的爱国之心。

  

  红日、潜龙、乳虎、鹰隼、奇花、干将,无不是正值生长期的初生事物,梁启超以这些年轻的现象来寄喻中国,希望中国也能像它们一样“其道大光”、“一泻汪洋”、“鳞爪飞扬”,甚至是“百兽震惶”!这段文字非常燃,当初若是被选进课本,恐怕不必老师逼着背,所有人都会激情昂扬地把它背得滚瓜烂熟。中国拥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传承着源远流长的优秀文化,是一个“古老”的国度,但同时它又像一轮蓬勃的朝阳,映照着华夏大地一片红光。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 少年 文言文 鳞爪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