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IPO,85后创始人身家超400亿!上演“学渣”逆袭记

寒武纪IPO,85后创始人身家超400亿!上演“学渣”逆袭记
2020年07月20日 19:32 用户5108257900
语音播报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微博 微信 0

作者 | 浅夏

来源 | 新10亿商业参考(ID:xsy-shangyecankao)

开盘大涨288%,盘中飙涨超300%,市值一度突破1000亿元!

上周四(7月16日),芯片龙头“中芯国际”刚刚上演完一出首日成交480亿的高光大戏,本周一(7月20日),“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688256)正式登陆科创板。

从诞生到上市,寒武纪的身上拥有众多令人瞩目的标签:芯片独角兽、估值超过200亿元,明星机构股东入股、与华为的早期合作,还有就是它的“少年天才”创始人。

陈天石,出生于1985年,现任寒武纪创始人、董事长、CEO。2016年3月,陈天石与哥哥陈云霁一起合伙创立了寒武纪科技公司。而随着今天寒武纪成功上市,这位年轻创始人的个人财富水涨船高。

招股书披露,陈天石作为实控人,发行前持有寒武纪约1.2亿股股份,持股比例高达33.19%,此外,他还间接持有公司股份,直接及间接合计拥有41.71%股权。

寒武纪持股占比前十大股东,图/雷锋网

按照开盘价计算,中一签(500股)的投资者将获益9.28万元,陈天石身家将超400亿元。

抛去寒武纪的光环,陈天石的身份也是响当当,16岁入中科大少年班,25岁博士毕业,31岁研发出首款AI芯片。

但陈天石自己却不这么想,他曾用“学渣”来形容自己。高中和大学本科沉迷电子游戏,大二学期的光学和原子物理课甚至一节也没去。

到了大四,陈天石决定换专业考研的理由和我们许多普通人一样,怕自己成绩并不好的数学专业出来以后没饭吃。最后靠抓阄的方法,从计算机专业和物理专业中选择了前者。

彼时,老师们对这位成绩不优秀、代码也没写过的学生,另眼相待,如伯乐一般将他带进人工智能(AI)领域。陈天石完成了硕博连读。

博士毕业后,陈天石受中科大的师兄、龙芯中科总裁胡伟武邀请,加入龙芯工作。

在龙芯团队里,还有另外一位人物——大陈天石两岁的哥哥陈云霁。

1983年出生的哥哥陈云霁为弟弟做出了很好的榜样:14岁入读中科大少年班,19岁转入中科院计算所硕博连读,24岁便取得了计算机博士学位,25岁更是成为8核龙芯3号的主架构师。

陈云霁的研究方向是芯片,陈天石主要是做人工智能,虽然当时AI的概念远没有现在普及,但兄弟俩还是超前地提出了大胆的设想,“如果把AI和芯片结合起来,能不能做点东西出来呢?”

于是,在2016年“阿尔法狗”与李世石激战正酣之际,寒武纪诞生了。

说来,寒武纪的名字也是有来历的。历史书上有记载,大约6亿年前在地质学上被称作“寒武纪”的时代,大量无脊椎动物在短时间内出现“生命大爆发”。

而公司取名“寒武纪”,意喻人工智能即将迎来大爆发的时代。

寒武纪和阿尔法狗有什么不同?用中科院计算所所长孙凝晖的话说,“它每秒可以处理160亿个神经元和超过2万亿个突触,功能非常强大,功耗却只有原来的1/10。未来,甚至可以把整个‘阿尔法狗’的系统都装进手机里去。”

毕竟背靠中科院计算所这个顶级机构,寒武纪获得的投资也都是TOP级别的。2017年8月,寒武纪科技完成一亿美元A轮融资。融资中的机构包括国投创业(A轮领投方),阿里巴巴创投、联想创投等等。这轮融资使得寒武纪成为全球AI芯片领域第一个独角兽公司。

在明星机构投资光环的加持下,陈天石和他的寒武纪一直坚持踏实的研究工作。

在外界看来,陈天石公开露面的场合并不多,寒武纪发布会的次数也十分有限。据悉,陈天石90%以上的时间都在闷头干活。

2017中国AI英雄风云榜商业创新人物中,有一段关于陈天石的介绍是这样的:

在IEEE/ACM Transactions、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ISCA、HPCA、IJCAI、AAAI、SPAA、DATE等重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40余篇。曾先后获得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中国计算机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奖、中国科学院院长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优青”、Intel青年学者奖等荣誉。

因为从事领域处于科技前沿,在创业之初,陈天桥几乎要向身边的每一个人解释一遍“AI芯片是什么”,连同也要解释寒武纪公司是做什么的。

直到2017年同年11月,在寒武纪的首场发布会上,陈天石首次公开证实授权华为使用寒武纪1A处理器,最终打造出全球首款AI手机芯片:麒麟970。寒武纪顿时名声大噪。

在当天发布会公布的寒武纪的合作伙伴中,阿里巴巴、科大讯飞、旷视科技、联想、商汤等都赫然在列。

2020年3月26日,陈天石带领寒武纪进入科创板“考场”,经过两轮问询后快速过会,历时68天,创下了今年以来科创板过会企业的最快速度。

但在公司提交给上交所的科创板招股书中,因客户流失而造成业绩下滑,引来上交所的问询。

5月,寒武纪作出回复,其中,有关“大客户公司A”的问题受到受到重点关注。

从寒武纪前五大客户情况来看,2017年、2018年对公司A的销售金额分别为771.27万元和11425.64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是98.34%和97.63%。

但到了2019年,销售额榜首的公司A营收占比骤降到14.34%。

从这些描述细节不难发现,A即为华为海思。

虽然寒武纪明确表示,二者不再合作的原因仅是因为公司A已经使用自主研发的相关产品和技术,寒武纪方面不存在终端智能处理器IP产品研发方面的技术难点和壁垒。但还是引来业内人士对其未来发展的质疑和讨论。

其实,早在2018年10月,华为抛出了“AI全局战略”时,铺天盖地预估寒武纪结局的报道就已经产生。

当时,华为的昇腾芯片不再像华为麒麟芯片一样使用寒武纪的AI芯片计算架构,这被解读为“华为要与寒武纪做彻底的切割”,走向独立造芯之路。

漩涡之下,陈天石接受了媒体的专访。专访中,陈天石表示,“2016年,寒武纪将AI芯片的思想和技术带入华为,持续至今的合作让寒武纪和华为都获得了高速成长。

再过十年回头看,我相信我们的合作会成为中国芯片领域的里程碑事件——寒武纪是第一家作出最原始创新(从学术理念到商业产品)的中国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公司,而华为是第一家敢吃螃蟹的巨头,敢把地球上从未商业化过的技术用到最核心的手机芯片上……

这是这个时代的奇迹,这种事情,过去真的在中国没有发生过。”

除了正面回应质疑,陈天石还笃定地说出了他的愿景:“智能时代将诞生硬件新巨头,我不讳言寒武纪想当这个将军。”这位创始人低调,但不代表他不想当将军。

陈天石创立寒武纪的初衷,是要让全世界都能用上智能处理器。至于高光IPO之后寒武纪怎么走?离开华为怎么活?陈天石其实也在寒武纪启动上市辅导的今年3月给出了答案:

“老老实实地做,持续迭代云端、终端、边端三条产品线,持续服务好客户——我没有那种激情式的口号,我认为战略就是老老实实干活、搬砖。”

“我长得帅不帅,发型酷不酷,穿得潮不潮,风格是粗俗还是高雅,有没有风度,这都不重要,关键还是芯片要好用,客户要开心。”

“我希望寒武纪能够走远一些,给行业给社会做点贡献。被收购退出从来不是我的目标。”

  • “一年账面十几亿流水,我们不缺钱”

  • 硅谷,找到了一种新的“割韭菜”方式

  • 未来已来: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大会全景解析 -7月2日·无锡

财经自媒体联盟 更多自媒体作者

今日推荐 优秀作者 看点月榜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