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9
高性价比喊了20年,你真的看懂了这个词么?
编辑:ABC商业创新 点击:



高性价比喊了20年,你真的看懂了这个词么?

  

杜克大学Joel Huber教授曾开展过这样的价格实验:


向受试者提供两款啤酒:


l  A啤酒,售价2.6美元

l  B啤酒,售价1.8美元


这时67%的学生选择A啤酒,33%的学生选择B啤酒。


后来又加入了一款低价啤酒:


l  C啤酒,售价1.6美元


按照直觉推断,C啤酒应该会抢夺A啤酒、B啤酒的份额。


但是结果是,几乎没有学生选择C啤酒,而选择B啤酒的学生从33%增加到47%,选择A啤酒的学生从67%减少到53%。


也就是说,在理想化实验的市场中,最低价啤酒的加入,不仅没有额外创造销量,反而促进了原来的高价啤酒顾客向原来的低价啤酒(现在的中价啤酒)转移。这是为什么呢?


在消费者获取产品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价格就是最好的判断标准。

市场中只有A啤酒和B啤酒的时候,消费者不得不“二选一”,看重质量的倾向选择A啤酒,而看重价格的倾向选择B啤酒。


但是C啤酒的加入,直接消除了消费者的两难处境。消费者担心买A啤酒价格不划算,买C啤酒质量不可靠,干脆权衡一下选中间项B啤酒。(中庸之道)


这就是“折中效应”。本以为最低价让利给消费者可以获得青睐,没想到给行业老二做了嫁衣。赔了利润又折销量。


很多行业都存在宏观的“折中效应”。市场上70%的利益被行业老大赚取,20%的利益被行业老二夺得,而剩下10%的利益由其他不知名公司一同瓜分。这些不知名的公司就是依靠为行业老二作陪衬而“苟且偷生”的。



比如王老吉和加多宝的凉茶、康师傅和统一的方便面、青岛和雪花的啤酒,这些头部品牌一旦占据行业前两把交椅,其他品牌基本上就只能众星捧“双月”了。


消费者从不喜欢便宜货,只是喜欢“占便宜”的感觉。高性价比不能单纯地用最低的价格销售更好的产品,而是利用低于消费者预期的价格,为消费者设计“买到就赚到”的快感。





01


“低价-优质”还是“优质-低价”

  

信奉高性价比的品牌通常基于一个前提假设,消费者愿意花更少的钱买更好的产品。


但这个假设仅能代表消费者期望的结果,却不能体现消费者决策的过程。


高性价比的决策过程分为两种情况:在低价中选优质(低价-优质),在优质中选低价(优质-低价)。


回想使用淘宝、京东等购物APP的经历,有时你会先按低价排序再选择商品,这就是在低价中选优质;有时你会先设定品质标准再比较价格,这就是在优质中选低价。


在这两种不同逻辑的决策中,你都能选到“高性价比”商品,但两者的价位和品质通常不在一个档次。


换句话说,“低价-优质”和“优质-低价”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消费需求,甚至是两类不同的消费群体。


拼多多和Costco就是鲜明的案例。


拼多多初期有大量商家销售尾货,清理库存。在低价中“捡漏”(花小钱买好货)成了用户对拼多多的第一印象。


不同于拼多多,以“会员制仓储量贩”著称的Costco,依靠的是少量精选SKU,通过收取会员费用,弥补商品利润率过低的缺陷。


Costco用户大多为中产阶级家庭,选择低价的前提是保障品质,节省挑选精力。所以在优质中选低价才是Costco用户的决策逻辑。


高性价比背后隐藏的消费逻辑完全不同,所以用户的购买力、消费偏好,企业的商业模式和传播着力点就会千差万别。






02


高性价比和“贱货”只有一墙之隔

  

要想让高性价比品牌成立,你必须建立足以支持高性价比的竞争壁垒。


通常,高性价比可以由三种方式实现:


l  严控经营成本,压低原材料价格,削减管理支出;

l  利用规模效应,大规模生产,摊低边际成本;

l  掌握技术优势,提高生产效率,把每日产量从1万提到2万。


三者的竞争壁垒逐次提高,实施难度也依次递增。


但是,即便你建立起竞争壁垒,高性价比仍然存在固有劣势。


(1)难以通过涨价应对成本上升

高性价比依赖成本控制。一旦上游供应链成本上升,原有的相对低价就会受到挑战,直到成本突破利润边界,转盈为亏。


如果品牌想要涨价续命,就会打破消费者对品牌的预期,损耗品牌信用。



(2)利润空间有限导致促销缺乏灵活性


折价促销作为一种传播信号,除了能在短时间内提高销量,清理库存,快速抢占市场,还可以为营销活动造势引流。


但是,高性价比品牌的低利润率会导致折价空间有限,进而影响促销活动的吸引力。


天猫、京东一度传出强制商家“击穿底价”的折扣要求。


李佳琦直播中因为服务同一品牌,但却比薇娅少了一张5元优惠券,号召粉丝全部退货差评。


无论618、双11购物节,还是直播带货,折价都成了流血换销量的“必修课”。


如果你的品牌没有足够的溢价支持折价促销,很容易在杀价大战中喋血牺牲。


(3)性价比弱化品牌效应


高性价比会引导用户决策聚焦在基础的价格和功能效用上,从而忽视其他品牌价值。


消费者只想“占便宜”,一旦竞争品牌提供更低价的产品,这些用户就会转移流失。而品牌自身难以驱动消费者购买。


性价比作为一种功能价值的考量,相比于情感和精神价值,更容易成为竞争品牌的直接攻击目标。


一旦高性价比的品牌信用破产,品牌效应就会土崩瓦解。






03


未来社会,高性价比=更好更便宜

“优质-低价”,才是未来社会消费的主旋律,“更好更便宜”是性价比产品的唯一出路,随着国内经济复苏,各行业价格战的火苗已经燃起,但也希望更多的品牌能够明白性价比背后的意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