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韵动

“尔滨”火了,喊话“南方小土豆们”科学滑雪

发布时间:2024-01-24 14:58 来源:工人日报 分享到:

原标题:乐健康|“尔滨”火了,喊话“南方小土豆们”科学滑雪,减少骨折、扭伤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姬薇

近期,哈尔滨冰雪旅游火出了圈,许多南方的小伙伴慕名前去滑雪,身穿浅色的羽绒服,头戴可爱帽子,被送上了“南方小土豆”的昵称。

然而,滑雪相关的损伤发生屡见不鲜,一些雪场新手却一头栽进骨科。

滑雪摔倒手撑地,骨折了!

近日,25岁的小董想趁着热度去感受一下冰雪运动,结果却在滑雪时不慎摔伤,当地X光片显示小董左桡骨中上段粉碎性骨折,建议进行手术治疗。之后他前往江苏省人民医院骨科就诊。

骨科副主任方加虎主任医师接诊后表示,小董可能在滑雪时摔倒时用手撑地,在屈肘状态下,巨大的力量集中冲击肘关节导致桡骨骨折。后方加虎主任医师团队对小董进行了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目前患者恢复状况良好。

卫健委提醒,谨防冻伤感冒,防滑防摔倒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近日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元旦假期以来,南北互跨旅游火爆出圈。南来北往的游客尽情感受着不同的自然环境和文化氛围。南北方气候差异大,要关心目的地及沿途天气变化和道路安全情况,关注身体健康,注意防寒保暖,谨防冻伤感冒,防滑防摔倒。

如何科学滑雪,减少骨折、扭伤风险?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主任王健全表示:

第一,要有比较科学、完善的装备。冰雪运动在寒冷的地方进行,所以衣服要轻薄、隔热,能够抵御严寒。

第二,不太懂冰雪运动的人要请专业的教练来教授,掌握正确的姿势、平衡和转弯技巧,可以减少摔倒和受伤的可能性。

第三,一开始进行冰雪运动时,先选低难度的赛道,或者低难度的雪道来滑动。

第四,冰雪运动在寒冷的环境里进行,要注意运动时间不要过长,适当休息,补充能量。

儿童青少年滑雪者需要注意什么?

儿童青少年滑雪者使用的滑雪板、雪具及其他装备应符合孩子的身高、体重和技能水平。家长要提醒孩子遵守滑雪场的规则和标志,包括坡度难度、滑雪方向、停车区域等。

给孩子穿着明亮颜色的衣物,以提高在雪地上的可见度。

家长或监护人应监督孩子的滑雪活动,确保他们遵循安全规定。

儿童青少年学习冰雪运动,容易掌握技术动作,且跌倒、摔伤不容易出事故和骨折。

雪后路面湿滑,摔伤后如何正确处理?

王健全主任提醒,摔伤以后,首先需判断骨折的可能性。老年人骨质比较疏松更要注意,摔倒后尝试活动四肢和腰部,看是否有骨折的情况。若有肢体变形,或不能动、疼得特别严重的情况,就要高度怀疑有骨折的风险,不能再动了。此时,要及时呼救,拨打“120”急救电话。

其次,还需审慎检查皮肤是否破损、出血等状况。若出现擦伤、划伤或较大出血,可迅速取干净的毛巾、衣物或围巾等对伤口进行简单包扎,先把血给止住,并立即就医,以防伤口感染。

若未出现出血、骨折等状况,但仍有肿胀疼痛的情况,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进行处理:

1.立即停止活动,及时休息,避免二次损伤。

2.采用冰袋、冰棍或冰水等进行降温,使血管收缩,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冰敷时需注意方法,每1~2小时进行一次,每次约20分钟,至轻微麻木即可。

3.使用弹力绷带对受伤部位进行加压包扎,促进吸收和消肿。

4.休息时可将患侧垫高,以促进静脉回流,加速消肿,缓解不适。

通过以上处理,一般轻伤很快就会恢复,如果病情有反复、加重,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滑雪出现意外会伤到哪里?

方加虎主任医师表示,近期滑雪热,因滑雪受伤前来问诊的患者超过以往。据统计,我国滑雪运动造成运动系统损伤的发生率约在1.5‰~2‰,其中扭挫、擦伤和骨折最为常见,值得大众关注。

滑雪一旦出现意外,全身的各个部位都有受伤的风险,如摔倒时手撑地可能会导致手腕或者肘关节、肩关节等损伤;下肢在滑雪过程中受力较大,出现意外时踝关节、膝关节易受损伤;如果出现人与人相撞,或者意外摔伤比较严重,还可能会发生脑外伤、胸外伤或脊柱损伤等。

切忌受伤后在无固定保护措施下对伤者进行搬运

方加虎主任医师特别提醒,如果骨折较为严重,建议第一时间对受伤部位进行固定,若无专业人员协助,可就地取材,用树枝衣物等物品进行固定,并尽快拨打急救电话。

切忌受伤之后在无固定等保护措施下对伤者进行搬运,防止骨折处在搬运过程中晃动产生剧烈疼痛、加重出血、周围神经血管损伤等对伤者的二次损伤。

哪些人群不建议滑雪?

方加虎主任医师提醒,不管是滑雪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老手,都无法完全避免受伤。如果是滑雪新手,在决定滑雪前需对自己的身体有一个正确的评估,骨质疏松的老年人群,心肺功能不好、有血友病等血液系统疾病或者稀有血型,输血较难供应的人群不建议参加滑雪运动。

编辑:AH
非本网原创图片来自网络,未标明版权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