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日报

每日提供高质量新闻资讯

头图

给农作物除草打药,为什么害虫会死而农作物不死?

怎么给儿童解释给农作物除草打药,为什么害虫会死而农作物不死?

鑫波和他的小鱼干,你觉得我是鑫波? 不,我是他的小鱼干! 查看知乎原文

1. 什么是除草剂、杀虫剂?

除草剂、杀虫剂都属于农药。农药是农业生产上常用的药剂,可以用于病虫草害的防治和植物生长调控等方面。农药种类繁多,按用途进行分类的话,除了除草剂、杀虫剂以外,还有杀菌剂、杀螨剂、杀鼠剂、杀线虫剂等等。

我们看名字就可以知道,除草剂是用于除草的,杀虫剂是用于杀虫的。其实这些药剂在我们生活中也是很常见的,我们夏天用的蚊香、居家使用的杀蟑胶饵,就属于害虫驱杀类卫生杀虫剂。

2. 我们为什么要使用除草剂和杀虫剂?

我们种植农作物、苗木、花卉等,目的是获得粮食、木材等产品。

害虫会以作物为食,啃咬叶片和根系,吮吸茎秆的汁液。害虫妨碍植物的生长,降低农产品的品质,影响作物的产量,严重时还会危害植物生命,因此我们不能放任农田害虫肆意生长繁殖。

农田杂草生长繁殖快,还能适应不良环境。它们与农作物争夺资源,比如阳光、水分、肥料和生长空间,但是却不能给我们提供相应的粮食、木材等产品。杂草密集的时候又会增加病虫害的传播,因此我们也要去除杂草。

最开始人们通过自己的劳动,人工除草、捉虫。但是害虫通常窝藏在隐蔽的地点,还可能只在夜间活动,不好根除。除草的时候容易误伤农作物,且杂草再生能力强,要一遍一遍清除。人工捉虫除草的效率太低了,有这样的时间和功夫,我们可以去做很多更有意义的事。因此,通过科学家的尝试和研究,化学除草剂、杀虫剂应运而生,它们效率高、应用方便、价格低廉、选择性强,在杀死杂草害虫的同时,对庄稼、苗木的危害很小。

3. 为什么除草剂不会杀死农作物?

除草剂会抑制杂草生长,甚至杀死杂草,但是它对树木、作物的影响很小,而对杂草有明显的杀伤作用,这种特点叫除草剂的选择性。利用这种选择性,我们可以除草而保苗。都是植物,除草剂是怎么认出来谁是杂草的呢?

3.1 形态、结构上的差异

像有些单子叶的禾本科植物(小麦、水稻等),叶片表面有厚厚的角质层和蜡质层,除草剂不容易渗透进去,它们叶片窄小、茎叶直伸,叶片保护着顶端分生组织,所以这些作物抗药性强,不容易被毒害。

而有的单子叶植物如鸭舌草和一些双子叶植物,角质层与腊质层都薄,叶面积又大,叶片平伸,吸附药剂就多,而且分生组织和幼芽是裸露的,所以抗药性差,易受药害。因此,能用 2,4-D 在单子叶作物地里杀死双子叶杂草。

3.2 生长时期的差异

某些除草剂具有分解快的特点,这样我们就可以在播种前施药,把杂草杀死。然后药剂会很快分解,待药剂分解后再播种或移栽作物,就可以只消灭杂草而不伤害苗木、作物。

如除草剂百草枯,它是非选择性除草剂,毒性强,认不出农作物和植物的区别。我们可以在播种前处理土壤,杀死所有杂草,但药剂在土壤中很快失效,施药后再去播种或移栽。类似的还有五氯酚钠,药效期短,见效快。可以利用时差,通过播前施药人为选择扑杀对象,对作物完全无害。

另外,作物不同生育期对同一除草剂的抗药性不同,可以根据植物的敏感时期进行时差选择。如用 2,4-D 在禾本作物分蘖后期施用比较安全,不易发生药害。

3.3 生理生化差异

各种植物对除草剂作用的生理是不一样的。例如水稻田中经常伴生稗草,稻苗与稗草在幼龄时期对敌稗的生理生化反应不同。水稻有分解敌稗的酰胺水解酶,稗草则没有,因而水稻有较强的抗药力。

3.4 分布差异

一般作物和苗木的根系在土壤中分布较深,而杂草多在土壤表层发芽,根系分布较浅。如用除草醚在播种后出苗前做土壤处理,除草醚在土壤表层,杂草萌发时与药层接触被杀死,而苗木或作物播种在毒土层以下,不易接触药剂,所以比较安全。

水稻与鸭跖草

4. 使用化学除草剂及杀虫剂要注意什么?

使用除草剂、杀虫剂的目的是消灭杂草害虫,減少它们对作物的危害,获得更多的农产品。驱除害虫杀死杂草的同时,也应该保护作物不受药剂的伤害,使生产出的农产品对人类没有危害。

  1. 选择除草剂时,要根据作物类型,在合适时期用药,不能盲目选择。
  2. 掌握使用方法和施药技术,使用专业器具打药,尽可能使药效发挥到极限。
  3. 购买正规农药,按剂量使用,规范用药浓度和间隔时间。
  4. 抑制害虫繁殖,减少危害即可,无需大量用药杀死杀绝,更不能频繁使用见虫就杀。
  5. 注意施用季节、温湿度、气候变化、光照时间及降水,防止药剂失效或随水流走。

主要参考资料

  • 农田杂草识别与防除新技术[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 浅析如何科学安全使用农药[J].吉林农业:学术版,2011.
  • 除草剂安全高效使用问题探讨[J].陕西农业科学,2019.
查看知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