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陕西频道 视频 正文
【飞阅中国】“粟”造黄土地 绿色希望与金色小米撞个满怀
2022-07-29 17:55:19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盛夏时节,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化子坪镇张岔村的地膜谷子基地,一片绿意盎然。黄土高原上,一块块梯田错落相间,有如印在大地上的“绿色指纹”,蔚为壮观。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唐诗中的“粟”就是谷子,去皮后称为小米。延安植粟史可以追溯到七千年前,有“千糜万谷”之说。在经年耕作里,谷子成为黄土地上的金色希望。

  天高云淡,基地里星星点点的谷穗刚刚露头。长在沟峁粱上的谷子,远离工业污染,完全依靠当地年平均500毫米的自然降水,只施用农家肥,孕育出延安小米的“绿色品质”。

  高海拔、高光照、高温差,“三高”气候环境也赋予延安小米“高营养”。延安小米蛋白质平均含量高,富含氨基酸,有“代参汤”之称。

  近年来,我国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陕西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大力建设“陕西好粮油”区域公共品牌,“延安小米”作为主品牌续写“点粮成金”新故事,三秦粮仓绿色崛起提速。

  据了解,作为延安市特色谷子种植示范基地之一,化子坪镇辐射带动全镇发展了5000亩谷子生产基地。眼下这片葱葱郁郁,将在今年秋天完成“从谷到米”的蜕变。

  “和传统露地谷子相比,地膜谷子每亩增产200至300斤,亩产在800斤左右。按照每斤最低卖3块钱算,农民每亩增收600到900元。今年又是一个金色丰收年!”化子坪镇副镇长刘峰说。(齐正)

+1
【纠错】 责任编辑: 张思思
【飞阅中国】“粟”造黄土地 绿色希望与金色小米撞个满怀-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