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报道·我的这一年丨何以为家?愿每个人被世界温柔以待——墨西哥移民收容所负责人埃尔南德斯眼中的2023年-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3 12/29 09:37:50
来源:新华网

年终报道·我的这一年丨何以为家?愿每个人被世界温柔以待——墨西哥移民收容所负责人埃尔南德斯眼中的2023年

字体:

  【编者按】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身处其中的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看似孤立,却又互为注脚,以凡人之喜怒哀乐勾勒出世界之风云变幻。

  为躲避内乱战火而逃亡异国的苏丹少年、明知无望仍苦盼和平的巴勒斯坦九旬老人、梦想成真的雅万高铁乘务员、盼到经济回暖的西班牙市场摊主、饱览世间百态的墨西哥移民收容所负责人、痴迷中国武术并致力于中美人文交流的美国律师、喜迎大熊猫诞下幼崽的莫斯科动物园园长……他们,对自己的2023年,有话要说。

  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滚滚的波浪,却是它底下细小的泥沙。

  新华社墨西哥城12月28日电 2023年是加布丽埃拉·埃尔南德斯供职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西部移民收容所“托阡之家”的第十二个年头。“托阡之家”在当地土著语中意为“我们的家”。埃尔南德斯更习惯把这些移民称为“我们的住客”。

  往年年末,埃尔南德斯开始休息,今年却忙得连11月的日历都无暇翻页。办公桌上的花名册密密麻麻,记载着这一年的收容情况,办公室外不时传来天台的施工噪音。

  “今年冬天格外寒冷,如果天台能早点修完,就能接待流离失所的移民,带给他们一丝异国他乡的新年温暖。”她说。

  2023年12月14日,加布丽埃拉·埃尔南德斯在墨西哥城移民收容所“托阡之家”办公室内工作。新华社记者李梦馨摄

  “托阡之家”眼下只有46个床位,却已住进100多名移民。埃尔南德斯无奈地贴上“暂停接待”标识。

  “托阡之家”是墨西哥移民收容所的典型缩影。2023年5月,美国联邦政府以新冠疫情防控为由的非法移民快速驱逐令“第42条”到期废止后,来自拉美国家的大批移民前赴后继涌入墨西哥,计划从这里入境美国。

  然而,由于申请流程耗时过长,越来越多人滞留在墨西哥城和多座与美国接壤的边境城市,等待入境美国或寻求其他方式入美。尽管墨西哥政府为滞留境内的移民提供签证以方便其生活和工作,但他们似乎对留在墨西哥并不感兴趣。

  在埃尔南德斯看来,这些移民大致分两类人:冲动派和理性派。前一类人并不了解美国方面政策,仅听信他人口中所谓“美国梦”便贸然踏上危险旅程;另一类则不要“空头支票”,而是步步为营,期待过上安稳生活。然而,不管是冲动派和理性派,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不惜代价,到美国去。

  2023年5月16日,移民在靠近墨美边境的墨西哥城市雷诺萨一处收容所外等待进入。新华社记者辛悦卫摄

  然而,现实却相当残酷。据国际移民组织的数据,2022年美墨边境有686名移民死亡和失踪,使那里成为有记录以来全球移民死亡人数最多的陆地移民路线。媒体分析称,2023年的数据也不容乐观。

  墨美边境移民收容设施人满为患,大量移民在恶劣条件下被困于美国竖起的边境墙外,更有人被美方逮捕驱逐;而入境的移民中,不少成为“党争道具”,被共和党主政的美国南部边境州转运至民主党主政的城市。

  “转运移民”闹剧贯穿2023年全年,已经成为美国党争“标签”之一。得克萨斯、佛罗里达等共和党主政州多次将非法入境人员分批转运至纽约、芝加哥、洛杉矶、费城等民主党主政城市,向民主党籍总统约瑟夫·拜登领导的联邦政府发难。

  12月18日“国际移民日”这天,芝加哥市长布兰登·约翰逊证实,一名5岁移民男孩17日在当地一处收容点身体严重不适,送医后不治身亡。听闻这类惨剧,埃尔南德斯心头总会涌上一种难以名状的悲痛。在她眼中,成千上万移民就是被民主党与共和党“玩弄的棋子”。美国政府在劳动力紧张时“开闸放人”,而听到选民多抱怨几句便会收紧政策。

  2023年12月14日,在位于墨西哥城的“托阡之家”,一名移民在休息。新华社记者李梦馨摄

  来自洪都拉斯的埃斯蒂文长途跋涉、历经艰险来到墨西哥城,在“托阡之家”落脚,等待入美之余,索性在埃尔南德斯的办公室打下手。

  来自海地的奥古斯特在“托阡之家”已等待两月有余,只想与身在美国的妻儿团聚,听说近来美国又加强边境管理、拘留非法移民甚至停运铁路。

  埃尔南德斯说,除了社会治安、政局动荡等因素,今年飓风、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也迫使许多人踏上寻找新家园之路。

  2023年12月14日在墨西哥城“托阡之家”拍摄的盆栽,石头上有人写下“感谢帮助我”的字样。新华社记者李梦馨摄

  埃尔南德斯步伐沉重,走向天台。一阵寒风吹起披肩上的流苏,她注视着墙上“托阡之家”的木牌。上千名移民曾在“我们的家”喘息落脚,向她倾诉一个又一个悲伤的故事。

  埃尔南德斯希望,“托阡之家”这样的收容所有一天再也不用存在。她说,这些移民宛如她的孩子,终将找到归宿,尽管这个愿望或许还很遥远。(记者:吴昊;实习生:何沂轩、相艺;剪辑:刘江;编辑:陈丹、蒋国鹏、胡若愚)

【纠错】 【责任编辑:何媛 张旭烨】
      深度观察
      • 新华全媒头条丨 旧村焕新颜——长城脚下的千年变迁
      • 新华全媒+丨 民营经济观察:做好“加减乘除”法 促公平准入
      • 年终报道丨“人工智能之年”的希望与警示
      • 两岸关系丨 定格两岸青年的“2023朋友圈”
      • 文化新观察丨何以“先锋”?——专访茅奖作家东西
      • 乡村行·看振兴丨 山东泰安:19个山村协同发展共奔致富路
      • 追光丨 在第九届亚冬会举办地“冰城” 冬天能玩点啥?
      • 嘿!好汉丨我的长城 我的家
      • “钻石之都”的蝶变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