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直通荆门丨摘牌子减负 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

长江云新闻  2024-02-05 21:04:18
分享到:

摘牌子减负 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

曾经一段时间,有的地方和部门热衷于痕迹管理,将工作下沉变成牌子下沉,导致村、社区等基层组织挂牌多、任务重,给基层带来了不小的负担。近年来,荆门出台多项举措,着力清理基层组织“滥挂牌”问题,规范基层事务职责准入制度,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腾出更多精力和时间为老百姓办实事。

近段时间,荆门许多村、社区都开展了摘牌行动,公租房办理点、大气污染防治点、文明交通劝导点等事务性牌子都进行了摘除,门口只保留村两委、村民监督委员会、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几块牌子。每块牌子代表着一类事务,挂得越多,履职范围越广,相应的考核和材料报送也就越多。

荆门市白庙街道七一桥社区党总支书记 严云锋:“原来各种事务性牌子有十几个,每项工作都要留痕、要报材料、要考核,像大气污染防治点,挂了这个牌子,我们就必须去实地巡查,还得拍照留痕、制作台账、定期报送材料,我们干部就几个人,忙不过来。”

摘牌仅仅是为社区“减负”的第一步。牌子背后所连接的一系列台账、考核、创建等才是应该重点减负的内容。2023年,按照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要求,荆门市梳理制定了本地村、社区组织的主责事项、协助事项、负面事项“三个清单”,明确要求对行政执法、拆违控违、招商引资等负面清单中的事项,不得以任何形式要求村级组织承担,对普法宣传、安全生产检查等协助事项,不纳入年终考核,同时也不得以“是否留痕”作为工作有没有开展的依据,不得将各职能部门入户走访居民和调查统计等工作任务转交给村级组织,着力减轻基层负担。

荆门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 李林:“摘牌子的背后,实际整治的是层层摊派任务,把挂牌当作工作落实的体现,过度留痕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通过清理牌子,我们把摊派到村、社区的事项退回到相应职能部门,精简掉不该由村级组织承担的职能,让基层干部能够轻装上阵,服务好老百姓。”

清牌减负后,在白庙街道七一桥社区,各类考核、报表等减少了一大半。墙上的牌子减少了,社区的工作事务更清晰了,服务居民的能力和时间也更多了。社区原本挂有“大气污染防治巡查点”牌子,经过清理,相关职能交给了第三方的专业社会组织荆门市环保志愿者协会,社区只负责提供一些协助性的信息。社区原本挂有“文明交通劝导点”的牌子,经过清理,工作交还给了交警部门,减轻了社区的工作压力。

荆门市白庙街道七一桥社区党总支书记 严云锋:“现在牌子摘掉了,很多摊派下来的工作也一并取消掉了,协助性的工作也不用再考核,我们现在感觉轻松很多,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好好规划社区的发展,做好服务工作。”

目前,七一桥社区正准备推动泓博世纪首府小区成立自管委,在业委会选出来之前,作为小区的当家人、责任人,带头做好对小区居民的服务工作,同时也代表居民监督好物业公司。

荆门市掇刀区锦绣荆城小区业主委员会主任 刘世涛:“我2023年下半年来社区办事,发现社区的牌子少了,大家都在大厅集中办公,服务更加便捷了。社区干部的服务质量也更高了,现在,我在小区里经常看见社区工作人员走访慰问孤寡老人,给困难群众送温暖。”

办年货 品笼宴 京山新春文化庙会热闹开市

1月27日,荆门京山市马岭康养谷新春群艺庙会热闹开市,庙会上民俗文化节、年货采购节、俏村姑长寿蒸宴、专场招聘、美丽乡村游园会等特色活动轮番上演,来自武汉及周边的3000多名游客在这里逛庙会、品笼宴、办年货。

逛新春庙会,赏民俗风情。30多场非遗民俗文化活动全天候上演,鼓台舞、严门拳等数十种非遗项目相互碰撞;特色非遗民俗表演京山田歌、京山打击乐、高跷、孙桥婚俗等妙趣纷呈;热闹的市集前,稀米茶、宋河麻糖、闲糖包子、豆皮子、水麻酥等京山非遗小吃引爆味蕾,让游客从不同层面感受京山年味的魅力。

游客 阮女士:“有踩龙船,还有舞龙等节目,十分精彩。”

听说隔壁村在办庙会,孝感应城市田店镇村民陈正虎一大早就带着精心准备的卤味在马岭村庙会现场售卖起来,生意十分火爆。

孝感应城市田店镇村民 陈正虎:“我听说这边搞年货节,我就过来了,感觉很好,生意也很不错。”

临近中午,准备好的饭菜已经进入蒸笼“开蒸”,热气腾腾。罗店镇20名村妇联委员担任的“上菜员”,她们将一个个蒸笼摆上桌,俏村姑长寿蒸宴品鉴正式开始。现场100多个圆桌坐满了慕名而来的游客,浓浓的年味弥漫开来。人们享受美食,品尝乡情乡味。

“俏村姑十八蒸”长寿笼宴厨师长 陈中华:“我们准备了粉蒸肉、蒸甲鱼、蒸萝卜等菜品,蒸的方式能保持食物的营养和原汁原味,是地地道道的湖北风味。”

荆门京山市罗店镇马岭村妇女委员 许玲玲:“本次长寿笼宴我们共准备了110桌、18种菜品宴请乡亲和游客,让大家感受到马岭的热情和浓浓的年味。”

经过十年建设,通过能人返乡,土地股份合作,马岭村从一个小村庄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彻底改变了过去贫穷落后的状态,开创了“幸福马岭”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局面。

荆门京山市罗店镇马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张立:“通过文化的传承,让更多的人能够走到乡村,让我们的村民有信心,能够看到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后劲,把农村建得更好,让我们的幸福马岭更加幸福。”

沙洋十里铺:打造3亿元风干鸡小镇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隆冬时节,沙洋十里铺的腊味风干鸡走俏市场。近年来,这道传统的菜肴,居然发展成为上亿元的大产业,成为当地吸金创富的法宝。

在沙洋县十里铺镇,很多商铺门前、院内集中挂着风干鸡,一排排、一片片形成了当地独有的风景。经过自然风化的风干鸡味美可口,成为一道远近闻名的美食。风干鸡是十里铺镇的特色产品,相传起源于三国时期,为刘备之妻孙尚香创造,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余先华家族的几辈人都会做风干鸡,其制作技艺获得荆门市市级非遗称号,现在正值旺季,他们每天生产量在15000只左右。

湖北尚香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余先华:“仿照我们祖辈传下来的生产工艺,到了冬至就腌制,把水分沥干了之后就用低盐腌制,在外面再发酵3到5天,那个肉出来了又筋道、有腊香味、有醇香。”

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目前,十里铺镇从事风干鸡加工销售的企业和个体经营户有50多家,其中年产值过千万的企业有5家,带动从事屠宰、腌制、风干、冷藏、包装等环节的近千人就业,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年创产值3亿元以上。

荆门沙洋县华宴家庭农场负责人 冯大慧:“这就是我们刚晾出来的风干鸡,就在这里自然风干一个星期就可以上桌了。你看这就是我们传统工艺做出来的,本地养的红毛蛋鸡,几十年的回头客都在我们这里拉(货),我们每年可以销售这种鸡20来万只。”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运用,直播带货新业态快速发展,十里铺镇风干鸡产业站上风口,线上线下销售双线推进,大部分商户都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线上带货效果明显。

荆门市荆腊鑫食品有限公司带货主播 冯敏:“(线上销售)最多的大概就是(一天)一两千只,像他们卖得比较好的话,他们可以卖到(一天)一两万(只)。”

荆门沙洋县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段勇:“2023年我县电商事业蓬勃发展,农产品网络销售额将突破8亿元,其中风干鸡的网络销售额将突破4亿元。”

近几年,当地加速了十里风干鸡产品标准化、品牌化、电商化步伐。线上线下双线推进,十里风干鸡销售数量成倍数增长,2020年销售100万只,2021年近300万只,2022年将近700万只。目前,线上销售占60% ,线下占40%。十里铺镇风干鸡产业将制定统一的生产标准,打造食品产业园,提高机械化程度和科技含量,打造特色精品风干鸡。

荆门沙洋县十里铺镇党委书记 何勇:“后期我们肯定要鼓励大家提升附加值,做熟食和预制菜,我们鼓励大家进行深加工、全产业链,让更多的人能接受风干鸡,现在我们主要销售渠道是在国内,在东南亚有一部分销售渠道。我们想把它推到全世界,计划5年内将这个销售收入做到15亿元。”

长江云新闻记者 王飞 毕然

京山台 刘剑文 陈诗雨 刘虹

通讯员 黄振 蔡代明 朱秀晖  罗青青

责任编辑 潘念
分享到:

推荐阅读

便民服务

社会保障 交通出行
公积金 公安服务
职业资格 医疗健康
市场监管 法律服务

定制服务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长江云TV(湖北IP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