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站内搜索
首页 > 最新播报
  • 沟渠竟可防盗贼?
  • 天井不仅有物理意义,更有文化意义
原创
博望台 | 陶颖:盘活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资源
  • 追寻·不忘初心——新时代经典作品音乐会上演
  • 《力量密码》举行观摩研讨会 聚焦主旋律电影创新
视频
于丹:文明是一种遇鉴 “文而化之”是一种境界
  • ​吴碧霞“万水朝东”红色传承合唱音乐会将唱响
  • 世界读书日:读书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热搜
  • 4000多年前“最初的中国”长什么模样?
  • 历史上的多巴胺穿搭:敢穿,敢想,还敢豁得出去
  • 青铜器是怎样炼成的?为什么到秦汉走向没落?
  • 为非遗传承插上数字化翅膀
  • 历代状元“学霸”里藏着多少书法家?
  • 中国网络文学走红海外,平台大力扶持原创作者
  • 发展条件日益成熟 国产电影主题乐园前景可期
  • 《施光南全集·声乐卷》发布 约300首作品发表
  • 中外嘉宾共谋人工智能时代数字文明之治
  • 年轻人为何爱上博物馆
阅读
  • 《施光南全集·声乐卷》发布 约300首作品发表
  • 徐则臣:在书房中看世界
文物
春日寻访大钟寺古钟博物馆 一座古寺的谹谹之声
  • 4000多年前“最初的中国”长什么模样?
  • 四项考古成果还原商代北方社会图景

4000多年前“最初的中国”长什么模样?

发布时间:2023-06-28 16:46:52 |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作者:胡健 | 责任编辑:苏向东

中新社太原6月27日电 题:4000多年前“最初的中国”长什么模样?

——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高江涛

中新社记者 胡健

21世纪初,“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正式启动,经过20多个学科的400多位学者共同努力,取得显著成果:对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对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等,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最初中国”的形成是中华文明探源研究的重要内容,而深处晋南地区的陶寺遗址,被学界认为是“最初的中国”。它所呈现的城墙、宫殿区、大型宗教礼制建筑、王陵区、管理手工业作坊区、政府掌控的大型仓储区和普通居民区,让这座距今4000多年的遗址具备“国之雏形”。

陶寺遗址的发现经历了怎样的发掘过程?4000多年前“最初的中国”究竟长什么模样?有哪些证据可以证明陶寺遗址就是“尧的都城”?为此,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高江涛。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陶寺遗址从1978年首次发掘至今,经历了怎样的考古过程?有哪些考古成果?

高江涛:陶寺遗址1958年被发现,1978年正式科学发掘,自此拉开了陶寺考古发掘与研究的大幕,迄今已45年,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1978年至1985年连续考古发掘的时期。虽然当时是以探索夏文化和寻找“夏墟”为缘起,但这一阶段却获得突破性收获。随着墓地及居址的发掘,这一时期最大的研究成果就是提出“陶寺文化”的称谓,初步认识了陶寺文化的内涵、特征、年代,并建立起陶寺文化早、中、晚文化发展序列,为之后的研究奠定基础。随着研究不断深入,我们意识到陶寺遗址对探讨古代国家形成和文明的起源有着重要意义。

第二阶段是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陶寺考古进入一个新时期,最重大的成果就是发现了当时黄河流域最大的城址,一座面积达280多万平方米、沉睡4000多年的大城渐渐露出“庐山真面目”。

  考古工作人员在襄汾陶寺遗址祭祀区内考古发掘。王晓波 摄

第三阶段是2002年至今,随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推进,陶寺遗址重大发现层出不穷,主要有“观象台遗迹”、中期墓地及中期王级大墓、城北夯土建筑基址、手工业区建筑基址、宫城及其门址等一系列重大发现,还有正在发掘中的宫城内的大型宫殿基址。各项研究工作如年代测定、古环境、动物、植物、手工业、食性、古DNA、同位素分析、有机残留物分析、天文考古等,包括陶寺都邑以及先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探索都全面展开并推向深入。

  陶寺城址彩图。受访者供图

总之,区域系统的新调查、微观与宏观的聚落研究以及科技赋能考古,逐渐确立了陶寺遗址为史前一处重要都城的地位。这座与“尧”密切相关的都城不断被揭示,并将以新形态唤醒大众的血脉记忆。

  陶寺遗址上复原的陶寺观象台。受访者供图

中新社记者:陶寺遗址一直被学界认为是“尧的都城”,有哪些证据可以证明这一点?

高江涛:早在陶寺遗址被发现之前的1926年,“中国现代考古学之父”李济先生在晋南汾河流域调查。初到临汾时,李济就说:“这是一个勾起人们历史遐想的城市——尧的古都!中国的读书人又有谁不熟悉这位伟大君王的种种崇高品德呢?”

今天,经历40多年的考古研究,一般认为陶寺遗址是尧都所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陶寺是以“尧或尧舜为代表”的那个时代的都城,尧或尧舜也许不仅仅是一个人,而更多的是代表一个时代。尽管我们不能将某一个遗址与具体的“尧或尧舜”完全百分百对应,但百年中国考古学实践证明,那个时代确实是存在的,且已进入早期国家和文明阶段。

陶寺为尧都所在,已经初步形成了证据链或多重证据,具体包括考古实证、文献印证、民俗旁证、遗产佐证。

陶寺遗址考古学年代距今4300多年至3900年的时间节点,与陶寺所处晋南“唐地尧墟”空间范围形成了时空之证;陶寺出土的龙盘、圭尺、文字扁壶、鼍鼓、石磬以及观象台遗迹等提供了与“尧或尧舜”密切相关的实物之证;陶寺的巨大城址、宫城宫殿、族群墓地、仓储作坊等都邑要素反映的文明形态与那个时代文明已成的状态相应;陶寺都城遗址以及周边100余处的陶寺文化遗址分布,与尧舜时代的早期国家及古都相适。随着考古发掘与研究的深入,考古的实证越来越充分与清晰。

陶寺出土蟠龙纹陶盘 M3072:6 盘径40.7 底径15 腹深7.8 盘高9cm。受访者供图

  陶寺出土圭尺。受访者供图

  陶寺出土朱书扁壶H3403:13 残高27.6cm。受访者供图

陶寺出土鼍鼓 M3015:15 存高110 上口长径47 短径38 复原直径43 底口直径56 腔壁厚约2~3cm。受访者供图

  鼍鼓复原图。受访者供图

陶寺所在的晋南是有关“尧或尧舜”文献典籍繁多且系统记载的地方。如《尚书·尧典》《尚书·舜典》《论语》《史记·五帝本纪》《周易·系辞下》《竹书纪年》、帛书《周易·昭力》等,不胜枚举。甚至文献所言细节如“观象授时”与观象台、“允执厥中”与圭尺、“命质为乐”与鼓磬乐器等都可相互印证。

  航拍陶寺观象台遗址。受访者供图

  从复原的观象台观测点看8号缝中的太阳。受访者供图

民俗是大众对文化传统的生命体验,是一种可以跨越时空的情感记录。地方志和方言资料显示山西襄汾、临汾南部、曲沃一带方言称太阳为“窑窝”,似“尧王”发音。洪洞县“接姑姑迎娘娘”这种与尧的二女“娥皇、女英”相关的走亲习俗,声势浩大,延续至今。陶寺村“二月二”社火节正是以缅怀先祖尧为主体的民间节庆。霍州清明祭祖花馍“蛇盘盘”也很可能像陶寺出土龙盘一样是一种象征与寄托。

  陶寺村“二月二”社火节。王辉耀 摄

此外,在中国各地见到大量与帝尧有关的文化遗产,尤其临汾地区留下许多传承至今的纪念建筑和名胜古迹。如著名的“尧庙”“尧陵”“尧居”等。这是十分明显的传承遗产,也是一种佐证。

中新社记者:陶寺遗址被称为“最初的中国”,那么最初的中国,是什么样的?

高江涛:苏秉琦先生早在1987年的《中国建设》上发文指出,“中国”一词出现在尧舜禹时代,最初指的是“晋南”一块地方,晋南这块地方曾保留了远自7000年前到距今2000余年前的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总根系中的“直根”。

1993年,苏秉琦提出,大致距今4500年左右,最先进的历史舞台转移到了晋南。在中原、北方、河套地区文化以及东方、东南方古文化的交汇之下,晋南兴起了陶寺文化……它相当于古史上的尧舜时代,出现了最初的“中国”概念。这时的“中国概念”也可以说是“共识的中国”。

  观众参观陶寺遗址。韦亮 摄

早期中国的诞生或言最初中国形成问题是探索本源十分重要的内容,“最初中国”强调的是“中国”最初形成的一种状态,而不仅是一个时间和年代最早的问题。最初的中国必须包括两方面内涵,一是政治形态上必须进入“国家”时期,既不是“酋邦”,更不应是“部落”或“氏族”阶段。其二,这个国家还应是处于当时人们认识上的“地中”或“土中”。作为一种观念,“地中”应存在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众多证据表明,4000多年前人们意识中的“地中”是在陶寺所在晋南一带,至迟在西周时期,人们意识中的“地中”或言“天下之中”被逐渐由晋南转移至洛阳盆地。同样的,“最初的中国”也应是一个动态的演进过程,存在着文化母体中孕育的“中国”、诞生了的最初“中国”和不断发展的“中国”等不同历史进程中的新形态。

  陶寺出土彩绘折腹盆 M2035:1 口径31.5 底径9 通高21.2cm。受访者供图

陶寺出土多璜联壁 M3033:8 外径10.9-12 内径7-7.75 厚0.25cm。受访者供图

虽然久远的历史图景很难具象,但在长期的考古发掘与研究的基础上,最初的中国呈现给人们这样一个图景:距今4300多年前,晋南之地,表里山河,沃野千里。在深厚的文化积淀下,在中原、河套、海岱、江汉、甘青、江浙等区域文化的互动碰撞和融合中,陶寺蕴化出一座煌煌都城。在这里,先民筑城建宫、敬授民时、阡陌交通、以礼治国、合和万邦,初现王权礼制及早期国家的基本面貌。

  陶寺出土绿松石镶嵌腕饰 M2010:4 高7.8 宽10.5cm。受访者供图

  陶寺出土玉兽面 02M22:135 高3.5 宽6.4 厚0.3厘米。受访者供图

更为重要的是,这个早期国家具有海纳百川、务实创新、传承发展的特质,这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标识。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独具特色,人们创造的文明品质和精神内涵是在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经过长期积累逐渐产生的。从这个角度说,不仅是陶寺文化,中国史前时期不同区域的各个考古学文化都蕴藏着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完)

受访者简介:

高江涛,考古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山西陶寺考古队领队。2014年日本橿原考古学研究所研修,2019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访学。主要从事中国文明起源研究、先秦考古、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长期工作于田野考古发掘第一线,参加发掘的遗址先后有河南新乡周宜丘、郑州小双桥、偃师二里头、新密新砦、淅川下王岗等等。现正主持著名的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遗址考古发掘工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项目3项,参研国家级项目12项。著有《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的考古学研究》《淅川下王岗:2008-2010年考古发掘报告》等专著,曾获第六届胡绳青年学术奖,在《考古》《文物》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

最新播报查看更多
《新华字典》中将“倭寇”一词删除?记者探访求证2023-06-28
4000多年前“最初的中国”长什么模样?2023-06-28
走进北京市档案馆 探秘档案修复保护技艺2023-06-28
历史上的多巴胺穿搭:敢穿,敢想,还敢豁得出去2023-06-28
青铜器是怎样炼成的?为什么到秦汉走向没落?2023-06-28
追寻·不忘初心——新时代经典作品音乐会上演2023-06-28
《力量密码》举行观摩研讨会 聚焦主旋律电影创新2023-06-28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2023-06-28
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2023-06-28
为非遗传承插上数字化翅膀2023-06-28
历代状元“学霸”里藏着多少书法家?2023-06-28
中国网络文学走红海外,平台大力扶持原创作者2023-06-28
发展条件日益成熟 国产电影主题乐园前景可期2023-06-28
Kindle中国电子书店将停止运营 市场空白由谁来补2023-06-28
以文兴业 推动工业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2023-06-27
强国复兴有我 第九届“艺术朝阳”原创文艺作品征集和展示活动启动2023-06-27
“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年轻人为何爱上博物馆?2023-06-27
山西发现战国水井遗存 实证2400年前筑井技术2023-06-27
只有人类才有资格获奖,格莱美对AI音乐说“不”2023-06-27
《施光南全集·声乐卷》发布 约300首作品发表2023-06-27
中外嘉宾共谋人工智能时代数字文明之治2023-06-27
年轻人为何爱上博物馆2023-06-27
在圣保罗咖啡节感受咖啡文化2023-06-27
传承非遗文化•共筑民族未来——宜职学子与非遗漆艺的双向奔赴2023-06-26
电影《力量密码》终极海报、预告曝光2023-06-26
雁塔题名、榜下捉婿 唐宋考生考后的多彩生活2023-06-26
文旅部:广泛征集文旅行业数字化创新示范案例2023-06-26
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贡献青春力量2023-06-26
90后读书博主:手机时代,我们还在读书吗?2023-06-26
90后读书博主:如何通过阅读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2023-06-26
看视频、赏技艺、购产品 网上非遗传承就是这么“火”2023-06-26
2023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节启幕 2023-06-26
习近平的文化足迹|曲阜“三孔”:儒风千载文脉传2023-06-26
我国首艘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广州开建2023-06-26
《消失的她》领跑端午档,暑期档接力佳片不断2023-06-26
平台逐利忽视公益涉毒艺人变相复出2023-06-26
原模翻制的罗丹《思想者》如何落户长春?2023-06-26
博物馆里感受“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2023-06-26
勋菲尔德国际弦乐比赛,如何架起中西沟通桥梁?2023-06-26
非遗传承助力乡村振兴调研:老手艺激活新动力2023-06-25
止戈为武:文献中记录的中华武术观2023-06-25
浅谈端午服饰的文化语境2023-06-25
专访朱一龙:“何非”是一次挑战2023-06-25
格莱美奖拒绝纯AI生成作品2023-06-25
“东方故乡——中华大地百万年人类史”开展2023-06-25
中国古代为什么修长城? 长城所代表的中国智慧2023-06-25
今年白玉兰奖的“意难平” 张颂文还是赵丽颖?2023-06-25
第19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参与人次过千万2023-06-25
暑期档国内总票房破15亿元 电影市场回暖有望提速2023-06-25
超2019年同期!端午出游很“热”2023-06-25
加载更多新闻
友情链接
  • 文化和旅游部
  • 国家文物局
  • 中国艺术研究院
  •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 中国社会科学院
  • 故宫博物院
  • 敦煌研究院
  • 云冈研究院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新华网文化
  • 人民网文化
  • 中新网文化
  • 光明网文化
  • 搜狐文化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两个鬼故事宝宝乳名起名字大全绍兴公司起名舒适家居公司起名易经起名网免费测名字惠轶风流小农民艳遇记雕塑起名冰糖炖雪梨完整版起名大全唐诗宋词给宝宝起名字姓胡清洁公司名字起名大全医等狂兵怎么为工程机械公司起名二个字装饰公司名字起名大全名字起的好许小年简历陌生的恋人电视剧免费观看开店怎么起名大全寓意好的诗词起名字宝宝起名免费网站大全集烁起名什麽含义孝字男孩起名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意思从金庸武侠开始起重机械名词术语桅杆起重机标准心理描写的句子真蚁地狱英雄本色13agirl熊出没之怪兽计划免费观看完整版少年生前被连续抽血16次?多部门介入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让美丽中国“从细节出发”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高中生被打伤下体休学 邯郸通报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何赛飞追着代拍打雅江山火三名扑火人员牺牲系谣言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中国拥有亿元资产的家庭达13.3万户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重生之我在北大当嫡校长”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测试车高速逃费 小米:已补缴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今日春分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七年后宇文玥被薅头发捞上岸许家印被限制高消费萧美琴窜访捷克 外交部回应联合利华开始重组专访95后高颜值猪保姆胖东来员工每周单休无小长假男子被流浪猫绊倒 投喂者赔24万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正式揭幕黑马情侣提车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回应蜉蝣大爆发当地回应沈阳致3死车祸车主疑毒驾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杨倩无缘巴黎奥运校方回应护栏损坏小学生课间坠楼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专家建议不必谈骨泥色变王树国卸任西安交大校长 师生送别手机成瘾是影响睡眠质量重要因素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兔狲“狲大娘”因病死亡遭遇山火的松茸之乡“开封王婆”爆火:促成四五十对奥巴马现身唐宁街 黑色着装引猜测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德国打算提及普京时仅用姓名天水麻辣烫把捣辣椒大爷累坏了

两个鬼故事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