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报网首页 > 文艺 > 正文

睽违八年,蔡崇达继《皮囊》后推出最新长篇小说《命运》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路艳霞

2022-09-18 20:31

继畅销四百万册的非虚构作品《皮囊》之后,睽违八年,蔡崇达推出长篇小说新作《命运》,该书日前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新书首发暨研讨会。

一本中国人生命根性的书

《命运》以《皮囊》核心人物阿太跌宕百年的传奇人生为主线,串联起福建闽南沿海小镇几代人的人生故事与时代浮沉。本书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和广州出版社联合出版。

蔡崇达因现象级作品《皮囊》为读者所熟知。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透露,他在为《皮囊》写序的时候,完全没想到这本书可以如此畅销,甚至像《平凡的世界》那样成了很多人的人生之书和信念之书。对于蔡崇达的新作《命运》,李敬泽认为,读者可以在其中找到我们生命里、精神中一个几乎没有被充分言说的底部逻辑,“让我们领悟到支配着、支持着、激励我们祖先的那些东西,实际还在激励着、支撑着我们的生命。” 李敬泽表示,当我们面对生命中艰难困苦的时候,支撑我们走下去的是来自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基本又坚韧的信念,而蔡崇达通过《命运》中的主人公阿太很好地展现了这种信念。“这是涉及我们中国人生命根性的一本书。”

 “我觉得蔡崇达的《命运》是另一本《活着》,但其民间人生观和生命哲学有自己不同的视角和理解。”文学评论家贺绍俊认为,蔡崇达以高超的叙事技巧讲述用阿太身上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强悍的生命意志,表现了这个99岁女性如何解决苦难问题,如何面对无常的命运。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陈福民观察到,《命运》中的阿太体现了面对死亡自然、开放的态度,这种状态甚至达到了无喜无悲的境界,“蔡崇达把命运的非喜剧性的纯自然性呈现出来,把死亡的悲剧性、喜剧性滤化了,呈现一种超越性。”

 “我们终将生下自己的命运,我们终将是自己命运的父亲和母亲”,文学评论家潘凯雄注意到了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他把这句话理解为蔡崇达想表达的一种命运观,这样的命运观虽然要面对某种宿命,但是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个人的奋斗带来一定变数。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蔡崇达的命运观是充满积极向上的命运观。

一本真正回到文学本身的书

回到文学本身,用文学的魅力征服读者,《命运》的这一特质打动了一众文学评论家。

贺绍俊认为,这部小说既没有在故事的传奇或者是新意上做文章,也没有走百科全书式的书写路子,更没有在结构和形式上玩什么花样,就靠非常有特点的叙述来吸引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出作者有一种文学上的自信。

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认为,《命运》讲了一个充满烟火气的人间故事,“阿太这样一个普通的中国农村女性,我们不太清楚她上过什么学,在旧社会怎么过来的,知识储备是哪里来的。”而事实上,读者也不在乎她有什么社会身份,这正是小说非常有趣的部分。“这种原创的绵密细致的叙事风格,涉及对于生和死、神和鬼、灵魂有无等等的探讨,包含着独特且不可复制的地域文化内涵。”

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何向阳认为,《命运》突破了很多小说创作的定法,彰显了时间和生命的关系。“很多小说总是想展开大历史,蔡崇达却采取压缩到了生命的局部、生命的褶皱里去的写法。”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丛治辰则表示,蔡崇达在写作中把阿太的生命经验和历史大背景的关系处理得非常恰当。“阿太在和命运搏斗的过程中,她那不温不火、不急不躁的状态特别动人。”

《中国作家》副主编付秀莹认为,《命运》颠覆了她以往对长篇小说的阅读经验,用阿太这样一个典型的中国人物,对命运这样一个宏大、永恒的主题进行探索,是一种以小搏大的做法。“那种包容、平和、无喜无悲,跟命运握手言和的姿态非常打动我。”她还认为《命运》的叙事举重若轻,有很多闪闪发光的金句。

一本有着鲜明个性女性形象的书

《命运》以阿太的视角追忆似水年华,着力书写了一个活了99岁的中国女性,此外,书中的阿母、神婆等别具一格的女性形象,引发了专家的热切关注。

作家李舫表示,在《命运》的叙述中,蔡崇达通过阿太非常鲜明地展现了一种先进的女性观。“阿太一直在寻找自己死亡的时间、寻找自己死亡的钥匙。中国人是特别忌讳死亡的,人在99岁的时候应该也很老很丑了,但阿太临死之前生命到终点的大美和光芒,显示出藏在褶皱里的生命也是非常美丽的。”李舫表示,《命运》充满了灵性书写。

“阿太这样一个人物,是具有中国民间智慧的女性形象。”作家付秀莹认为阿太是一个民间的哲学家,面对无法避免的死亡,以她的方式参透死亡,正是参透之后才表现出巨大的冷静,甚至有一种巨大的喜悦和欢乐在里面。

文学评论家徐刚认为,《命运》主人公不是非常虚妄的、要做自己命运主人的女性,“我觉得她是非常柔弱的,柔弱中有一种卑微,但是又有非常坚毅的和命运搏斗的信念。”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路艳霞

流程编辑:U016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

扫描二维码
下载手机客户端

分享到

发布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未登录

0/200
发布
发布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未登录

0/200
发布
全部评论

0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阅读

advertisement
热门文章

热门

换一换
精彩图集

图集

advertisement
精品赏析

精品

精品赏析

中国科学家构建国际首个基于纠缠的城域量子网络

精品赏析

中轴线文化遗产大讲堂送14场讲座进校园

精品赏析

一批新规出台!事关你的“小电驴”!

精品赏析

温故|从国子监办馆到如今“一馆三址”,回顾首图百年历史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