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哲学的对应性原理表现在诸如:一线城市的GDP比二线城市高时,一线城市的房价通常比二线城市高。新经济哲学的对应性破缺原理表现在诸如:一线城市的GDP比二线城市高时,一线城市的房价却比二线城市低,比如厦门市的房价比很多一线和新一线城市都要高。中国在过去几年的GDP增长率比美国高,两国GDP的差距不断缩小,但2023年发生了“诡异”现象, 中国GDP的增长率处在世界主要经济体的首位,但中美两国的GDP差距没有缩小,反而扩大了。

美国近几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十分亮眼,2021年和2022年,美国的GDP分别增长了2.5万亿美元和2.15万亿美元,总量分别为23.59万亿美元和25.74万亿美元。2023年,美国的GDP继续保持增长,总量为27.36万亿美元,相当于在一年时间增加了一个韩国的GDP。经济的持续增长也增加了美国股民“看盘”的信心。

2023年,中国的GDP总量达到126万亿人民币,保持稳定增长的势头,中国GDP的增速远高于全球大约3%的平均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排列首位,中国经济在2023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已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按照全年的平均汇率换算为美元,中国以美元计价的GDP为17.89万亿美元。

2022年,我国GDP折合为18万亿美元,2023年的GDP却缩减了1000多亿美元。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2022年,美国的GDP为25.46万亿美元,中国2022年的GDP为17.96万亿美元,两国的差额为7.5万亿美元。2022年,中国GDP的总量为美国的70.55%。2023年,中国GDP的总量仅为美国的66.82%,比2022年下降了约3.7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3年的中国GDP, 国内生产总值或GDP为126万亿元,按照目前7.19:1的汇率换算为17.532万亿美元。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公布了美国2023年的GDP,总额为26.238万亿美元,美国的GDP比中国的GDP高出了8.7万亿美元。

美国经济的好转有主要和次要的原因,主要原因是联邦政府在疫情期间不断地印发货币,刺激民众的消费,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复苏。美联储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宽松的货币条件,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良好表现则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的驱动力。次要的原因则是美元的升值和通货膨胀的抬升,为GDP增长带来了“帮手效应”。

中国GDP在2023年的增长质量好于美国,主要是人民币相对美元贬值的原因,使得用美元计算的中国GDP数据出现了回落,2023年,汇率波动较大,人民币相比美元贬值了大约4%,以美元计价的GDP随之缩水。2021年,中国GDP的总量与美国的差距缩小为5万多亿美元,2023年,这一差距却增加到近9万亿美元。

中国GDP的质量好于美国的原因是“水份少”,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和出口来看,2023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增长7.2%。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其中的制造业投资增长6%以上,基建投资增长近6%,但房地产投资失速,同比下降9.6%,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双双下滑。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和太阳能蓄电池的出口突破1万亿大关,涨幅接近30%。汽车出口增长迅猛,2023年,我国汽车出口第一次超过日本,跻身第一大汽车出口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占到其中的三分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