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韩国乐天集团被国人抵制后,退出中国市场,从此一蹶不振难复光辉。

2017年,中韩之间的关系一夜跳水,进入冰点,双方在外交场上唇枪舌剑,据理力争。而在中韩民间之外,一家韩国企业的命运却是被彻底的改变了。

这家韩国企业又是谁?这家企业的现状又是如何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韩之间一直有着许多业务的往来,两国关系的变化势必也会影响商业经济。但是一般的企业被影响的程度比较小,而偏偏有这么一家企业,受到的影响十分大。

这家企业就是乐天集团,而说起乐天,那就不可不从他的创始人辛格浩。

辛格浩出生于1921年的韩国,一方面为了更好的生活下去,另一方面学业需要,1942年21岁的辛格浩带着自己的妻子远赴日本,靠着勤工俭学一边在早大田大学读书,一边在 日本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按照原有的生活轨迹,辛格浩可能只是安稳的过完一生,但是当时半工半读的他被一位天使投资人看中。

这个投资人认为他很有商业天赋,就给他五万日元的投资,让他开办了一家工厂。从此,这位韩国未来的商业奇才开始崭露头角。

时间来到1948年,随着战争的结束,已经通过经商而小有积蓄的辛格浩抓住时机,用自己全部的家产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日本制果。

这家工厂的主要生产产品是紧缺资源糖,而他们公司的主打产品口香糖在市场上受到了无数人的追捧。

由于时代的作用,再加上个人的商业天赋和运气,他的工厂越来越成功,获益也越来越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意场上的成功并没有让辛格浩开心起来,反倒是带来了许多的困扰,因为辛格浩韩国人的身份让他的企业在日本市场处处受到本国商人的排挤和打压。

这让他意识到如果想要在日本站稳脚跟,必须要有一个强力的后台。而辛格浩选定的后台则是自己的妻子。

1948年,辛格浩和自己的第二任妻子重光初子结婚,同时改姓入赘到重光家,改名为重光武雄。

而重光家在当时的日本影响力不可谓不强,二战日本战犯重光葵就是这个家族出身的。

虽然日本战后对二战战犯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清算,但是这些家族并没有受到打击,依旧是保留了在政商界的影响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借助着重光家的人脉和财力,辛格浩在商界如鱼得水,很快就将自己的企业发展成数一数二的大企业。

而时代给了他一个机会,那就是重返韩国的机会。

1965年,随着日韩关系正常化,辛格浩嗅到了全新的商机,在韩国投资设立了分公司乐天制果,从此拉开了乐天集团在韩国的财阀之路。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期,辛格浩便不顾反对在韩国创建了乐天大酒店,由此进军房地产和旅游行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证明辛格浩的投资眼光依旧毒辣,随着七十年代中后期韩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韩国的房地产和旅游行业迅速发展,得益于乐天集团的提早布局。

凭借着旅游板块带来的巨大利润, 韩国乐天集团在这段时间内迅速发展,不仅业务涉及食品、零售、旅游、化工等行业的巨型企业,而且还有有了和日本本部分庭抗礼的能力,成为了辛格浩手上最大的集团企业。

不过想要在韩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绩,光靠辛格浩个人的投资眼光还远远不够,而在乐天集团之所以能成为韩国的第五大财阀,自然也是离不开这个人,朴正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1年,彼时的朴正熙刚刚通过推翻张勉政权,成为韩国事实上的独裁者。

当时的韩国还不像现在一样经济发达,经历过二战和朝鲜战争的韩国意识受到来自北面的朝鲜的威胁,不得不维持这一支庞大的军队维持国家安全。

另一方面就是朴正熙上台之初通过打击韩国的大财阀试图带动韩国经济活力,但是很快就宣告失败。

在这种情况下,朴正熙政府开始转变经济策略,开始由打击财阀到扶植听从政府安排的财阀,而有着韩国侨民和大量资本的辛格浩便进入到朴正熙的候选名单当中。

就这样,在韩国政府和辛格浩日本母公司的支持下,乐天集团在韩国迅猛发展,最终成为了能和三星、LG平起平坐的五大财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常来说,发展到了现在这个程度,乐天集团几乎没有什么危机了。但是偏偏发生了一件事,导致他的命运被彻底改变。

那么,乐天集团的命运为什么被彻底的改变了?这家企业又做了什么事呢?

2.

韩国乐天集团巅峰时和三星平起平坐,这件事后,从此一蹶不振。

这和乐天的业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灾难性的冲击了韩国经济,乐天集团自然也没办法逃过一劫而元气大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辛格浩和他的儿子,也是韩国乐天集团的掌门人辛东彬便将目光投向了 中国。

当时的中国是亚洲少数几个经济依旧保持迅猛发展的经济体,得益于其庞大的市场和政府的政策支持,在当时乐天看来中国市场就是一块巨大的肥肉。

于是凭借乐天在零售业的丰富经验迅速在当时零售业还不算发达的中国开枝散叶,其一手创办的乐天玛特迅速抢占了中国市场。

2009年,乐天玛特在华数量突破100家,如此高速的增长速度让乐天集团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宣布增加投资,将店铺数量增加到200家。

2012年,乐天集团又宣布将在上海设立中国总部,2018年,仅零售业在中国的销售额就已经超过了200万亿韩元,一度占据整个乐天集团收入的35%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零售业更赚钱的旅游和免税店。

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不仅带来了国内市场的迅速增长,更是促进了旅游业,尤其是境外旅游的增长。

乐天作为韩国的免税业龙头企业,自然是在这里收获了大量的财富,其收入的95%都来自中国游客的买买买。

2014年,乐天集团在沈阳投资20亿元建立主题公园。

同时,乐天集团还在全国各地陆续投资设立各类主题公园,高调进军旅游和房地产行业,希望试图建立大型城市综合体和主题公园的模式复制在韩国的成功,成为领军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没有中国的市场和资金就没有乐天集团最辉煌的时间。

不过乐天在中国也受到了许多的挑战。

2010年之后,许多的中国本土企业迅速发展,像是阿里巴巴、腾讯一类的互联网企业也开始进军实体行业,同时国内的零售行业企业的经验和实力也逐渐的增强,开始于乐天集团争夺市场。

虽然乐天集团面对竞争显得游刃有余,但还是做出来一些调整,开始将中国的业务逐渐转变旅游业为主,同时也投资了大量的互联网和金融企业,试图获取更大的利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乐天集团自己却没有珍惜这个机会,反而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中国民众纷纷开始自发抵制乐天集团的产品和服务。

萨德事件之后,乐天集团的在华业务收到了极大的冲击,其中零售行业收到的冲击最为巨大,乐天玛特由九成以上的商场关门歇业。

投资巨大的乐天主题公园也已经建好的纷纷关门大吉,许多完工一半的项目也完全停工,带来的损失极其巨大。

但是面对这种形式,乐天集团的高层却不以为意,创始人 辛东彬甚至大言不惭的说中国人的抵制就是一阵风很快就会过去。

这一举动彻底激起了中国人们的愤怒,抵制运动来的越发剧烈,乐天集团在华销售额更是雪上加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现在,乐天集团才终于是慌了,面对中国人民的怒火先是连忙道歉,而后向中国的业务注资22亿元。

但是一切都无济于事,伴随着萨德事件的逐渐发酵,乐天集团的的亏损也来到了90%以上,撑起韩国乐天集团这栋大厦的承重墙终于彻底坍塌了。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乐天的内部也出现了巨大的问题。

乐天集团身为一家在日本发家,而在韩国兴旺的企业自然是有两个分布,同时因为韩国财阀的经营体系是家族所有制的,乐天集团的继承权就出现了问题。

本来,辛格浩将自己的小儿子辛东彬安排到韩国,自己的大儿子辛东主安排到日本,就是为了避免韩国乐天压过日本乐天,让自己的继承权出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小儿子上位的韩国乐天发展远远超过了辛格浩的预料,几乎是10倍的业绩差距也给辛东彬积累了巨量的威望,让他有实力去争夺整个乐天集团的话语权。

而这时候自杀的韩国艺人张紫妍留下几百封控诉信也给辛东彬送上了巨大的助攻。

那么,乐天集团的未来如何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韩国乐天集团被国人抵制后,遭遇多重打击,从此一蹶不振。

一石激起千层浪,面对这样的局势,大哥辛东主自然不会放过打击弟弟的机会。

几乎是同一时间,他便开始一面向辛格浩说自家弟弟有夺权的心思,另一面开始在韩国大肆炒作,试图用这种方式来逼迫辛东彬交出自己的权力。

面对这种情况辛东彬自然也不会坐以待毙,依靠着母亲重光初子的支持,他得到了日本许多大财阀的支持,有了这些人的支持辛东彬立刻着手反击。

而在当时日韩的关系也因为种种原因来到了冰点,面对说日语的辛东主和日本乐天集团韩国民众自然是没什么好感,开始自发的抵制起乐天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趁着这个机会,辛东彬依靠着自己的实力和舆论成功击败自己的父亲和大哥,夺得了韩国乐天的领导权,事情到此便以辛东彬的大获全胜而告终。

按理说继承权问题结束了,乐天集团也该把精力放在维持业务上,拯救自己在中国的产业。但是事情的发展,却超出了乐天的预料。

2017年,当时的韩国检察院以贪污受贿的罪名起诉了包括辛格浩在内的乐天内部的话事人。

当时韩国政坛正因为朴槿惠的闺蜜门事件而闹得沸沸扬扬,而乐天集团长期贿赂朴槿惠的时间一经曝光在韩国引起轩然大波。

面对汹汹民意,身为掌门人的辛格浩不仅没有表现出悔过或者是忏悔,反而是在法庭上用日语高喊谁敢抓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辛格浩在法庭上的嚣张表现,彻底引起了韩国民众的愤怒。

最终在民意和事实的重压之下,辛格浩和辛东彬双双入狱,乐天集团彻底的失去了领导的主心骨,同时也彻底的失去了重返中国的机会

同时辛家父子的集体入狱也让乐天集团不得不进行掉头,宣布由家族企业转变为控股公司。到头来辛家努力一生的基业到头来也不得不拿出一部分来稳定人心。

2018年,随着乐天玛特和乐天百货接连退出中国市场,2022年乐天中国总部宣布解散,彻底灰溜溜的退出中国。

退出中国之后的乐天集团也不算太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9年开始,韩国国内爆发一股抵制日货的风潮,有着日本背景的乐天集团自然是也没办法逃过这次的风波,在本国国内收到了大规模的抵制和反对。

在这种内外交困的环境下,乐天集团的现状自然是可想而知。

在2019年和2020年,仅仅是乐天购物一个版块之内亏损就分别达到43.66亿元和36.71亿元,面对这种程度的亏损,仅仅依靠韩国本地的市场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乐天集团将眼光投向了东南亚地区。

根据乐天集团的财报显示,截止到2021年,在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家开设的公司多达21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开拓新业务何谈容易?乐天集团虽然在东南亚迅速发展,但是获得的收益却是寥寥无几。

据统计,乐天在东南亚的23家企业有14家企业仍然是处于亏损当中,年亏损额达到1亿元,剩下的仍在盈利的企业也远远未达到能够回本的指标。

纵观整个事件的始末,可以说人民才是一切的基础,这充分证明了,想要在中国做生意,就一定守中国的规矩。

参考资料1:https://finance.cnr.cn/gundong/20170301/t20170301_523628630.shtml

参考资料2:http://news.haiwainet.cn/n/2018/0730/c3541083-31364630.html?baike

参考资料3:https://news.ifeng.com/a/20170325/50836447_0.shtml?_zbs_baidu_b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