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猫平台上,今年双11期间,成都消费者猛一发力,以53.48亿元的总消费额,高达32%的增幅,继续“霸榜”新零售之城。

10月20日晚,成都凤凰山体育公园综合体育馆座无虚席,这是张学友三年来首次亮相成都。双11当天,伍佰和张信哲在成都两个场馆隔空火热开唱。

一边是直播间里的麦克风,另一边是舞台聚光灯下的 麦克风,在电商消费及演出市场火爆的背后,我们得以窥见消费信心的复苏,亦看到了大众对于一座城市长期价值的回归与拥抱。而这,远比黄金还要贵重。

直播间的“声响”

盯着直播间里不断滚动变化的销售数据,主播肖龙难掩心中的喜悦。刚刚过去的双11,他守着直播间,开着麦克风,连续66小时不停播,一遍遍耐心地介绍手工鞋的材质、走线及纹理。

一番鏖战之后,他收获的是——一对黑眼圈、醒目的215万粉丝数以及可观的带货营收。

主播的身份之外,肖龙本身是成都当地一家手工女鞋的创始人。在这个各大直播主激烈厮杀的双11,他经营的马丁靴、雪地靴等单品卖得异常火爆。有多火爆?据他介绍,“我们雪地靴的增量特别猛,每天大概要出四五千双。”

在肖龙的直播间里,他面前那颗似乎永不知疲倦的麦克风,一头串联起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买家,另一头则串联起了他灯火通明、加紧赶工的生产基地。

在成都,像他这样既要负责线下产品研发生产,又要兼顾线上拉新、留存及转化的创业者有数万之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

在经历数月的准备后,他们已经迫不及待一头扎进这场年度“消费潮“。

刚刚过去的双11,对这群瞄准电商赛道、扎根成都的创业者来说,显然是“渴求”的,充满激烈竞争的同时,又仿佛恢复了久违的活力。这种活力来自于亮眼的销售数据,更来自于消费者的信心。“仿佛过去三年里所失去的,一夜之间全都回来了。”

去年投用的申通成都转运中心一期,是西南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快递转运中心之一。

今年以来,转运中心日均进出港快件量有了迅猛增长,时常看到满载货物的车辆在卸货区仓库门前一字排开。为了应对一年一度电商消费的“波峰”,该转运中心紧急增加了1.5倍的临时用工量,还新增了30条外租路线和20个机动挂箱。

按照申通快递公共事务部西部大区总监冯星的说法,“对今年双11期间快递单量综合来看,预估成都转运中心单日操作量平均可达413万单,同比增长42%。”这样迅猛的增长率,放在申通全国98个转运中心里都是名列前茅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新华社

聚光灯下的“开麦”

在直播间麦克风愈发响亮的同时,成都演出市场的麦克风直接“飚出高音”,唱响了消费市场的火爆。

10月20日晚,成都凤凰山体育公园综合体育馆座无虚席,这是 张学友三年来首次亮相成都。随着“歌神”登场,聚光灯落下,麦克风那端传来熟悉又久违的声音,现场的“荧光海”躁动了起来,歌迷们的欢呼一浪高过一浪。

作为在世界各地巡演逾百次、见过数不清大场面的歌手,62岁的张学友笑道,“在成都凤凰山看风景不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猫眼电影演出玩乐

在凤凰山开唱,风景有多不一样?

开票两次均在10秒内售罄;演唱会观众达12.1万人次,跨城观众占比57%,票房总收入约2.2亿元;系列演出拉动交通、食宿、旅游等综合收入超过4亿元。

“歌神”的麦克风一开,几乎凭一己之力,带动了4个“小目标”的消费增长。而这样的风景只是成都演出市场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成都演出市场的麦克风不断唱出“最强音”,各类型演出“井喷式”增长,屡屡上演一场难求、一票难买的局面——五月天、蔡依林、 伍佰、西城男孩、 薛之谦等热门演出“票秒光”;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经历了“第三次来蓉,第三次售罄”,吸引上海、浙江、西安等地游客“千里追剧”,轻轻斩获650万元票房;2023成都草莓音乐节、2023星巢秘境音乐节、2023成都元气森林音乐节、成都AYO音乐节等密集登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微博@摩登天空

演出市场的麦克风一开,在创造巨大门票收入的同时,更为旅游、交通、住宿、餐饮等行业贡献不少“真金白银”。

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成都全市各类营业性演出14330场次,音乐产业产值达560亿元,今年1-10月成都音乐产业整体产值规模为463.8亿元,带动住宿、餐饮、旅游等相关产业经济效益约43.5亿元,吸引观演人数480万人次。

另据大麦、猫眼平台票房数据统计,成都各类市场化的音乐节会年均举办超2000场次,是继北京、上海之后的中国音乐演艺“第三城”,拉动综合消费超40亿元。值得期待的是,预计2024年1月1日前,成都还将有1000人以上大型营业性演出115场次,累计观演人数将超过63万人次。

信心更值“ 黄金万两”

在一颗颗麦克风,一座座直播间,一个个转运中心连轴运转的背后,我们切实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电商消费的火爆及消费市场的韧性。

直播间麦克风一开,随之涌入的除了“黄金万两”,更有如黄金般宝贵的消费信心。

以天猫平台为例,今年双11期间,成都消费者猛一发力,便以53.48亿元的总消费额,高达32%的增幅,继续“霸榜”新零售之城。成都也顺理成章跻身“全国第6能买”的城市。

与此同时,成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双11期间,成都直播交易额实现66.38 亿元,同比增长14.42%,直播观看人次达2.66亿。

如果将视野放宽到全平台,“线上麦克风”释放出的消费动能更加不可小觑。

四川省电子商务大数据中心最新统计显示,今年双11,各大平台凭借巨大的流量及价格优势,助推成都网络零售额实现484.8亿元,同比增长10.01%。其中,实物型网络零售额占据了大头,实现396.08亿元,同比增长6.47%。从行业来看,食品保健、3C数码、服装鞋包网络零售额排名前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

从不断攀升的消费数据,再到火爆加场不断的成都演出市场,都显示了这座城市巨大的消费潜力。与此同时,我们在两个“麦克风”背后,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稀缺的、令人振奋的情绪。

这种情绪来自于人们对于当下消费的信心,更来自于对城市长期发展的良好预期。这样的情绪价值,对一座志在迈向国际消费中心的城市而言,远比黄金珍贵。

无论是直播间里的麦克风,还是舞台聚光灯下的麦克风,在电商消费及演出市场火热的背面,成都都已证明其拥有巨大的消费动能——前三季度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68.2亿元,同比增长10.7%。

但比这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了一座城市在激烈的战略竞争中展露出的罕见气场与品质——充满韧性,拥抱并认可长期价值。

而这正是“麦克风一响,成都黄金万两”的真正要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