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四川工友和母亲打电话,说了一句方言,坐在附近的河南女子手抖了一下,她猛地站起来,冲到工友面前,抓住她工友,急切地问:“你老家是哪里的?”
河南女子叫姚杰,她从小被人贩子卖到河南。
3岁的时候,母亲王琼领着逛集市,她被集上琳琅满目的东西吸引,松开母亲的手,四处乱走,被 人贩子盯住,一块糖把她哄走。
母亲发觉孩子不在,顿时急的大声呼喊女儿的名字,发疯般的到处找,找遍了集市的边边角角。
问遍江边所有码头,有消息称被人坐船带走了。 王琼大喊:“娃呀”晕了过去。
后来和丈夫踏上寻女之路,30年过去仍一无所获。
而王琼的女儿,被人贩子拐走后,辗转了几家,最后被姓姚的买家留下,取名 姚杰。
姚杰的记忆中,养父母对自己非常疼爱,从没让她受过委屈,她的2个哥哥对他也是悉心保护。
但是,从她懂事起,村里的孩子时常会喊她:“买来的娃。”
她大哭,跑去找母亲,母亲总会亲亲她:“乖,他们和你闹着玩呢。”
哥哥们也会为她出气,吓唬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
可是,从此她的内心就不时有种念头,常常在梦中,看到一条大江,江中有来往的船只,岸边高高的台阶,她坐在台阶上看着母亲在江水中洗衣服,当她喊母亲时,母亲突然不见了。
后来,她猜测自己的家是在南方,河南的地方很难看到那么大的江。
不觉中,姚杰在养父母及哥哥的爱护下长大,嫁人,不久成为人母。
故乡的梦更加频繁,她想起小时候的事,如果是买来的,那失去孩子的父母多伤心!
2015年,她和丈夫一起到浙江嘉兴打工,偶然一天,工友和母亲通话,说了一句:“他是那个凼(dang)的.”
正在工作的她手抖了一下,猛地站起来,冲到工友面前,抓住工友,急切地问:"你老家是哪里的?”
工友被她激动的表情吓懵了,她慌忙解释,工友告诉她,老家是重庆合川区涞滩镇。
姚杰激动得说:“我听的懂你说的 方言,你再说几句。”
工友又说了几句,她真的能听懂,姚杰兴奋的直跺脚。
原来重庆合川区涞滩镇是三江交汇的地方,那里船多,地势高。和自己梦境相似。
下班回家,她把这种巧合的事情和丈夫描述了一遍。
丈夫思索了一会,握住她颤抖的双手说:“你的梦应该是你记忆深处的念想,咱们去找找。”
于是,她和丈夫决定去重庆合川区涞滩镇寻亲。
刚到涞滩镇,姚杰就倍感亲切,那种说不上来的熟悉感袭来,让她有些兴奋,但是茫茫人海,凭一句方言哪里开始呢?
他们首先来到当地派出所,接待他们的是蔡警官,听到她的描述,3岁被拐的幼儿,30多年仅凭一句方言,犹如大海捞针。
但是,他还是马上办理登记,并开始着手安排查找,姚杰把身体特征做了登记并留下DNA。
蔡警官对姚杰夫妇说:“事情间隔很长,信息不足,我们会尽力跟进,也请你们耐心等待。”
接下来,姚杰夫妇边等待消息,边到处张贴寻人启事,大街小巷询问,一直一无所获。
没想到,镇上有个卖小吃的唐姐是个热心人,她看到寻人启事,忽然想起来,30多年前有个叫王琼的夫妇寻找丢失的女儿,当时也是3岁,夫妇经常在这吃饭。
收摊后,她赶紧找到王琼家告诉他们这个消息,王琼说:“找30多年了,什么样的人和事都碰到过,仅凭一句方言,不可信。”就这样,母女俩错过了机会。
但是,蔡警官并没因此放弃,他一直在扩大范围寻找,为了给姚杰夫妇一个满意的交代,2年来他不间断地找寻,在DNA库中配对,张贴寻人启事。
两年后,热心唐姐看到蔡警官张贴新的寻人启事,问明情况后,激动地早早收了摊,骑车直奔王琼家。
见到王琼就喊:“老嫂子,你找蔡警官问问,她留了DNA。你们去试试,机会别错过了。找了30多年了,不差这一次。”
在她的再三劝说下,王琼夫妇终于决定试试,和唐姐一起找到蔡警官,刚听到蔡警官说,女孩手臂上有一处胎记时,夫妇俩不约而同的说:“女儿也有。”他们立刻做了DNA。
检验结果在第二天下午出来,蔡警官看到匹配结果,激动地和同事把这个消息同时通知了王琼和姚杰。接到消息后,姚杰立刻从浙江嘉兴赶回来。
2017年11月,重庆合川区涞滩镇头桥村锣鼓喧天,10几辆车排满村子口。
在蔡警官和媒体的见证下,姚杰坐在弟弟的车里泪如雨下,看着车外满头白发哭成泪人的母亲。缓缓打开车门,扑到母亲的怀里痛哭。周围的村民都满含热泪。
接着,姚杰对着蔡警官他们深深地鞠上一躬,感谢的话难以表达对蔡警官和热心唐姐的坚持不懈的帮助。
在众多拐卖儿童中,姚杰是幸运的,仅凭一句方言就找到亲人。
可是,她的幸运,是警官和社会好心人的共同帮助下实现的。
希望社会出现越来越多的 热心人,越来越多的忠于职守和担当的人们公仆,让更多的被拐儿童回家。
让我们全民携手,期待天下无拐的日子到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