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红色题材儿童剧《孩子剧团》首演,九旬老团员和小团员共唱抗日歌曲

  2021-09-09 14:47:15
分享到:

“台上台下打成一片,演员观众一致抗战!打倒日本强盗,收复失地河山,努力吧,努力吧,努力吧,前进吧,前进吧,前进吧……”9月8日晚,“大武汉之夜”《孩子剧团》在琴台大剧院举行首场公演,现场92岁的孩子剧团老团员丁静即兴唱起了一段抗日歌曲,把观众的思绪带回80多年前的历史岁月。

、武汉发布

《孩子剧团》演出现场。

专程从成都来到武汉的丁静,十分感慨地说,当年日军的轰炸让她记忆犹新,孩子们的表演彰显了深厚的家国情怀。

另一位孩子剧团老团员叶伟才今年97岁,看完演出后老泪纵横,他动情地说:“我特意从山东赶过来,见到孩子们的精彩表演,感到很欣慰,传承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原孩子剧团成员92岁丁静(中)和97岁叶伟才(右二)现场演唱当年剧团曲目。

当晚,不少孩子剧团团员的后代也从全国各地齐聚武汉,观看这场盛大的演出。孩子剧团团长吴新稼的外孙易达黎专程从北京赶到武汉,看了这部剧后,他回忆了姥爷对自己的影响:“姥爷很少跟我讲过去的故事,但是他身上乐观、快乐的精神却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这次演出,我仿佛看见了姥爷在过去战火纷飞年代时不一样的一面。”

长江日报,《孩子剧团》琴台首演,92岁老团员现场再唱团歌视频号新孩子剧团名誉团长、孩子剧团团员李佩兰的外孙女朱缨也带着在南湖中学读书的女儿刘芷嫣来到现场,朱缨说,老一辈人很少跟她说过去的丰功伟绩,但是教导自己踏实做人、踏实做事,这些指引对自己的工作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前辈们的爱国热情也在影响我们这些后辈。”女儿刘芷嫣也说,“之前老师总跟我们说要珍惜现在的和平年代,了解祖辈的故事后也更加懂得这些道理,我定会努力读书,今后像前辈们一样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排演儿童剧是堂生动思政课

小学生成为“孩子剧团”的一员感到很光荣

9月8日晚,由武汉市人民艺术剧院与武汉市江岸区长春街小学共同创作推出的红色题材儿童剧《孩子剧团》在琴台大剧院开演。67名学生与著名演员周锦堂,以及一批武汉人艺的优秀专业演员一道,演绎了一段80余年前“同龄人”的英雄历史。

穿越80多年的时空对话

《孩子剧团》的故事原型是中国第一支少年抗日戏剧团体——孩子剧团。该剧截取了孩子剧团由上海转移到武汉,在“武汉大会战”前后所经历的故事。剧中,性格倔强、做事莽撞的小海亲眼目睹日寇飞机夺走妈妈和妹妹的生命。因此,来到孩子剧团后,一心想找爸爸为妈妈报仇的他与孩子剧团的团员们经常发生小摩擦。然而,战火硝烟的残酷、亲人的生离死别、党的呵护关怀、团员之间的团结友爱、“艺术抗战”的力量及万众奋起的抗日热潮逐渐影响着他,让这位从最初不相信靠演戏也能打鬼子的莽撞“小刺头”,成长为坚强勇敢的革命小战士。

该剧以喜欢读书的少年李新元所写的日记为线索,并和老年李新元的回忆作为互动,勾起“孩子剧团”由上海转移到武汉,在“武汉大会战”前后所经历的故事。饰演老年李新元的武汉人民艺术剧院著名演员周锦堂表示:“这部剧是大胆创新、敢为人先的,为了更真实地还原当年的历史,动员了一批尚且稚嫩的孩子,但孩子们真情实感的表现也使我觉得感动与振奋。”同时,在他看来,当今世界观点多元,各种思想相互碰撞,资本大量侵袭,这部剧的出现非常及时,是对孩子们最生动的红色教育,同时也希望通过这部剧能激发孩子们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责任担当。

排演儿童剧是很好的红色传承

参演该剧的67位小演员,绝大部分是长春街小学三、四年级学生,其中最小的才二年级,不少孩子是“零基础”表演。暑假期间,这些小演员们放弃休息,一直在紧张排练。对孩子们而言,排演这个儿童剧既是很好的红色传承,也是生动的“思政课”。

饰演刘沪生的长春街小学四年级五班的刘泽锦说:“第一次在中南剧院演出的时候,台下的观众反响热烈,指导老师也夸我演得好,我激动地哭了起来。能成为‘孩子剧团’的一名成员,我感觉十分光荣,他们在抗日战争时期能如此勇敢,边逃难边积极宣传抗日,我没有经历过战争,但是通过这次演出,更加懂得了前辈们的顽强抗战精神。”

年龄最小的赵欣悦:“自己在剧中饰演年龄最小、最可爱的小豆子。这个暑假过得很特别、很快,每天忙碌又快乐,忙碌是因为每天从早到晚排练,快乐是每天和武汉人民艺术剧院的哥哥姐姐们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感受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

为孩子剧团赋予时代新内涵

该剧主创团队介绍,该剧筹备历时近3年,长春街小学师生大量阅读历史资料、团员回忆录等,并寻访北京、西安、海口等地,与“孩子剧团”老团员对话,收集各类史料,最终与武汉市人民艺术剧院以“名校名团”合作的方式,共同创作这一红色题材。“我们将当年这些孩子的真实经历、故事细节都融入剧里,不仅是孩子剧团的历史,也是武汉这座城市的珍贵历史。”

据悉,3天公演后,《孩子剧团》还将在武汉部分剧院驻场演出,并定期在全市各剧院展演。“党史教育入脑入心,不能只停留在课本上。”长春街小学校长杨红表示,孩子剧团兴于上海、壮于武汉、归于延安,又在武汉市这片红色热土重生,成为根植在一批批长春街学子心中的红色基因。“这是一段具有独特价值的历史。这部剧的创作就是要充分挖掘孩子剧团蕴涵的宝贵精神,并赋予其新时代的新内涵。”

武汉人民艺术剧院党委书记、院长田清泉表示,“名院名校”合作是推动剧院深化改革的新举措新探索,也是为培养高素质艺术人才探索切实可行的改革之路。此次与长春街小学联合打造《孩子剧团》,希望用远去的,却不能忘记的历史故事,致敬百年大党和革命先辈,更希望通过这部真实、生动与感人的艺术作品,弘扬战火纷飞年代里红色少年的爱国情怀与为时代发声的社会担当。

武汉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该剧导演冷佳华表示,“孩子剧团”在武汉的那段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值得我们去歌咏礼赞,这是历史使然也是使命担当。《孩子剧团》是一堂必要的、生动的、形象的爱国主义思想品德课,是缅怀历史致敬前辈,“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本剧用孩子来演绎剧中人物,展现出了他们的童趣、天真,是该剧的一大亮点,相信观众看到这部剧时同样会感同身受,同时让当今的孩子们从童真童趣与悲壮感动中,领悟到什么叫勇敢、坚持、团结、友爱,什么叫“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来源:长江日报记者:艾晨光 万旭明 见习记者:胡慧怡 通讯员:顾佳 杨亮 蒋艳丽 摄影:许魏巍、武汉发布

责任编辑 段冉


责任编辑 李安哲
分享到:

推荐阅读

便民服务

社会保障 交通出行
公积金 公安服务
职业资格 医疗健康
市场监管 法律服务

定制服务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长江云TV(湖北IP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