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12月18日消息(记者唐奇云)近日,上海市教委正式发布《上海市儿童友好学校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四个阶段的建设目标:到2025年,上海全市建设不少于100所儿童友好学校试点校,兼顾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等不同学段学校;到2028年,全市60%以上学校达到建设要求;到2030年,全市90%以上学校达到建设要求;到2035年,全市完成儿童友好学校建设任务,儿童友好理念在学校中深入人心,形成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儿童友好学校品牌,创设儿童友好学校上海样本、上海路径。

创建儿童友好学校,学校自己是怎么憧憬和思考的?如何更好遵循“坚持儿童优先”这一基本原则?作为上海市教委儿童友好学校建设前期调研校之一,上海市杨浦区五角场幼稚园联合党支部书记、园长王嬿向记者分享了自己的探索。

“创建儿童友好学校的《实施方案》里有四项建设任务,包括政策制度友好、空间建设友好、服务体系友好、成长环境友好。首先围绕政策制度友好,我们第一个就是要凸显儿童立场。我们要思考儿童参与了吗?儿童自己选择了吗?儿童决议了吗?儿童满不满意?”王嬿介绍道,为不断完善儿童决策的机制,五角场幼稚园陆续建立了儿童代表大会、儿童观察团、儿童智囊团。

以儿童观察团为例,在“园长妈妈我想对你说”的板块,鼓励儿童畅言自己的愿望和需求,而在“弟弟妹妹我想对你说”的板块,则从儿童视角给出了安全提示和游玩建议。

“园长妈妈我想对你说”与“弟弟妹妹我想对你说”板块(央广网记者 唐奇云 摄)

“有一次孩子们在户外玩螺母积木,他们要搭一个秋千架让积木座椅动起来,于是他们就提出说,园长妈妈,幼儿园的螺母积木很多,但可以挂起来的绳子太少了,我们现在还需要更多绳子,把秋千座位吊起来。儿童观察团就把这个事记下来贴在板上。然后孩子们还会说,弟弟妹妹力气小,在搬运大积木的时候一定要当心,天冷了更要戴好小手套,所以他们就把安全提示图画好贴起来。这些孩子们自己发现问题、记录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非常好,这就是让儿童自己来成为活动真正的小主人,共同建立友好的关系。”王嬿说道。

在王嬿看来,因为儿童友好学校的教育不是教师的俯视,也不是幼儿的仰视,而是两者之间平等对话、同频共振。“教育它原本就是一个爱的事业,‘儿童友好’就是把我们爱的事业更加优化。我们共同地追寻儿童优先、儿童平等、儿童参与的探索之路,让我们幼儿园‘一米高度’更美好,也让我们的儿童在城市生活中能感受更多爱的温暖。”

儿童视角的“1米高度”下,是五角场幼稚园学生手绘创作的消防标识(央广网记者 唐奇云 摄)

除了机制的完善和引领,《实施方案》也明确了在空间建设方面,要推进校园空间适儿化改造,儿童学习、生活、活动等空间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符合儿童身心发展需要,并具有丰富性、趣味性、便捷性和安全性。

“儿童友好型的环境不单是说地方多大、打造得多么豪华,而是要对儿童的发展有利。”曾全程参与校园设计的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校长张人利告诉记者,“差不多8年前,我们学校在硬件上进行升级,我把自己这么多年关于教育的想法,都放到学校的建筑当中去体现,打造成现在大家常说的儿童友好型的环境。”

张人利介绍道,由于学校空间的有限,为了发挥最大效益,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优先将最好的位置让渡给了教室。“我们学校的40个教室全部朝南、南北通透,而且全部不沿马路和操场。那些朝向和位置不那么好的地方,作为了会议室、教师办公室、校长室等等。”

除了学生教室之外,校园内的每一处空间无不体现着张人利的用心与巧思:“我们学校大门往后退了8米,不光在校门前留出了一块空地,而且上有屋顶,家长接送孩子上下学更友好了;学校的图书馆并没有造在最安静的角落,而是选择在校门口,让学生在进出最方便的地方能获得知识;校内体育艺术的场地称得上充沛,可以保证下雨天时每个班级不用在教室里上体育课,每星期学校里都有文艺演出,舞台就搭在学生食堂门口的必经之路上,让学生有充分展示的机会。”

对于张人利而言,保证儿童的主体地位不是一句空话,它应是将每一个细节真正落到实处的。“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儿童友好就是面向未来。”

将图书馆设在校门口,吸引更多学生走进(央广网记者 唐奇云 摄)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为更好地推进儿童友好学校的建设,《实施方案》中对各区教育局在组织保障、经费保障、宣传引导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包括要求各区教育局会同相关部门建立统筹推进机制,合力推进儿童友好学校建设,落实建设任务;要求各区教育局加大经费投入,将儿童友好学校建设所需经费统筹纳入预算,保障儿童友好学校建设;要求各区教育局和学校以建设儿童友好学校为契机,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推介活动,传播儿童友好理念。

上海市松江区教育工作党委委员、教育局副局长朱永介绍道,接下来,松江区将坚持目标导向,立足地域特色,多措并举,高质量推进儿童友好学校建设。坚持“儿童优先”原则,探索建立儿童参与学校事务机制。以温馨教室建设为核心,师生共同创建民主、温馨、和谐的班级育人环境。构建四级心理辅导体系,实施双向选择全员导师制,积极开展儿童视力防控。关心关爱特殊学生,打造法治教育区本课程,打造安全文明校园环境。

编辑:林馥榆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专题
更多>>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