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的面积是这么多吧?没有问题的话,挖机就会过来清理田埂了。”5月8日上午,湖南省浏阳市普迹镇新街村党总支副书记袁洪波在田埂边和村民丈量土地,为“小田变大田”做最后的确认。

丈量田地面积(李小罗 摄)

近日,新街村团山片大塘组、学校组的田地里一直热闹非凡,随着涉及“非粮化”问题的40亩耕地被清退出来,这60块小田的28户使用权人相继来到现场,在镇村干部的组织下进行“一户一块田”试点。村民们各自协调兑换田事宜,确认好后现场做好标记,随后挖机进场,清理多余的田埂。

挖机清理多余田埂(李小罗 摄)

这60块小田,大的不过一亩多,小的才两分、三分,东一块西一块不说,还阡陌纵横、水圳散布,耕种不易开展,且当地留守老人多,普遍种粮意愿不高。实际上,耕地细碎化问题由来已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去年新街村以刚清退出的涉及“非粮化”问题的90块耕地共70亩为试点,推行“一户一块田”改革。镇村干部与农户一一协调沟通,统一意见后,再进行人性化调田,通过整合,让一户村民一块田,即在原亩数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把七零八落的小块田变成大块田,由新街村经济合作社统一流转,在开展田地整理工作的同时引入社会化组织,将田地承包给种粮大户。

“小田合并后,灌溉系统、排水系统等得到了改善和更新,提升了农田质量,可以更高效地进行作业,同时大块农田为机械化种植奠定了基础,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流转了这70亩耕地的种粮户张国权表示,得知今年清退出的60块小田将继续进行“一户一块田”试点,他立即表示要流转这些土地。

“这60块小田连片成28块大田,将田埂、水圳去掉后,耕地面积扩大了一两亩。而且有种粮户流转土地,村民外出务工也不用担心地里的活没有人干了。”新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周义秋介绍,“一户一块田”制度改革是国家农田建设和耕地整合的一项重要措施,接下来将继续推进改革,让更多细碎化耕地被整合、利用起来,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一份力量。(莫瑜)

编辑:黄珂岚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专题
更多>>
党纪学习教育
声动中国
风起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