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着平价路线,来自日本的意大利餐厅萨莉亚赚翻了。

1月10日,萨莉亚公布2024财年一季度财报,截至2023年11月的3个月,公司销售额同比增长22%至526亿日元,营业利润为34亿日元,达到去年同期的2倍。

由于日本本土的高增长幅度是建立在2023财年亏损的基础之上,萨利亚的海外增长势头更为瞩目。

在海外市场,以中国市场为主的萨莉亚亚洲业务的增长势头则更为明显。报告期内实现销售额198.34亿日元(约合人民币9.76亿元),同比增长26.5%,经营利润为32.6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6亿元),同比增长56.3%。这也延续了萨利亚在其他亚洲市场一直以来的发展趋势,2021财年业绩公布时,萨利亚就表示是亚洲业务起到了极大的营收拉动作用。

图片拍摄:界面新闻 范剑磊

最新的这份财报显示,外出人数从新冠疫情中恢复,萨莉亚在广州等地新增开店,对业绩作出了贡献。此外,在中国的平价定位也让萨莉亚如鱼得水。

萨莉亚在2023年年报中曾如此提到,“在中国,虽然经济放缓,但萨莉亚的价位比竞争对手更便宜,顾客数量将会增加。 ”

16元的海鲜烩饭、18元的6英寸马苏里拉芝士披萨,这个售卖平价意面、牛排等西式餐饮的连锁品牌,因为客单价较低的定位,一度被戏称作“意大利沙县”。实际上,萨莉亚是一个日本连锁餐饮品牌,2003年,萨莉亚进入中国内地,在上海开出第一家门店。

报告期末,萨莉亚的全球门店总数达到1549家,其中中国内地门店数量为387家,同比增加13家门店。

萨莉亚以分公司为单位对海外市场运营情况进行统计,综合上海、广州、北京三个分公司业绩,一季度,萨莉亚在中国内地市场的销售额约为137.34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76亿元),经营利润约为24.3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2亿元)。

目前,上海、广州、北京萨莉亚在中国内地分别运营着156、163、68家门店。不过这并不代表萨莉亚的门店仅分布在这三个一线城市。以华东区域为例,窄门餐眼数据显示,萨莉亚在上海拥有111家门店,此外周边的江苏、浙江省分别有38、15家店。

广州萨莉亚是目前业务规模最大的内地分公司。报告期内销售额达到58.48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87亿元),同比增长26.1%,经营利润为9.68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765万元),同比增长46.5%。这部分由该区域门店增加所致,一季度同比净增了19家门店。

相较而言,上海萨莉亚的业绩增速更快。报告期内实现销售额56.27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77亿元),同比增长32.4%,经营利润为11.28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553万元),同比大涨68.9%。由华东区域少于华南的门店数量看,或许这里的消费者愿意在萨莉亚花更多钱。

至于门店数量最少的北京萨莉亚,一季度实现销售额22.59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11亿元),同比增长31.1%,经营利润为3.4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674万元),同比增长51.9%。虽然规模最小,但增长势头显著。事实上,北京萨莉亚的门店数量较去年同期减少了7家,但就目前业绩表现看,门店收缩并不影响北方消费者对萨莉亚的热情。

整体而言,在地域方面,萨莉亚在中国内地主要渗透的是华南、华东市场,华北市场则布局较少。从城市等级分布看,窄门餐眼数据显示,萨莉亚在一线城市门店布局最多,占比达60.78%,此外新一线、二线城市占比分别为18.3%、4.79%。

外界总结萨莉亚成功的经验,离不开低价策略抢占市场,并采用高度标准化的运营模式压缩成本这些因素。事实上,性价比一直以来都是它赢得中国市场的重要原因,只不过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中被放大。

2023年,餐饮、零售和食品饮料都在进行价格调整,以应对消费环境的变化——尼尔森IQ中国发布的《2023年中国消费者洞察暨2024年展望》披露,该机构在今年7月的一份调研显示,43%的中国受访者表示将严格把控整体花费金额,37%的受访者表示将改变消费方式寻求最优价格、更低价格产品。

但萨莉亚也并非可以高枕无忧。现在很多餐饮门店的平价牛排、意面和披萨已经变得常见,甚至有尊宝比萨、塔斯汀这样快速扩张的本土连锁出现。而面对新的消费市场变化,想要在迭代率变高的中国餐饮市场保持优势,这个日本品牌也要时刻保持敏感度做出调整。

编辑:陈越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专题
更多>>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记嘱托·识校训·践青春
声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