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三亚1月5日消息(记者 索迪)1月4日,正在三亚召开的第三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举行了“十百千万”农业后备人才培养工程启动仪式。该项人才培养工程旨在培养优秀农业科学家或企业家,并为推进涉农校企合作攻关及相关成果转化提供新平台、新机遇。

“十百千万”农业后备人才培养工程启动仪式(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十百千万”农业后备人才培养工程由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联合体执委会、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联合各相关单位牵头,计划用10年时间重点培养10000名学生,从种业开始,同步或逐步扩大到植保、土肥、农机、智慧农业、节水、加工、流通、国际贸易等专业领域,每年甄选不少于100家农业各领域领军企业参与,年均安排不少于1000位企业高管或专家担任专业导师。

国际种业科学家联合体执委会主任李立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农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人才来推动。很多农业学子毕业后没有选择从事农业相关工作,有一些客观原因,比如觉得缺少平台、收入低、没有发展空间等,导致大量农业专业人才流失。通过“十百千万”农业后备人才培养工程,力争20至30年后,在10000名学生中能涌现出200至300名优秀的农业科学家或企业家,努力培养出3至5名改变中国乃至世界农业进程的特殊人才。

国际种业科学家联合体执委会主任李立接受媒体采访(央广网记者 索迪 摄)

据了解,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联合体成立于2021年,旨在为从事种业研究的科学家提供帮助,为成果转化和市场化推广提供支持。联合体现有发起单位161家,包括协会组织、国际机构、跨国种业企业、涉农大学、科研院所等,注册科学家有2500多位。

编辑:陶淦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专题
更多>>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记嘱托·识校训·践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