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们’的呼声背后,表现出人们对于课间活动回归校园最朴素的期待。”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

在一些学校

课间十分钟

孩子们只能待在教室里

哪怕上厕所也要打报告

就在不久前

小学生“厕所社交”还成为热议话题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

不少代表、委员

也针对“课间十分钟”提出了

建设性建议

呼吁“把课间还给孩子”

代表委员这样说

全国政协委员

教科卫体委员会委员杨扬

在接受央广网记者专访时 提出

要纠正以“确保学生安全”为由

而简单限制学生必要的课间休息

和活动的做法

把课间10分钟还给孩子

(>>此前报道)

全国人大代表

江苏盐城市第一小学督导室主任陈宏斌

在接受央广网记者专访时

提出学校可以因校因地开设一些

符合学校发展特色的体育活动

如足球、篮球、跳绳等

但无论哪种形式

首先应当保证孩子动起来

再保证动得有效果

全国政协委员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

运动健康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厉彦虎建议

适当延长中小学生课间时间

“课间10分钟

完全达不到锻炼

和放松的目的

所以课间要拉长

小学、初中要拉长

高中要适度拉长。”

“7成学生课间不出教室”

此前

山西晋中一名老师发布视频

吐槽“课间圈养”现象愈发严重

7成学生课间不出教室

即使是20分钟的大课间

校园里也空空荡荡

但是学生表示也很无奈

“课间时间10分钟

拖堂2分钟

提前上课2分钟

上厕所不跑都来不及”

(>>此前报道)

教育部早有明确要求

实际上

教育部2021年5月通过的

《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

明确要求

“学校不得设置侵犯

学生人身自由的管理措施

不得对学生在课间及

其他非教学时间的

正当交流、游戏

出教室活动等言行自由

设置不必要的约束”

但目前来看

“课间圈养”问题仍相当普遍

网友观点不一

有网友从学校角度看问题

还有网友认为

课间十分钟的确不太够

孩子不运动不利于健康

学校不能为了“责任”

限制孩子的运动

学校不能为了免责“一刀切”

体育锻炼,嬉笑娱乐

是孩子们的天性

让儿童天性在课间释放

对于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非常重要

实际上,从去年10月份以来

“消失的课间十分钟”

就引发大众关注与讨论

“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们”的呼声背后

表现出人们对于课间活动回归校园

最朴素的期待

学校不能为了免责“一刀切”

更应积极作为

转变教育观念

加强学生课间活动安全风险管理

做好督促引导

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意识

同时,正如一些代表委员建议

要合理界定安全责任

只有厘清校园安全事故的责任边界

才可以打消学校的安全顾虑

教育部门也应加强监管

督促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多样化

和个性化的课间活动

共同守护孩子们快乐美好的课间时光

对此,你怎么看?

来源:央广网综合央视少儿、网友评论等

记者:王迟、王晶、刘一荻、门庭婷

本期编辑:程茜

编辑:吴海波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热榜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
    专题
    更多>>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声动中国
    风起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