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沈阳5月14日消息(记者李子平 实习生房安琪)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即将到来之际,5月14日上午,中国工业博物馆举行北方重工集团产品模型捐赠仪式,3600立方米/小时斗轮挖掘机等四套代表着国际先进水平的机械模型正式“入住”工业博物馆,记录并展示出辽宁沈阳工业发展道路上的新理念、新成果。

捐赠仪式现场(央广网实习生 房安琪 摄)

据悉,此次中国工业博物馆获赠的展品模型分别为:3600立方米/小时斗轮挖掘机、链篦机-回转窑-环冷机工艺的氧化球团生产线、球磨机/半自磨机、QJRN-112泥水平衡盾构机。“它们均为北方重工集团的代表性产品,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深受国内外用户的认可。沈阳地铁大多数线路都是北方重工集团制造的盾构机挖掘的。”方大集团北方重工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梁秀介绍。

QJRN-112泥水平衡盾构机模型(央广网实习生 房安琪 摄)

目前,中国工业博物馆藏品数已超过两万件,涵盖轻重工业等不同领域,承载着辽宁沈阳人关于工业的珍贵集体记忆。获赠的四套产品模型,日前已运抵工业博物馆,并进行了相关修复。其中,3600立方米/小时斗轮挖掘机、链篦机-回转窑-环冷机工艺的氧化球团生产线和QJRN-112泥水平衡盾构机已分别在通史馆和铁西馆展出,面向游客开放。

捐赠仪式上,中国工业博物馆馆长王荣巍表示,这些珍贵的藏品见证了辽宁沈阳工业发展的历程,工博作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收藏和陈列这些展品不但能够记录历史,更能传承和弘扬精益求精、艰苦奋斗的工匠精神。“未来,工博一定把这些藏品管好用好,深挖背后的故事和价值,为城市记忆的传承和发展贡献更多力量。”王荣巍说。

编辑:庄滨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专题
更多>>
党纪学习教育
声动中国
风起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