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专题
  • ENGLISH
正在阅读:当AI“复活”逝者渐成生意,多少边界需要约束
首页> 文娱频道> 资讯 > 正文

当AI“复活”逝者渐成生意,多少边界需要约束

来源: 文汇报2024-03-25 10:47

  ■记者 王彦

  生成式AI技术的发展浪潮下,与逝者“再见一面”似乎不是件多么出人意料的事。可事实证明,这一天真切来临,分歧、争议显然大于共识。

  《流浪地球2》中,科学家图恒宇利用量子计算机,“复活”了因车祸去世的女儿丫丫,赐予她数字生命。

  近来,李玟、高以翔、乔任梁等已逝明星纷纷被AI技术“复活”,并在社交平台上传播,引发诸多网友质疑,认为未经家属许可就擅自利用技术“复活”明星的做法,侵犯了相关亲属的合法权益。乔任梁父亲、江歌母亲先后公开表示“无法接受”“感到不适”,希望对方尽快下架。亲人的明确态度使得AI“复活”逝者的争议甚嚣尘上。真正令人意外的是,“AI复活”似乎有着成为生意甚至形成产业的势头。一些电商平台、社交平台上都散落着“AI复活”的引流视频,文案称“只需要××元,就能还原逝去亲人的音容并和ta聊天”,标价从几元到上万元不等。

  当技术驱动了生意,从法律、伦理、道德到心理,有多少边界需要约束?普通人又该如何对待这些栩栩如生的“逝者”?

  “复活”亲人还是“复活”明星,这是个问题

  所谓“AI复活”,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逝者的文字描述、图片、视频和声音资料输入AI算法模型,从而模拟生成一个数字形象,它拥有逝者的性格、记忆、图像、视频和声音。早在2023年,B站就有UP主分别“复活”了自己的奶奶和外婆,在清明时节引发网友一片唏嘘。一年过去,被“复活”的不止于亲人,还有公众人物。

  今年2月底,知名音乐人包小柏用AI“复活”女儿,让女孩在妈妈生日时还唱了一首生日歌;3月初,一家科技企业年会上,其过世不久的创始人以数字人形式被“复活”,进行了一场演讲;紧接着,李玟、高以翔、乔任梁等已逝明星纷纷被“复活”后在视频平台上与大众“相见”……

  中国政法大学数据法治研究院教授张凌寒表示,“一些人选择用AI‘复活’自己的亲人,是基于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情感慰藉,并不难理解。但给予理解的前提条件,是要尊重逝者亲人的选择”,“复活”亲人还是“复活”明星等他者,这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专家看来,相关法律边界其实不算空白。据《民法典》和相关规定,逝者并不享有肖像权,但倘若对逝者肖像的使用造成近亲属精神痛苦的,亲属可以提出精神损害赔偿。去年7月出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也明确指出,提供和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时,应当尊重他人合法权益,不得危害他人身心健康,不得侵害他人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和个人信息权益。因此,眼下一些公众人物被AI“复活”,无论基于一些商业机构“打广告”的动机,还是纯粹出于粉丝自发的“为爱发电”,都已涉嫌越界。

  精神安慰还是“精神鸦片”,这真值得深思

  相关AI“复活”视频的发布者大多自称,这是一种情感抚慰方式,是科技为生者提供情绪价值。它能成为一门生意的根本原因,同样是人们的情感需求空间。

  海内外多部热门影视作品中,都曾出现过类似题材。如科幻悬疑类英剧《黑镜》第二季中的一集,女主利用意外身亡的男友在社交网络上留下的大量数据,重塑了一个模拟男友人格的AI。中国观众更熟悉的国产片《流浪地球2》中,科学家图恒宇利用量子计算机,“复活”了因车祸去世的女儿丫丫,赐予她数字生命。

  然而,当影视创作照进现实,不少人担忧,“潘多拉的魔盒”即将打开。上海政法学院教授章友德认为,且不论这是否一些人在借温情名义打商业的算盘,“站在社会学角度,面对一个似乎已经到来的流行手段,我们有必要给予更深层次的思考”。

  技术性地看,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多数逝者在生前就留下照片、视频,公众人物的公开影像资料更是如此。若论精神慰藉,真实视频里他们曾说过的话、做过的举动,无疑有更动人的力量。以目前的“复活”公众人物案例论,效果未必有想象中美好,他们仅仅是数据模型“算”出来的互动“人偶”,音容笑貌再相似,也无法比拟真实存在过的人与情。

  更重要的是,AI“复活”的数字生命本质上挑战了突破生死的可能。“这一做法所造成的伦理、道德、心理等人们身心层面的潜在影响,也许更具伤害性。”章友德说,生命本是个有始有终的自然过程,学会在生命历程中尊重生命、珍惜生活、善待活着的人,都是生命教育、爱的教育之应有之义。“逝者不可追。所有人从亲人离世的至暗时刻到接受现实、继续生活,都是个漫长而需要自愈的过程。好不容易放下了、结痂了,却又因为AI复活被撕开伤口,黄粱一梦醒来时,恐怕身心遭受的创伤更为严重。”一时的精神安慰有没有可能演变为“精神鸦片”造成二次伤害,这兴许是更多普通人在围观此次网络争议时,真正需要深思的。

  归根结底,AI“复活”逝者到底通向怎样的未来,取决于人的选择。每个人或许都该掂量——我们对于“复活”亲人的需求到底是真实的,抑或仅仅是被技术营销所诱导而产生的幻想?

[ 责编: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日/ 周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夕发朝至!京港、沪港间开行高铁动卧列车

  • 乌鲁木齐:“游牧文化旅游节”开启

最热文章

  • 1
  • 近观|"他关心的,都是敦煌当前面临的最紧要的问题"
    2
  • 《求是》杂志编辑部: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
    3
  • 习言道|高质量发展,就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4
  • 台湾云林县长张丽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5
  • 6
  • 美前商务部长:拜登政府对中国的政策就像"精神分裂症"
    7
  • “抹黑中国疫苗,美国防部曾开展秘密行动”
    8
  • 镜观·回响丨从内河港口看中部地区内畅外联
    9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开创美丽中国建设新局面
    10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研人员发现植物免疫调控新机制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柴继杰团队及合作者揭示了植物中NLR蛋白的寡聚促进自抑制机制及六磷酸肌醇、五磷酸肌醇在植物免疫信号中的新角色,发现了此前未被发现的一类NLR介导植物免疫的独特机制。
2024-06-14 10:01
研究揭秘大灭绝如何塑造海洋生物形态演变
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最严重的生物灭绝事件发生在距今约2.52亿年的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这项研究不仅加深了人们对古生物形态演化的理解,也为科学家评估现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灭绝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4-06-14 09:49
科技让博物馆语言更丰富
如今,观展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博物馆的内涵和形式也愈发丰富。尤其是随着数字技术在展览服务中的应用更加成熟,“智慧博物馆”建设成为当前我国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展陈过程中,让文物“活”了起来。
2024-06-14 09:45
我国主产区粮企累计收购新麦超千万吨
记者13日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当前夏粮已进入收购旺季,收购工作正由南向北陆续展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副司长唐成介绍,从各地看,新季小麦产量有所增加,质量普遍好于去年。
2024-06-14 09:38
世界最远距离远程机器人手术顺利完成
此次手术在罗马和北京两地同时展开,跨越直线距离近8100公里、双向通信距离超过2万公里,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泌尿外科和远程外科的尖端技术。手术中,张旭在罗马操作一台我国自主研发的远程手术机器人。
2024-06-14 09:37
农业农村部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于6月11日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2024-06-13 10:12
普通野生稻优异基因发掘平台建立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获悉,近日,该所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创新团队与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合作,首次组装了普通野生稻单倍型无间隙染色体基因组。
2024-06-13 10:11
135个高产优质抗病小麦新品种审定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品种审定公告,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根据种子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关规定,严格审核把关,审定通过了135个小麦新品种。
2024-06-13 09:34
“大粮仓”黑龙江进入大田夏管关键时期
6月13日,无人机在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友谊分公司第五管理区一水田地块执行巡田作业任务,用于查看水稻苗情(无人机照片)。
2024-06-14 09:49
我国首个全场景氢能港口建设启动
6月的山东港口青岛港,“氢”风拂面,“绿”意正浓。近年来,山东港口青岛港积极探索氢能在港口的多场景应用,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运、加、用”全链条发展,为全场景氢能港口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2024-06-13 09:17
科技守护布达拉宫“不老容颜”
近年来,在科技加持下,古老的布达拉宫焕发出新机与活力:轻轻点击一下鼠标,从三维模型到壁画细节都可以一览无遗;近800个结构传感器近10年间记录下逾千万组数据;超过1500个探测设备、近9公里的感温光纤,感知着这座古老建筑的实时状态……
2024-06-13 09:16
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验证机首飞成功
记者12日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以下简称“航空工业”)获悉,由航空工业自主研发的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验证机,在西安蓝田通用机场完成首飞。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是航空工业主动布局无人机产业、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而全新研发的重点机型。
2024-06-13 09:14
渤海湾畔:碧海泥滩化身“金山银山”
渤海湾畔的“滨城”寨上,风光旖旎、碧波万顷,长达14.8公里的海岸线勾勒出一幅壮丽的画卷。
2024-06-12 09:37
为粮食安全插上“科技翅膀”
“太阳能-热泵智耦互补粮食烘储系统”“储粮害虫智慧监测系统”……近日,南京财经大学多项粮食科技成果亮相全国绿色粮食仓储工作现场推进会,相关成果在全国200余个粮食企业(库)推广应用,并获得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24-06-12 09:37
我科学家在海马体外发现新型边界细胞
这项成果首次揭示了在海马体外的内侧前额叶皮层中存在一类编码环境边界的特异性神经元,也被称为边界细胞,研究成果或有助于找到通往记忆与学习闸门的“钥匙”。
2024-06-12 09:32
我国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完成
记者11日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日前结束,共有10名预备航天员最终入选,包括8名航天驾驶员和2名载荷专家(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各1名载荷专家)。
2024-06-12 09:25
科技+文化“复活”馆藏千年文物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张立福,在解读高光谱分析技术为珍贵文物进行三维“留影”的最新进展时说:“光谱是辨别物质的‘指纹’。前不久,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运用三维技术,首次根据出土头骨,复原出一尊男性红山先人的容貌。
2024-06-12 09:19
王乃彦:取回核爆关键数据的“逆行者”
1966年12月的一天,罗布泊,一朵巨大的白色蘑菇云腾空而起,我国首次氢弹原理试验爆炸成功。
2024-06-12 09:17
苹果公司推出个人智能系统“苹果智能”
苹果公司10日在2024年全球开发者大会上推出个人智能系统“苹果智能”。该系统集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强大功能,可应用于苹果多款产品。
2024-06-11 14:27
端牢“中国饭碗” 激发振兴活力
芒种时节农事忙。河南、山西等地麦收陆续进入尾声,湖南、江西一些地方正忙着种稻插秧。北方收麦、南方种稻,收与种紧密相连,南与北交相辉映,中部这片土地上充盈着丰收与希望的气息。
2024-06-11 10:41
加载更多

两个鬼故事石姓 起名收购啊哦不要塞了虐文子字起名好吗四书起名冰糕店起名迷失在地球的外星综合舰给姓秦的女孩起名字终极一班3第5集公司起名搜索起名字女孩2020免费赵防窃听调教大宋茶叶招商加盟比较有财运的起名段誉扮演者新华路长途汽车站景字起名字男孩情侣签名一对孙悟空大战二郎神天花板管道式换气扇小镇下起巧克力雨茗字起名字有什么寓意名杨天下取名起名大全网孩子起名网站哪个好木命怎么起人名免费相册软件起名兵临城下电影written修复工具少年生前被连续抽血16次?多部门介入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让美丽中国“从细节出发”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高中生被打伤下体休学 邯郸通报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何赛飞追着代拍打雅江山火三名扑火人员牺牲系谣言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中国拥有亿元资产的家庭达13.3万户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重生之我在北大当嫡校长”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测试车高速逃费 小米:已补缴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今日春分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七年后宇文玥被薅头发捞上岸许家印被限制高消费萧美琴窜访捷克 外交部回应联合利华开始重组专访95后高颜值猪保姆胖东来员工每周单休无小长假男子被流浪猫绊倒 投喂者赔24万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正式揭幕黑马情侣提车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回应蜉蝣大爆发当地回应沈阳致3死车祸车主疑毒驾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杨倩无缘巴黎奥运校方回应护栏损坏小学生课间坠楼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专家建议不必谈骨泥色变王树国卸任西安交大校长 师生送别手机成瘾是影响睡眠质量重要因素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兔狲“狲大娘”因病死亡遭遇山火的松茸之乡“开封王婆”爆火:促成四五十对奥巴马现身唐宁街 黑色着装引猜测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德国打算提及普京时仅用姓名天水麻辣烫把捣辣椒大爷累坏了

两个鬼故事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