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洁阅读 打印本文 默认 增大 缩小
微信扫一扫 转发分享本文

【您贵姓】蓝姓:传承祖辈精神  厚植家国情怀

时间: 2024-04-23 15:53:09 来源: 玉林新闻网-玉林日报

蓝氏图腾

【释义】蓝的本义是草名,为一种称蓝靛、蓼蓝的植物。由蓝草榨出的草汁,是一种可做染料的汁液。据说,我国早在商朝时已懂得用植物汁液染布的技术。最早种植蓝靛草,使用草汁染布,穿蓝衣的氏族称蓝人,蓝人以此为氏族的名称和图腾,并作为族徽。其居住过的地方带有蓝字,并以蓝名山和水,建立的城堡称蓝邑,最终出现蓝姓。

语言习俗

玉林市辖区内蓝姓族人所操语言以桂东南粤语方言、客家话为主。

蓝姓人口

根据玉林市公安局统计,截至2023年底,蓝姓在玉林辖区内户籍人口为39617人。

得姓始祖

据蓝姓相关史料,蓝昌奇公为天下蓝氏的始祖。据《蓝氏族谱》载,蓝氏为炎黄子孙,第一代昌奇公生于帝喾二十二年(即公元前2415年),时以秀蓝赐名,分封为汝南郡(河南省新郑县)火旺公。蓝氏后人尊蓝昌奇为蓝姓的始祖。

得姓始祖

家风家训

孝悌当重,

宗族当睦。

祠堂当展,

祭祀当敬。

学术当求,

职业当勤。

戚里当厚,

节俭当崇。

闺门当肃,

国课当完。

争讼当止,

孤寡当恤。

蓝姓渊源

坐落在博白县凤山镇竹围村大村屯的蓝氏宗祠。

源流一:源于嬴姓。出自远古贤者伯益之后裔秦子向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战国中期,周显王二年(公元前367年),秦献公为了向东发展,在蓝(今陕西蓝田)地设县。在秦子向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地名称为姓氏者,自称蓝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蓝氏正宗。

源流二:源于姜姓。据福建省武平县大禾乡的《蓝氏族谱》记载,当地蓝氏的受姓始祖是昌奇,昌奇为炎帝神农氏十一世孙,是帝榆罔之子,临诞时,有熊国君贡蓝一株,帝甚喜,因赐姓曰“蓝”,赐名曰昌奇,后任为火旺公,分封于汝南,遂以此地名为郡,汝南堂名即源于此。源于姜姓另有一说是出自战国时期狄族中山国大夫厘诸君,属于以封邑地名称为氏,封地在蓝邑(今河北迁安)。

源流三:源于芈姓。出自楚国大夫亹,属于以居邑地名称为氏。江西省高安市蓝坊村等的《蓝氏族谱》记载:蓝姓源于楚国大夫亹。本宗源自芈姓。楚国公族大夫亹,因任蓝县尹,世称蓝尹亹,后裔子孙亦以地名为氏,其后代以蓝为姓。为本宗得姓始祖。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大夫叫亹,因出任蓝县(今湖北荆门)令尹,因此后世称其为“蓝尹亹”。在蓝尹亹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地为姓氏者,即称蓝氏,世代相传至今。湖北、湖南、福建和江西等地的部分蓝氏族人尊奉蓝尹亹为得姓始祖。

源流四:源于畲族。浙江省兰溪的《蓝氏族谱》记载畲族的蓝氏来源于盘瓠的次子蓝光辉,其受封护国侯,居处汝南郡,为畲族蓝氏的始祖。有的畲族蓝姓族谱错记蓝光辉又名蓝昌奇。

源流五: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蓝人,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蓝人,亦称褴人、滥人,是商末周初的周王室内宫设置的一种官位。因其穿着五颜六色的花衣服,所以称褴人或滥人。在史籍《大戴礼》中记载:“蓝人,文王官人,蓝之以乐,以观其不宁。”在蓝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蓝人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蓝氏。

此外,蓝姓族人也有源于满族、回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

在玉主要宗支分布情况及迁徙路线

据相关谱志资料记载,早在明朝年间,就有蓝氏的祖辈迁至玉林居住生活。据《蓝氏族谱》记载,大约明朝中期(大约是在公元1500年前后),出生于广东大埔县胡寮下沥村的蓝氏祖辈蓝法秀到广西梧州任职,后其四子全部迁至陆川居住。目前玉林蓝氏主要分布在陆川、博白和北流。

陆川县蓝法秀宗支。明朝中期,蓝法秀自广东到广西梧州任职。其后,他的四个儿子蓝蓬玉、蓝芳玉、蓝腾玉、蓝茂玉大约在明朝中后期,迁入陆川县横山镇石塘村开基创业,尔后相继迁入博白。

博白县蓝氏宗支。1.蓝蓬玉宗支。蓝法秀长子蓝蓬玉宗支于公元1560年间离开陆川,迁入博白宁潭镇西岭潭门苏村居住,后子孙播及博白多个乡镇及浦北、防城港、邕宁、宁明,海南东方市,广东省英德等地,有小部分迁入越南。

2.蓝芳玉宗支。蓝法秀的次子蓝芳玉继蓝蓬玉之后迁入博白新田镇那花村,后代迁居县境外的有陆川县滩面诸村,北流市松花大埌塘,塘岸塘肚等地。

3.蓝腾玉宗支。蓝法秀的三子蓝腾玉随二兄蓝芳玉同迁博白新田镇那花村重开基业,之后子孙迁往博白各乡镇及陆川县横山陂头村等地。

4.蓝茂玉宗支。蓝法秀的四子蓝茂玉,在诸兄外迁后,留守石塘基业。其后,其子孙迁居博白径口镇茶根村杨埇(古称马禄堡)。后迁往博白各乡镇及陆川县横山镇、大桥镇、沙坡镇,北流市山围镇铁炉村、东风村,清水口文第坡,六麻镇六楼村。

北流市蓝氏宗支。1.蓝芳玉宗支。蓝法秀的次子蓝芳玉继蓝蓬玉之后迁入博白新田镇那花村,后代部分迁居北流市松花大埌塘,塘岸塘肚等地。

2.蓝茂玉宗支。蓝茂玉子孙先是自陆川迁居博白径口镇茶根村杨埇(古称马禄堡)。后部分迁往北流市山围镇、清水口镇和六麻镇。

本姓人自评

博白蓝氏宗亲会副会长蓝子恒(左)在查阅蓝氏祖辈进入玉林的迁徙路线。

在蓝氏的族谱中,记载有这么一副对联:“蓝氏情怀志奋鲲鹏思存霄汉帝胄家风传万代,民族和谐德崇笃厚孝行慈善中华美德继千秋。”从这副对联,即可看出蓝氏宗族深厚的人文底蕴,同时也道出了蓝氏家风的传承。蓝氏千百年的发展繁衍中,醇厚的族风家训代代相传。

从古到今,蓝氏族人都具有“勤奋耕读、忠诚爱国”的优良传统。宗族内,就一直流传着一首劝学诗歌:“月光照莲塘,围屋闻书香。尊师又重教,遍地建学堂。胸中有笔墨,出门气轩昂。读书破万卷,胜过有宝藏。”还有怀乡诗:“儿女立大志,敢闯走四方。随遇安身地,地乡作故乡。能文亦能武,爱国又爱乡。叶落归根日,桑梓留芬芳。”蓝氏宗族正因为有这样丰厚的精神营养,蓝氏历代都学风鼎盛,群贤辈出。清朝时期,玉林蓝氏族人出过多个进士、秀才,如蓝祖昌、蓝元欣等。及至近现代,蓝姓族人在各行各业更是涌现不少杰出人物,如蓝永英、蓝春彰、蓝军等。

无论哪个朝代,蓝氏族人都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如今,玉林蓝氏族人秉承先辈精神,开拓进取,锐意创新,为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应有的聪明智慧和磅礴力量。

(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江南中学高级教师 蓝兴)

专家点评

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广西民间文艺研究室在20世纪90年代编印的《蓝姓传略》。

江之长必接其源,树之大必连其根。我对蓝氏家族的关注源于中国古代的传说和历史。蓝姓是《百家姓》中常见姓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姓氏,代表着中华文明的一部分。

蓝姓源远流长,经过几千年积淀,早已超越单纯的族属概念,形成自己丰富的文化内涵。致孝、友悌、教子、敦爱、劝学、处世、养廉、遵生、怀乡等家规族训教人立德树人,使蓝姓文化得以在历史的长河中延续并以其独特的文化精华,锤炼出蓝姓鲜明的精神面貌和文化气质。

蓝氏家族才人代出,楚国大夫蓝尹、许昌太守蓝之顺、飞虎战神蓝玉、漳浦蓝氏三杰等。近代以来,蓝氏家族秉承初心、牢记使命,在各行各业中敬业奉献、建设祖国、回报家乡。博白籍教师蓝兴,为了美丽乡村梦,捐款借钱投资百万元出人出力建设家乡,体现出了蓝姓人的担当、彰显了新时代蓝姓人的风骨,是蓝氏血脉的深度传承和延续的优秀代表。

蓝氏家族顽强拼搏的意志、锐意进取的精神、无私奉献的情怀,以及爱国、忠孝、诚信、包容的家风祖训,值得世人学习。

(玉林师范学院原副教授 苏轲)

家族名人

蓝玉,明朝开国名将,1341年生(江西余干县蓝氏族谱记载),官拜大将军,封凉国公。曾率军大破北元。死后被明孝宗皇帝追封为“开国勋臣”,肯定蓝玉的历史地位与丰功伟绩。

蓝宗普,博白人,清同治六年岁次丁卯季冬月,由京监加授翰林院侍招第匾牌一块。

蓝祖昌,博白人,清朝进士,曾获授“进士”匾额一块。

蓝永英,博白人,1916年生,中共党员。1941年7月广西医学院毕业,取得学士学位,同年起从事教学工作。有一项成果获地市级奖励。后在广西医学院退休,系中华医学会广西分会常务理事,教授职称。

蓝炳旺,陆川人,1936年生,1962年广西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并参加工作,曾著有《谈谈初中后进生的问题》等较有影响的论文。

蓝春彰,陆川人,1939年12月生。1961年8月武汉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毕业并参加工作,参加编写《政治经济学教程》。后任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职称。

蓝军,博白人,中南政法大学硕士,中国重汽柳州运力公司副总裁。

传承祖辈精神   厚植家国情怀

蓝姓是一个以赐姓和封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地点和条件下形成的一个姓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由此,便可看出蓝姓人的顽强、坚韧、勇敢、担当和包容。

在探访蓝氏宗族的过程中,记者发现无论哪个朝代,蓝氏族人总能立时代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民族的振兴、为国家的富强挥洒汗水与热血,无私奉献。修身、齐家的人文理想,民族大义前绝不退缩的担当,人生的追求、个人的理想永远同民族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的胸怀……家国情怀早已沉淀为蓝氏族人的内在品格,成为了他们宗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千百年来,蓝氏族人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他们始终以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去展现大真大爱大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

激扬祖辈之精神

生活于广西的蓝氏族人,多聚居于偏远山区。在以前,蓝氏族人饱经苦难,为了生存,他时常要面对外来的压力和挑战。但他们却能在艰难中,行而不辍,奋勇向前,永远朝着理想生长。通过《蓝氏族谱》及相关史料,回望一代代的蓝氏先辈走过的足迹,会发现,在一代代蓝氏族人身上,都延续着这种勇敢、坚强,智慧、不轻言放弃的品性。而且,这种优秀的品性,已经沉淀为蓝氏儿女的内在品格,成为了一代代蓝氏族人不断向前的内在力量。在不少蓝氏祖辈身上,都能看到这种优秀品性爆发出来的惊人能量。比如,一生战功无数的明朝开国名将蓝玉。这位明朝著名将领,有胆有谋,勇敢善战,屡立战功。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第二次北征沙漠之战中,蓝玉为先锋官,先出雁门关,在野马川(今克鲁伦河,位于中蒙边境)打败扩廓帖木儿游骑,接着又打败在土剌河(今土拉河,位于蒙古国乌兰巴托西)扩廓的军队。洪武七年(1374年),蓝玉又亲自带兵攻克占领兴和(今河北张北),俘获元国公贴里密赤等59人。洪武十一年(1378年),他又与沐英一起征讨西蕃的叛乱,一生战功累累。

蓝玉这种以剑问道的大智大勇,是蓝氏宗族的精神内核和精神骨架。蓝氏自得姓至今,已4700多年,之所以能够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顽强地繁衍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宗族有着这种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

民国初期,在博白县风山镇活跃着几支以龙州八、刘初南、严德胜为首的几股匪帮。某年七月,匪首刘初南率匪帮洗劫聚居着众多蓝氏族人的一个村庄。蓝氏族人蓝茂玉、蓝上猷等,决定武装自卫,对土匪用武力治之,保卫乡亲们的家园。他们先是发动村中的妇女、儿童和老人到亲戚家躲避,部分年纪太大、不便远走的老人,则集中到蓝茂玉家的大书房中。当天晚上,以蓝茂玉家的砖楼作为碉堡,组织村中的年轻人对土匪进行抗击。蓝茂玉和蓝上猷及一众年轻人的英勇感染了不少村民,不少妇女也加入了战斗阵营,她们制造火药、磨谷、储水煮饭,为在前线抗匪的村民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后来,在村民的齐心协力下,土匪被击退,成功保卫了乡亲的生命财产安全。时隔半年之后,土匪又攻打凤山的另一个村庄,蓝茂玉再次率族人挺身而出,阻拦土匪。在遭到土匪反击的情况下,紧急组织战斗力量,并亲自守住村门楼,率先打倒了两名土匪。最后,与土匪战斗了两天两夜,大败土匪。

危难时刻,蓝氏后人宁可向前十步死,绝不后退半步生,他们用无私的奉献和无畏的牺牲精神,守护着家园的每一寸土地,书写下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篇章。这种大义面前,敢于挺身而出的大智大勇,是蓝氏宗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它积淀着蓝氏宗族先辈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蓝氏宗族的精神基因,也代表着蓝氏宗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蓝氏祖辈这种大义面前勇于牺牲的精神,也为蓝氏后人的精神注入了深厚的血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蓝氏不少年轻人都参军入伍,扛起了保家卫国的重任。据70多岁的蓝氏族人蓝子恒介绍,以他所在的博白县凤山镇竹围村大村屯为例,每年到了征兵的时候,蓝氏的适龄青年都会踊跃报名应征。一些在外工作的年轻人,无论路途多远,也都会赶回来报名。——崇尚英雄就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肯定能英雄辈出。蓝氏宗族,慕此风而尚此志也。

不负时代的使命

在蓝氏的家风家训中,做事勤为先,是蓝家祖辈对子孙后代的核心要求。蓝氏宗族是一个不甘于平庸、不安于现状、勇于拼搏的宗族。蓝氏家谱对蓝氏祖辈蓝采和的第五代孙蓝成之有如下记载:“立身淳良,持身勤俭,竭力耕种,为邻之倡,后生懒惰者,多愧见公也。”从这段记载,就可以看出,蓝氏族人总以先贤为范,从不驰于空想,从不骛于虚声,积极投身时代的舞台,努力奋斗,在奔跑中奋力逐梦。

在《蓝姓传略》一书中,就说到陆川县大桥镇的蓝氏宗族,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几乎每户蓝姓人家都拥有自行车,拥有缝纫机的户数也占百分之八十,拥有电视机的户数则占到百分之六十。还有两户拥有汽车,一户拥有中型拖拉机。从这组数据,就能看出蓝氏族人身上所有的“勤俭为本,自必丰亨”的传家思想。

北流籍70后退伍军人蓝光,当初从部队退役回来后,以5万元创业资金创办招投标公司和建筑公司,只用了5年时间,就拥有资产2000多万元。后来还曾把业务扩展到了饮食和宾馆行业。今年50多岁的蓝兴是博白县东平镇珠华村同和田庄人,远在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江南中学教书。从2014年开始,他投入大量资金建家乡,建集体活动室、铺设村道和建饮水工程等。两年前,他还投入数十万元,购置了挖掘机、拖拉机和手推车等,用来清理村里倒塌旧房屋。为建设村庄,他前前后后共投入了近百万元。而这些钱,不少是他以“先用未来钱”的方式借来的,即把自己的工资卡押给别人,然后从别人身上借钱。说起为村里做的一切,蓝兴表示,只要能为村里办点好事,就觉得特别有成就感,就能感到特别开心。而像蓝兴这样将“达者兼济天下”的古老中华文明传承于心的蓝氏族人,还有不少。

对一个宗族而言,有两种力量最有魅力:一是宗族的精神力量,一是宗族的思想力量。蓝氏族人以勤立业,以绩立身,体现了蓝氏宗族家风的良好传承。

勇立潮头写新章

在蓝氏家规族训中,还有这么一条:“学术当求”。蓝氏宗族对培养后代颇为重视,历来有用钱物激励后人勤奋向学,努力求知的优良传统。到了近代,甚至还有个人自己出钱物来激励宗族后辈努力学习的例子。据《蓝氏族谱》记载,民国时期,陆川的蓝氏祖辈蓝玉云就曾拨出二十石谷作为奖学谷,如族中有能读到中学毕业者就能享受到奖学谷。——因为这个优良传统,玉林蓝氏宗族向来英才辈出。如清代进士蓝祖昌、登士郎蓝有英、武庠生蓝有苍、乡宾蓝有珠,民国时苍梧县政府秘书蓝德财,武术教练、一级拳师蓝海,中南政法大学硕士、中国重汽柳州运力公司副总裁蓝军。等等。蓝氏宗族学风鼎盛,群贤辈出。

而在文化传承上,蓝氏族人也自觉担当起新的文化使命。在20世纪90年代初,广西蓝氏族人就编写了100多万字的《蓝姓传略》一书。据介绍,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记载蓝姓先祖在历史上生产、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和过程,并在各个时期由于种种原因发生过的不同程度的演变,如先祖的集居、分散、迁徙(原因及路线)、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文化教育等。尤其在“家规族训”这个篇章中,收入了广西各地蓝氏宗族的家规族训,这为传承好利用好优秀家训家风文化,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起到了不小的作用。《蓝姓传略》堪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一部民族史诗。——修史立典,存史启智,以文化人,是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的优秀传统。蓝氏宗族挺膺担当,勇担新的文化使命。

蓝氏宗族在编写《蓝姓传略》一书的过程中,还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团结。他们编写这部书,可谓是跨省界、跨国界的一次大行动。来自两广、江浙、河南、湖南、福建、海南、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地蓝姓族人纷纷参与其中,牵动数万人之多。特别是香港和新加坡的蓝氏族人,在接到编委会的信件后,20多天后就来信呼应,而后寄来10多万字的材料。新加坡的蓝氏总会会长蓝秉枢更是亲自寄来新加坡《蓝氏宗谱》一本,并两次来信表示同意合编《蓝姓传略》。从这个角度看,《蓝姓传略》的编写,堪称一次推动民族团结的大行动。而这,也势必能激起海外蓝姓族人的爱国热情,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事业。

行而不辍,勇于担当。如今,玉林蓝氏儿女延续着祖辈的梦想,勇立潮头,奋勇搏击,始终在朝着梦想的方向奋力奔跑,不断续写着新时代的辉煌篇章。

原标题:您贵姓 蓝

责任编辑: 覃维

热点新闻

  • 1 . 江心岛文创园五一试运营
  • 2 . 玉林新增一个千亩红柚种植基地
  • 3 . 苍容高速容县段建设提速
  • 4 . 玉林籍运动员姚华莉收获3金2银1铜
  • 5 . 陆川民警快速帮助两群众找回手机
  • 6 . 七旬走失老人山中获救
  • 7 . 捕鱼男子不慎落水 热心市民奋力营救
  • 8 . 借“玉品出海”东风 前4月容县八角贸易总额达2.2亿元
  • 9 . 桂兴路兴业段建设加快 为融入平陆运河经济带提供保障
  • 10 . 昔日“一碟小菜” 今日“红色产业”
关闭简洁阅读

两个鬼故事猪孩子起名小名机械设备公司起名属鼠正月出生起名字公司起名咨询公司简介林奕华那年那蝉那把剑小说魔域口袋版gta5破解金庸群侠传地图lietome红岭医疗公司起名字大全免费姓带凌字的女孩起名周易免费起姓名大全家具配方养殖有限公司起名推荐巨龙纳特拉姓陈男孩100分起名大全扬州公交给店铺起名注册钢材公司起名初恋这件小事全集凯丽考恩最低消费起动战士xp电视剧合适婚姻帝国精华采样怎么做易经名字网公司起名名典起名免费取名男孩起名童姓少年生前被连续抽血16次?多部门介入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让美丽中国“从细节出发”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高中生被打伤下体休学 邯郸通报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何赛飞追着代拍打雅江山火三名扑火人员牺牲系谣言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中国拥有亿元资产的家庭达13.3万户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重生之我在北大当嫡校长”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测试车高速逃费 小米:已补缴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今日春分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七年后宇文玥被薅头发捞上岸许家印被限制高消费萧美琴窜访捷克 外交部回应联合利华开始重组专访95后高颜值猪保姆胖东来员工每周单休无小长假男子被流浪猫绊倒 投喂者赔24万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正式揭幕黑马情侣提车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回应蜉蝣大爆发当地回应沈阳致3死车祸车主疑毒驾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杨倩无缘巴黎奥运校方回应护栏损坏小学生课间坠楼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专家建议不必谈骨泥色变王树国卸任西安交大校长 师生送别手机成瘾是影响睡眠质量重要因素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兔狲“狲大娘”因病死亡遭遇山火的松茸之乡“开封王婆”爆火:促成四五十对奥巴马现身唐宁街 黑色着装引猜测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德国打算提及普京时仅用姓名天水麻辣烫把捣辣椒大爷累坏了

两个鬼故事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