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敦煌情

首页 → 国内新闻
分享到:

习近平的敦煌情

2024年01月29日 08:32 来源:新华社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敦煌,如历史长河中的一湾清泉,照鉴过去,也照耀未来。

  80年前,1944年1月,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结束了敦煌石窟近400年无人管理、任凭损毁、屡遭破坏偷盗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敦煌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

  多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数次表示了对这座底蕴深厚的丝路古郡的向往。2019年8月,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调研,深情地表示,此行实现了一个夙愿。

  从建设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到打造敦煌学研究的高地;从莫高精神的代代传承,到敦煌文化的发扬光大……殷殷牵挂、谆谆嘱托,展现出习近平总书记对古老文脉的深厚情结,对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深邃思考。

  “敦煌我一直是向往的”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丝路重镇敦煌,多元文明在此交汇,孕育莫高窟的华光璀璨。

这是2023年4月25日拍摄的甘肃敦煌莫高窟窟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2019年初秋,在甘肃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

  走进莫高窟第323窟,习近平总书记望向北壁上的一幅壁画。

莫高窟第323窟张骞出使西域图。新华社发(敦煌研究院供图)

  “这是张骞。”总书记说,随即又问,“这是什么时代画的?”

  “初唐时期。”负责讲解的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副部长宋淑霞向总书记介绍。

  虽然是第一次走进莫高窟,但是总书记对文物的熟悉程度令工作人员惊讶和感动。

  这种熟悉,缘自习近平总书记对敦煌长久以来的一份情结。

  1986年,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副市长的习近平同志到甘肃调研交流,因时间紧、路途远而没能到敦煌。直到30多年后说起这段往事,总书记还提到了当时的那份遗憾。

  后来,在浙江担任省委书记时,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大学调研,参观“浙大文库”时,对著名敦煌学家姜亮夫的学术成就如数家珍。

  到中央工作后,2009年,习近平同志到兰州大学调研,叮嘱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郑炳林“将敦煌学做强做大,为国争光”……

  “心向往之”的背后,是至为深邃的思考。

  翻开史册,河西走廊风云际会,敦煌盛时气象万千。

这是2024年1月22日拍摄的甘肃敦煌莫高窟。新华社记者 马希平 摄

  巍巍大汉,从此处望向长安,数千里路途中80余处驿站,沿途“使者相望于道”,敦煌更是“华戎所交一都会”。

拼版照片:汉简《居延里程简》(左图)和《悬泉里程简》。1974年出土于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破城子遗址的“居延里程简”,详细记载了从汉代长安出发至张掖郡20个驿置名称及间隔里程。1990年出土于敦煌悬泉置遗址的“悬泉里程简”,记载了河西走廊地区武威郡到敦煌郡12个驿置的详细信息。新华社发(甘肃简牍博物馆供图)

  隋唐盛世,丝绸之路北、中、南三条路“总凑敦煌”,敦煌成为丝路“咽喉之地”,驼铃声声、商贾云集。

  穿越千百年的时光,古老的丝路重焕荣光。

  2013年9月,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人们不仅记住了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更记住了这位大国领袖充满感情的话语——

  “我的家乡陕西,就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站在这里,回首历史,我仿佛听到了山间回荡的声声驼铃,看到了大漠飘飞的袅袅孤烟。这一切,让我感到十分亲切。”

  敦煌,在总书记心目中有着不同寻常的地位。

  向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致贺信,习近平总书记盛赞“敦煌是历史上东西方文化交汇的重要枢纽”;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总书记谈及古丝绸之路,将敦煌等古城称为“记载这段历史的‘活化石’”……

  当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结出果实,逐步成为当今世界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时,这位“首倡者”来到了敦煌。

2023年9月6日,与会嘉宾在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上参观。新华社记者 马希平 摄

  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讲明来意:“当前来讲,又是我们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我们还是再回到老的丝绸之路看一看,可以找到很多灵感。”

  从厚重历史中汲取智慧,从悠远文明中获得力量。

  在敦煌研究院参观学术成果展示时,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幅青绿山水画前驻足良久。

莫高窟第217窟青绿山水。新华社发(敦煌研究院供图)

  画中,危崖耸立,瀑布倾泻,河流蜿蜒,蔓草垂悬。旅人行走于山水间,路旁桃李花开,春光明媚。

  时任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告诉总书记,这幅壁画临摹品取材于莫高窟第217窟,讲述印度高僧佛陀波利两次来五台山礼佛的故事。这幅青绿山水画,体现着中国传统的审美精神。

  今天,两晋南北朝至隋唐的画作绝大多数已经失传。这种色彩明快的唐代青绿山水画,是莫高窟为后世留存的一段珍贵文化记忆。

  “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在2023年6月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道出了他珍视文脉的原因所在。

  来到福建武夷山朱熹园,强调“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在四川眉山三苏祠,感叹“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走进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还会伟大下去的”……

  一切国家和民族的崛起,都以文化创新和文明进步为先导和基础。

  敦煌情,是习近平总书记文化情怀的生动写照,更是面向未来的深谋远虑——

  “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观众在敦煌研究院兰州分院敦煌艺术馆参观(2023年4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保护好是第一位的”

  2019年9月29日,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举行。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荣获“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

  在雄壮激昂的乐曲声中,满头华发、身形清瘦的樊锦诗缓步走向授勋台。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授勋台正中,微笑着与这位“敦煌的女儿”热情握手。

  “听说你们那儿下雨啦?”

  “是的,总书记,我们在做相关监测工作。”

  治国理政的千头万绪之中,习近平总书记为何如此挂心敦煌的雨水?

  就在此前一个多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主持召开座谈会。会上,樊锦诗汇报了一系列可能影响敦煌文物保护的自然因素,水是其中之一。

  “游客目前是否超量了?超负荷情况怎样?”“近年敦煌下雨多了?”……座谈会上,从游客数量到自然灾害影响,习近平总书记问得特别细致。散会的时候,总书记又在门口停住脚步,特意叮嘱大家:“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是第一位的,旅游是第二位的,不能光盯着门票而追求经济效益,不能过于商业化。”

  樊锦诗一直很感叹:“总书记关心的,都是敦煌当前面临的最紧要的问题。”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

  “一个热爱中华大地的人,他一定会爱她的每一条溪流,每一寸土地,每一页光辉的历史。”早在河北正定工作时,习近平同志就曾这样深情告白。

  敦煌莫高窟第61窟,一幅描绘从正定、太原到五台山方圆五百里山川风貌的五台山图,勾起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忆。

莫高窟第61窟五台山图。新华社发(敦煌研究院供图)

  在正定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经常走访县志里记载的古寺、古塔等文保单位。

  在隆兴寺调研时,习近平同志看见一块碑,上刻朱熹题写的“容膝”两字。旁边还有一块隋碑,因为年代太过久远,很多地方已经风化。

  当时,习近平同志对工作人员说,“以后不能拓碑了,要把朱熹的题字碑封存起来保护好,那块隋碑也封存起来”。

  后来,敦煌研究院的文物工作者还曾前往正定隆兴寺开展文物保护工作,留下一段特殊的缘分。

  30多年后,置身莫高窟第61窟,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到这块隋碑,回忆起保护正定历史文物的点点滴滴。

  “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

  跨越数十载光阴,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怀着对中华文明的深厚情感,身体力行推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北京中轴线北延、燕山脚下,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掩映在青山茂林之中。

  2023年6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馆内的兰台洞库。洞库顶部,取材自敦煌唐代壁画中的飞天形象尽显东方美学神韵。

  “盛世修文。”在兰台洞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说起这个词。“中华民族的一些典籍在岁月侵蚀中已经失去了不少”“但每一个时代都有一批人精心呵护它们,保留下来。到我们这个时代,一是平安稳定,一是有强烈的民族文化保护、建设的意愿,再有有这个能力。条件具备了,那就及时把这件大事办好”。

  这又何尝不是对敦煌的寄语?

  近400年无人管理,历经战乱、偷盗、破坏……走过无数个日升月落,历经多少次九死一生,敦煌石窟才终于来到今天,在新中国的阳光下,明珠拂尘、重现光彩。

  在敦煌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行走在莫高窟窟区。洞窟外加固后的崖体,与周边风貌浑然一体。

  赵声良向习近平总书记介绍,上世纪60年代初,在国家十分困难的条件下,中央拨出巨款开展莫高窟危崖加固工程,抢救维修了莫高窟。改革开放初期,中央财政拨出专款,极大改善了敦煌研究院职工的工作生活条件。

  历史与现实的鲜明对照,凸显中华文明的繁荣兴盛、伟大时代的波澜壮阔。

  敦煌研究院内的国内首个文物保护领域多场耦合实验室里,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们专心记录着各项数据。

在敦煌研究院多场耦合实验室中,工作人员正在对庆阳北石窟寺砂岩样品进行三维扫描分析(2023年8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实验室自2020年正式投运,分为夏季仓、冬季仓和风雨仓,可模拟-30℃到60℃、10%至90%相对湿度的环境。从莫高窟等地取来的土石样品将经受各种气象条件的考验,从而揭示石窟寺风化的奥秘,有针对性地采取保护措施。

  “努力把研究院建设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保护水平”……总书记的勉励,一直鼓舞着这里的每一个人。

  “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习近平总书记讲述的莫高精神正代代传承。莫高窟历尽沧桑的壁画前,殷墟遗址的考古工地上,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保护与修复馆里……千千万万的文脉守护者,悉心呵护着中华大地上的文化瑰宝。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

  在福建全力保护三坊七巷、拨款支持鼓浪屿八卦楼修缮工作,在浙江保护良渚遗址这一“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

  习近平总书记对古老文脉矢志不渝的保护,让登得上城楼、望得见古塔、记得住乡愁的文化长卷在中华大地上徐徐展开,让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前景无限荣光——

  “我们的文化在这里啊!是非常文明的、进步的、先进的。将来传下去,还要传五千年,还不止五千年。”

  “讲好敦煌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甘肃兰州,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一楼中厅展柜上,2022年推出的《甘肃藏敦煌藏文文献勘录》格外醒目。

  2019年8月2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考察调研,在这里,总书记再次提起了敦煌。

  副总经理富康年回忆说:“习近平总书记提到,敦煌文献涉及方方面面,是丰富的历史资料。这几年,我们积极贯彻落实总书记的要求,出版了一大批与敦煌、简牍相关的图书。”

  敦煌藏经洞,记录着一段“吾国学术之伤心史”。

  1900年,藏经洞被发现。彼时国力衰微,无数珍贵文物流失海外。

莫高窟第17窟藏经洞。新华社发(敦煌研究院供图)

  在莫高窟藏经洞参观时,习近平总书记主动讲到王圆箓道士发现藏经洞的经过。

  抚今追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强盛才能文化繁荣。”

  2023年4月,“数字藏经洞”上线,数字孪生技术复原了洞窟实体与所藏文物。

  动动手指,用户便可扮演不同角色,“穿越”至晚唐、北宋、清末等时期,与洪辩高僧等历史人物进行互动,感受洞窟营造、放置经书等不同场景,沉浸式体验敦煌文化。

  “实现敦煌文化艺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数字化共享”——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勉励下,“数字敦煌”一步一个脚印,正变成现实。

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保护团队图像处理人员年海丽在拼接壁画图像(2023年4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敦煌,中国通向西域的重要门户。古代中国文明同来自古印度、古希腊、古波斯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思想、宗教、艺术、文化在此汇聚交融。

  使者张骞凿空西域、萨埵太子舍身饲虎、反弹琵琶乐舞千年……历史长河奔涌,莫高窟数百个洞窟中栩栩如生的壁画上,留下了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印记。

  “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话语坚定。

  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会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不同文明;只有心怀自信的民族,才能在历史潮流激荡中屹立不倒,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敦煌,正是这一历史进程的不朽见证。

  带着这样的包容与自信,敦煌以开放的姿态走向未来。

  回顾敦煌学百年,从早年重文献,到后来补史、证史,而今,学者们正努力更进一步,让“冷门绝学”不绝、“国际显学”更显。

  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郑炳林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敦煌通史》的编写情况。如今,这套书已经出版,为敦煌学研究提供了参考。

  从敦煌保护实践中总结提炼出的相关保护理念与技术,正在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说,这些理念与技术已应用在500余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中,并开始走向吉尔吉斯斯坦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饱蘸历史之墨,书写新的历史。

  当流失海外的敦煌文献以数字化方式回归故里,当古老壁画中的九色鹿经由文创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当《丝路花雨》的翩跹舞蹈惊艳世界,当“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的局面被彻底改变……“讲好敦煌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期待正一步步变为现实,古老文脉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召唤下,古老的敦煌绽放青春的芳华,为亿万中华儿女积淀着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文字记者:向清凯、施雨岑、王鹏、张钦、张玉洁

  海报设计:孙瑶

  编辑:杨文荣、郝晓静、贾伊宁、徐金泉,戚文娟、韩芳、陈斌、赵婷婷、程昊、胡碧霞

  统筹:何雨欣

【编辑:刘欢】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国内新闻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国内新闻精选:

  • 浙江:两岸家庭共迎端午话传承
    2024年06月02日 14:52:35
  • 国防部长:我们对待“台独”武装就像瓮中捉鳖
    2024年06月02日 13:34:38
  • 武汉近30家台青企业办夏日市集
    2024年06月02日 13:24:37
  • 台湾团队扎根福建山区:越做越有信心
    2024年06月02日 10:15:54
  • 全国已收获冬小麦面积1.26亿亩 进入收获高峰
    2024年06月02日 08:21:04
  • 四部门联合印发预案 做好主汛期农业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2024年06月01日 17:45:03
  • 菲律宾又发涉南海错误言论 中方:请菲方先回答四个问题
    2024年06月01日 12:55:37
  • 包公文化薪传两岸
    2024年06月01日 11:47:38
  • “大陆阿里山”发放台胞政策百问小册子 促两岸融合
    2024年05月31日 23:26:16
  • 东西问|隋晓飞:太极白龙球缘何在欧洲“圈粉”?
    2024年05月31日 21:03:35
换一批
推荐阅读
1/62/63/64/65/66/6
  • 如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

    “学习困难”门诊里的困难不止学习

    中国女排零封泰国队 朱婷时隔1038天国家队首发

  • 击败多特蒙德,皇马队史第15次夺得欧冠冠军

    首盘5比0领先被逆转,法网女单王欣瑜遗憾出局

    文明的坐标丨“湘西明珠”凤凰古城

  • 六月天宇繁星“逐月” 端午夜寻“飞龙在天”

    今天,像孩子一样快乐!

    中国女排负于日本,两队世界排名分差大幅缩小

  • 儿童手表价格越来越高,在收“智商税”吗?

    特朗普被判有罪,会入狱吗?还能当总统吗?

    马学者:中马建交五十年 合作成果丰硕潜力巨大

  • 国际识局:为何在阿拉伯国家眼中,中国是“值得信赖的伙伴”?

    图览 | 有朋自“阿拉伯”来,这四国与中国有何渊源?

    “叔叔,你的烟盒还要吗?”

  • AI眼中的中国|滔滔江水,九州通衢,风华湖北日新月异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昆仑山!

    世联赛澳门站中国女排击败荷兰队,朱婷登场

  • 海南风力发电装备产业:将成连接东南亚、面向全球的绿能使者

  • 广东廉江“妃子笑”荔枝进入采摘季

  • 小伙用中国画还原鄂伦春族冬猎前聚会

  • 女子被洪水冲走惊险获救

  • 江西新余凤眼莲开花盛放如风情油画

  • 13米的八大山人名作《河上花》全卷亮相天津

  • 浙江杭州:漫展中开招聘会吸引年轻人

  • 千余名小朋友登台国家大剧院

  • 精彩直播
    • 沙水相依 航拍宁夏沙湖湿地夏日风光

    • 皇马队史第15次夺得欧冠冠军

    • WTT重庆冠军赛:首日国乒全员晋级

    • 冰岛火山喷发裂缝长约3.4公里

    中新热榜
    • 国际识局:阿拉伯四国元首访华,“中东之...
    • 嫦娥六号着陆月背南极-艾特肯盆地 将按...
    • 也门胡塞武装:再次袭击美国航母
    • “嫦娥六姑娘”如何平稳飞进“广寒宫”?
    • 解码嫦娥六号月背之旅:落在哪?怎么落?...
    • 国家医保局基金监管司约谈一心堂药业集团...
    • 法国前总理拉法兰:文化交流是法中关系的...
    • 新疆喀什地区首次进口巴基斯坦冰鲜水产品
    • 中新健康 | “学习困难”门诊里的困难...
    • 墨西哥今日大选,将产生首位女总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 京ICP备05004340号-1] [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18;京(2022)000011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699788000 举报邮箱:jubao@chinanews.com.cn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

    两个鬼故事黑冰客沈佳妮荣辱观教育狮子座和什么座最配通信店起名字宝宝起明星起名大全网名怎么起甜品店起名imca斗罗大陆游戏暗黑复仇者战功2019年起名大全姓张苏宁互联win7win10给儿子起个英文名又要离开家的心情短语木命怎样起名会计是干什么的主要做哪些工作兔年起名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续写故事漆黑的魅影二周目护肤品起名中餐连锁品牌mimiai最新网址农资公司起名给建设劳务公司起名tracktracewindowsmediacenter给绿化公司起名字宇宙暗物质少年生前被连续抽血16次?多部门介入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让美丽中国“从细节出发”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高中生被打伤下体休学 邯郸通报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何赛飞追着代拍打雅江山火三名扑火人员牺牲系谣言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中国拥有亿元资产的家庭达13.3万户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重生之我在北大当嫡校长”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测试车高速逃费 小米:已补缴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今日春分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七年后宇文玥被薅头发捞上岸许家印被限制高消费萧美琴窜访捷克 外交部回应联合利华开始重组专访95后高颜值猪保姆胖东来员工每周单休无小长假男子被流浪猫绊倒 投喂者赔24万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正式揭幕黑马情侣提车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回应蜉蝣大爆发当地回应沈阳致3死车祸车主疑毒驾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杨倩无缘巴黎奥运校方回应护栏损坏小学生课间坠楼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专家建议不必谈骨泥色变王树国卸任西安交大校长 师生送别手机成瘾是影响睡眠质量重要因素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兔狲“狲大娘”因病死亡遭遇山火的松茸之乡“开封王婆”爆火:促成四五十对奥巴马现身唐宁街 黑色着装引猜测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德国打算提及普京时仅用姓名天水麻辣烫把捣辣椒大爷累坏了

    两个鬼故事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