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专题
  • ENGLISH
正在阅读:总台2022年自然地理类纪录片:超越“自我”,向优质精品再迈步
首页> 文娱频道> 影视电视资讯 > 正文

总台2022年自然地理类纪录片:超越“自我”,向优质精品再迈步

来源: 光明网2021-12-23 14:0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2022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夏之脉·自然地理板块”纪录片着力呈现新时代大好河山,多角度“留照”大美中国。

  五千年的历史铸就了中国这一文明古国的大好河山,也刻画了无数绝美之境。当下的中国,人、动物与自然融为一体、和谐共生。为了更好的绿水青山,一代又一代人正接续努力。

  一直以来,自然地理都是备受关注的纪录片创作题材。在纪实镜头之下,山清水秀、富有灵韵的中国正立体地呈现在观众的眼前。在“纪录·真实的力量”——2022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片片单发布活动中,十多部将于2022年推出的自然地理类纪录片便陆续亮相,引人瞩目。

总台2022年自然地理类纪录片:超越“自我”,向优质精品再迈步

  细观总台2022年自然地理类纪录片片单,不仅能看到祖国大好河山的壮阔,也可看到创作者们对优质纪录片作品的匠心追求。从对自然风光的执着蹲守到求新求变的创作思路,纪录片人倾力呈现大美中国的真实风貌,留下弥足珍贵的时代影像,为构建中华文明的视频索引注入原生态的“自然之美”。

  险峻环境的坚守

  在深度挖掘中展现地球生命之美

  自然地理是国产纪录片创作及传播的优势题材,它常常需要拍摄者在险峻恶劣的环境下长期坚守,其背后有着难以想象的艰辛。只有在这样的努力之下,才能拍摄到普通视角无法捕捉到的珍稀画面,展现出更为原生态的“自然感”。

  2022年,总台自然地理类纪录片片单中的一个重要作品便是联合世界顶尖野生动物拍摄团队制作的《野性四季:珍稀野生动物在中国》。据悉,《野性四季:珍稀野生动物在中国》整个系列共5部,每部50分钟,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起,联合全球多个顶尖野生动物组建国际团队共同投入制作,是国务院新闻办“纪录中国”传播工程项目。

  作为《野性四季:珍稀野生动物在中国》系列的开篇,纪录片《雪豹的冰封王国》于2021年在总台首播并在海内外大获好评。它为雪豹研究提供了丰富而真实的影像资料。新的一年,这一IP将延续创作思路,通过跟踪拍摄东北虎、金丝猴、藏羚羊和亚洲象等更多珍稀野生动物,深度挖掘并展现多样化的生命之美,为珍稀野生动物留下更多珍贵的活动影像。

  在这片土地上,不同生命形态共生共存,他们是中国和世界生态文明的珍贵资源。《野性四季:珍稀野生动物在中国》不仅将展示这些自然动物不为人知的生存状态,也将通过前沿的拍摄手法和强大的视觉张力,传播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共建地球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助力搭建人与动物情感相通的空间。

总台2022年自然地理类纪录片:超越“自我”,向优质精品再迈步

  另一部记录中国生态变迁的纪录片《自然的力量·大地生灵》即将在岁末年初与观众们见面。

  在2016年,《自然的力量》第一季就曾带给观众极大的影像震撼力。该片历时5年打造,全片拍摄点50多个,囊括中国四大无人区等最为人迹罕至的地区。摄制团队深入这些人迹罕至的角落,把镜头对准山川河流和野生动物,呈现出一个别样的美丽中国,展现了自然的雄奇伟大。

  即将呈现于荧屏的《自然的力量·大地生灵》将继续带给观众身临其境之感。通过聚焦呈现中国自然家园近十年来的恢复与新生,寻访动物生灵们的“生命史诗”“家族传奇”和“自然奇观”,共同见证生态的变迁。通过接续创作,观众们可以更好地从自然角度感受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存密码。

总台2022年自然地理类纪录片:超越“自我”,向优质精品再迈步

  在跨年期间,观众可以通过这部纪录片看到一个前所未见的野性中国,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脉动,收获又一段奇妙的纪录片观影体验。

  有人说:“自然纪录片是纪录片里的航天飞机,是高科技的集中呈现。”在这两部即将上线的纪录片中,摄制团队都将利用前沿的超高清拍摄技术,呈现更加真实的纪实影像质感,以更优质的画面质量展现地球上独特的生命之美。

  自然与人文的统一

  在叙事创新中展现文明的独特魅力

  除了对自然的纪录,人文底蕴也是总台自然地理类纪录片尤为关注的重要品质。

  2021年上线的纪录片《中国微名片·世界遗产》第一季,以轻松愉快、通俗易懂的诉说,精选15处“中国微名片”,呈现了世界遗产的微缩表达。华夏之美、历史之音、人文信仰在观众面前一一铺陈开来。

  2022年,《中国微名片·世界遗产》将推出第二季、第三季,继续呈现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自然场景和世界遗产地的无穷魅力,为观众展现神州大地的华美。据创作团队介绍,延续首季用5分钟时间提炼出每一处世界遗产地最精华、最核心特质的思路,主创们将继续挖掘更多更有趣的“讲述者”,用更新鲜的视角带领观者“云旅游”。

总台2022年自然地理类纪录片:超越“自我”,向优质精品再迈步

  此外,2022年将播出的《吾土吾民》也将从人文地理的角度,探讨中国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黄河之歌(4K版)》《大黄河》等纪录片,分别从历史和生态的角度,去探查中华民族摇篮的今昔变化;《天时·中国自然密码》以中国远古的自然时序为题,呈现亘古不变的生态运行法则;《北纬三十度》聚焦这条贯穿四大文明古国的神秘纬线,回顾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和互动关系……

  可以发现,无论是植根于自然景观的挖掘,还是展现人间烟火的动人与美好,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对自然地理类纪录片的深度开拓、多元探索都展现出在现有格局下探索创新的强烈意识。通过将现有题材做精做细,不断打磨每个IP的潜在价值,才能在后续的创作中继续呈现更高质量的画面质感与深厚的人文底蕴。

  优势创作的放大

  在持续积淀中推动原创精品再升级

  作为国际纪录片领域的领跑者,三年多来,总台央视纪录频道持续开拓和深耕市场,年均推出首播节目超过500小时,电视观众规模近13亿。片单发布活动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主任庄殿君介绍,2022年,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将全面加强与各方优质资源的深度合作,并通过召开面向各优质平台、机构的纪录片提案会,从源头抓精品创作,联合策划、联合出品、联合宣推,共同推动优秀纪录片的创作生产。

  在这一整体战略规划下,总台央视纪录频道自然地理类纪录片正日益强化在这一领域的引领力量和独特价值。

  首先,借助更多新视角的融入,使得自然地理类的纪录片呈现出更为多元的风格,让观者看到更多生态文明的真实样貌,领略更多样化的人文风情,输出更多价值内涵。而这些努力,正在推动总台央视纪录频道自然地理类纪录片不断超越自我,激发出对于原创精品再升级的更多可能。

总台2022年自然地理类纪录片:超越“自我”,向优质精品再迈步

  其次,立足于对大美中国、大江大河的捕捉,自然地理类纪录片正在为“美丽中国”的建设留下最为生动的影像,传递出深厚的绿色发展理念,以及人类与自然共生共赢的中国方案。无论是聚焦动物世界,还是呈现纯粹的自然景观,亦或是展现世界遗产的历史底蕴,这些创作在前期已经实现了一定的影像积累。季播的创作形式,使得相关片目可以延续此前的创作,实现更为系统的影像输出、构建更加完整的影像索引。

  最后,对于行业的当下与未来而言,作为优势创作资源,总台央视纪录频道的自然地理类纪录片利用画质的突破与叙事方式的推陈出新,在深厚积淀中不断推动创作品质向高阶迈进。实现自我的创新与超越,便需要不断打磨现有产品,实现“真”突破、“真”创新。近年来,国产纪录片行业在制作质量上高歌猛进。总台央视纪录频道在自然地理题材领域的深入实践,让我们看到了创新生产可以继续向前一步,为行业树立了一个可供借鉴的样本。

[ 责编:杨帆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日/ 周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豫北粮仓”迎丰收

  • 雾锁湖城

最热文章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高考临近考生如何科学饮食
高考临近,考生如何科学饮食成了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专家提醒,考生在备考期间,切忌盲目进补和过量饮用提神饮料,应保证睡眠、注意营养、适度运动。家长还应关注考生心理状态,避免将焦虑情绪传递给考生,多给考生一些正向鼓励,让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高考。
2024-06-06 09:31
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发布
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在京发布2023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涉及水质基准、气候效应、生态系统、长江模拟器、船舶低碳技术、农林废弃物、
2024-06-06 04:00
新的长寿基因被发现
由浙江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科学家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通过线粒体—细胞核协同演化研究,定位了新的长寿基因。
2024-06-06 04:15
仿人类三维电子皮肤问世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柔性电子技术实验室张一慧教授课题组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具有仿生三维架构的新型电子皮肤,可在物理层面实现对压力、摩擦力和应变三种力学信号的同步解码和感知,对压力位置的感知分辨率约为0.1毫米,接近于真实皮肤。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国际学术期。
2024-06-06 04:15
科技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力
中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拥有高等植物39000多种,其中一半以上仅分布于中国;动物物种同样非常丰富,其中鸟类1500余种,是世界上鸟类种数最多的国家之一。
2024-06-06 04:20
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打造深度融合科创生态——全国无党派人士考察团2024年度重点考察调研观察
近期,全国无党派人士考察团围绕“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科技创新生态建设”,在安徽开展2024年度重点考察调研。
2024-06-05 20:46
2023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发布
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是在中国科协指导支持下成立的协同创新平台组织,由生态、环境、气象、地学、海洋、水利、农林等跨领域全国学会、行业领军企业、代表性科研机构和公益组织发起。
2024-06-05 19:25
大国工程 使命担当——记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
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而奋斗的进程中争当排头兵。
2024-06-06 04:15
【人民需要这样的科学家③】与国际权威“叫板”
屠格森与尹文英,又“吵架”了! “尹女士,请再仔细看看,你会同意我的看法。” “您知道,屠格森先生,不是一天两天,您也承认华蚖是很特别的,我有充分的理由坚持我的意见。”
2024-06-05 03:10
“得力助手”大展拳脚
 6月4日,携带月球样品的嫦娥六号上升器自月球背面起飞,随后成功进入预定环月轨道。在嫦娥六号“挖土”的每一步,都有“关节肌肉”和“神经末梢”——航天电机的助力。它们大小不一、功能各异,
2024-06-05 03:10
“挖土神器”表现出色
6月2日至3日,嫦娥六号圆满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本次任务中,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精心设计的钻采和表采相结合的“挖土”模式,以及为嫦娥六号装备的“挖土神器”,包括钻取采样装置、
2024-06-05 03:10
芒种到,仲夏始
芒种的“芒”指一些有芒的作物,如麦、稻、黍、稷等,这些作物种子壳上的细刺针状物称为“芒”;“种”,一为种子的“种”,二为播种的“种”。芒种是谷物生长的黄金期,芒种一到,夏熟作物要收获,夏播秋收作物要下地,春种的庄稼要管理,夏收、夏种、夏管交叉,简称为“三夏”。
2024-06-05 09:30
广西发现新物种“龙州中华喀鳅”
近日,我国科研人员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龙州县地下溶洞采集鱼类样本时,发现了一种白色盲鱼,基于形态学和分子系统生物学研究结果,确认该鱼类为新物种,并将其命名为“龙州中华喀鳅”。根据形态学和分子系统生物学研究,科研人员将龙州中华喀鳅归入中华喀鳅属,确定了其分类学地位,目前正在逐步开展相关研究。
2024-06-05 09:29
北京专精特新企业商会智库专家委员会揭牌成立
搭建广聚英才、集思广益、建言献策的平台,助力北京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4-06-05 09:30
重庆南岸区推行“成人疫苗处方”创新试点, 全面提升成人预防接种水平
目前,正在推进南岸区重大慢性病防治中心试点建设,提供更高质量的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
2024-06-04 12:11
扎根大漠戈壁 守护璀璨华光
鸣沙山东麓、党河北岸,莫高窟散发着穿越千年的璀璨华光。这里,现存735个洞窟、45000平方米壁画,2400多身彩塑……被誉为“世界艺术画廊”“墙壁上的博物馆”。
2024-06-04 03:55
中国工程院发布成果 “神舟”“嫦娥”入选“百项工程”
在建院30周年之际,经广大院士推选,中国工程院精选出院士主导或参与的100项工程科技成果以及中国工程院100项战略咨询研究成果。“神舟”飞天、“嫦娥”奔月、三峡工程、南水北调、
2024-06-04 03:55
工业技术创新,一“钻”到底!
走进河北保定立中车轮集团,实验桌前,年轻工程师用扫描电镜检测铝合金中的夹杂物;隔壁的试制车间,工人们通过自主研发的新型高效精炼熔剂和净化工艺,对再生铝的铝液进行二次净化提纯……
2024-06-04 03:50
【光明时评】让科学家精神薪火相传
“国字号”博物馆又添新成员!5月30日是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这一天,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并举办首展系列活动,引发广泛关注。
2024-06-04 03:50
深度融合 “新”潮澎湃——“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五年回眸
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长三角新坐标”在经济地理版图中更加醒目。2023年长三角经济总量突破30万亿元,人均GDP超过1.8万美元,世界级城市群地位进一步提升。
2024-06-04 03:50
加载更多

两个鬼故事典故起名廉洁故事河北卫视直播温精灵给园林公司起名大集中国超级计算机吃鸡之无限升级系统hkcdfamily肖刚简历2019属猪孩子起名大全院落起名gp5中国奥委会凤山镇用沐字给男孩起名网络测速软件楼下女友请签收电视剧沈俊林宋词起女孩名字易经起名字测试打分的雯雅婷2高堂广厦电脑wifi热点五泄风景区cctv8在线直播观看易基价值成长心乱如麻造句原神风神瞳位置广字辈男生起名金木水火土起公司名称少年生前被连续抽血16次?多部门介入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让美丽中国“从细节出发”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高中生被打伤下体休学 邯郸通报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何赛飞追着代拍打雅江山火三名扑火人员牺牲系谣言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中国拥有亿元资产的家庭达13.3万户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重生之我在北大当嫡校长”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测试车高速逃费 小米:已补缴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今日春分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七年后宇文玥被薅头发捞上岸许家印被限制高消费萧美琴窜访捷克 外交部回应联合利华开始重组专访95后高颜值猪保姆胖东来员工每周单休无小长假男子被流浪猫绊倒 投喂者赔24万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正式揭幕黑马情侣提车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回应蜉蝣大爆发当地回应沈阳致3死车祸车主疑毒驾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杨倩无缘巴黎奥运校方回应护栏损坏小学生课间坠楼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专家建议不必谈骨泥色变王树国卸任西安交大校长 师生送别手机成瘾是影响睡眠质量重要因素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兔狲“狲大娘”因病死亡遭遇山火的松茸之乡“开封王婆”爆火:促成四五十对奥巴马现身唐宁街 黑色着装引猜测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德国打算提及普京时仅用姓名天水麻辣烫把捣辣椒大爷累坏了

两个鬼故事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