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靖州:果药“联姻” 杨梅树下茯苓生-新华网
新华网 > 新闻 > 正文
2024 05/11 16:56:33
来源:新华网

湖南靖州:果药“联姻” 杨梅树下茯苓生

字体:

  “丰收啦!”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甘棠镇杨梅基地的茯苓喜迎丰收季。5月9日,鑫源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杨传寿一边组织果农对杨梅进行疏果,一边趁着晴好天气采挖茯苓。

  村民在杨梅树下挖茯苓(蒲湘萍 摄)

  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杨梅正值硬核期,青涩的果实挂满枝头。杨梅树下,工人们手握铁锹,熟练地在土中探寻“土疙瘩”——茯苓。

  靖州茯苓专业协会会长王先有介绍,杨梅树下种茯苓的模式既节约了土地,采收茯苓之后其残骸还能为杨梅树提供丰富的有机肥料,形成绿色循环种植的一环。

  “我们杨梅基地现在套种茯苓有400余亩,预计第一批采收量将会超过18万斤,全年鲜茯苓的收入可达70万元。”杨传寿介绍,2016年,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从燎原村、甘棠村和龙峰村159户农户手中承包了1200余亩土地,用于发展杨梅种植。2023年8月,在靖州中药材办工作人员到基地考察之后,他开始套种茯苓。

  合作社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的就业。“平时主要负责给杨梅树剪枝、追肥、疏果。有茯苓采收的时候就挖挖茯苓,收入十分可观。”木洞村村民黄生明说。

  靖州鑫源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胡映辉 摄)

  近年来,靖州立足实际,盘活林地资源,激发产业融合发展效能,着力发展以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森林旅游、特色产业为主的林下经济,形成以林菌、林果、林畜和林游为主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我们已基本实现了‘龙头企业(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经营格局,促进了林区增效、林业增产和林农增收。”靖州林业工业管理站站长张巧林介绍,目前,全县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林下经济专业合作组织187个,农户参与数达15305户,经营林地50余万亩。(肖扬琳 胡耀文 胡映辉)

【纠错】 【责任编辑:左栀子】
要闻
  • 沈晓明调研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
  • 毛伟明在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作主题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
  • 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
  •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向湖南移交首批信访件
  • 中国-非洲投资贸易促进合作交流会在肯尼亚举行
    精彩/数据图/VR/无人机/视频
    • 湖南怀化:消防员冒雨营救转移15名被困群众
    • “五一”假期来临 请收下这份安全出游提醒
    • 春天饮茶正当时 健康喝茶需要注意这几点
    • 春暖花开 小心动物致伤引发过敏性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