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入选“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 元宇宙将带来哪些商机?

【元宇宙将带来哪些商机】火爆的元宇宙已经入选了“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但是对于元宇宙到底是什么,专家们依然看法不一。

“1000个人眼中,就有1000个元宇宙。”360公司创始人周鸿祎日前公开表示,元宇宙仍是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概念,很难说有定论。但需要注意的是,元宇宙在为大家提供充分想象空间的同时,也引来游戏派、炒股派、炒币派、社区派等各种炒作,透支着行业的未来。

元宇宙

元宇宙(Metaverse)是利用科技手段进行链接与创造的,与现实世界映射与交互的虚拟世界,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 

元宇宙本质上是对现实世界的虚拟化、数字化过程,需要对内容生产、经济系统、用户体验以及实体世界内容等进行大量改造。但元宇宙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是在共享的基础设施、标准及协议的支撑下,由众多工具、平台不断融合、进化而最终成形。它基于扩展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生成现实世界的镜像,基于区块链技术搭建经济体系,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系统、社交系统、身份系统上密切融合,并且允许每个用户进行内容生产和世界编辑。

元宇宙一词诞生于1992年的科幻小说《雪崩》,小说描绘了一个庞大的虚拟现实世界,在这里,人们用数字化身来控制,并相互竞争以提高自己的地位,到现在看来,描述的还是超前的未来世界。关于“元宇宙”,比较认可的思想源头是美国数学家和计算机专家弗诺·文奇教授,在其1981年出版的小说《真名实姓》中,创造性地构思了一个通过脑机接口进入并获得感官体验的虚拟世界。

2021年12月,入选《柯林斯词典》2021年度热词;12月6日,入选“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12月8日,入选《咬文嚼字》“2021年度十大流行语”。 

元宇宙将带来哪些商机?

支撑“元宇宙”存在的基础设施包括高速网络、物联网、AR、VR、云计算、边缘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基础设施。为了满足“元宇宙”“沉浸感”和“随时随地”的特性,对以上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个性化的内容开发系统和良性的经济系统是保障“元宇宙”运行的核心驱动力。所以说,这些技术的软硬件公司及产业链公司,内容型公司都可能会有巨大的发展机会。

“元宇宙”并不是数字乌托邦,而是可以让现实社会变得更美好,赋能实体经济的下一代互联网。它不仅是一个数字世界的新空间,而是让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实现强交互、深融合,这样才能推动社会经济往更高层次进步。

从本质上来说,“元宇宙”实现了数字与现实的“五大融合”,即: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融合、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数字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融合、数字身份与现实身份的融合、数字资产与实物资产的融合。

“元宇宙”的一大重要特征是具备“智能经济”体系,区块链则是这个经济体系的基础设施。推动“元宇宙”中的数字化资源在确权、流转、分配、交易等方面的效率提升,并实现从“万物互联”到“万物互信”再到“万物交易”的升级。企业主要密切关注“元宇宙”相关技术的进步,这将决定是哪些行业不能再干了,哪些行业可能会受益。


“元宇宙”给企业的主体带来新的机遇,因为它是一个整个计算平台全部重构的机会:从硬件到软件,到操作系统,到参与的方式都会发生变化。以前是企业主导,未来变成创作者经济;定价机制也将以数据作为基础重构,所以这是对各方面都会产生影响的事情。

责任编辑:李海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