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登录| 注册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史>

明代薛瑄:受人尊敬的夫子

来源:发布者:朱声敏时间:2023-03-01

以薛瑄为代表的河东学派

薛瑄,字德温,号敬轩,龙门(今属山西运城)人,出生于书香世家,是明代前期有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薛瑄不但才艺突出,且为人耿直,为官清正,更难得的是一身傲骨、不畏权贵,故而在当时可谓名震天下。

薛瑄在官场的第一次惊世骇俗是在他刚被任命之初。他刚刚考中进士时就碰到父亲去世,按照当时的礼仪,他必须守孝三年。三年之后,朝廷任命薛瑄为御史。这本是一次寻常的任命,然而与之俱来的却还有一项不寻常的召唤。原来,薛瑄孩童时代朗诵儒家经典非常顺溜,每天能记上千字,于是从小即有“神童”之誉。十几岁的时候,他又开始认真学习宋朝程颐、程颢兄弟和张载、朱熹等人的哲学思想(当时和后世称之为“理学”)。本来,他所写诗词文章令地方长官都赞叹不已,大家都以为他会沿着这条路子走下去,必然前程似锦。但是出乎意料的是,接触理学之后,他便对此着了迷,居然把之前所作的诗词文章付诸一炬,精心研究起理学来,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当时主持政府工作的是三位阁老杨士奇、杨溥、杨荣,人称“三杨”。三杨听说了薛瑄的故事,尤其知道他对于理学颇有一番心得,便想见他一面,试试他到底几斤几两。这在他人看来,是难得的机遇,赶紧赴京叩见去了。因为一旦三位阁老满意,稍加栽培,平步青云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啦。哪怕是耿直之人,不想走关系的,一心想通过政绩脱颖而出的,但既然阁老召唤,也不敢不到。可是,薛瑄不去。以什么理由,历史书没有告诉我们,总之就是不去。这要是三位阁老稍一动怒,薛瑄的乌纱帽将不保。幸好三位阁老都是贤明豁达之人。后人评说“明代贤相,首称三杨”。三位阁老没把他怎样,并且后来还给予他许多关照。

薛瑄的清正自持、傲骨嶙峋不但赢得了士大夫的好评,且赢得了宦官的尊敬。

英宗时,王振是当红宦官。他进宫前是一个秀才,因为能读书识字,所以被选为太子的伴读。伴读过程中又诱导太子吃喝玩乐,所以渐渐取得了太子的信任。太子即位后,他慢慢掌握了大权。史书记载当时:“公卿大臣呼他翁父,争相攀附。”可见王振势焰之盛。与普通人一样,王公公也有七情六欲,也会恋乡,也是看家乡人比较爽。他飞黄腾达了,就想提拔一些同乡。有一天,他问三杨:“我家乡山西,有谁可以担任京卿(相当于部长级官员)的?”“三杨”立即推荐薛瑄。当时,薛瑄还在山东搞教育工作。不久,王振便让皇帝下旨,召薛瑄入京担任大理左少卿(相当于最高法院副院长)。薛瑄入京后,三位阁老出于好心,托人暗示薛瑄:“你之所以出任这个职务,是王振王公公提拔的结果。所以,你应该去拜见王公公,好好致谢一番。而且,大家在朝廷共事,以后相处的机会很多,现在先联络一下感情,以后也好展开工作。”谁料薛瑄严词拒绝了,他说:“我是在朝堂上接受官职,光明正大,你们却让我到王振家里拜谢他,我不可能干这种事!”一句话把来人呛得面红耳赤。而且,薛瑄既为大臣,必然经常在朝堂碰到王振。每当这时候,他又表现出了特立独行的一面:当众多王公大臣恭恭敬敬地向王振谄媚奉承、行礼跪拜的时候,薛瑄独自昂首挺立,一副鄙睨王振的样子。在一般人看来,这简直就是对王公公的公然挑衅!不过王公公大人有大量,也不怪他。可是,当王振反过来讨好薛瑄,向薛瑄行礼的时候,薛瑄也不回礼,依然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态度。

后来,王振通过一桩冤案,让薛瑄被判处死刑。后经仆人劝说,王振免除了薛瑄的死刑。但他不想再让薛瑄干扰自己的事情,便让他回家闲住。

几年后,蒙古入侵,王振怂恿英宗亲自率军抵御,结果在土木堡之变中英宗被俘,自己也死于乱军之中。新皇登基,重新启用薛瑄。这次薛瑄是被调到南京担任大理寺卿。作为南京大理寺的一把手,薛瑄上任以后,一头扎进案卷堆里。因为王振这几年,闹出的乱子不少,现在拨乱反正,薛大人自然忙得不可开交。一心清洗冤假错案、秉公执法,他自然没空也没心思与同僚交游,更不屑去结交权贵。

但薛夫子的大名谁人不知?他不去结交人家,人家倒是很想结交他。当时有个大宦官袁诚被派驻南京,他向人表达想跟薛瑄开始友好交往的愿望。一名叫张纯的官员很机灵,立即去劝说薛瑄主动去拜访袁公公。可是他吃了闭门羹,被薛大人狠狠地教训了一顿:“我是堂堂朝廷大员,你叫我去拜访宦官!我为人光明正大,又怎么能去走宦官的后门!我为官清廉,办事公道,他又能奈我何?”袁公公趁端午节同僚相互馈赠之机,派人给薛瑄送来一份厚礼,其中包括一柄御赐的檀香扇。这份厚礼,换了别人肯定受宠若惊,赶紧回礼,表示感激涕零。但薛瑄仅冷冷地说了四个字:“非礼勿取”,便将礼物封还。这么不近情理,换了谁都受不了。于是,袁公公很恼火,有了诬告之心。

要诬告,机会总是很多的。朝廷派大宦官金英巡视南京。袁诚原先跟金英有些交情,便计上心来。他料定薛瑄也不会去跟金英拉关系,届时正好挑拨二人的关系,借金英之手好好修理一下薛瑄。果然,金英到达南京后,大大小小的官员都迫不及待地凑了过去,让金英应接不暇。但薛瑄却不为所动,一如既往照常办公,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袁诚等人逮住时机,在金英面前大肆污蔑薛瑄怎样徇私枉法、怎样颠倒黑白草菅人命。

这位金公公,原是安南人,入宫后经历过五位皇帝,曾因忠诚勤谨,被宣宗赐给免死诏。土木堡之变后,又反对迁都南京,极力支持于谦守卫京师,立下大功,深受皇帝宠信。尽管他权势煊赫,但朝野口碑不错。他久闻薛瑄大名,也懂得群众路线的重要性,故而没有听信袁诚等人的话,而是秘密派人去找群众打听。想想薛瑄是什么样的人物啊,群众谁不说好?谁不拥戴?“好官”“青天”“包公再世”……凡褒义词基本都用上了。所以金英不打听不知道,一打听就打听出了薛瑄一系列的动人故事和杰出政绩。至于袁诚等人所说的乱七八糟的事情,纯属虚构。金英心中不免对薛瑄多了几分赞许和尊重,也发觉袁诚想坑自己!于是,他找来袁诚恨恨地训斥了一顿,让他今后务必善待薛夫子,多向薛夫子学习怎么忠君报国、怎么廉政爱民。金英回到北京,皇帝首先就问南京官场生态。金英情不自禁伸出大拇指,脱口而出:“南京好官,唯薛瑄一人。”

薛瑄名气越来越大,后来官至内阁大学士。尽管宦海沉浮,职务频换,但他傲骨嶙峋,克己奉公、不徇私情的品格始终如一。他看不惯官场的尔虞我诈,决定告老还乡,七十六岁时与世长辞。


(《文史天地》)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最新报道 更多>>
  • 深圳文交所考察团 到稷山考察农文旅融合发展
  • 永济市文物保护中心 参观“翰墨永济”书法篆刻展
  • 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开题研究保护修复蒲津渡遗址铁质文物
  • 何以《满江红》
  • 医师扁鹊
  • 王通的法治观念
  • 河津市科创园工业园区 考古工作稳步推进
  • 永济市文保中心开展文物安全巡查
  • 趣话兔乌、兔蟾与兔狐
  • 顶身股:山西票号的分配激励秘诀
视觉 更多>>
  • 盐湖湿地火烈鸟倩影
  • 以“第一力度”推动“一号工程”
  • 夏县:订单汽车生产忙
  • 开足马力 赶制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