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摄影师坚持10年,记录100个普通人的故事!

编者按:
近期,长沙摄影师刘志信出版《尘世间——100个长沙人的故事》画册,通过100个人的故事,构成长沙城的市井百态。很多时候,摄影师习惯性记录路人的面孔,以瞬间乐道,以街拍之名。鲜有摄影师去认真倾听、分享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和故事。
刘志信既是记录者,更是倾听者。这本画册让我们看到:每个普通人都应该得到尊重,每个普通人都是自己生活中的主角。
今天,我们选取画册中部分人物故事,以飨读者。
图片
100个长沙人
展现长沙十年变化
摄影师刘志信
走遍长沙大街小巷
用手中的相机
记录古城老巷中那些
平民百姓的生活点滴
从这些跨度十年的照片中
我们看到了长沙十年的变化
看到了平凡生活中
不平凡的追求
图 | 刘志信
文 | 刘志信 肖月娟
图片
刘东胜:每年“十一”,都在家门口升国旗
2017年10月1日,长沙市西文庙坪68号,刘东胜在国歌的伴奏下,庄严地升国旗,然后,向国旗行注目礼。
对东胜,56岁,长沙市航运局退休,担任过船长,因公致3级肢残。自1999年下岗以来,一直在社区从事志愿者工作,如巡逻、守护消防器材等。在他的带动下,全家都参与社区公益事业,成为社区有名的“热心家庭"
多年米,每到“十一国庆节”这天,他都要和妻子在早6点放国歌、升国旗。他说:“过去开船,都要升国旗、挂国旗,养成了习惯。
图片
喻家姑娘:北正街最后的新娘
2012年6月16日上午,长沙市北正街福善巷,穿着洁白婚服的喻家姑娘,与前来接亲的新郎牵手,在伴郎伴娘的簇拥之下,走出娘家们。
北正街年初开始启动拆迁。半年过去,拆迁办发布公告称:6月18日将全部关闭沿街门面。今天出嫁的喻家姑娘,成了北正街最后的新娘。
图片
李献云:已银发满头,而1103厂也将消失在豹子岭
2019年3月26日,长沙豹子岭原1103厂宿舍区,年近90的李献云娭毑顶着满头银发从盛开的桃树下走过。
1103厂是家生产地雷的军工企业,建于上世纪50年代初。李献云和她的丈夫在1103厂建设早期就从南京调到长沙,一生都奉献给了1103厂。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英雄迟暮, 美女白头。”上世纪80年代末,1103厂 军工生产停厂,后改为生产民品,2007年改制,现仅存的宿舍区也将被都市楼盘所代替。旧厂的消失,抹不去的是一代人的回忆。
图片
颜永、贺辉:蜗居,婚姻的甜蜜与未来的艰辛杂糅
2012年9月15日上午,长沙市协和里4号老公馆二楼的房间里,新婚的颜永、贺辉躺在床上说悄悄话。
夫妻二人家庭状况一般,颜永是业务员,他的底薪只有六百元,加上业务提成一个月也就两三千的薪酬。贺辉当收银员,每月工资也只有一千元多一点。两人也没有特别的爱好,就喜欢下班后回家上网玩游戏、查资料,思考怎么发展更多的客户。日子平淡且知足。
图片
姜爱云:住了57年的木楼房
2013年1月26日上午,长沙市北正街301号,姜爱云站在屋里的窗前,望着远方,流露出对老屋的不舍。
如今已经81岁的姜爱云,在这栋木楼房里已经住了足足有57年了。从24岁结婚后她就住在这里,木楼见证了姜爱云从风华正茂的少女到耄耋老人的全部岁月。
图片
邓文兵:为了养家糊口,与废墟为伴
2013年1月30日上午,长沙市北正街拆迁工地材料回收场,邓文兵正在工作。
当时正32岁的邓文兵受聘于一家拆屋公司保管员,在北正街拆迁工地回收材料。他的工作很简单,就是守好从房屋上拆下来能再利用的材料。他一天24小时都要守在回收场,晚上就睡在工棚里。工棚四面透风,长夜仿佛没有尽头,可为了养家糊口,他不得不与废墟为伴。
图片
陈幼武:最幸福的时刻是在工棚里与工友对饮
2013年5月1日黄昏,长沙市北正街拆迁工地,劳作了一天的陈幼武回到工棚,痛痛快快地洗了个澡。
当时67岁的陈幼武在长沙市北正街拆迁工地当勘探工人,老家在常德桃源。妻子不幸患了老年痴呆,大儿子做生意亏了几十万,小儿子一直患有乙肝,一年要花一万多,让年纪已经快70岁的他,不得不出来打工。
图片
文志飞:“做秤就是做良心”
2014年10月12日,长沙太平街老秤店,63岁的文志飞正在做秤杆。
他13岁就跟着父亲文架申在益阳老家学习制杆秤手艺,16岁自立门户,挑着担子叫卖乡间。后来他来到太平街,凭借着精湛的手艺很快在这里立足。
几十年来,有不少人请他在秤上做手脚,可他都拒绝了,因为文志飞从未忘记祖宗的遗训“做秤就是做良心”。
图片
矮哥:自食其力,领养女婴
2013年10月27日上午,长沙市上麻园岭“矮哥修鞋店”内,矮哥正在修鞋。
矮哥本名陈建华,当时的他已经47岁,身高1.014米,体重70斤。矮哥生下来个把月,妈妈发现他只长头,不长身,被诊断是得了小儿麻痹症。
1997年,孤身一人的矮哥从老家虞塘镇到长沙上麻园岭摆摊,做起了修鞋配钥匙的生意。2003年,身上有了点积蓄的矮哥租了一间面积不足8平方米的小门面,起名“矮哥修鞋店”。终身未婚的他领养了一个女婴,说起女儿他脸上总是露出欣慰的笑容来。
图片
陈师傅、梁师傅:开盲人按摩店,日子过得蛮开心
2014年4月20日下午。九如里2号盲人按摩店。盲人按摩师陈师傅正在给顾客按摩,与他同居的盲人按摩师梁师傅在旁边坐着休息。
两位师傅都是在28岁那年意外致盲,之后都学了按摩谋生,一次偶然的机会,两人就在九如里的按摩店一起工作生活。按摩店的生意还不错,赚个生活费不成问题。两人按摩的钱都归梁师傅管,两人没有结婚,却胜似亲人,彼此的陪伴更像是黑暗生活中的一丝难得的慰藉。
图片
邹士梅:梅子如茶,泡出万般风情
2014年6月7日下午,长沙市蔡锷南路“道自然”茶室,梅子在品茶。
梅子本名邹士梅,24岁, 老家在湖北神农架林区。上学时她就经常采茶赚取学费,后来还以优异成绩考入湖北美术学院,可由于负担不起高额学费只能忍痛退学来长沙打工。
在长沙,梅子发现长沙人很喜欢喝茶,走到哪都能看到茶楼茶室。后来,她用自己在长沙的大茶楼当服务员兼学徒的日子里存下的积蓄和茶艺积累在天心阁附近开了一家名为“道自然”的茶室,开始创业。
图片
张海波:舞出肚皮舞独特的风情
2014年6月21日上午,长沙市五一广场“BOBO国际肚皮舞艺术中心”教室,中心创始人张海波在表演肚皮舞。
一次偶然的机会,张海波无意中接触到了肚皮舞,她被这种神秘的东方舞蹈所深深吸引。张海波后来获得了高级肚皮舞教练资质证书。并于2008年,在张家界创建“BOBO国际肚皮舞艺术中心”。2012年4月,她将艺术中心从张家界搬到了长沙,组织成立了湖南省肚皮舞协会,并任协会会长。
图片
陈林生:坚持开大众理发店30年
2015年11月21日上午,长沙市十间头巷61号大众理发店,陈林生正在给顾客理发。
1957年出生的陈林生老家是浏阳的,跟妻子在这里开店将近30年。店里收费标准,普通男士理发12元,挖耳朵、剪鼻毛另收5元。顾客们都认为大众理发店是“平民店”,收费不高。周末,店里生意特别好。不过让陈林生遗憾无奈的是,子女都没有选择理发作为自己的职业。
图片
廖先生:老街改造的好,做梦都没有想到
2017年2月12日上午,长沙市都正街香铺巷口,廖先生背着朝阳在喝早茶。
廖先生住在都正街20号,这是一栋三层楼的临街私房,都正街改造升级后,他把一二层都租了出去。只有300来米的都正街,浓缩了老长沙的文脉精华。可在2013年前,这里却是典型的棚户区,道路狭窄坑洼,电线如蛛网密布,煤气、自来水都没有。可改造升级后,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图片
王友仁:在老屋梁夹缝中发现了147年前的皇历
2017月10月21日上午,长沙市雨花区石马村八字墙,王友仁向人展示在屋梁夹缝中发现的“大清同治九年”皇历。
王友仁,1945年出生,现在所住的房屋系清同治九年之前所建。证据是王友仁在翻修老屋时,从屋梁夹缝中发现了“大清同治九年”皇历。同治九年是公元1870年,距2017年已147年。
王友仁曾对残缺的皇历开始不以为然,甚至还随便送了人。女儿知道后,催着父亲把皇历要了回来,她说:“这是 这栋百年老屋最好的证明。”
图片
常大姐:在家门口看古城长沙的变与不变
2018年8月5日,星期天上午,长沙市天心游路1号,常大姐站在家门口的栏杆边,习惯性地朝着马路张望。
常大姐有一个儿子,在长沙市特警部门工作。每逢周末,儿子、儿媳都要带着孙子回来。他们回来的日子,常大姐一大早就站在栏杆边,向马路上张望。儿子一家人昨天到云南旅游去了,今天不会回来,常大姐就这么张望着。她住在上市公司“五一科文”建的职工宿舍,与古老的天心阁隔路相望,这些年,见到了家门口的诸多变化,只有天心阁依旧如初。
图片
谢兴:把两张荣誉证书看作宝贝
2018年11月4日下午,长沙市福德里6号,谢兴老人向人展示由林彪、罗荣桓、邓子恢等签署的“革命军人证明书”。
谢兴,95岁,1949年2月参加“四野”。1952年参加荆州分洪,立丙等功,保存有由唐天际、李先念签署的立功奖状。谢老虽是鲐背之年,但耳聪目明,头脑清醒,每天抽白沙牌烟,喝散装谷酒,只是腿稍不灵活。他有两个女儿,小女照顾他的生活。现在住的两间房子是政府分给他的。他把两张荣誉证书看作宝贝,把它们过了塑,珍藏在柜子里。
图片
何霜:在城里生活了几年,但内心仍怀念乡下的旷野
2012年5月6日上午,刚刚做完作业的何霜,抱着自己的娃娃坐在家门口玩耍。10岁的她从小就跟着父母在外地生活,目前在文庙坪小学读三年级。
虽然年纪小,但她已经能自己照顾自己,家人都夸她是小大人。
图片
陈文清:只卖当天做的卤菜、热菜
2020年10月7日上午,长沙市三贵街37号,陈文清俩口子正在店里做卤菜、热菜。
陈文清,1958年出生在三贵街。陈文清和妻子刘畅华自1986年起,就在三贵街自家老屋经营卤菜、热菜,取名“清泉食杂铺”。由于进料正宗,制作过程卫生,顾客放得心,所以,食杂铺生意非常好。当天做的,当天卖完,从不卖隔夜菜。后来由于潮宗街棚改,夫妇两人答应补偿计划搬到刘畅华娘家住的地方下黎家坡,继续经营。
图片
戴兵华:心里装满了邻居的“琐碎事、烦心事”
2022年1月2日上午,长沙市三府坪巷,戴兵华左手臂上戴着“治安巡逻”的红袖章,正在家门口巡逻。
戴兵华,85岁,共产党员,住三府坪巷15号。从道门口肉店退休后,长期热心社区公益。她家正处小巷拐弯处,这里因路灯比较远,到了晚上比较黑。“巷子里来来克克 (去去)的好多是长郡学校的学生呢。”戴兵华介绍说。为了行人特别是学生的安全,她从家里引出一盏灯给小巷照明,时间长达10多年。
每张照片的背后
都藏着一个故事
记录着一段人生
寄托着一个梦想
都代表着已经走过的时间
和渐成回忆的老街旧巷
任凭时光荏苒
岁月变迁
照片中的朴实与热忱
都将在我们手中传递
一审:伍 霞
二审:王立三
三审:刘建光

两个鬼故事起店名批发我在冷宫忙种田热火vs马刺直播大秦赋剧情尼采名言小孩起名网女孩起带木的名字李幼斌主演的电视剧林君河接待流程八字缺土怎么起名宝宝起名2021茶楼名字怎么起googleearth在线美剧破釜沉舟他从火光中走来番外根据八字起公司名的店铺起名大全免费起名大全田氏男孩起名大全花粉少女注意报幼儿园起名字带有书香味的2014年属马女孩起哪些名字眼镜店起名宝宝鼠起名字大全易传吉林移动开业祝福语海贼王罗小黑战记第40集免费观看傅姓取名起名大全少年生前被连续抽血16次?多部门介入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让美丽中国“从细节出发”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高中生被打伤下体休学 邯郸通报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何赛飞追着代拍打雅江山火三名扑火人员牺牲系谣言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中国拥有亿元资产的家庭达13.3万户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重生之我在北大当嫡校长”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测试车高速逃费 小米:已补缴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今日春分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七年后宇文玥被薅头发捞上岸许家印被限制高消费萧美琴窜访捷克 外交部回应联合利华开始重组专访95后高颜值猪保姆胖东来员工每周单休无小长假男子被流浪猫绊倒 投喂者赔24万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正式揭幕黑马情侣提车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回应蜉蝣大爆发当地回应沈阳致3死车祸车主疑毒驾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杨倩无缘巴黎奥运校方回应护栏损坏小学生课间坠楼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专家建议不必谈骨泥色变王树国卸任西安交大校长 师生送别手机成瘾是影响睡眠质量重要因素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兔狲“狲大娘”因病死亡遭遇山火的松茸之乡“开封王婆”爆火:促成四五十对奥巴马现身唐宁街 黑色着装引猜测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德国打算提及普京时仅用姓名天水麻辣烫把捣辣椒大爷累坏了

两个鬼故事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