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关怀版

上车!去老区,去特区

去年底,京港高铁赣州至深圳段(赣深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京港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赣深高铁连通了赣南革命老区和深圳经济特区,将从赣州至深圳的铁路旅行时间由过去的5.5小时缩短为不足2小时。

赣州西、信 丰西、龙南东……博罗北、惠州北、东莞南、深圳北,从赣南到粤北,正线全长434公里的赣深高铁翻山越岭,一路风景一路歌。这一路,既有八境台、郁孤台、关西新围等底蕴深厚的人文遗迹,也有阳明山、九连山、惠州西湖、巽寮湾等景色秀美的山水风光;既有上堡梯田、卢屋古村、黄山洞等客家乡村风情,也有赣南脐橙、博罗窑鸡、东莞早茶、道滘牛蹄等地方特产美食。每一站,都是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今天是元宵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过了元宵节,才算真正过了年,我们又将投入紧张的工作、学习之中。新的一年里,你有什么旅行计划?不妨带上家人,坐一回赣深高铁,去赣南老区,去深圳特区,去大湾区,领略不一样的风景、不一样的美。

赣州西站·赣州城

江南宋城

文<伍岳

赣州,一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素有千里赣江第一城、江南宋城、红色故都、客家摇篮、世界橙乡、稀土王国等美誉。城内保存有久负盛名的八境台、郁孤台,还有宋朝古城墙、曲折的灶儿巷、千年不涝的福寿沟等,而章水和贡水在赣州汇流,形成了江西最大的河流——赣江。

苏东坡的《虔州八境图八首并序》,使赣州成为“八景文化”的首创之地。“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辛弃疾一曲《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把滔滔赣江水化作流淌的爱国情怀,传唱千古,郁孤台从此名扬天下。一代理学宗师周敦颐在南安府(今赣州大余)收程颢、程颐为弟子,传授理学,开创了理学的辉煌。王阳明仅凭一纸文书,化成百万雄兵,东讨西伐,声振南赣,在这里尽展文治武功,成就了“立德、立功、立言”的不朽功业……

到赣州,八境台是必游之地。八境台位于赣州市区城北的章水和贡水合流处,依城墙而建,是赣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据史载,原台为石楼,为北宋嘉祐年间孔宗瀚所建。孔宗瀚是山东曲阜人,孔子第四十六代孙。他鉴于“州城岁为水啮,东北尤易垫圮”,于是“伐石为址,冶铁锢基”,将土城修葺成砖石城,建城楼于其上,并在筑台后绘制《虔州八境图》,以图求诗于苏轼。八境台共有三层,基座由青麻石铺成,台下设有炮楼,两门锈迹斑斑的大炮还伫立于此。台顶用绿色琉璃瓦铺盖,置有“双龙护栏”,飞檐斗拱,画梁朱柱。门前一副楹联为:“八境久名诗世界,层台待结画因缘。”登上八境台,四周是苍翠的松柏、茂盛的古榕,远处是奔流的赣江,可以观渔船往来、看群峰竞秀,台下古城墙沿江逶迤,不难想见战争时期此处的易守难攻。

郁孤台与八境台相隔不远。从八镜台下来,沿城墙一路走,不过半小时,就到了郁孤台。该台建在贺兰山顶,据说始建于唐代,因树木葱郁、山势独孤而得名。郁孤台是赣州老城区的制高点,登上郁孤台,可远眺秀丽的山水和赣州全景,历代文人墨客登临题咏者甚多。登上台阶,在竹柏浓密的一丛绿中,掩映着一座雕塑,那就是大名鼎鼎的爱国诗人辛弃疾。他左手握剑,右手背负,脸色凝沉,目视远方,似乎还望着他的“长安”。再往里走,有门题“望阙”二字,并书“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院墙下的三角梅旁逸斜出,开得异常茂盛,而棕榈高擎着齿轮一般的叶,耸立在门后。

进门,就看见郁孤台了。台前地面由碎石铺成,古朴而典雅。郁孤台也是三层,建筑风格与八境台相似。走进郁孤台内部,只见大殿正中挂着辛弃疾手书诗文拓本,四周墙面上还有许多名家书画。登顶,视野从绿浪越过,就看见滔滔江水。

另一处值得去的地方叫灶儿巷,它是赣州保留下来的众多历史文化街巷的典型代表。明代时,这里称作“姜家巷”。清初时,很多衙役住在这里,因衙役统一穿皂色服装,人称“皂役”,他们住的地方就叫“皂儿巷”。再后来,谐音就变成了“灶儿巷”。在夕光中漫步于此,恍如隔世,古朴的民居、滑溜的石子路、吱呀作响的木门、斑驳了岁月的青砖墙,旧时生活的一些印记,在这里仍然可以找到些许影子。

在赣州老城区地下,还有一套古老的排水系统。因两条沟的走向形似篆体的“福”“寿”二字,故名“福寿沟”。按明嘉靖年间《赣州府志·卷五·创设》记载,“宋熙宁中,知州刘彝谋置水窗”,可知北宋熙宁年间,福寿沟已经存在。福寿沟利用地势高差,连通城内坑塘水系蓄洪,通往城墙处的水窗,以单向水窗阻挡赣江洪水,并在洪水消退时向赣江排涝。此沟虽经历了近千年风雨,至今仍完好畅通。得益于此,赣州老城从无内涝。

如今,赣深高铁的通车,见证了一个新的历史时刻,开启了赣南老区联动大湾区的发展新模式。而赣州作为赣深高铁北起第一站,正散发出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四方来客。

赣州西站·上堡梯田

住在田间

文<曾久生

五岳归来不看山,上堡归来不看田。

上堡梯田风景区位于赣州市崇义县上堡乡,地处齐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面积148平方公里,海拔1741米。上堡梯田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评为“最大的客家梯田”,与广西龙胜梯田、云南元阳梯田并列为中国三大梯田奇观。

上堡梯田始建于南宋,完工于清初。有关梯田的记载,最早见于南宋范成大的《骖鸾录》,文中写道,岭阪上皆禾田,层层而上至顶,名“梯田”。明代王阳明《立崇义县治疏》中记载,从广东迁入的客家先民来到这片荒山野岭,依山建房,开山凿田。

上堡梯田散落在华仙峰周围的南流、良和、赤水一带。梯田最高处1260米,最低处280米,垂直落差近千米,最高达62梯层。从高处望去,梯田蜿蜒如春螺,披岚似云塔,被誉为“秀美天梯”,犹如横亘天地间的一部厚重史诗,见证着客家先民的智慧和汗水,成为客家农耕文明的一道奇观。当地有民谣:“上堡,上堡,高山顶上水淼淼。”

一年四季,上堡梯田景色各异。春来江满田畴,如串串银链挂山间;夏至佳禾吐翠,似排排碧浪从天泄;金秋稻穗沉甸,像座座金塔立山宇;隆冬雪兆丰年,若环环白玉砌云端。

徒步走上南流村岭顶,这里是观赏梯田的最佳位置。只见脚下的山头布满了重重叠叠的梯田,一层层、一排排,静静地铺陈在眼前,接天连地,精致而又恢宏。来到海拔上千米的梯田处,沿着田埂走,不知不觉把自己缩成一个细微的点,而视线近处,则是同一色的农家小院。

许多游客是从电视、报纸、网络上了解到上堡梯田的奇特风貌,因此慕名而来。游客多了,传播广了,上堡梯田渐渐闻名全国,每年总有很多摄影家、作家、画家来到上堡,走近梯田,通过照片、诗文、图画,让山里的风情走向外面的世界,让外面的游人一批又一批走近上堡梯田,领略其独特的风光。

《客家足迹行》《秋收画卷》《舌尖上的中国》等电视节目,让世人对这片神奇的土地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客家人用灵巧的双手、细密的心思精心制作的九层皮,不仅好吃,寓意也很美。那鲜香味美的黄姜豆腐、黄灿灿的黄元米果、糯香浓烈的上堡猎酒……令人闻之垂涎,食之难忘。

上堡梯田景区现已开设农家乐休闲游,让游客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洗天然温泉、赏梯田奇观,还有独具客家风情的山歌对唱篝火晚会。去年国庆假期,景区人山人海,游客络绎不绝,人气爆棚。我们在网上预订的民宿位于3楼,内室整洁宽敞,窗户很大。年轻的老板娘说,这个房间看风景的角度最好。她还说,村里变成景点以后,她不用再去赣州打工,而是回来自己搞饮食住宿,卖自己种的农副产品,年收入也有六七万元,还可以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

住在上堡梯田民宿,可以漫步山林梯田,呼吸清新空气,静听山泉鸟语,感受古朴原始的自然魅力。妻子说,住进这么漂亮的民宿,让她想起了儿时在农村老家的经历,真是“留得住乡愁,赏得了美景”。

傍晚,没有云雾缭绕,天地、山岭、梯田,一切都干净、清晰、透彻。天色不知不觉暗下来,一个钟头的时间里,蓝天白云在变色,在逐渐更鲜明生动地染上色彩。没有拍到夕阳下山,因为夕阳就在我站的地方,被山挡住了。那时的云彩很美丽,也是动人一景。

第二天,我们5点起来拍日出,雾气重重地笼罩着整个梯田和村庄。我们爬上山巅,焦急地等待着,可是太阳似乎在山的背后攀登,一步一步很是艰难。就在我们觉得它就要跳出山头跳进我们眼帘时,右侧又“杀回”大片云层,阻挡了太阳的光芒。太阳大概是不想让我们失望,十分努力地散发出温柔却具有穿透力的光芒。终于,它在热切期盼的梯田湿地上涂抹上闪闪的几笔,就像是给大地黝黑的脸庞画上腮红,又像是给水汪汪的眼睛敷上金色的眼影,黑白照片变成了彩色照片,安静的土地也添了几分生气。

之后,我们下山拍摄梯田的清晨。走过的大路没有新意了,于是我到梯田中的田埂寻找角度。天气晴好,一畦畦水汪汪的湿地倒映出蓝天白云。我心情大好,发现拍照时大喊“梯田”比喊“茄子”更能张开笑脸和应景。此时,村庄有炊烟升起,燃起生活的气息。

不久,我又回到了离上堡不远的城市,上堡梯田的风景和风俗慢慢远去,但上堡的夕阳永远灿烂,上堡的朝阳不畏浮云,而我,寻找酣畅的田野风光,何必远走?

赣州西站·阳明山

阳岭掠影

文<齐未儿

去赣州市崇义县时,正是冬天。此时,北方已开始供暖,出来进去,需着棉服抵御风所裹挟的寒冷,树木已经脱掉叶子,即将与大地一道沉沉睡去。阳明山却是不一样的,站在开阔的广场前仰望,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近在咫尺。奔腾而去的群山被绿添彩,生机汹涌成一派连绵不绝的河流。天光从最高处,倾泻而下。

一首交响曲在我的注视下悄悄停顿了一下,接着又继续她的多声部行进。低缓昂扬,衔接顺畅,轻重相合。对于一座山,脚步是最好的膜拜。据说抵达阳明之巅,要踏过838级石梯。其实,走在路上,一级一级迈上去,也便不觉得有多难了。

我愿意相信是天意,引我走近这一片灵山秀水。那一枚枚朴素的叶子,一定都聆听过神的梵音,否则如何能够绿得这样沉静;这山水中的一草一木,准定都见过明朝大理学家王阳明从这里走过,他剿匪立县,值得纪念,于是这山改称阳岭。如今青山依旧,王阳明老先生却已踪迹杳然,好在关于他的故事还在代代流传。

我用指肚摩挲粗糙的树皮纹理,用指尖轻轻捻动一茎光滑的草叶,叩击一块山石,蹲下身子,打量一星半点藏于石隙的青苔。它们既不神秘,也不高蹈,普通的恰如我一样,只会被看见,不会有惊喜。那又怎么样?我愿意看见,也愿意发现,更愿意倾听。存在,都享有被珍视的权利。

雾好像是从山谷里长出来的,絮一样,扯不断理又乱,遮住了山,挡住了树,掩住了对面的山峰。天像是阴着,峭壁隐隐约约。云无心以出岫,这云间的山景,自有一种朦朦胧胧的柔美。待到中午,吃着面包,偶一抬头,雾已经悄然撤走,山石面目清晰地出现在眼前。那山峰峭拔,像是低眉敛目、温静端丽的女子,让我想伸出手去碰一碰,那种与天地同在、享日月清辉的自自然然,没有欢喜、也不悲戚的坦坦荡荡。

留在照片里的石头,仍然倔强地昂头挺胸,似乎下一刻,就要冲天而去。还有些奇形怪状的石头躲在树后,透过层层叶片,若隐若现。雾浓时看不清,等到雾淡了,不禁失笑,这天地之间,果然钟灵毓秀,生命的原初,自然有令人难忘的形形色色。站在山顶的天竺亭,可以看到崇山峻岭深处的崇义县城。怪不得大家都说这里是离县城最近的森林公园。

归途,阳明山的雨飘落下来,轻、软、润,像是麈尾轻扬掸下的水雾,慰藉着登山攀岭者的疲惫。这雨安静、温和,还没感受到它的重量,就已经消散了,像温言软语的江南女子,细细柔柔的嗓音,清甜,附耳诉说着浅浅淡淡的话。那些草呀,花呀,树呀,如此静宁。连风也不舍得任性,跑到深沟浅壑里藏了起来。善解人意的微雨,沾衣不湿,生了意料之外的欢喜。

小路潮润。栏杆色调深浓。叶子毛茸茸,绿得干净,黄得柔和。远一些的翠竹汇成林子,一派不壮阔也不拘泥的清晰剪影。再远,成片的山林和背后的山峰一起退到了水墨深处,乍一分明,转眼又模模糊糊,被轻纱般缥缈的雾遮了视线。美,在于欲言又止欲说还休处。山的黛青更浓了。淡灰色天空中一团一团云,不见移动,让我想到了“烟笼寒水月笼纱”,淡淡愁绪,结在眉间心上。亮白天光终于擦破云层,雾淡了,就像打开一本书,字字句句,诉说着阳明山的细节。

山路近旁,杜鹃树绵延不尽,盛大的绿铺陈着。春日的繁花不见,漫山遍野的红都在厚重的绿下汩汩作声。岁月应当有个闸口,季节应当有声口哨,闸口打开,口哨声里,万马奔腾,一刹那蛰伏的红火就会连绵,噼噼啪啪不管不顾,由山麓到峰顶,照红山上的天空。生命的华美,要有轰轰烈烈的一刻,才不辜负等待。

走在雨中,我愿意用目光搜寻一星一点一片一段的风景,铭记心中。兴之所至,我把风衣帽子罩在头上,站在朋友后边,伸着两只手,促狭地,将她扮成兔子。山间水畔的我,心底无悲无喜,尘世远在千山万水之外,涓埃早已被雨涤尽,空气清新得让人忘了自己。如果可以,在这里做一片叶子也好,该萌芽时努力探问春天,该伸展时就不遗余力长大,该枯黄时就任由黄色漫上来。生就生,落就落。

行程匆忙,对于我,阳明山只是惊鸿一瞥。我知道它是一部书,要展开才能细致阅读,而这,需要时间。那就先铭记,记住映入眼帘刻上心头的一切,闲暇了再逐字逐句指划着慢慢读来。

龙南东站·九连山

绿野游踪

文<钟秀华

龙南,九连山。

绵延起伏的原始森林,环绕赣粤两省九县,99座山峰相连。车行十里,目之所及全是绿,再行十里,也还是绿。山峦、石头、泥土……一切静默着活动着的物体,尽皆覆盖在叠叠的绿色之下。这霸道的、不由分说的绿,绿到仿佛要将你的魂魄整个儿摄了去。

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了车窗,我知道,空气中弥漫着的,是深浓的负氧离子。情不自禁地吸一口,再深吸一口,我被一种无以言说的惬意严严实实地包裹着。

自虾公塘入山,沿着光滑的鹅卵石路拾级上行,我一头跌进了各种珍稀物种的大观园。粗齿桫椤摇曳着风情万种的身姿,多么像披着绿纱巾翩翩起舞的美人。可是你若探究她的身世,一定会大吃一惊,原来这“绝世美人”竟是与恐龙同时代的古老植物。南方红豆杉与竹柏亦娉娉婷婷地错杂在常绿阔叶林中间,你看着它们自在舒展的样子,如何能够想象它们竟然是白垩纪残遗植物。被称为活化石的银杏,也是其中生命力旺盛的一员。气生根垂着深红色的胡须,犹如一个进入化境、拈须微笑的得道老仙。板状根插进泥土,生生地长成了扁平的样子,那光滑而平薄的削面,让人简直不敢相信它没有被刀劈过。

从资料上看,九连山上生长着高等植物2796种、鸟类226种、森林昆虫1404种。如此多样的物种,我无法一一分辨,譬如我现在遇到的一种植物,枝上长果,果上又长枝叶,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观,可惜我却叫不出它的名字来。它们的种子随意地落在地上,又随意地生根发芽。其中有一些,就在松松的枯叶上面扎了根,或许被雨水冲刷过,又松松地露出表面。

漫步林间,随处可见古树老藤,以及横陈的朽木。山涧清溪顺着山势淙淙流淌,溪水至清至洌,时而泼辣地奔跑,飞溅起银白的水花;时而温顺地放缓了脚步,聚集成油绿的一潭。大大小小的涧石随意分布,石面上覆盖着厚厚的苔藓。枯枝、落叶、衰草自然地散落在石径上、披挂在枝头间、俯伏在石缝里,一切都是未经人工雕饰的样子,一切都是生命原初的样子。它们是幸运的,没有人会更改它们凋落的路径,也没有人试图清除挪动它们的身体。除了隐匿在林间的小动物需要扯一些荒草做窝,或者黑木耳白木耳需要找一根朽木发芽。时间驻留在这里,是亘古永久的样子,是地老天荒的样子。

徜徉之际,耳畔密集着各种虫鸣鸟叫,与潺潺的溪水声一起,汇聚成一曲天籁。虫儿隐匿在暗处浅唱低吟,鸟儿盘旋在高处清亮地啁啾,我看不见它们的身影,也叫不出它们的名字,我只是感觉到它们就在身边,用它们独特的语言,或欢迎或抗拒着我的到来。现在,整座森林除我们一行三人外,未见其余行人。小生物们热闹的交响,愈加让人感觉到丛林之静。而华南虎、金猫、云豹等保护动物就潜伏在九连山的密林深处,还有蟒蛇、鹰隼,它们也许正躲在某处,发出低沉的叫声,但是它们显然各得其所,没有要来与人类发生争执的意思。

天空下起微雨,淅淅沥沥地洒在树叶间,让整座丛林更加油绿透亮了。空气纯净得如此奢侈,恨不能拿一个大罐子装回家去慢慢享用。由于未带足雨具,我们只好打道回府,与龙门瀑布、三龙潭擦肩而过,更是失去了登顶黄牛石最高峰的机会。后来想想,也罢,将这些遗憾留给下次再弥补吧。

归程中,我们与溪流合影,和着叮叮咚咚的水声歌唱,在静谧的林间模仿知了的声音、鸟叫的声音、公鸡打鸣的声音,惹得一只叫不出名的鸟儿以为遇到了同类,冲着我们亮起嗓门大声招呼。

山腰上,一座一座的小木屋零星分布。竹的墙,木的门,杉树皮的顶,让人恍若误入童话世界。我情不自禁地走近木屋,单是站在这梦幻般的屋檐下,或者走一走这一踩就响的木楼梯、听一听那古老的回声,也让我心生欢喜。若能住上一晚,我必感觉到无比奢侈了。可惜木门上铁锁把关,我连一窥屋内陈设的机会也未得到。我想,让它们永远存留于想象之中也许会更美好一些。

我轻轻叩动着眼前的这扇门扉,只听见低低的笃笃声在林间回响。我知道,有些门是我永远不能叩开的,有些童话只存在于幻想之中。而我却止不住一遍一遍地渴望一些不能企及的事物,和一种不能抵达的生活。

龙南东站·关西新围

“新围”旧事

文<曾久生

江西龙南有376座客家围屋,被誉为“世界围屋之都”。作为赣南围屋“三群四围”中的一员,关西围屋群由关西新围、西昌围、田心围、鹏皋围、福和围构成,为徐氏家族所建。围屋群内的各围屋谱系清楚、传承有序,清晰地展现了赣南地区传统村落建筑从村寨、村围到围屋的变迁过程。

其中,关西新围位于龙南市区东约15公里处的关西圩旁,背靠青山,面临关西河,高耸宏大,巍巍壮观。这座围屋始建于清嘉庆三年(1798年),竣工于清道光七年(1827年),系关西名绅徐名钧所建。

徐名钧字韵彬,号渠园,在兄弟中排行第四,后人俗称徐老四。徐老四做木材生意发家,后又开药铺、当铺,渐渐成为一方富豪。随着子女增多,他居住的“西昌围”日显拥挤,于是建造了这幢围屋,与老围“西昌围”对应,俗称“新围”。新围占地面积7426平方米,建筑面积11477平方米,至今保存完整,功能齐全,是赣南传统民居“九井(幢)十八厅”的典型代表。

关西新围的防卫构造十分严密,从空间布局到地下设置均独辟蹊径。围屋墙体用三合土夯筑而成,四角炮楼高耸,墙上有许多炮孔和梅花枪眼,座座炮楼连通。围屋主体结构呈四方形,围墙高9米,底部厚2米,顶部厚1米。前院地面全用条形花岗石铺成,围墙、屋墙用精心磨光的青砖建造,浇灌材料用石灰、细沙、红砂糖、桐油混合,异常坚固。为防盗匪从墙基下偷掘,围屋墙基前埋有深达数米的防腐材料梅花桩;为防敌人从房顶攻入,很多房顶上布有淬剧毒的三角铁钉;为防御火攻,围屋设有消防注水口;整个围屋的天井上装满铁丝网,敌人即使上了房顶,也无法进围;为预防断粮,围屋内还设有粮仓,并备有米粉特制“米粉砖”作储备粮的假墙,据说这些储备粮可供围屋里的人吃两年。

围屋不设正大门,只有东、西两座侧门,均相当雄伟。旧时,东侧门供轿子进出,西侧门供骑马进出。从东门步入前大院,只见院门前两侧分别有高矮石狮各一对,双双露牙吐舌,眼神凶猛,威严肃穆。

我走到讲解员身旁,问她:“这样大的一座围,里面住着好几百人,难道就靠这两道门进出?”

“是的,门多了不安全,这两道门都有专人看守。”导游说,这门不但不容易进,也不容易出,尤其是围里的女人,出入都受到很多限制。“每天傍晚前,女人都要回到围里,夜间不得随意出入。此外还有很多约束女人的家法家规,甚至连女人的衣物也不能晾在醒目的地方。”

围屋主体建筑五组并列,前后三进,共有11个天井、大小房屋124间,分为下厅、前厅、中厅和上厅,集家、祠、堡三功能于一体。住房大致分为三个等级:一等是祠堂,有宽敞的空间、豪华的装饰;二等是祠堂两侧的厢房,供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居住;三等采光通风条件较差,是长工、杂工的居室。

围屋内,建筑设计曲径通幽,轩廊飞檐,雕梁画栋,小到每个窗户、每块倒板都雕刻细腻,色彩和谐艳丽。

游览完“九幢十八厅”后,我们来到侧院里的“小花洲”。这里特别幽静,景区工作人员指着人工池旁一栋庭院式房子说,这座房子是围屋主人小妾李会英的居室。李会英是苏州人,所以房屋按苏州风格建造。

“小花洲”里,还兴建有环境优美的学堂、图书阅览室,可见围屋的建造者十分重视后代的文化教育。时过境迁,直至今天,关西人依然把文化教育当作发展进步的一件大事来抓。

赣州西站·卢屋村

客家古村

文<伍岳

走进赣州市南康区唐江镇卢屋村,踏过鹅卵石,越过溪上小桥,耳畔仿佛回响起千年前的历史跫音。来到村里,如入画境,秀美客家乡村之风,似丹青水墨般晕染开来。

据赣南卢氏族谱记载,卢氏始祖世兴公于北宋哲宗年间自遂川县龙泉乡迁到唐江镇定居。还有一种民间说法,唐代安史之乱以后,卢氏先祖在此新建七间房,开设店铺,后来逐渐形成村落。

唐江镇因水而兴,自古就是重要的通商口岸和货物集散中心,赣南民间素有“天下货无不过唐江”的说法。而卢屋村,则承载着唐江一半的历史与辉煌。一脉溪河从卢屋村潺潺流过,汇入上犹江,再一路向东,注入赣江。村庄占地1平方公里,房屋相连,人口众多。村内大巷小巷纵横,铺路的鹅卵石晶莹闪烁,无数方塘影映着天光,水天一色,平添许多灵气。

村中的卢氏宗祠建于明朝末年,建筑高大,坐北朝南,分正祠、中堂、前厅3个院落。室内雕作精良,设施布置十分讲究。中堂和前厅之间建有桂花池,植金桂、银桂各一株,树高数丈。

卢屋村人自古崇尚读书,讲究文武之道,涌现出不少文人武将。据《南康县志》《赣南卢氏族谱》记载,卢屋村由宋至清共产生进士13人、文武举人30多人。如今,该村卢元伟、卢元良等人的进士匾仍保留完整,清朝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皇帝颁发的诏书石碑也清晰可辨。

历史如河,可以追溯。清人有诗云:“唐宋明清古村落,南国珍珠缀唐江。画栋雕梁进士第,客家建筑入画廊。粉墙黛瓦飞桅动,世代耕读书声琅。古风长存人良善,崇文重武社稷光。”生动地描述了卢屋村的历史、建筑和人文风貌。

客家人温婉而不失灵动、热情而勤劳朴素的品性,让卢屋村成了底蕴深厚的客家名村。在这里,不妨取一瓢古井清泉,寻一处古树绿荫,三五人坐定,一边品茗,一边听客家人讲述久远的故事。

赣州西站·赣南脐橙

“橙”意满满

文<伍岳

赣南,是江西省南部区域的地理简称,主要由赣州市下辖的区县组成。这里气候湿润,红土通透肥沃,生态环境良好,成为种植脐橙的重要地区,著名的赣南脐橙便出自这里。

苏轼曾在赣南写下“幽人自种千头橘,远客来寻百结花”的诗句。脐橙是柑橘属植物甜橙的一类栽培品种。20世纪初,脐橙通过数次引种栽培传入中国,但是,脐橙最早却是由中国传入欧美的甜橙枝变而成。

立冬以后,赣南脐橙便已遍布大街小巷,在各式水果店整箱售卖,或按斤散称。部分销售商为了长期保鲜,也有套着袋的。橙皮湿润,能触摸到生长的水分,就表明这脐橙刚采摘下来不久。

我的故乡便在赣南,乡村山岭大多种满脐橙。一般是一两年育苗,三四年后挂的果方可采摘,以纽荷尔脐橙、龙回红脐橙等为主。赣南脐橙果大形正,橙红鲜艳,光洁美观,可食率达85%,肉质脆嫩化渣,橙香浓郁,甜酸适度。

每到脐橙成熟时,家乡人都沉浸于收获的甜蜜中,各路游客皆结伴从城里来到乡村,体验采摘乐趣。

四五年的脐橙树差不多有两三米,正是方便采摘的高度。游客采摘之前,每人发一个挎篮,篮内一把剪刀,带有弹簧那种,专门采果用的。有人嫌篮子太小,直接要了蛇皮袋,便出发到小山岭上去。虽然是山岭,但地势一般不会过高,人工挖开的林带,一排排脐橙树整齐地列在那里,撑开一树树的橙黄色鲜果。游客沿泥阶上来,钻进林丛,攀下枝叶,一剪一托,一个250克左右的标准果归篮。有人喜欢大果,好看,但甜度却不敢保证。摘下几个,就显出篮子的小来。有人直接在果园开尝,主人也不介意。大家满载而归,一路下来,喜笑颜开,算是体验了一把乡村游。意兴未减的,还要在农庄吃一回农家有机蔬菜,才不枉此行。

脐橙一筐一筐地采摘回家,堆在农庄或果农自家院内分拣,一家老小拣脐橙的场景热闹温馨。这段时间,其他农事已经忙完,只用专心做这一件事。只见一人一个小板凳,围坐在一大堆脐橙旁,每人脚边放一叠包装箱,两手忙碌地挑选脐橙,按重量分拣,大小搭配,一般不超过20斤一箱。大家一边分拣一边谈论今年脐橙的收成,说到今年单价有所上涨,已经预订了多少出去,又说到谁家新种了多少幼苗,还有老板来收购,加工成饮料……

脐橙树没有艳丽的身姿,连花都是小而白,并不惹眼。但它却以平凡的枝干培育出累累硕果,不邀功、不娇气,把最好的捧出来给予他人,这不正是客家人的性格特质吗?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脐橙,是赣南的一种地域符号,也成为一种乡愁的载体。赣深高铁已经开通,如果你在冬天来赣南,一定要尝一尝赣南脐橙,感受客家人的满满“橙”意。

惠州北站·惠州西湖、罗浮山

循迹东坡

文<范伟锋

欣闻赣深高铁开通,途经惠州,不由想起曾在惠州畅游的时光。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获知惠州,是从苏东坡那首《自题金山画像》开始。想来能够出现在传奇式大才子东坡笔下的,必是让人眷恋之地。作为东坡的“铁杆粉丝”,我当然要到惠州打卡。

惠州素有“岭南名郡”“粤东门户”之称。穿行其间,追寻当年苏东坡的足迹,感受“半城山色半城湖”的神奇,尽览“江海蓝天共一色”的美丽。

到惠州,惠州西湖肯定要去的。身为浙江人,听到“西湖”二字倍感亲切。清人有诗云:“西湖西子比相当,浓抹杭州惠淡妆。”化用苏东坡那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由衷地道出了惠州西湖的美。

惠州西湖有“五湖六桥八景”,平湖是景区中最大的湖。只见环湖绿树遍植,葱郁覆盖了曲径通幽的廊桥。沿廊慢行,两侧水平无痕,湖水清澈泛蓝,时有各色鱼儿甩尾而过。远处,卷翘飞檐的仿古建筑隐约可见,画舫缓缓行进。更有那小船悠哉撑荡,手持捞兜的艄公立于其上,细心地维护水面的清洁。好一幅山水秀邃图!

抬头仰望七层高的泗州塔,如洗的蓝天作底色,白云悬压在塔尖,耳边传来阵阵风铃声。此情此景,自然而然念起苏东坡留此的诗句:“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澜。”我也想在月圆之夜把酒临风,像东坡一样醒而复醉,静听一回西湖水漾声……

苏东坡得知罗浮山为“岭南第一山”,便慕名前去游览,尽兴之后,留下了多篇诗赋。其中最有名的,当属那首《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匆匆午饭后,我追随东坡的足迹,直奔罗浮山而去。山上多奇峰怪石,飞瀑直下,别有洞天。山下盛产荔枝,正是东坡“日啖荔枝三百颗”之处。所以登山之时,我的心始终被荔枝吊着,不由得畅想:“糯米糍”来几颗,“水晶球”吃一捧,“妃子笑”得多吃……

众所周知,苏东坡与美食有不解之缘。到惠州后,他生活穷苦,但依然能就地取材,发明出道道江湖美食,并流传至今。朋友得知我是为东坡而来,晚餐就点了与东坡有关的菜品。最有趣的是一道“炒东坡”,其实是酸菜炒大肠,据说是苏东坡最爱的惠州菜。洗得干净的猪大肠,切段后与本地酸菜爆炒。酸菜吸收了大肠的油腻,混搭后味道酸美,滑嫩可口。

苏东坡停留之处多有“东坡肉”。我在黄州、杭州等地品尝过,惠州的“东坡肉”却是第一次吃。虽然主料一样,但惠州“东坡肉”所用酱油为老抽,而且焖烧之前先过油,所以吃起来比其他地方的更酥糯,不油腻。我一人独享了一大块,又喝了许多清口的“东坡羹”。

避开炫目的华灯,我一个人徘徊在巽寮湾的沙滩。浪涛一波一波推来,我的思绪也跟着起伏。苏东坡在惠州时,惠州百姓热情接纳了这位江海寄余生的游子。东坡也尽己所能,为当地百姓做了许多好事。他一度想在此造宅终老,足见其对惠州的喜爱。

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苏东坡惠及惠州,惠州人也以不同方式报惠东坡,如定期举办东坡节,在西湖建苏东坡纪念馆,还以“东坡”命名各物件。走在惠州的街弄巷角,谈起东坡,妇孺皆知,莫不以他为荣。

我知道东坡还“活着”,这是我惠州之行的最大收获。

惠州北站·巽寮湾

青春海岸

文<朝颜

我是追赶着夕阳来到惠州巽寮湾的。穿过一大片金黄色的沙滩,打开事先预定好的海景房时,我终于可以确信,我拥有了属于自己的那片海。

许多年以前,我便爱上了孟庭苇的那首《一个爱上浪漫的人》。对大海的追逐,很大程度上和浪漫有关。当夕晖和云层相互交汇,在海面上投射下迷离的光影时,我的心便被整个俘获了。

黄昏的海滩是性感的。在这座天然的海滨浴场里,时常有身姿曼妙的女子,或穿长裙,或着泳衣,摇曳而过。而水面上点点攒动的人头、洁白的肌肤,以及掀起的银色浪花,最是诱引得人心头痒痒。我没有理由不张开双臂,投入水中,尽管我是一只彻头彻尾的旱鸭子。

放松了自己,漂在海面上,任由海潮将我冲上来,又带下去,就像一只不小心搁浅的贝壳,来去全不由自己。我喜欢就这样忘了时间,忘了脑子里塞满的凡尘俗事。

很多时候,我们和自己,和别人,和生活较着劲,常常累得精疲力竭。而随波逐流,又何尝不是一种轻松的活法。

巽寮湾的夜,注定是无眠的。夜灯眨着暧昧的眼睛,海风一波一波地掀起你的长裙,这样的夜晚,或者最适合邂逅。真的,经过一堆篝火的时候,一个大男孩拿着一串烤肉走过来,很真诚地说:“请你一起去唱歌,好吗?”淡淡地摇了头,终于明白,内心的浪漫永远只对某一个人开放。那些浅浅的青春的欢愉和悸动,被悄悄地遗落在了十八岁。

十八岁,是多么令人嫉妒的年龄啊。沙滩的舞台上霓虹闪烁,有音乐,有宣言,有嘶吼,还有尖叫,那是他们的天下。他们举着各路“武林盟主”的牌子集结人马,他们高声亮出年轻的狂野,他们恋爱、拥抱、表白,他们喝彩、追逐、驱赶,甚至将鞋子和瓶子像一阵暴雨似的扔向台上,因为他们还那样年轻。

不远处,孩子们坐在沙滩上,堆砌着他们的城堡,专心而又执着,不容许大人的打扰。我只能远远地看着,看着童年,看着青春,看着那些早已从生命中逝去的岁月。想起小时候,我拥有的沙滩没有这般辽阔,但我依然喜欢把脚深深地埋进沙堆里,再抽出来,能留一个小小的涵洞,都那样欣喜若狂。想起毕业的那个夏天,我们疯狂地肩挑手提,为校园筑起了一个大沙场,没有快活多久,又在那个沙场上洒泪而别。

风吹过,篝火明明灭灭,映照着那些热烈的脸庞,一个男孩在唱《情网》,深情、真挚,是我喜欢的那种声音。空中的烟花点燃了一拨,又消散一拨,绚烂美丽到极致,又短暂迅疾到极致。一如童年,一如青春。

赤着脚,一圈一圈地走在热闹的外围。巽寮湾的细沙最是温柔,轻轻地摩挲着脚底,给人一种熨帖的舒适。仔细聆听,海浪也是轻柔的。它安宁地、有节奏地敲打着灵魂。这样的夜晚,其实很适合冥想。坐下来,望着一大片幽深的海域,那种难以名状的辽阔直抵生命。很多时候,我甚至有一种陷入其中的冲动。它是那样平坦,不带一丝牵绊,岂是人类能够企及的境界。尘世间人如蝼蚁,忙忙碌碌又终归于尘埃,唯有海,能获永恒。

在冥想中,时光慢了下来,如片片飞羽,轻薄、透明,在夜风中徘徊。不忍离去,不忍睡去。不觉凉意侵身,已是凌晨。

博罗北站·黄山洞村

深山洞天

文<张煌新

黄山洞不是一个山洞,而是广东省博罗县石坝镇的一个客家山村。这里两山夹峙,十多个自然村分布在山脚下,从山口一直弯弯曲曲延伸到十多公里的山里面,地势形似山洞,故称“黄山洞”。

黄山洞是全国有名的革命老区,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已有共产党员在黄山洞一带秘密活动。1938年后,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一个团驻扎在黄山洞开展抗日斗争,纵队领导人曾光、刘彪等人曾多次到这里指挥战斗。当时的黄山洞人积极参加抗日,为部队送粮、送衣、送鞋,为革命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黄山洞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是市级自然保护区。进入黄山洞地带,越向山里走,空气越清新,微风中夹杂着一丝水汽,果然,峰回路转,一汪清澈水库出现在眼前,这里便是黄山洞水库了。黄山洞水库建于1958年,沿着水库边蜿蜒的山道继续行,一路山峦叠翠,鸟语花香。站在高处极目远眺,美景尽收眼底,4座高峰矗立在群峰之中,格外显眼,那就是黄山洞标志性的“一山三嶂”——丫髻山、红花嶂、鸢婆嶂和四方嶂。

如今,黄山洞人继承了先辈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积极打开山门,开拓致富门路。改革开放后的黄山洞人,在外经商的生意红红火火,在村里发展的也热火朝天。村民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山地资源优势,造林种果、种药材,养蜂、养鸡、养鸭、养鱼,种养结合。黄山洞有大小果场15个,面积500多亩,经济林5000多亩。与此同时,黄山洞村的生态旅游、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村集体经济纯收入日益增长,黄山洞人靠勤劳的双手、发奋图强的精神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走进黄山洞,就如走进了一片碧波荡漾的绿色海洋,黄山洞的十多个自然村就散落在这方圆十多里的山弯里。走进村里,只见村前是柑橘、阳桃,村后是龙眼、荔枝。沿着清澈见底的小溪而上,两边尽是香蕉、翠竹。山坡上,井然有序的经济林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绿滴翠。

村中的好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人。每到周末及节假日,游人纷至沓来,在浅溪中戏水,在青山绿水间呼吸新鲜空气。还有人在村中开起了农家乐、民宿,村民的一些旧房子又“活”了过来,整个村子也热闹了起来。

博罗北站·窑鸡

越“窑”越乐

文<甘婷

俗话说:“无鸡不成宴。”鸡,古称“德禽”,又名“烛夜”,虽属家禽中的“小个子”,却是“元老”之一。在广东、广西一带,鸡的称呼被分得很细,如没生过蛋的小母鸡,广西叫“童子鸡”,广东叫“鸡项”,广东博罗名菜“窑鸡”,便是由肥嫩的“鸡项”做成。

窑鸡与著名的“叫花鸡”实属同源,标准叫法是“土窑鸡”,传说是明末清初江浙的一个叫花子发明的。做法为将一只鸡杀了洗净,用荷叶包上,再用黄泥裹住,造个窑放在火里煨,约一个小时后取出,异香扑鼻,肉质更是香滑可口。

看过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的人,肯定对里面的叫花鸡不陌生,黄蓉就是凭它骗来了洪七公的降龙十八掌。黄蓉烧制的叫花鸡,就是地道客家窑鸡,俗称“富贵鸡”。

在博罗,“窑”一只鸡,要技巧,也需“人气”。挑一个晴朗的日子,全家老少齐动手,寻一处僻静的地方,挽起袖子加油干。窑鸡三步走:搭窑、腌鸡、埋烧,方能做出一只美味的窑鸡。

搭窑是基础。大土块筑底,小土块垒高,一层又一层慢慢叠上来,讲究的人还会糊一把黄泥,把窑的缝隙黏好,远远看去,土窑有点儿形似窝窝头,只是这“窝窝头”的底部正面开了一个洞,为的是把柴塞进去烧。烧窑一般要连续烧一个小时,看火的人得时不时往里添柴。

腌制鸡肉也是重中之重。取三黄“鸡项”,细皮嫩肉、肥嘟嘟的,放葱白、姜片、胡椒、十三香一通揉搓,另加精盐、蚝油、酱、酒去腥提味,把揉搓过的鸡放荷叶里一裹,外面再包一层锡纸,就可以进窑烧制了。

生鸡入窑后,“掌厨的”便扛起锄头“哐—哐—”几下,把高高耸起的土窑压平,恰好埋住那只鸡,又取泥沙覆盖其上。一瞬间明火尽灭,热度不退,鸡肉痛痛快快地在底下“成长”着。这个焖烧的过程好像是孙悟空进了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抖擞几下,出来便“惊天动地”。

博罗人做窑鸡总是全家出动,青壮年都在忙活着,孩子们则支起了耳朵、瞪圆了双眼滴溜溜地紧盯着那埋头苦烧的土窑。老人呢,总心疼大伙儿,怕热着、怕渴着,时不时给大家送水、端水果过来。在那蓝天白云下、绿树青山间,彼此说说笑笑,一起期待着窑鸡出炉的“高光”时刻,这场景很美,很温馨。

吃窑鸡时,打开封装的锡纸,顿时满屋飘香,鸡肉入口酥烂肥嫩。若配葱白、甜面酱进食,口味更佳。

还记得未离乡时,我曾多次呼朋唤友自制土窑鸡,那体验,如今回忆起来,真是越“窑”越乐。

东莞南站·早茶

得闲饮茶

文<缪士毅

广东早茶名闻遐迩。在东莞,品早茶之风也十分盛行,令人难忘。

在我的家乡温州,吃早餐时几乎没有喝茶的习惯,到了东莞,便入乡随俗了。在东莞,不论是茶馆茶楼,还是酒店宾馆,步入茶厅刚入座,就有服务员提着茶壶,满面笑容地沏上一杯热茶。喝上几口,如春风荡漾,顿有“尘虑一时净,清风两腋生”之感。环顾四周,满眼是围着桌子边喝早茶、边品点心的客人,有年轻人,也有老人;有白领,也有蓝领;有谈情说爱的,有谈工作谈生意的,更多的,则是二三好友聚在一起闲聊……真是一幅南国品早茶的风俗画卷。

东莞早茶是广东早茶的一个缩影。这儿的人们生活离不开早茶,就像鱼儿离不开水,无论工作多忙,吃早茶是必须的。这儿的宾馆酒楼大多设有茶厅或茶室,供应早茶。东莞人工作节奏比较快,忙碌的工作之余,在茶馆酒楼喝喝早茶,也是一种放松、一种享受。尤其是经商的人,更看重喝早茶,民间有“君不入茶楼,难入生意圈”之说。

东莞人喝早茶十分讲究,所用茶叶常见的有铁观音、普洱茶、茉莉花片等,佐茶食品则有香米粥、皮蛋粥、肠粉、虾肉烧卖、薄皮鲜虾饺、马蹄糕等。茶中有饭,饭中有茶,这是东莞一些茶馆酒楼的特点。当地人说请你饮茶,其实便是请你吃饭的意思。喝早茶时,我刚叫了一壶普洱茶,服务员已推着装满点心的小餐车出现在面前,好让我点几样自己喜欢的点心。诱人的香味从小餐车上飘来,一瞧,那点心十分精致,而且摆盘花样很多,惹人馋涎。于是,我点了蟹粉小笼包、酱萝卜糕、薄皮鲜虾饺、豉汁蒸排骨、叉烧酥等几个颇有当地特色的点心。如此悠闲地喝着早茶、美美地品着点心,享受了一段美好时光,也深深领略了东莞的早茶文化。

东莞南站·道滘牛蹄

“蹄”中美味

文<甘武进

初到东莞市道滘镇,当地朋友请我吃饭。“你远道而来,一定要尝尝这里的牛蹄。”他说。

不一会儿,冒着热气的道滘牛蹄便摆上了桌。一个白色的大瓷碗里,几个拳头大小的牛蹄堆砌其中,色泽明润,骨肉错落,香气四溢,引人垂涎。戴上专用的塑料手套,拿一块牛蹄啃起来,那种弹牙而又软糯的感觉美妙无比。

道滘牛蹄无论是选材、烹饪、调味还是摆盘,都凝聚着主厨对美食的热爱,尤其是原材料的选购,店老板总是精挑万选,保证了牛蹄的口感和味道。牛蹄撬去蹄角,刮去毛和黑色部分,再经过清洗、焯水、冲淋、放料、大火烧开、小火慢炖、入味等多个步骤,数个小时的细细炖煮,方才成就一道肉糯、筋道、香滑的牛蹄,啃起来别有滋味。

牛蹄号称“牛身上的最后一块肉”,旧时常被视作废弃之物,少有人食用,即使有人想吃,也难去其腥味。殊不知,去掉外边那层厚厚脏脏的硬壳,里面还藏着耐人寻味的一块美味。经过长时间的炮制,牛蹄被炖到筋骨尽酥,半透明的蹄筋颤颤巍巍,光是袭人的香气就让人口水长流。每一口下去都软、韧、糯,咽下肚后,嘴巴上还残留少许微黏的滑腻。这是蹄筋的特有口感,黏黏糊糊的,却令人吃得开心无比。

好的味道和口感是一道地方特色菜的灵魂,也是食客们最难忘的记忆,就像这牛蹄,一旦提及,就让我想起东莞,想起道滘。

编辑丨李凤

插画丨呱咕

设计 丨王超

乡村周末公众号

陪你记住乡愁

▇ 扫码关注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

两个鬼故事缉毒电影发烧怎么办怎样退烧快七画起名用字六爻论坛化妆店起名水果皇后高权健游戏名字如何起开膛街金蝶kis破解版本经阴符七术一字起名男孩名字吗醍醐灌顶的意思当尼采哭泣工作作风扎实唐门高手在异世合适取名起名的字若风直播起群聊什么名字猪年男孩起名宜常用字大全谈小天重生1998免费起名免费网页2020年起名用字叶海棠按笔画起名字啊互相倾轧梦女是什么意思睿字和什么字搭配取名起名大全餐饮管理制度史姓女生起洋气的名字少年生前被连续抽血16次?多部门介入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让美丽中国“从细节出发”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高中生被打伤下体休学 邯郸通报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何赛飞追着代拍打雅江山火三名扑火人员牺牲系谣言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中国拥有亿元资产的家庭达13.3万户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重生之我在北大当嫡校长”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测试车高速逃费 小米:已补缴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今日春分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七年后宇文玥被薅头发捞上岸许家印被限制高消费萧美琴窜访捷克 外交部回应联合利华开始重组专访95后高颜值猪保姆胖东来员工每周单休无小长假男子被流浪猫绊倒 投喂者赔24万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正式揭幕黑马情侣提车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回应蜉蝣大爆发当地回应沈阳致3死车祸车主疑毒驾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杨倩无缘巴黎奥运校方回应护栏损坏小学生课间坠楼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专家建议不必谈骨泥色变王树国卸任西安交大校长 师生送别手机成瘾是影响睡眠质量重要因素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兔狲“狲大娘”因病死亡遭遇山火的松茸之乡“开封王婆”爆火:促成四五十对奥巴马现身唐宁街 黑色着装引猜测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德国打算提及普京时仅用姓名天水麻辣烫把捣辣椒大爷累坏了

两个鬼故事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