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尔:晚清四大名臣,为何今天张之洞粉丝最少?

观察者网 2022-01-26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保尔】

临近农历新年,按惯例此时电影票房应该预热起来了。可是,就在这个很有机会“大卖特卖”的时间,电影《张之洞》遭遇极端冷遇。据媒体报道,上映首日其票房竟然不足百元。

张之洞有晚清“中兴名臣”的美誉,为何关于他的电影却无人问津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不容忽视的是,对大众而言,张之洞恐怕不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试想一下,如果这部电影的主人公是李鸿章、曾国藩,感兴趣的人肯定要多不少。

抛开影视艺术,即便是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张之洞的出镜率也远远不如同时代的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同样位列晚清名臣,为何张之洞的知名度比较低?为什么没能在今天像其他三位那样仍有一票粉丝呢?笔者将围绕这些问题,略作分享。

从清流名臣到洋务殿军

张之洞籍贯直隶南皮县,虽然他自称天资只是中人水平,但从科举成绩看,绝对是少年天才。14岁时,张之洞以县试第一考中秀才,16岁又以乡试第一中举,进士之路虽有坎坷,但也还是在27岁金榜题名,不仅年龄远低于清代进士的平均值,而且高中第一甲第三名,也就是俗称的探花。

出色的履历为张之洞的仕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让他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清流”之列。在京城翰林院,张之洞赢得了“遇事敢为大言”的口碑,与张佩纶同为“翰林四谏”之一。

在外官任上,张之洞仗义执言、为民做主,担任四川学政时,张之洞为一桩官兵滥杀平民的旧日大案连上三折,力促朝廷清查此事,最终严惩酷吏,还百姓以公道。在诸多政绩的“加持”下,在光绪初年,张之洞逐渐成为了颇有声望的清流领军人物。

不过,在晚清的时局中,清流的操守显然救不了清帝国。从富国强兵的现实目标出发,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名臣开启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出身清流的张之洞也渐入其中。

光绪七年,张之洞补授山西巡抚,开始由清流派向洋务派转化。三年后,张之洞署理两广总督,正式开启了洋务事业。光绪十五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在随后的近二十年里,他大刀阔斧兴办工厂、筹建铁路、创设学堂、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在张之洞的精心布划下,湖北的洋务事业大有发展,武汉三镇成为继上海、天津之后的又一洋务重镇。由于在洋务方面的出色表现,出身清流的张之洞又得到了“洋务”的标签,被誉为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之后的“洋务殿军”。

甲午战争后,洋务运动破产,李鸿章等洋务名臣黯然离场,张之洞这位“殿军”却迎来了新的政治光芒。光绪二十四年,维新变法情绪正在激荡之时,张之洞卡准时机,发表了阐述变法思想的《劝学篇》。在他看来,新、旧两派都不甚妥当。旧派以为一切不可变,将导致中国无法富强;新派主张一切学习西方,则是“不知本”,菲薄纲常名教会动摇国家之本。为此,张之洞提出了“汇通中心、权衡新旧”的持中变法之道,主张“旧学为体,新学为用”。

张之洞与《劝学篇》(资料图)

此说一经提出,随即得到了光绪帝的高度赞赏,被列为“钦定教科书”,颁行全国。据估计,该书先后印行不下两百万册,还被翻译成英文、法文。戊戌变法失败之后,张之洞主张的稳健之路更受人推崇,他的政治声望也达到了顶峰。

声名为何难传世

就思想而言,张之洞的《劝学篇》仍是在宣扬最传统的忠君理念,与维新变法有着本质的不同。某种程度上,他所谓的“旧学”、“新学”,只是换了一副样貌、加了若干因素的“新洋务”罢了。

正因如此,尽管康有为在著名的《公车上书》中盛赞张之洞“有天下之望”,但维新派并未真正指望过张之洞。张氏固然借维新之机扬名天下,但要盘点他的历史功绩与名望声闻,还要回到洋务运动。

张之洞着力于湖北,特别是武汉的近代工业建设。其中最有名的是当时中国,乃至亚洲的第一个大型钢铁企业:汉阳铁厂。后来,在盛宣怀的主持下,汉阳铁厂与大冶铁矿、萍乡煤矿合并,进一步发展成为中国最早的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曾说过“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说的就是汉阳铁厂,以及此后诞生的汉冶萍公司。

张之洞也在湖北发展了近代轻纺工业,比如织布局、纺纱厂、缫丝厂和制麻局。在他主政期间,一批民营工商业也在武汉三镇蓬勃发展,出现了早期的民营水电公司。进入20世纪,经历了庚子事变的冲击,张之洞认为铁路极为重要,是国家富强之根本,以高龄奉旨督办粤汉铁路,为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张之洞在文教方面的作用也值得重视,担任督抚期间,他创办了一大批新式学堂,今日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追述校史,都会关联到张之洞创办的学堂。

早在1898年,张之洞就奏请变革科举,此后又多次建议减少科举名额,多开新式学堂。1904年,张之洞奏请“递减科举,注重学堂”,得到批准,清朝根据张之洞的计划,逐步减少科举名额,改由学堂取材。一年后,由袁世凯带头上奏,清朝最终决定停止科举、推广学校,历时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就此宣告终结。

《张之洞》剧照

张之洞的业绩固然不止以上几点,但通过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业绩,已经能够看到一些特点。一方面,可以看出,张之洞在发展洋务、兴办教育等方面颇有贡献,具有相当的前瞻性,有资格位列“中兴名臣”之列。但另一方面,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张之洞并不是这些事件中的唯一重要人物。汉冶萍公司是盛宣怀进一步发展的结果,粤汉铁路贯通时张之洞早已作古,意义非凡的废除科举也被袁世凯摘了桃子。

或许正因如此,后人审视这些近代化事件,无论好坏,都很难把张之洞视作唯一的“责任人”,对他的印象自然也不会太深。

就人物形象而言,张之洞也不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庚子事变结束后,中外合议,李鸿章任“全权大臣”,张之洞受命“会办”。两人讨论议和条件,意见多有不和。李鸿章向中枢抱怨张之洞不懂变通、不明实事,“仍是二十年前在京书生之习”。张之洞得知此事,对自己的“书生习气”不以为然,表示“书生习气似较胜于中堂习气耳”。

李鸿章(资料图)

这场口舌纷争呈现了张、李二人在性格与气质方面的差异,梁启超认为李鸿章是“实践之人”,“最不好名”,张之洞则是“浮华之人”、“最好名”。在后人眼中,李鸿章是签订丧权辱国条约的“专业户”,自然“大名鼎鼎”。但同时,李鸿章也是顶住压力,力促洋务的中流砥柱,同样名声显赫。反观“书生之见”的张之洞,虽然也做了不少事,但因为缺少性格色彩,反而难以留下印象。

晚清渴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名臣,即便是“风雨糊裱匠”李鸿章,也能多少顶用一会儿。此等,张之洞似乎难以承担。清末有种说法,李鸿章是“开目而卧”,意为他了然时局,但困顿于现实,终究无能为力。对比之下,张之洞则是“闭目而奔”,说他名曰维新、改革,其实一切茫然,根本不知道该做什么。

做过张之洞幕僚的辜鸿铭,评论张之洞是“儒臣”,曾国藩、李鸿章是身系国家的“大臣”。因此,虽然同为晚清重臣,张之洞的名声逊色于曾国藩、李鸿章,可以说不足为怪。

“改革”的另一面

看起来,张之洞的“书生之气”造就了他的人生,但事实上,张之洞绝非单纯的“儒臣”,只不过相较于八面玲珑的李鸿章,张之洞多了几分书生气罢了。我们必须意识到,张之洞是一个浸淫官场数十载,长期担任封疆大吏的清朝高官。只有如此,才能超脱于进步、改革的所谓“积极面向”更全面、更清楚地看清楚张之洞这个人。

张之洞在晚清政坛很有名望,却一直未能进入中枢政坛,这绝非因为他无意于此。恰恰相反,张之洞极有政治野心。甲午战败后,李鸿章的失势,张之洞的政治影响力显著提高,为了掌握舆论动向、把控政治风向,张之洞大笔投资,建立了自己的情报网络。他在北京、上海、天津等主要城市安排了可靠的联络人,与自己密切沟通,传递有价值的政治情报。在戊戌变法前后,张之洞能够踩准时机,抛出自己的《劝学篇》,获得巨大的政治影响力,这张情报网必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当时的电报费非常昂贵,即便是朝廷与督抚之间的公文电报也惜字如金,张之洞就曾经因为电报字数过长,被朝廷专门批评。但在传递政治情报的时候,张之洞从不吝啬费用。甲午战争期间,为了方便与驻俄公使许景澄联络,张之洞一笔就汇出三千两白银,专门做为电报费使用。容闳在美国搜集情报,张之洞出手阔气,给了一万两白银,作为托人、车船、电报的费用。

戊戌变法期间,张之洞的精神尤为紧张,当他得知康有为奉旨督办《时务报》,赶忙向亲信发电报,要求搜集相关消息,用加急电报发送来。张之洞叮嘱“须加急字,不可吝电费”。学者研究张之洞档案,发现戊戌期间的许多电报都冠以“急”、“千急”、“万急”等字样,想来耗资不少。

就生活作风而言,张之洞向来本人以清廉而闻名,他做了几十年督抚大员,去世时却没留下多少财产,连丧葬费用都是门生、同僚资助的。晚清在华的洋人普遍痛恨清朝官员贪污腐化,但对张之洞却颇多好评。在汉口的英国传教士夸赞张之洞从不贪污,说他把钱都用在了公共事业上了。

张之洞不贪污或许是真的,但钱是否都用在公共事业上,恐怕就未必了。在晚清的官场中,张之洞能够连任几十年的封疆大吏,自然少不了上下打点。只从张之洞自己的记录中,就能看到很多痕迹。比如光绪二十四年,张之洞提醒派到京城的亲信,要给同乡京官送礼。第二年开春,张之洞又让侄儿给总理衙门的官员们补送“炭敬”。诸如此类的“常规孝敬”,显然是不少的。

对于赏识的人才,张之洞也不吝啬花钱。后来当过民国大总统的徐世昌,就从张之洞那里拿过每年600两白银的礼金。朝廷里的同乡、亲友、清流同党,还有中枢官员,都是张之洞的重点送礼对象。遇上慈禧太后的寿诞,张之洞更要精心准备贡品,绝不落于人后,更不可能在乎银两。

影视剧中慈禧太后的奢华生活

张之洞广收情报、大把撒钱,虽然未能把他送入中枢,但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比如南洋华侨邱菽园,曾经全力支持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运动。但在张之洞的策反与收买下,最终不仅与康有为绝交,而且公开刊文,大骂康有为。

成就是相对的,张之洞的“书生之气”、廉洁自律也是相对的。某种程度上说,他与李鸿章的本质差别并不大,都是渴望权势与地位的帝国官员。在后世,他们的影响力之所以存在差别,主要源自处事风格、性格气质,以及各自面临的历史机遇不同。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两个鬼故事小型美容工作室起名吉林都市频道112是什么电话号码起个个性网名姜鸿波上门龙婿叶辰免费全文阅读东方秃鹰国语08年欧冠决赛2019年小女孩起名大全盗梦空间下载生肖牛起名宜用字描述天气的谚语影视墙壁纸效果图苏姓起名起队名口号大全属火的字女孩起名净资产收益率余姓起名女孩川菜餐厅名字姓万女孩起名带木属马女孩起名字大全通讯店铺起名字张刘起名大全集十二星座谁笑起来最好看排名公司部门起名outraged超级龙王李姓女孩起名属猴2018李卫当官演员表风驭少年生前被连续抽血16次?多部门介入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让美丽中国“从细节出发”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高中生被打伤下体休学 邯郸通报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何赛飞追着代拍打雅江山火三名扑火人员牺牲系谣言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中国拥有亿元资产的家庭达13.3万户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重生之我在北大当嫡校长”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测试车高速逃费 小米:已补缴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今日春分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七年后宇文玥被薅头发捞上岸许家印被限制高消费萧美琴窜访捷克 外交部回应联合利华开始重组专访95后高颜值猪保姆胖东来员工每周单休无小长假男子被流浪猫绊倒 投喂者赔24万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正式揭幕黑马情侣提车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回应蜉蝣大爆发当地回应沈阳致3死车祸车主疑毒驾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杨倩无缘巴黎奥运校方回应护栏损坏小学生课间坠楼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专家建议不必谈骨泥色变王树国卸任西安交大校长 师生送别手机成瘾是影响睡眠质量重要因素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兔狲“狲大娘”因病死亡遭遇山火的松茸之乡“开封王婆”爆火:促成四五十对奥巴马现身唐宁街 黑色着装引猜测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德国打算提及普京时仅用姓名天水麻辣烫把捣辣椒大爷累坏了

两个鬼故事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