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丨从《风之谷》到《记忆中的玛妮》,吉卜力动画幕后三十年

新京报书评周刊 2022-05-28

最近时间过得很快,又到周末,书评君的福利派来啦!

《龙猫》主角戏份被删实锤?

吉卜力动画电影《龙猫》(1988)剧照。

《千与千寻》的灵感来源竟然是夜总会?

吉卜力动画电影《千与千寻》(2001)剧照。

《幽灵公主》的结局竟然是“临时”编的?

吉卜力动画电影《幽灵公主》(1997)剧照。

《萤火虫之墓》直到上映当天还没有完成?

吉卜力动画电影《萤火虫之墓》(1988)剧照。

还有《风之谷》《天空之城》《红猪》《侧耳倾听》《哈尔的移动城堡》《辉夜姬物语》……对于这些吉卜力经典电影,你是否知道它们背后都发生了哪些故事?那个位处东京都近郊小金井市的吉卜力工作室,又到底有着何种魔力?

吉卜力动画电影《侧耳倾听》(1995)剧照。

本期将要推荐给大家的,就是一本包含上述所有幕后故事的揭秘之书《乐在工作:与宫崎骏、高畑勋在吉卜力的现场》。吉卜力的经典传奇不可复制,那它究竟是如何成为业内王者的?在这本书中也许可以找到答案。

《乐在工作:与宫崎骏、高畑勋在吉卜力的现场》一书由吉卜力工作室创始人之一、前社长铃木敏夫亲自撰写,揭开了吉卜力这一动画王国的一角,三十年间罕为人知的辛秘,书中还收录有包括分镜图、吉卜力内部流程图、电影制作计划表等数十幅珍贵图像。

本周福利

《乐在工作:与宫崎骏、高畑勋在吉卜力的现场》

前方预警,福利来袭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动画是19世纪末法国雷纳德创作的《可怜的比埃洛》,这部电影一共用了五百张手绘稿。

而到了2008年上映的宫崎骏《崖上的波妞》,则是共历时四年以17万张全手绘画稿制作而成。

《可怜的比埃洛》和《崖上的波妞》(右)

在《崖上的波妞》背后,正是大名鼎鼎的“吉卜力”。

那么,在吉卜力这个梦与狂想的动画王国中,又有哪些幕后故事呢?这一切可能要从铃木敏夫的故事说起。

1972年,铃木敏夫进入德间书店工作,差不多到1978年春,尾形英夫请铃木敏夫来做《Animage》的创刊。

年轻时候的铃木敏夫

铃木敏夫一开始是做内容编辑的,在此之前,他做的是面向儿童的电视杂志,对做动画研究杂志没有一点信心。

但也因为这本杂志,他遇到了宫崎骏和高畑勋两个人——

在第一次打交道的阶段,高畑勋花了一个半小时打电话拒绝了铃木敏夫不要见面,而宫崎骏则是因为创刊的版面篇幅问题也没能合作成功。

上图为只用了三周时间便出版发行的《Animage》创刊号的封面,下图插画为《风之谷》的概念图

好在因为这次交手机缘,铃木敏夫对宫崎骏和高畑勋两人印象深刻,在之后的交集中熟络起来。

图为高畑勋作品中追车场面的分镜,能看到“弯道超车咯!”的台词被写在93卡旁边,这是铃木提出的说法

1981年铃木敏夫第一次提出的企划案没被通过,理由是“没有原著”。

老宫得知后给出的反应很不一样:“要原作,我就给他们画一个。”

于是《风之谷》就开始在《Animage》上连载了,最终于1984年3月在影院公映,观影人数达到了91.5万。

后来由于找不到制作宫崎骏和高畑勋动画的基地,1985年6月,铃木敏夫、宫崎骏和高畑勋三人共同成立吉卜力工作室。

风之谷的风潮还吹到了工作室的取名上。

“吉卜力”这个名字的来源大概已经广为流传,是指撒哈拉沙漠上吹过的热风,连带之后2005年吉卜力脱离德间书店独立运行要换一个新的名字,老宫又起了一个同样意思的名字,叫“希洛克(Scirocco)”。

但很可惜,新名字风评不太好,最后只能继续用吉卜力。

当初在组建吉卜力的时候,老宫和铃木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铃木,怎么办?”

“什么事?”

“到底是在德间底下做,还是咱俩出来单干呢?”

“我觉得还是在德间旗下做比较好。”

“为什么?”

“这样我们就用不着考虑公司经营的问题了。”

“原来如此!我懂了!”

其中自然有关于经营和资本的问题,如果还要管钱的话,就没办法放心大胆地做事,很难兼顾到自己喜欢的电影了。

导演专心自己喜欢的创作,铃木敏夫则开始负责创作之外的大部分工作。

图为《心之谷》的手写进程表,如此复杂烦琐的动画电影制作流程,制片人也必须了如指掌

从1985年至2014年,三十年间吉卜力以一到两年一部动画电影的速度产出,创作主力是宫崎骏和高畑勋,铃木敏夫则肩负起大部分电影的制片工作。

精彩试读

“最重要的是成为导演的伙伴”

——由《风之谷》发端的吉卜力工作室

宫崎骏真是个工作勤奋的人。对他而言,我就像是“大树懒的后代”。的确是靠很多朋友一起帮忙,才掰开了我紧紧抱住树干的三根手指,但老宫依然是这些人当中最特别的一个。首先,是因为他总能勤奋地工作及绝不吝惜贡献出他的才华。其次,是由此带来的紧张感与压力。他总是毫不留情地怒斥我的懒惰、时时刻刻站在背后盯着我、逼着我工作、从我贫瘠的才能中压榨出力所不能及的东西,这个人就是宫崎骏。总之,如果不是年轻时每日耳濡目染他极具献身精神的工作风格,我的事业一定会在半途而废的妥协中告终。

——高畑勋《爱的火花》,1996年

○ 被否决的企划案造就了《风之谷》

自从我与高畑、宫崎二人认识以后,《Animage》也走上了正轨。

人啊,有了欲望,就开始想做各种各样的东西。德间书店的社长德间康快当时想把公司的经营板块扩展到影像、音乐、印刷品等多个媒体领域,所以在公司宣布只要有企划案都可以直接找他提。

我第一次提出企划案是在1981年。关于这个故事的详情,我已经写进《电影道乐》(2005年)里了,我在此引用一下:我认为动画应该也属于电影的一种形式,于是我找宫崎骏商量制作了一份企划案提交了上去。

最开始放进企划案的是部武打片,我临时起了个名字,叫《战国魔城》。老宫在创作阶段融入了许多概念,不过整体来说,就是想做个岩见重太郎击退狒狒、表藤太打败蜈蚣那样的故事。

这不单是因为过去的传说故事有趣,还因为战胜巨大的怪物是日本的一种传统文化。就像名字里“魔城”二字所预示的,构想中也有一座城,整体氛围则比《幽灵公主》更朴素,这有点像是以它为原型的企划。

最后,这个企划案没能被通过。没通过的理由很牵强,竟然是因为“没有原著”!德间集团旗下的大映电影公司的人也参加了会议,他们说:“将没有原著的作品直接搬上大银幕是中不了大奖的。”

我把情况转告给老宫后,他的反应很棒:“要原作,我就给他们画一个。”于是《风之谷》就开始在《Animage》上连载了(1982年2月号开始连载)。

吉卜力动画电影《风之谷》(1984)剧照。

在开始连载前,还发生了一个让我觉得“也就只有老宫干得出来”的小插曲。那就是关于绘画方式的选择。之前已经决定了用一个宏大的故事做内容,但是否要体现在画面上还没有想好。有一天,老宫给我打来电话:“你快过来。”我赶过去一看,他已经把故事的前几页内容分别用三种形式画了出来。其中一种是画风细密的,另一种则是线条简单、阴影也很少的画风,用老宫的话就是“松本零士的画风”,还有一种则介于前两种风格之间。“铃木,这三种风格选哪种好呢?”这真是个难以抉择的问题啊。

根据老宫的说法,“画风细密的创作效率很低,一天大概只能画一幅,而线条简单的则一天能画24页左右”。然后他问我:“选哪种呢?”想让我做这种判断,就跟让我拿秤来称出两边孰轻孰重一样。

我正因此而烦恼,他还在一旁催促:“铃木,选哪个呢?”虽然我心里想着可能会影响连载的速度,但我还是不由自主地选了画风最细密的那幅,因为它独特的笔触和细密的画风有着深深吸引我的魅力。

事实上,这部漫画发表后,很多读者都表示,不仅被作品中的世界观所征服,而且画面的冲击也极大。

○ “电影化的条件只有一个”

虽然《风之谷》漫画以这样的契机开始了连载,但老宫对待此事相当认真。明明是他自己说要给电影画出原作的,结果却又为此烦恼。他跟我说:“铃木,为了电影企划而画漫画,是对漫画创作的不尊重。带着这种动机画出的漫画是不合格的,也不会有人看。我要把它当作一部真正的漫画来做。”老宫一直都是这样,在有多种选择的情况下,他最后总会非常认真地做决断。

不过我们其他人还是想拍电影,共事的人也都是这么想的。尾形先生想到一个主意:“我们制作一部5分钟左右的预告片吧。”但一如既往地,到底如何做、用什么方式给别人看,尾形先生想都没想。

吉卜力动画电影《风之谷》(1984)剧照。

可是编辑部的人却很喜欢这个主意,开始全心投入制作动画的思考中,这种氛围也正是尾形先生制造出来的。当时,也是尾形先生提案,德间书店主办了“动画格兰披治大奖赛(Animage 大奖)”,大家就想利用这个机会放映。于是尾形先生便去拜托老宫。

“5分钟根本播不了什么啊!”

“只让观众看到其中一些画面就可以了。”

“那也必须画很多东西才行啊。”

“那 10 分钟左右的短片如何?”

尾形先生突然就把时间加了一倍。而当时所有人都不知道这件事的复杂性,所以就顺水推舟做下去了,不过,那之后很快就出来了很多方案,我们最终决定把制作方向定位在长片动画上。

老宫属于那种经常打压士气的人,所以一开始他并没有被大家的昂扬斗志带动起来,不过后来他也渐渐地投入了进去。到了终于决定将作品电影化的时刻,老宫突然提出一个条件,那就是制片人非高畑勋莫属。

当时我也没多考虑,想当然地认为他们俩是一直合作的工作伙伴,所以老宫创作新电影希望与高畑合作也是很自然的事。创作电影确实会有这方面的问题。如果与熟悉亲密的工作伙伴一起拍片,就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也更容易营造出工作氛围,创作出好作品。接下来就要做《风之谷》了,老宫面对这么多问题,最焦虑的应该就是不能跟亲密的伙伴一起工作。而高畑如此强大,有他在身边,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应该就是这么回事吧。”我单纯地理解完,便去请高畑就职。

然而,这并非一件简单的事。

○ 高畑和宫崎的目标

高畑和宫崎二人的关系可以追溯到他们在东映动画工作时期。

高畑在1959年进入东映动画公司,老宫则是1963年最后一个进入公司的合同聘用人员。曾有一个时期,高畑担任副委员长,老宫担任书记长,两人搭档工作。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他们制作了《太阳王子》。

后来他们俩都辞职了,但依然很有缘,之后又在另一家公司里一起工作。有一个时期,老宫曾在高畑的手下从事电视动画的工作。那个时期的作品有《阿尔卑斯山的少女》《三千里寻母记(母をたずねて三千里)》《红发少女安妮(赤毛のアン)》。

在那段时间,老宫主要负责的工作是构图(layout)。如果类比真实电影的拍摄,他就相当于摄像。换言之,就是设计画面和绘图。

图片当然都是平面的。高畑和宫崎一直在努力实现的其中一项工作,就是研究如何用平面图表现人物远近运动的场景。他们研究并尝试了很多种方式表现人物从近处走向远方以及从远处走到眼前的运动画面。

这是非常复杂的手法,我们看看迪士尼早期发行的动画就清楚了。角色在画面中移动的时候不是从左到右就是从右到左,仅此而已,根本看不到人物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的画面。从构图上来说,要用平面图表现真实的移动非常困难,但高畑无论如何就是想做迪士尼做不到的事。于是他和老宫不断尝试,向动漫界的最尖端手法挑战。

后来,他们的创作手法也吸引了迪士尼的目光,并被迪士尼学习运用到了动画里。对此我曾经发表了一些看法(《〈千与千寻〉战胜了迪士尼》,2002年):1990年前后,以杰弗瑞·卡森伯格为中心,《美女与野兽》《小美人鱼》《阿拉丁》等迪士尼电影都非常有趣。一方面是因为电影迎合了那一时期观众的审美;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从这一时期开始,迪士尼电影学习了宫崎骏动画的创作手法。原先要想在动画世界里用纵向的画面,就是人物从画面的远处走到眼前,表现人物的移动是很困难的。迪士尼也深知这一点,因此,迪士尼之前的动画都是横向运动的,而敢于挑战纵向画面创作手法的是高畑勋和宫崎骏。迪士尼在研究了他们的创作手法后,才开始在电影里大量运用这种手法。当你仔细看《钟楼怪人》时,你会看到很多场景让你产生自己是在看《卡里奥斯特罗之城》的错觉。

老宫真是个敬业的动画人,他到现在还常认真地说:“我真的不适合当导演。”每次听到这话我都会心想,我也不适合当制片人吧。总之,就是因为有这样的历史,所以他才提出了“制片人非高畑莫属”的条件。

○ 制片人高畑勋的能力

虽说第一次通电话时我就见识到了高畑拒绝人的功力,但这次我又切身体会了一次。我劝说了他两周,他怎么都不肯点头,只给我看了他的大笔记本。他很喜欢在大笔记本上做记录。那时没有现在这些文字处理软件,写错了只能在上边涂改,但他就是喜欢把查的资料都统统记在上面。比如关于自己认识的制片人的情况,日本有哪些类型的制片人,美国的制片人有何特点,欧洲的制片人又有何不同等,而且不只涉及电影制片人,还包括了话剧制片人。

他把笔记本递给我说:“铃木,你看看,就这一本。”我匆匆翻看,只见笔记本的最后一页上写着:“综上所述,可见我不适合当制片人。”已经劝说他两周了,我也终于受不了了。回来后我把情况告诉了老宫,问道:“制片人真的非高畑莫属吗?”他听了之后,沉默了半晌,终于开口说:“铃木,你能陪我去喝杯酒吗?”我向来不喝酒,老宫是知道的,而且他也是几乎不去酒馆的人。但他都说了,我只好默默地陪他去。

吉卜力动画电影《风之谷》(1984)剧照。

到了酒馆,老宫一杯接一杯地喝着日本酒,把我看傻了。我从来没见过这个样子的宫崎骏。后来他大概是喝醉了,就哭了起来,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我非常为难,不知该对他说什么,只能沉默地陪着他喝。突然他开口说话了:“我把我的全部青春都奉献给了高畑,却什么都没有得到。”我听了大吃一惊,半句话都说不出,也没往下问。我心想,原来他是这样想的啊。

喝完酒,我直接就去了高畑那里:“高畑,还是请您来当制片人吧。”“不要,我都说过了,我不适合当制片人。”我不自觉地提高了声音:“是宫崎请您当制片人的!他说制片人非您莫属。朋友这么为难,您难道不能助朋友一臂之力吗?”这大概是我唯一一次用那么大的声音对高畑说话。高畑听了这话,说道:“对不起,我明白了。”

他终于答应了当电影的制片人。

不过话说回来,高畑真正接手了以后可谓是大显身手。导演转制片人,其实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因为要站在完全相反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我也正是在这个时候,见识了高畑作为制作人的杰出能力。

从一上来确定工作地点和团队成员的指示开始,一切都以不给老宫增加负担为前提来考虑和执行。单说做预算的方法这一项,就非常合理且实际,令我敬佩不已。他将所有人的工作全部数值化,精确到定好单价,比如原画一卡多少钱等。然后用累计的方式计算,按部门指定好基准额度。这种非常简单易懂的方法,令我受益匪浅。

在我看来最好的一点是,高畑并非专业的制片人,所有事情对他来说都是第一次经历。他是那种对待所有事物都回到原点、原则上考虑的人,所以并不会采用一直以来的常识或是大家一贯的做法。

他一边思考一边学习,所说的话都非常具体,连外行人都能轻松理解。这也让我受益匪浅。甚至可以说,我就是从高畑身上初步学到了电影制作的知识。

吉卜力动画电影《风之谷》(1984)剧照。

后来,我问高畑:“身为制片人,最重要的是什么?”他的回答简单明了:“非常简单,那就是要成为导演的伙伴。”总的来说,导演是一种孤独的职业。尽管在他麾下有很多工作人员,他却进行着一场孤独的战斗。因为各种各样的压力会扑面而来,所以制片人首先就必须站在创作者这边,就是这么回事。他的这种说法令我心悦诚服。

○ “来不及也没办法”

说到《风之谷》,有两件事让我印象最为深刻。

一件发生在制作接近尾声的时候。毫无悬念,制作时间在不停地流逝,电影却丝毫不见要完成的意思,就连老宫也开始着急了。

其实老宫是个想尽办法都要严守完成时间的人,因此他把高畑和我,还有主要相关人员都召集在一起开会。他说:“这样下去电影可要完不成了。”

负责管控进度的是制片人高畑。老宫说,想听听制片人的意见。

吉卜力动画电影《风之谷》(1984)剧照。

当时高畑不慌不忙地说的话,我到现在都记得很清楚。你们猜他说了什么?

“来不及也没办法。”高畑这个人,越是这种时候讲话越直接,而且声音还很大。人啊,真是有意思,这种时候谁都不吭声了,都低着头沉默。我也同样无所适从,终究还是跟大家一样低下了头。

沉默了好一会儿,老宫说道:“既然制片人都这么说了,那我们再开会也无济于事了。”那之后,老宫拼命熬夜工作,最后终于把电影完成了。

虽然我讲了很多高畑身为知名制片人的风采,但是最后的最后,他还是站在了导演的立场上。“来不及也没办法”,导演高畑勋的这句话,日后不知让我哭了多少次。

身为导演的高畑,对于这种电影制作上的时间限制,即便不能说视若无睹,也是相当不以为意的。制作《阿尔卑斯山的少女》时有过这样的事,那时候因为每周都要播放一集,所以必须提前做好备用的片子。这个制度本来是有利于带动大家工作劲头的,可是他却以“反正下周才播”之类的理由,拖到最后关头都没有决定片头用什么图。这张图是由老宫负责画的,虽然他也催着说“‘吧唧’,快点决定啊”,可高畑就是一直拖着。这个过程中,高畑还抓着制片人理论起来。我无意中听了一耳朵,他正在说:“为什么非要每周播一集呢?”这场辩论经过了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依然没有结束。其他工作人员需要导演的指示才能动手,也就只能干等着。

后来据说,老宫在万般无奈之下,没跟高畑商量,就自己决定了片头。这段故事我大概听老宫念叨过一百万次了。(笑)

据说从高畑的处女作《太阳王子》开始,他就是这种不紧不慢的样子。倒是老宫为进度操心不已。“吧唧,没问题吧?赶得及上映吧?”高畑淡定地说:“没关系,咱们手上有‘人质’啊!”“什么人质?”“就是电影胶片啊!”

○ 改换最后一幕

另一件事是关于影片的最后一幕。面对王虫的大举进攻,娜乌 西卡从天而降。一开始,老宫打算在这里结束。如果真的这样结束,那电影又会是什么感觉呢?不觉得少了一些精神上的升华吗?每次到这种时候,我就觉得老宫这个人欠缺一些服务精神。

看了最后一幕的分镜,我总觉得“这样就行了吗”,并且高畑似乎也有这种感觉。我们两人来到一家咖啡厅,聊起了“这样的结尾究竟如何”的话题。高畑问:“铃木,你怎么看?”我说:“作为结局,有点无聊啊。真的没问题吗?”而高畑的疑虑概括来说就是:这终归是一部娱乐电影,娱乐电影用这样的结尾似乎不太合适。高畑不是非常善于分析原因嘛,一说起来就会没完没了,并且话题也越扯越远,结果这样也不行、那样也不行,聊了大概8个小时吧。

而且因为他说:“铃木,你也帮帮忙啊。”于是我们两个人绞尽脑汁想出了三个结尾方案。方案A是保持老宫的想法不变。王虫进攻的时候,娜乌西卡降落在它们前面。方案 B 是高畑提出来的:王虫冲过来,娜乌西卡被吹飞出去,最后成为永远的传说。方案C是娜乌西卡死了一次,然后又复活了。

“铃木,这三个方案,你觉得哪个好呢?”

“应该是死后复生的最好吧。”

“那我们去说服老宫吧。”

于是我俩一起去找老宫。这种时候高畑可狡猾了,什么话都让我来说。为什么呢?当然是因为他不想负责任喽(笑)。决定是他做的,如果老宫照办了,但是日后又后悔了,不就成他的责任了嘛。

他就是因为不想这样,才让我去说的。我当然看透了这一点,可也没办法,只能背起说客这口锅。

“老宫啊,关于最后一幕,如果娜乌西卡落下来电影就结束了,观众会不会看不太明白呢?不如让她砰的一下被撞飞,然后就在大家猜测她是不是死了的时候,她再次复活,你觉得怎么样?”

当时电影就要上映了,老宫也很焦虑,他听了我的话说道:“好,我明白了,就用你说的那个结尾吧。”于是,影片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为影片的结局所感动的观众,非常抱歉,这就是影片的幕后真实故事。

吉卜力动画电影《风之谷》(1984)剧照。

这一幕后来引起了很大争议。有人说这完全违背了原著。当然也有其他各种各样的讨论。老宫这个人又非常认真,所以他很为此烦恼。当他一脸严肃地来问我:“铃木,真的是那个结局比较好吗?”

这个时候,我的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而老宫一直到现在还为此事耿耿于怀。

说到此,我又想起另外一件事,是关于作家堀田善卫的。当时,我们请了堀田先生给《天空之城》的官方资料集撰稿,作为参考,让他看了《风之谷》的录像。他看得非常起劲,让我感觉很开心,可是最后娜乌西卡被王虫撞飞的时候,他一边说着“嗯,真有意思啊”,一边就打算起身走人了。我们赶紧对他说:“还没有结束,后边还有情节。”看完后他说道:“原来她最后复活了啊!”我到现在还记得这件事。

最终,《风之谷》于1984年3月在影院公映(东映动画),观影人数达到了 91.5 万人。

——《乐在工作:与宫崎骏、高畑勋在吉卜力的现场》

                                           

《乐在工作:与宫崎骏、高畑勋在吉卜力的现场》

作者:[日]铃木敏夫

译者:杜蕾 陆求实 赵婉宁

版本:磨铁丨中国华侨出版社

2022年4月

如何

参加

1

想要书的朋友请在下方留言区直接留言,给我们发来你想要《乐在工作:与宫崎骏、高畑勋在吉卜力的现场》的理由,或者与吉卜力经典电影相关的故事!你给出的理由越真切,分享越动人,距离收到赠书也就越近。

2

《乐在工作:与宫崎骏、高畑勋在吉卜力的现场》赠书共8套,将赠送8位读者。我们将在点赞数量最高的5位读者中选择2位读者,同时选择留言最为精彩的6位读者赠出该书。如果未能入选,又希望拥有此套《乐在工作:与宫崎骏、高畑勋在吉卜力的现场》,也可以点击书封进行购买(有福利价格)。

3

活动截止日期:2022年5月30日10时(我们会通过回复留言确认福利获得者,然后请被选中的读者另外单独发一条留言,告诉书评君你的邮寄地址和联系方式)。

整合:安也;编辑:张进;校对:卢茜。

福利派

阅读需要主张

两个鬼故事郭氏小孩起名春假大屠杀早稻田大学排名狗年起名大全女孩联盟起名字天津电视台少儿频道风险评估烁起名表达什麽5944免费空间文言文字典穿成耽美文炮灰女配caxa电子图板下载麻花加盟植物大战僵尸社区版虐杀原形的无限之旅七月猴宝宝起名yueb天空不要为我掉眼泪机械租赁公司起名大全高贵霸气女宝起名放开那三国3无颜之月动漫dd3737根据诗经起名字李张姓氏合在一起取名姓夏女宝宝起名的宝宝起名要听什么用海字的起名迷天花芯电影少年生前被连续抽血16次?多部门介入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让美丽中国“从细节出发”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高中生被打伤下体休学 邯郸通报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何赛飞追着代拍打雅江山火三名扑火人员牺牲系谣言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中国拥有亿元资产的家庭达13.3万户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重生之我在北大当嫡校长”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测试车高速逃费 小米:已补缴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今日春分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七年后宇文玥被薅头发捞上岸许家印被限制高消费萧美琴窜访捷克 外交部回应联合利华开始重组专访95后高颜值猪保姆胖东来员工每周单休无小长假男子被流浪猫绊倒 投喂者赔24万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正式揭幕黑马情侣提车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回应蜉蝣大爆发当地回应沈阳致3死车祸车主疑毒驾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杨倩无缘巴黎奥运校方回应护栏损坏小学生课间坠楼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专家建议不必谈骨泥色变王树国卸任西安交大校长 师生送别手机成瘾是影响睡眠质量重要因素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兔狲“狲大娘”因病死亡遭遇山火的松茸之乡“开封王婆”爆火:促成四五十对奥巴马现身唐宁街 黑色着装引猜测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德国打算提及普京时仅用姓名天水麻辣烫把捣辣椒大爷累坏了

两个鬼故事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