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无障碍
  • +1

“过好自己的一生”太难,我们或许可以向袁枚取取经

2023-04-17 12:2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HISTORY

07

历史的温度

时间从不停留,盛筵必将结束,至交终有一别,帷幕注定降下,时代总会更迭。面对无法回避的退隐、告别和离席,该踉跄逃离,还是体面作别?

当时间的潮水涨落,有太多细节消失其间,引人遐想,也令人嗟叹。作家张玮在新作《历史的温度7:那些退隐、告别和离席》中,将这些故事、这些人物,从历史中打捞出来,用一如往昔的平静口吻与细腻文字,让风干的历史变得鲜活,让陌生的名字重新丰满,让每一次告别,都留下色彩与温度。

张玮/著,中信出版集团

1

袁枚离开“体制”后,首先做了一个“房产开发商”。

当然,他信奉“房住不炒”,因为他只开发一套房产,且是为自己准备的——34岁在江宁做知县的时候,他花300两银子在城郊小仓山北麓买下了一座荒废的庄园。

这座园子其实大有来头:最早为江宁织造曹寅所建,后曹家被抄,继任的江宁织造隋赫德接手,取名“隋园”,后隋家又被抄,庭院荒废,最终为袁枚所购得,改一字,取名“随园”。

没错,这座随园,就是曹寅的孙子曹雪芹写的《红楼梦》里“大观园”的原型,袁枚自己也很得意,曾经写过:

“雪芹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中有所谓大观园者,即余之随园也。”

别看这座随园只要300两银子就能买到,其实就像欧洲的那些古堡一样,买起来便宜,维护起来贵。袁枚拿到这个园子的时候,它已是荒芜得连刘姥姥都认不出来了,所以他接下来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倾尽积蓄,把这个园子改建好。

袁枚后来自己回忆:

“随园一片荒地,买价甚廉;我平地开池沼,起楼台,一造三改,袁枚:人生一大幸事,就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所费无算,与我贫贱起家光景相似。奇峰怪石,重价购来,绿竹万竿,亲手栽植。又颇能识古,器用则檀梨文梓,雕漆鸧金;玩物则晋帖唐碑,商彝夏鼎;图书则青田黄冻,名手雕镌;端砚则蕉叶青花,兼多古款。为大江南北富贵人家所未有也。”

可以想象,改建随园要花去袁枚多少钱,所以他一度也囊中羞涩。当初他结束告病,去陕西做官,其实是主动请求复职的,但绝不是因为“官瘾”复发,而是失去俸禄后又把积蓄都投在了随园,实在是没钱了,想再去问国家领点工资,只是最后也没领到多少。

曾经也有人怀疑,“无官不贪”,袁枚为官六七载,虽然是七品知县这种小官,但是不是也贪污了大笔钱财?袁枚是不是个贪官,史料并没有明确记载,但他公开过自己的积蓄:3600两银子。

清朝的知县年俸禄大概是45两银子,外加每年还有“养廉银”——一般是俸禄的10~100倍。这么算起来,袁枚六七年收入积蓄3600两其实也是挺正常的一件事。

但是3600两白银,是撑不住重建随园这个浩大工程的。

“节流”是肯定节不住了,那就只能“开源”。

早已身无官职的袁枚,怎么承担得了随园那么大的开销?

2

应该说,无官一身轻的袁枚,确实放飞了自我。

第一,他变身为地主,用传统的思维方式先稳住基本盘:以地生钱——收租。

袁枚把随园东面和西面的田地做好划分,分包给十三户人家认领种植,他负责收租收粮,以地养地。

第二,他又变身游乐场主,用现在的互联网思维扩大经营规模——前端免费,后端收费。

袁枚将随园的围墙尽数拆去,在大门口贴了一副对联(出自唐代诗人杜荀鹤的《题衡阳隐士山居》):

“放鹤去寻三岛客,任人来看四时花。”

他欢迎各地游客免费入园参观。游客入园,在饱览景色之余,总要饮茶喝酒吃饭,这就在袁枚这里产生了消费。而袁枚之前已经将一些土地租给了农户,种菜种果,养鸡养鸭,实现了自产自销,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利润:

“树上有果,地上有蔬,池中有鱼。鸡凫之豢养,尤为得法。美酿之储藏,可称名贵。形形色色,比购诸市上而更佳。”

如此集吃喝玩乐为一体的随园,自然名声大噪。每逢佳节,随园里人头攒动,文人墨客,竞相前来,据说园内亭台楼阁的门槛每年都要换一次。

袁枚的族孙袁起根据年少时回忆画的《随园图》(局部)

第三,除了不动产产生利润外,袁枚也没忘了自己的老本行:写手。

袁枚的孙子袁祖志曾在他的《随园琐记》中写过一句话:

“(袁枚)五十年中,卖文为活,竟有一篇墓志赠银万金者。以故可以扩充园圃……”

袁枚文笔了得,也不端着,但凡有人来求神道碑、墓志铭、墓表、行状行略,只要别让他写得太肉麻,他来者不拒,每次润笔费少则几两银子,多的一篇墓志铭收千两白银。

第四,袁枚还是个“教育家”,他在那个时候就开始出版“教辅”了。

还记得袁枚当年为了考科举,闷头给自己出模拟题目写八股文吗?他讨厌八股文,但不妨碍他拿八股文来赚钱:他把当年自己的那些习作和写八股文的心得汇编成册,出版了类似《高考语文作文得高分的30个技巧》或《公务员考试中申论的15个得分点》这样的“教辅书”。

一时之间,洛阳纸贵,全天下的考生每年都拜读学习袁枚编印的“科举考试辅导教材”,这些书往往一出版就被抢购一空。

第五,袁枚还做“班主任”:直接开门收徒。

收徒自然收学费,这也成了袁枚的一大收入来源。但袁枚当时引起争议的,是他公开收女弟子,一收还收很多。

清《随园湖楼请业图》局部

收女弟子在当时被看作伤风败俗的事情,但袁枚认为,很多女性的文学素养和诗歌创作水平其实都是超过男性的,在这一点上男女应该平等。袁枚一共收了20多名女弟子,还为她们刊印诗集。在袁枚的支持下,席佩兰、金兑、严蕊珠、金逸等一大批女弟子都有诗作留世。

袁枚之所以能成为这样一个一专多能的“KOL”,关键还是有才华。

作为一个有才华的人,袁枚是想留下点正儿八经的东西的。

3

乾隆五十五年(1790),《随园诗话》刊印出版。

这是在《小仓山房诗文集》之外,袁枚希望留世的另一部重要著作。

《小仓山房诗文集》集纳的是袁枚自己写的诗歌散文,而《随园诗话》则是袁枚品评诗歌、诗人以及各种修辞手法的一本诗歌理论文集。

《随园诗话》书影

相对于《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被后人议论得更多一些,因为在这本书里,袁枚正式归纳和总结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观点:性灵说。

所谓“性灵”,即从心灵出发。“性灵”之说并非袁枚首创,却在他手里发扬光大:

诗人创作诗歌的动力和动机,就应该是发自内心的真情;诗歌表现的内容,也应该是发自内心的真情;欣赏诗歌,更应该出自内心的真情。

尽管“性灵说”到后来也有走极端的问题,但在当时礼教禁锢、作诗必须引经据典的时代,袁枚这个主张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也带动了当时诗歌创作面貌一新。

当然,“真性情”如袁枚,也借《随园诗话》的编撰,攒了一笔随园维护费。

因为《随园诗话》是一本品评诗歌的书,所以难免要收录不少诗歌作为例子,有前朝的,也有今朝的。一些达官贵人就找上门来,请袁枚“把关”自己的诗作,以求能入选,流芳千古。

袁枚对这一点其实颇为头疼,因为这些送上门来的诗歌,大多是平庸之作,有的甚至不忍卒读,但有些人是旧交,有些人是大官,又实在推辞不得,怎么办?那就收点钱吧,不要白不要。

所以,有些实在推脱不了的诗歌,只要不是品相太难看,袁枚也会收入《随园诗话》品评一番,前提是交一些“费用”。反正“诗话”就是袁枚自己主观的评论,就相当于他自己搞了个排行榜,有些公认的候选作品当然要入榜,但也留了一些“活络”,让他有了腾挪的空间。

对此,袁枚自己也承认:

“有替人求入选者,或十金或三五金不等。”

对于资助他刊印《随园诗话》的湖广总督毕沅,袁枚自然也大加赞扬,甚至对毕沅母亲的诗作也有颇高评价。这就被一些人看不起,斥他“直是富贵人家作犬马耳”,和袁枚同时代的才子郑板桥更是骂他为“斯文走狗”。

但是,袁枚虽然在《随园诗话》里夹带了一些私货,但他对这本书的总体把关还是严格的,毕竟他知道这是一部要留给后世的作品。所以《随园诗话》一经出版,立刻因袁枚独到而深刻的见解赢得诸多赞赏,并且流传于世。

至于郑板桥,有一次听到误传的袁枚去世的消息,还失声痛哭,“但觉天昏地暗,云日黯淡”。后来两人相见,一见如故,袁枚还写诗相赠,调侃此事——对于袁枚的才学,郑板桥还是佩服的。

有了名,有了财,有了地,有了书,袁枚的人生应该说是圆满了。

但袁枚说“不”,因为他还有一个爱好,一直需要满足。

4

袁枚爱美食,是一个著名的“吃货”。

袁枚讲究吃,倒不是求贵,而是讲究做得好吃,并且要色香味俱全。有一次他去一高官家赴宴,席间主人为客人们每人上了一大碗燕窝,足足有四两,但清汤寡水,味道着实一般。看着其他宾客争相夸赞,袁枚颇不以为然:贵却不好吃,有什么用?要炫耀的话,那在碗里放100颗夜明珠好了。

袁枚推崇的,是将普通寻常的食材做出至味。为此,他赴宴的时候只要吃到好吃的,就一定要讨得制作方法,或者让自己的厨子登门拜访,学到烹制方法。

有一次,袁枚到一个朋友家吃饭,朋友知道袁枚好吃,就系上围裙,亲自给他做了一盘特色豆腐。袁枚一尝之后果然惊艳,立刻向朋友请教制作方法。朋友说:“你向我作三个揖,我就教你。”袁枚立刻离座,恭恭敬敬地向朋友作了三个大揖,学会了做豆腐的方法,回家一试,果然味道很好。

中国历史上,给厨师立传的事几乎没有发生过,但有个叫王小余的厨子就得到了这样的待遇,因为他是袁枚的主厨。王小余的厨艺相当精湛,又讲究食材选择,能按袁枚从四处搜罗来的食谱把食物烹调得色香味俱佳,深得袁枚信赖。王小余去世后,袁枚非常悲痛,称“余每食必为之泣”,所以就给他写了一篇传,题名《厨者王小余传》。

1792年,就在出版《随园诗话》后的两年,袁枚又出版了他的另一本心血之作:《随园食单》。

《随园食单》

《随园食单》凝聚了袁枚作为一个“吃货”的毕生经验和心得,记录了中国大江南北326种菜肴糕点的烹制方法,分为“须知单”“戒单”“海鲜单”“江鲜单”“羽族单”“点心单”等十四个部分,可谓面面俱到,尽心尽力。其中,“须知单”中列出了袁枚总结的20个烹饪操作要求,“戒单”中列出了14个注意事项,堪称袁枚作为“吃货”的肺腑之言。

比如:“切葱之刀不可以切笋,捣椒之臼不可以捣粉。闻菜有抹布气者,由其布之不洁也;闻菜有砧板气者,由其板之不净也。”

又比如:“屡开锅盖则多沫而少香,火熄再烧则走油而味失。”

这些中国厨艺烹饪的原则,至今大家仍在遵守。

《随园食单》中记载的很多烹饪方法,至今仍在沿用,比如广东名菜“烤乳猪”的做法,就是由《随园食单》记载的方法沿袭而来:

“先炙里面肉,使油膏走入皮内,则皮松脆而味不走。若先炙皮,则肉上之油尽落火上,皮既焦硬,味亦不佳。”

袁枚的这部《随园食单》堪称清朝的“舌尖上的中国”,而他出版这本书的时候,也早已达到了随性生活的境界。

有两个故事,颇能说明袁枚当时的生活状态。

成名后的袁枚除了爱吃,还喜欢游历名山大川。有一次他去天台山玩,在钱塘江边一时找不到渡船,看到有一艘官船停泊,就派人去报上姓名,想借船一渡。

结果船上那位新上任的官员一听袁枚的大名,立刻亲自跑来拜见——当初他科考的时候,正是读了袁枚出版的“教辅”才考上的进士。为了“报师恩”,他立刻把船让给了袁枚。

袁枚后来又想去仙都峰玩,到了处州(今浙江丽水),晚上住进一家客栈。店主一听是袁枚,叫来了七八个朋友,全是袁枚的忠实读者,他们立刻请袁枚到自己家中居住,好酒好菜招待,然后一起陪着袁枚游览了仙都峰。

应该说,袁枚已经得到了他人生想要得到的一切。

所以他连生死都看淡了。

5

袁枚年轻时找相士算过一卦,说他只能活到76岁。

袁枚本来是不信这个的,但那个相士还算出他63岁会得一子,结果他63岁的时候果然得了一个儿子,这就不得不让他认真考虑起76岁这个问题了。

到了76岁那年,袁枚果然开始经常拉肚子、胃不舒服(应该和他作为一个“吃货”也有关系)。眼看身形日渐消瘦,袁枚觉得自己大限将至,索性给自写了一首挽诗,诗的题目居然有23个字:《腹疾久而不愈,作歌自挽,邀好我者同作焉,不拘体,不限韵》。

自己给自己写挽诗还不算,袁枚还要他的朋友们都开始给他写挽诗。朋友哪儿好意思给活人写挽诗,基本没有理他,结果他又写了四首,取名为《诸公挽章不至,口号四首催之》。

清代叶衍兰《袁枚着色像》

袁枚把生死看淡,倒是挨过了76岁这道关口,他的人生终点最终停留在了82岁。

死因,据说还是“腹疾”。

在临终之前,袁枚留下了自己的遗言,无关“性灵”,无关“美食”,只是这样一句话:

“千秋万世,必有知我者。”

馒头说

袁枚临终前的那个遗愿实现了吗?

显然实现了,不然现在我们怎么会在这里聊他呢?

但有时候我自己也在想:袁枚之所以能千秋万世为后人所记得,靠的是什么呢?

靠天资聪慧,年少得志?肯定不是,古往今来,小时了了而大未必佳的“方仲永”多如牛毛,多少人片言只语都留不下来。

靠位极人臣,权倾天下?肯定也不是。小小七品县令,已经当得袁枚汗流浃背、捉襟见肘,最后还打了退堂鼓。即便继续当县令,袁枚也不是刚正不阿、明镜高悬的那一款,不可能像海瑞那样名垂千古。

靠他朱轮华毂,富可敌国?还不是。随园虽然产业可观,但也是他一个子一个子攒出来、赚出来的,并非一笔挥就,得来全不费功夫。且历史上那么多比袁枚有钱得多的富豪,如今谁还知晓?

那靠他是饕餮老客、美食大家?依旧不是。单以“美食家”能让后人如此研究和铭记的,从来没有过,且《随园食单》也只是细分领域的一本读物,不至于彪炳千秋。

那究竟靠什么?

个人以为,首先靠的还是袁枚自己的文才和作品。

袁枚确实是有才的,从诗到文,单看那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就可知他的功底。至于《随园诗话》,从诗歌理论到诗歌美学,是清代影响最大的一部诗话,自然配得上流传到现在。

这些好比是一棵树的主干,有了主干,再配上枝丫和绿叶,树才能显得繁茂:少年得志却仕途不顺,官场不顺就离开体制,坐拥豪园又生财有术,文传天下且弟子无数,纵情山水还饱尝美味……

这些如同传奇一般的经历,发生在同一个人的身上,自然就让人津津乐道了。

当然,在诸多因素中,相信很多人最羡慕或最向往的是袁枚做到了一点:进退自如,挥洒随意,完全过上了自己想过的人生。

这一点,即便放到开放得多、选择多得多的现今社会,也是很多人可望而不可即的。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看到,即便潇洒如袁枚,也是无法管到身后事的。

袁枚去世后不到三十年,随园就已经开始颓败。之后太平天国攻进南京,将随园内的珍宝洗劫一空,将整个园林开垦为农田,后来,随园的地面建筑都荡然无存了。

耗尽袁枚大半生心血的随园,几十年内就烟消云散了。

不过也正是因此,更是显出袁枚“过好自己一生”的难得——尽管我相信他也希望随园能够“千秋万世”。

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向,然后集中精力去努力经营好它,不要去想太多前前后后的事,快乐是自己的。

人生一世,不过百年,总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

有时候,不如想想袁枚。

我们未必能做到他那样,但体会一下他的心态,可能也会更豁达一些吧。

原标题:《“过好自己的一生”太难,我们或许可以向袁枚取取经 | 此刻夜读》

阅读原文

    两个鬼故事姓方起名大全女孩杭州千明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起名网站刻舟求剑的故事姓景起名女孩个体户起名后缀城市猎人成龙2014年属马女生起什么名字11月份女宝宝起名金融会议为饭馆起名长沙景点门票园林公司起那个名字好门第剧情介绍沫字起名寓意联通流量包夜深人不静shenjieweiji孙妍脱颖而出是什么意思霍姓起名leapftp娃娃起小名大全营业执照名称起名字易经起名公司属老鼠 起名对合作社起名发财树免费的起名软件有那些p2p电影网珠宝公司起名大全少年生前被连续抽血16次?多部门介入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让美丽中国“从细节出发”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高中生被打伤下体休学 邯郸通报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何赛飞追着代拍打雅江山火三名扑火人员牺牲系谣言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中国拥有亿元资产的家庭达13.3万户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重生之我在北大当嫡校长”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测试车高速逃费 小米:已补缴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今日春分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七年后宇文玥被薅头发捞上岸许家印被限制高消费萧美琴窜访捷克 外交部回应联合利华开始重组专访95后高颜值猪保姆胖东来员工每周单休无小长假男子被流浪猫绊倒 投喂者赔24万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正式揭幕黑马情侣提车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回应蜉蝣大爆发当地回应沈阳致3死车祸车主疑毒驾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杨倩无缘巴黎奥运校方回应护栏损坏小学生课间坠楼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专家建议不必谈骨泥色变王树国卸任西安交大校长 师生送别手机成瘾是影响睡眠质量重要因素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兔狲“狲大娘”因病死亡遭遇山火的松茸之乡“开封王婆”爆火:促成四五十对奥巴马现身唐宁街 黑色着装引猜测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德国打算提及普京时仅用姓名天水麻辣烫把捣辣椒大爷累坏了

    两个鬼故事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