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关怀版

中医与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两千年来,许多哲人大家都有解释,见仁见智之言论载诸典籍。本人不敢妄加臆断。

白“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近百年间不断有人将“阴阳五行”贬斥为“迷信”“封建”“落后”“不科学”“没有推演”“阻碍现代科学发展”的东西,而且每每都是与中医捆绑在一起来贬斥的。远的如1917年余云岫要废止中医,近的如建国初王斌要把中医同封建社会一同消灭。此后,中医一直处于“被改造”的命运。时至今日,主张“废医存药”的尚大有人在。

另一方面,许多有识之士把中医看作中华民族的第五大发明。我记得钱学森先生曾说过:“中医的奥秘一旦被破解,将引起一场(医学)革命。”2002年中医正处在艰难时刻,邓铁涛先生说:“(中医)这个第五大发明,将在21世纪发出耀眼的光辉。”毛泽东也说过:“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为什么同对一个中医,竟然有如此天上地下的褒贬呢?

记得十年动乱时期,我目击一群“造反”者焚烧、砸烂文物的场景。他们也是把迷信、封建、反动这些字眼加给文物。可怜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毁灭掉的是自己民族的文化!试问:余云岫、王斌二位知道阴阳五行与中医吗?知道中医是怎样愈病的吗?我敢断言,他们根本不懂为什么中医以阴阳五行作核心理念。

20世纪初,孙中山、梁启超、陈独秀、鲁迅诸位先生认为:中医诚可以愈病,却不能以愈病之理喻人。这个问题,似乎至今还没有人回答过。但是,钱学森先生预言了中医对世界医学未来的影响;而邓铁涛先生2003年降服“非典”的实践,向世界展示了中医的实力。

中医为什么会从冷落中复兴?中医为什么会影响世界医学?中医是怎样愈病的?“阴阳五行”是什么?为什么中医与“阴阳五行”灵肉交融?对这些问题,我陋不白揣,试图以现代人的思维、以现代人的观念、以现代人的语言表述一通,索性也把“阴阳五行”与中医捆绑起来一同理论。若海内外师友不吝赐教,则为幸甚!

一、阴阳五行是什么?

阴阳五行是哲学,是人文哲学?是思维哲学?是生命哲学?且不必讨论,先看清内涵再说。它具有哲学的一切特征,即无定论性、宏观性、普遍性、抽象性,古今中外哪一个学者也不可能说出阴阳五行属于哪一个领域。军事家研究它用于制胜强敌,中国的兵法崇尚“以不战而屈人之兵者为上”(如墨子之“非攻”篇);以“一战而胜者为中”(如“围魏救赵”)。这种军事思想是从哪儿来的?阴阳五行!墨子与孙子不过是用了五行中“依赖”与“制约”关系发生的“变化”而已。诸葛亮在隆中与刘备论天下三分之策,同样是阴阳五行中的“依赖”与“制约”构成的三角关系。赤壁战败,曹操逃命华容道,诸葛亮深知关羽不会杀曹操而特令关羽赴华容;诸葛亮为推卸不杀曹之责而命关羽立军令状。为什么?如杀曹则破坏了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鼎足形势,蜀国便无存在的依托,这是在政治上运用阴阳五行。此外,经济学家研究阴阳五行可有富民强国之策;厨艺家研究阴阳五行可以调和众口。今天我重新解释阴阳五行,是为了中医用以疗疾养生。阴阳五行是无定论性的,可以从任何方向解释。

古人从金木水火土五行衍生出五方、五色、五气、五味、五谷、五果、五蔬、五畜、五脏……配以生、克、制、化,形成一个有秩序的“五”的关系。近代学者郭沫若先生认为“五行金木水火土”是古代先民不满于神权统治,提出这个原始的“原子说”,认为宇宙万物是五种物质组成,以反对神权统治(《十批判书》)。对于几千年以来的文化遗存,人们有不同的认知,这是很自然的事。一切解释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于读者,择其善者而从之可也。

我对阴阳五行的解释,是从什么方向去认识的呢?《黄帝内经·天元纪大论》有一段讲阴阳五行的话:“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生杀之本始,变化之父母,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这段话说得好极了,指出了研究阴阳五行的方向,说明了阴阳五行的内容,而且断言为医不通晓阴阳五行是不可以的。

所谓“五运”,便是“五行”。古代“五运”与“五行”同指五项运动。“运”字不用说,“军”在走动这不是运动吗?“行”字为“彳”“亍”组成,“彳”读音“CHI”,在甲骨文为脚、胫、股相连之象,意为向前迈步;“亍”读音“CHU”,意为止步。一迈一止即向前移动。所以说“运”与“行”都作“运动”解。

“阴阳”在这里的意义很明确,“阴”为静态,为具象有形质的东西;“阳”为动能,是无形质、无象的东西;而“阴阳”是普遍对立而又统一的。“阴阳”这个东西在运动,五项运动——五行。

“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这是说阴阳五行运动乃大自然的运动规律,这个运动规律是“万物的纲纪”,而用“金水木火土”代表万物。如把“金水木火土”看作是五种物质,无论如何你也说不通生杀变化的深邃内涵,只有用“金水木火土”代表万物才能说通。

“金水木火土”不是五种物质,而是五项运动,所以称“五运”“五行”。“金”不是金银铜铁,“水”不是氢二氧一,“木”不是松柏杨柳,而是宇宙万物的五行运动。甚么运动呢?自然之规律的运动、万物之纲纪的运动、生杀之本始的运动、变化之父母的运动,你说甚么运动符合这些条件呢?

我们先认知一下什么是“道”?《说文解字》:“所行道也”。那么宇宙万物行走的道又是什么呢?用现代语言说,在无限的时间与空间里,自然万物生、死、盛、衰变化的运动规律,就是天地之道。

什么是纲纪呢?“纲”是一个网的大绳,提起纲,不论网有多大,就一目不少地举了起来;“纪”是制丝人把丝的每一端都归于一纪之中,衹要握住纪,丝无论多少,便被提了起来。(按:五丝爲糹聂,倍糹聂爲升,倍升爲緎,倍緎爲纪。——《西京杂记》)

“万物之纲纪”,这里是指五行阴阳运动把宇宙间纷繁复杂万万千千的事物归纳在五行运动之中,万物的生死盛衰一切变化的发生,一切发生的根据,一切变化的原因,尽在五行阴阳运动之中。反过来说,我们掌握了五行阴阳运动的规律,便了解了万物生死盛衰变化的由来与根据。我们看到,阴阳五行运动的规律,是生命由生到死的变化规律。

这是《黄帝内经·天元纪大论》告诉我们的。《天元纪大论》的作者是谁,不可知,但说的这话,是有根据的,是对五行阴阳深邃的概括论断。这是阴阳五行的研究方向,是可信的。从先秦至今,研究阴阳五行的学者很多,说法也不尽相同。古人的研究是古代人的智慧。我们今天不能亦步亦趋按古人的足印走,而要继承,发扬。继承,不是复古;发扬,则要有新内容,起码要用现代人的思维去思考,用现代人的语言去表述,用现代人的观念去认识生命与生命过程。我想,阴阳五行应该是大众可以理解的阴阳五行,应该是现代人的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是大自然的运动规律,是万物的纲纪,是生命的根本,是一切生命生死盛衰变化的原因。这不是生命科学吗?宇宙万物生死盛衰变化的根据既然归纳为五大运动,那么这五大运动是什么呢?我们在研究了前人的见解之后,认识到阴阳五行运动是宇宙万物之间以及万物自身的普遍规律——阴阳离合而生杀、相互依赖而生存、相互制约而均势、相互变化而常新、终始嗣续而永恒,是五大运动的均势平衡状态。

天地之常道,即生命的常态,可称“生态”。在生命的常态之中,也即“生态”之中,表现出生命的自主性、共生性、排异性、应变性、守个性五大生命能力。这是阴阳五行运动在生命过程中形成的保障生命的本能,是医学家研究阴阳五行所追求的目标。作为医生,必须通晓阴阳五行与生命五大本能,因为这是生命生死盛衰变化的根本;掌握了这个根本,你便掌握了生命生死盛衰变化的权衡,这其中有取之不尽的认识生命的智慧,所以《天元纪大论》说:“可不通乎!”

二、五行运动中的“天人合一”

阴阳五行是把天(天指大自然或者说世界万物)与人合二为一来看的“天人合一”观。什么是天人合一呢?天人一体,大自然中有我,我中有大自然,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你便是我,我也是你。有了“天人合一”观,才可以研究阴阳五行。

1. 阴阳离合而生杀

在五行运动中,阴阳离合而生杀是什么?无形无象的动能为阳,有形有质的静物质为阴,阴与阳合,便是生命的形成。一个有形的质,含入了无形的动能,或者说无形的动能附在了有形的物质中,一个生命物生出来了。你看,一个精子附在一个卵子中,一个生命物便生出来了。

一切动植物,凡是有生命的东西,无不是阴涵阳附,即“阴阳合德”而生,“阴阳离决”而死。什么是阴阳离决呢?一个动物生命存在时,身体器官每个细胞都是在运动的,如果这个动能离开了身体、器官与细胞,也就是动能与形质分离决裂了,这个动物便死亡了。所以说阴阳离合而生杀——阴阳离合便是生与杀的根本。

2. 相互依赖而生存

阴阳合德,开始有了生命,但生命要持续下去,必须要依赖他物。也就是说,宇宙万物的生命必须是在相互依赖中才能生存。想想看,阳光、空气、水与大地是万物所依赖;牛羊及其它食草动物要依赖草木;食肉动物要依赖食草动物;食肉动物之间也有食与被食的关系。昆虫依赖草木,鸟类又依赖昆虫……这个相互依赖而生存的关系很复杂,不是一条链,而是横竖曲直多维交织的立体网络。

这里说的相互依赖,不是单指营养,还有多种共生关系。如天麻与密环菌、蚂蚁与蚜虫、白蚁与体内的鞭毛虫、寄生虫、寄生植物、菌类等等,包括生存的多方面。总之,宇宙间没有一个生物是可以单独生存下来的。而且每个物种都不可少,因为缺了一个会使另外一个或几个失去依赖,造成另外物种的灭绝或灾难。这就是天地之道——万物相互依赖而共生共存。

3. 相互制约而均势

生物在相互依赖中,必然会发生制约。我们只说昆虫与草木之间、鸟类与昆虫之间、牛羊麇兔与草木之间、食肉动物与食草动物之间的关系。凡食草动物皆依赖草木,草木生长多少,制约着食草动物多少;食草动物多少,制约着食肉动物多少。而草木生长又受到天地风晴雨露的制约。因而,草木生长、食草动物、食肉动物都是受天气的制约,食者与被食者相互制约。总之,制约是依赖中产生的,没有依赖便没有制约,没有制约的生命会走向灭亡,依赖与制约都是生存必不可少的,如果有一物种失去制约,必会因自我膨胀而灭亡。

20世纪50年代,在中国发动“除四害”运动,麻雀被列为四害之一,遭到被消灭的命运。麻雀被大量杀死,农田的害虫便不受制约地大量繁殖。农田被迫施用农药,害虫被毒死,鸟类也因吃了被毒死的害虫中毒而死,导致喜鹊、乌鸦很多鸟类急剧减少,造成一个恶性循环。至今农田仍旧依靠农药,因而鸟类繁殖困难。

五十年来,每日三餐之中,粮食、蔬菜、水果,哪一样不含农药?谁知道我们的子孙到哪一代才能不吃农药!这是人为地破坏了生态平衡,使昆虫失去制约而导致的恶果。宇宙万物在相互制约、相互依赖中相互磨合,形成均势平衡,是大自然的生态,一旦人为破坏,决不是人可以重建的,一定要等到大自然重新磨合,才能再一次出现生态的均势平衡。

4. 相互变化而常新

宇宙万物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中生存,这是天地之道,是大自然的运动规律。蕴含在依赖与制约中的,是变化。草原变成了牛群、羊群;牛羊一部分变成了食肉的猛禽、猛兽……这是变化,宏观的变化。

宏观变化是从微观变化而来的,说宏观变化自应概括地看微观变化,如动物体内营养代谢、基础代谢……这些都是概括在生命过程之中的,“宇宙万物之间与万物自身”这个提法,自然是宏观和微观都在其中。每一个人的生命、每一株草的生命、每一个细菌的生命、每一个细胞的生命,都是平等的、并列的,大自然中没有大小尊卑,都处在“阴阳五行”之中。

人的生命在哪里?在人自己的生命过程之中。而生命过程就是阴阳五行的运动过程,相互变化,无时无处不在。衹有相互变化,才能保持生命的常新。器官、组织、细胞、DNA之中,不是人的生命,而是器官、组织、细胞、DNA的生命。

5. 终始嗣续而永恒

宇宙万物在阴阳离合运动中生死,在相互依赖中生存,在相互制约运动中均势,在相互变化运动中常新。宇宙是永恒的,万物也是永恒的。宇宙万物父生子、子生孙、孙又生孙……以保持万物的永恒存在。万物的永恒存在,是在终始嗣续运动中永恒地存在。

三、生命在五行运动中的五大本能

阴阳五行运动——阴阳离合而生杀、相互依赖而生存、相互制约而均势、相互变化而常新、终始嗣续而永恒,这五行运动存在于宇宙万物自身以及万物之间,凡是有生命的物,无分大小尊卑,都共生共存于五行运动之中。不知多少千百万年,在生命运动的悠悠过程中,生命日益完美,衍生出生命的五大本能:自主性、共生性、排异性、应变性、守个性。这五大本能特性,是排除生命运动过程中外源性与内源性伤害的职能系统,没有这五个本能,生命很难存在下去。一个生命的健康水准,便是这个职能系统的健全水准。这个职能系统不是某一个器官、组织的功能,而是各器官组织的生态运动所产生的宏观效能。这五大本能,只有在生命活动过程中才能存在。

1. 自主性

自主性是自“阴阳合德”之一瞬间开始的一动一静的运动。这个运动直到阴阳离决时才停止,自主性运动就是生命运动。为什么叫自主性呢?请问,是谁命令他运动的呢?没有。所谓“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是它自己在运动。这个自主性运动与生命同步,一个人,心脏的张缩、胃肠的蠕动、肺的开合、细胞的运动……器官组织不同,运动形式有别,但它们的运动都是自主的。有人说,是神经主宰的。我问,是谁主宰神经的?还是自主性运动。而且,在一个生命体中,各器官、组织虽有运动形式的区别,但它们是协调地共同完成同一个生命程序。一切都是根据生命运动的需要,快慢、大小、高低、上下、内外、左右地调节着,总是和谐而精当地运动着,这是生命巨系统中一个自主性运动系统程序。

自主性运动系统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自从阴阳合德生命运动开始之后,这个生命的自主运动便是阴阳互根、阳生阴长的过程。

阴是物质,比如营养物质;

阳是动力,营养物质进入体内,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变化成能量,发生了动能,这个动能便是阳;

从食物入口,咀嚼入胃,胃的蠕动分泌,胆汁的泌出,小肠的运动分泌、消化吸收,肝、脾的代谢,一系列的运动,都属于动能的阳;

而最后变化为能量的物质,是动能的阳所生出来的,但这生出来的能量物质属阴;

正是这属阴的能量物质又会发生出运动能力的阳;

这个过程便是一个阴阳互根、阳生阴长的过程。这个生命过程很重要,一个生命自阴阳合德形成开始有自主性运动以后,始终是在阴阳互根中生活,直到生命终结。

我想进一步说明阴阳互根发生自主性运动这一现象。

例如: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出现心前区压迫感、早博、房颤、心率失常、心绞疼、心肌坏死,所有这些症状只是一个原因,即心肌缺血。一旦供血充足,所有症状都会消失。

例如,心脏移植,一个心脏从胸腔取出,已停止了跳动,但在植入另一个胸腔、吻合了血管之后,血液流入心脏,心脏立即跳动起来。

上述两例都是阴阳互根的例子,自主性运动存在于阴阳互根之中。

中医自张仲景以来,便根据自主性运动法则,及阴阳互根的原理,以助阳、回阳、补气、滋阴、育阴、养血等理法,治疗内源性功能性疾病,使千千万万人走出死亡,得到健康。

自主性运动是不可取代的,激素类药物长期使用导致的严重后果,便是取代自主性运动的恶果,违悖自主性,便是违悖生态规律。

2. 共生性

宇宙万物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共生关系,决定了万物之中不能有一个被消灭,也不可能有一个单独生存,单独一个生命不可能生存下去。哪有一个不吃东西而能生存的生物呢?而且,消灭其中任何一种生物,必会造成别一种或别几种失去依赖而不能生存,也会使某一种生物因失去制约而自我膨胀。无论是失去依赖还是失去制约,都会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造成危害生命的灾难性结果。

前面提到“除四害”,消灭麻雀而导致灾难,就是因为破坏了依赖与制约关系,打破了共生性结构,这是一个万物之间共生性关系的例子,人体也是如此。人体各器官、组织,包括五脏六腑、营、卫、气、血、四肢百骸,它们之间在生理关系中同样是共生性关系。

在病理关系中也是如此。例如,营养代谢系统功能,依赖内分泌系统功能;内分泌系统功能,又依赖自主调节系统功能;而自主调节系统功能,又依赖营养代谢系统的能量供应。三个系统在相依赖中又必然相制约,形成一个共生关系。

生理上的共生性,又导致病理中的共生性质。例如:糖尿病为什么总出现三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而高血压、高血脂又常常导致高血糖,以及免疫功能低落。这是一个常见的代谢、分泌、免疫三系统的共生关系。所以在治病中,无论治糖尿病还是治高血压、高血脂,总是治一病而三病同时痊愈。

共生性现象在中医的案例中是不胜枚举的。众所周知,中医有内病外治而愈的,如针灸、按摩、药敷、药浴等等;有外病内治而愈的,如溃疡不愈合、疱疹、疮疡、多发脂肪瘤等等。这些都是以生命的共生性关系为基础的。

顺便说一下,不了解生命的共生性,是当不好医生的。例如糖尿病,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大血管病、心脑血管病、周围血管病、肢痛、肢麻、溃疡不愈合、脂肪肝、肾小球硬化、前列腺肥大、白内障、眼底病……许多的合并症都会发生。怎么办?不知道生命的共生性,便只能心病治心、肝病治肝、血糖高降糖、血压高降压、血脂高降脂、眼病治眼、脚病治脚……一对一地对抗治疗。结果,病不能治愈而药害日增,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终身服药的原因。而通晓阴阳五行、掌握生命共生性法则的医生,对上述糖尿病无论并发症有多少,只一方一剂,所有症状悉数解除而痊愈。你相信吗?今天不信其有,明天相信不迟。而我不能不说,真善美尽在大自然中!

共生性法则是中医临床中对药物选择时必须考虑的问题。比如用降糖药或其他化学药,只考虑某一疗效而忽视药物的毒副作用,往往要治的病没治好,却伤害了肝肾,其后果不问可知。又比如切去脾脏,结果造成了“无脾综合症”。诸如此类,都是因为不知生命共生性法则。

3. 排异性

生命过程中的排异性,是生命本体保护自己生存的本能。以人为喻,人饮食、呼吸、视听、汗腺、大小便等全身孔窍,都是外界通向内部的通路,也都是内部通向外部的通路。外界的有毒有害物可能经这些通路侵入内部造成对人的伤害,甚至导致死亡。而人体在任何一个通向内部的路径都有防御,间或防之不力时,有毒有害物侵入了,人体的排异职能系统便动员相关体能将有毒有害物通过相应的通路排出体外,以保障生命过程的稳定。同时,对自身内部在生理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废弃物,也由排异职能系统经由体外通路排出体外。一般说来,固体废弃物经由大便、呕吐排除;液体由小便与排汗排除。全身的孔窍,甚至微血管都可以作排异的通路。在人的生命运动过程中,排异系统时时刻刻都在清除体内的异己物质,送到各便宜通路代谢于体外,以保障生命的稳定。

排异系统在人的生命活动中非常重要,中医早在两千年前已经非常成功地利用排异本能治病了,到《伤寒论》问世,已经成为一个临床治疗体系。今天,我要对天下说,《伤寒论》与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的临床疗效是超现代的!为什么一个医学成就能够超越两千年呢?这完全是阴阳五行的生态理念对生命运动的智慧认识。我愿对此作简单的介绍。

张仲景对“伤寒”这个外源性疾病(致病生物体感染),在明确认识人体生态中的排异职能后,用因势利导的方法,把致病物排出体外而愈,请看《伤寒论》的阳性病理系统的临床案例。

阳性病是指自主性运动处于常态,机体的排异职能有能力对致病生物体做出有效排异反应。如果自主性运动不足,机体排异职能无力做出排异反应,则为阴性病病理过程。在阳性病过程中,由于病理的器官组织部位不同,排异的代谢通路不同,也可称为病位不同,而区分为“表”“里”“气机”三个病区。以阴阳消长为经界,称为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是三个经界不同的阶段。

太阳经病理反应在“表”。表,是个病区,就是排异反应的区域。表的排异通路在汗腺。凡是在表的排异反应,都有共同的特征:脉浮、发热恶寒、头疼、身疼。其治疗原则是因势利导,方法是汗解。汗解法,又根据病理趋势不同而分别有解肌法、发汗法、助阳解表法、清热发汗法、逐饮发汗法,等等。其方剂有: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小青龙汤、大青龙汤、桂枝加葛根汤等等。汗解法的目的不在发汗,而在于排除病理物质。

清乾隆年代,急性传染病流行,如麻疹、猩红热、脑炎、斑疹伤寒等,又有吴鞠通、叶天士等人在《伤寒论》的影响下着有《温病条辨》《温热经纬》等书,以“辛凉透表法”丰富了《伤寒论》汗解法的排异方法。自东汉张仲景到清干隆吴、叶大师们的临床贡献,使中医对外源性疾病的治疗达到超现代的临床疗效,这也是中医为什么不用灭菌消毒的药能治愈致病生物体所引起的传染病的原因。

说超现代,这个话的份量并不轻松。1956年河北省流行乙型脑炎,用抗生素治疗,死亡率甚高而且多有后遗症;而蒲辅周先生用中医药治疗167例,全部治愈,且无一例后遗症。2003年的“SARS”,广东中医药大学邓铁涛医师院内治疗六十例、院外会诊几十例,均无一例死亡。这在世界医学中是不是超现代的临床水准?当然,中医学的超现代水准,并不止于此,这只是中医利用排异性本能的一部分。

再举一个阳明病。阳明病的排异反应在“里”。里,也是个排异反应的病区,这个病区的代谢通路是胃与肠,所以有吐法、下法两个,其实质都是依据病理排异反应的趋势而因势利导,把病理产物排出体外。若病理物在胃中,因其欲吐之势而用“瓜蒂散”涌吐而病愈;如病理物在肠内,肠的排异职能反应是大便,其病势表现为:“发热恶热,不大便三五日或六七日,神昏谵语,不识人,腹满胀痛,日晡潮热,等等”,这种趋势是欲排异于大便,但结肠干燥而不通,为下夺之势,可因其势而用下法。下法中可根据病情缓急而因势用“白虎汤”“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通便,排除病理物质而愈。

张仲景因势利导而用的下法很巧妙,变化多端。如对腹中淤血,有“桃仁承气汤”;对腹中肿块发热者,有“大黄牡丹皮汤”“下瘀血汤”“大黄蟅虫丸、汤”;对腹中有水饮的,有“五苓散”“猪苓汤”“十枣汤”“茵陈蒿汤”“茵陈栀子汤”等。到清代吴鞠通,排异法又创作了“增液承气汤”“宣白承气汤”等,使下法排异更加丰富。

中医对人体生态中的排异性能力的理解,使两千年来的医学临床治疗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出现了奇迹。可以预料,当今许多被现代医学认定为“终身服药”的病,包括癌症、艾滋病,都会在人体排异性本能中得到治疗。

机体生命中的排异性,被认识得比《伤寒论》更早,其成就也更完美,有不少奇迹。但是,违悖排异性法则的治疗也很普遍,比如我们感冒了常是用药物退烧、止痛、抗过敏等对抗方法,这些行为正是违悖了排异性反应,使致病物质得不到代谢排出体外,结果造成并发症或后遗症,常见的是肺炎、肺感染、鼻炎、咽炎、心肌炎、膀胱炎等等。所以世俗中有“感冒生百病”的说法,其实是病理物质没排出体外造成的。顺便说一句,为甚么机体对一些化学药产生抗药反应?这也是排异性做出的结果。

4. 应变性

应变性是人体在生态中改变自我以适应环境的本能。当人体内、外环境突然或逐渐发生变化时,应变性本能会做出相应的反应。如寒、热、缺氧、饥、饱、劳、逸等等,应变性系统会改变自我的皮肤、汗腺、血压、心率、血管……以调节自我适应环境。生活在西藏高原的人们,适应缺氧的环境;生活在高寒地区的人们,习惯于寒冷的环境——这是生命过程中常见的应变性现象。在五十年前,剃头的师傅都长有一双大脚,因为他们需要常年站着工作,又必须站得稳,应变性本能改变了他们的双脚;木工师傅都生有一双粗大有力的手,因为他们需要常年吃力地用手推刨,应变性本能改变了他们的双手。任何一个生物,都有应变性的本能。

中医很早以前便在阴阳五行中发现了应变性本能。有记载证明,在十六世纪,中医以“人痘接种天花”。中医把天花病毒接种到人体,使人在生命过程中与天花病毒共处,结果,人体生态中的应变性本能,改变了自我,适应了病毒环境,这是人体应变性改变自我适应自然的另一表现。中医这个对生命认知的智慧,一百多年后,被英国医生琴纳学去,改用“牛痘接种”。牛痘接种是阴阳五行的智慧,人引牛痘病毒进入自身,用自身的应变性本能改变自我适应自然,至今四百余年,在世界上消灭了天花!

艾滋病毒与猴子和平共处,也是“应变性”的结果。蟑螂吃灭蟑毒剂,只需六代便可以得到自身“应变性”带来的免疫。艾滋病毒与猴子、蟑螂与毒剂的和谐共处,也是自然生态使然。

这是一个值得人深思的问题。中医把痘毒引入自身,爱滋病毒与猴子共处,与之磨合,用自身应变性本能,改变自我来适应有毒环境。这是个甚么理念?是“天人合一”自然和谐的理念。为什么改变自我适应自然四百年而消灭了天花(应该是天花在世界绝迹)?西方人上世纪四十年代发现了青霉素,举世为之欢呼,以为杀灭病菌的药造出来了,人类有救了!然而,杀菌、抗菌不过五十年,结果是病菌越杀越强,传染病越来越多。什么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是生态理念的不同——一个是按照生命运动规律来对待生命,改变自我或者说完善自己来适应自然;一个是战胜自然、改变自然,以适应自我,这是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这个问题,到此为止,不作更多的讨论。东方文化中天人合一、生态平衡的理念经过至少四五千年的考验证明:自然和谐、社会和谐、生命和谐,是来自阴阳五行运动的生态平衡理念。

应变性是一切生物共有的,动物、植物有,病菌、病毒也有。植物从热带迁移到寒带,或从寒带迁移到热带,都可以逐渐改变自身,适应新气候环境而生存。蟑螂对于毒饵衹需六代即可得到免疫,这是蟑螂的应变性本能;中医引种天花病毒进入自身,改变自我适应自然,到“牛痘接种”四百年,使天花病在世界绝迹;青霉素进入人体制菌五十年,用药量增大了上百倍,而传染病却逐年增多、副作用逐年加剧。这其间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同是一个应变性,顺之与违之有如此不同的结果。今天许多疫苗的应用,正是中医“天人合一”、人体“应变性”本能的临床应用,前途必定广阔而光明。

5. 守个性

生物的守个性是物种保持其生物个性的生态法则。如果生物没有守个性,万物便失去了区别。这是不可想像的灾难。因为有了生命的守个性,万物才成为万物。物与物之间、类与类之间、个体与个体之间,出现万万千千同中之异、异中之异,以致万顷森林无相同之树木,天下之树木无相同之树叶,世界六十亿人无相同之面孔,无论动物、植物,子孙万代各有差异。由于生物的守个性法则,在保持自身纯度的同时,保持了物种的多样化。

生物的守个性法则,在优生学的研究中有丰富的内容。

阴阳五行运动衍生出五大生态法则,是生命赖以生存、发展的能力,是生命自始至终的全过程,是生死盛衰的根据。医学家临床治病,以及养生,顺之则昌,逆之则危,实所谓天地之道不可违也。

中医人:bxbg001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

两个鬼故事惠州单身公寓新楼盘汗马功劳的意思化妆品公司起什么名字好珠宝起名神秘博士第六季公牛vs凯尔特人公司起名评分五月槐花香在线播放属鼠人男孩起名商标起名字打分起名好听的字中国游泳队公布东京奥运名单央行网站孙姓起名大全中性名字张姓起名男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店铺商标起名朝令夕改联通宽带提速唐氏起名大全男孩什么名字好起名笔画南城都汇四期古希腊罗马神话night24.com取名字网周易起名免费起名称测分数起名书籍大全国台办:愿迅速安排让台胞有疫苗用陆张两姓名字一起生辰八字公司起名免费取名少年生前被连续抽血16次?多部门介入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让美丽中国“从细节出发”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高中生被打伤下体休学 邯郸通报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何赛飞追着代拍打雅江山火三名扑火人员牺牲系谣言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中国拥有亿元资产的家庭达13.3万户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重生之我在北大当嫡校长”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测试车高速逃费 小米:已补缴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今日春分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七年后宇文玥被薅头发捞上岸许家印被限制高消费萧美琴窜访捷克 外交部回应联合利华开始重组专访95后高颜值猪保姆胖东来员工每周单休无小长假男子被流浪猫绊倒 投喂者赔24万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正式揭幕黑马情侣提车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回应蜉蝣大爆发当地回应沈阳致3死车祸车主疑毒驾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杨倩无缘巴黎奥运校方回应护栏损坏小学生课间坠楼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专家建议不必谈骨泥色变王树国卸任西安交大校长 师生送别手机成瘾是影响睡眠质量重要因素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兔狲“狲大娘”因病死亡遭遇山火的松茸之乡“开封王婆”爆火:促成四五十对奥巴马现身唐宁街 黑色着装引猜测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德国打算提及普京时仅用姓名天水麻辣烫把捣辣椒大爷累坏了

两个鬼故事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