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关怀版

金中都和元大都之周桥与龙津桥相关地理信息辨识

原标题:金中都和元大都之周桥与龙津桥相关地理信息辨识

王锐英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102616)

摘要:周桥和龙津桥,源自东京汴梁和隋唐长安,北京天安门前的外金水桥就是龙津桥的化身,而紫禁城午门里的内金水桥则为周桥的后代。历史上,金元两朝为名敷华夏正统,在都城的形制规划上均模仿于汴梁,故此北京才出现了周桥和龙津桥。但是金中都和元大都之周桥与龙津桥,在《析津志》等文献中有混记,且影响到有关地理信息的确认,故此需要辨识。

关键词:金中都 元大都 龙津桥 周桥 辨识

一、周桥和龙津桥之本源

周桥和龙津桥,均源自北宋东京汴梁皇城中轴线上的桥梁,传承至今,可以说北京天安门前的外金水桥就是龙津桥的化身,而紫禁城午门里的内金水桥则为周桥的后代。历史上,金元两朝为名敷华夏正统,均模仿于北宋汴京城市规划之制,故此北京才出现了周桥和龙津桥。但是金中都和元大都之周桥与龙津桥,在《析津志》等文献中有混记,且影响到有关地理信息的确认,故此需要辨识。

林徽因曾经说过:金元两都之周桥盖为仿汴京州桥之制。在《中国建筑史》中她写道:“汴京有穿城水道四,其上桥梁之盛,为其壮观,河街桥市,景象尤为殊异。大者蔡河,百城西南隅入,至东南隅出,有桥十一。汴河则自东水门外七里,至西水门外,共有桥十三。小者五丈河,自城东北入,有桥五,金水河从西北水门入城,夹墙遮墉入大内,灌后苑池浦,共有桥三。桥最著者,为汴河上之州桥,正名大汉桥(疑为“天汉桥”之误),正对大内御街,即范成大所谓‘州桥南北是大街’者也。桥低平,不通舟船,唯西河平船可过,其下密排石柱,皆青石为之;又有石梁石笋楯栏。近桥两岸皆石壁,镌刻海马、水兽、飞云之状。‘……州桥之北,御路东西,两阙楼观对耸。’金元两都之周桥,盖有意仿此,为宫前制度之一。” [1]

《南村辍耕录》卷十八《宋汴都故宫记》(元杨奂)记云:“己亥春三月,按部至于汴,汴长史宴于废宫之长生殿,惧后世无以考,为纂其大概云:皇城南外门曰南薰,南薰之北,新城门曰丰宜,桥曰龙津。桥北曰丹风,而其门三。丹凤北曰州桥,桥少北曰文武楼。遵御路而北,横街也,东曰太庙,西曰郊社,正北曰承天门,而其门五,双阙前引。”

还有更早的信息,说是“州桥”为唐代“汴州桥”的简称。据明成化《河南总志》记载,汴州桥乃“唐建中年间汴州节度使李勉建,以在州之南门故名”。五代称汴桥,宋代改称“天汉桥”,因“正对大内御街”,又名“御桥”。据此表明 “北宋晚期,州桥位于汴河同御路的交叉处,金代名天津桥,清称周桥。根据开封宋城考古队对北宋御路和汴河故道勘探与试掘所知,已发现的州桥位置与上述文献记载完全相符。” [2]这是指1984年8月,在开封地下管网改造工程中,距地表4.5米深处发现了该桥,位于北宋皇宫南端御道,为今日开封市的中轴线——中山大道所压,而且证明开封古城中轴线自唐宋以来1200余年没有移动,州桥的历史同样悠久。

“州桥”一说源于“舟桥”即浮桥,其本为周文王娶妻“亲迎于渭”,语出《大雅·大明》:“造舟为梁,不显其光。”至于名其为“周桥”,应该是以示对夏商周三代文明的景仰之意。

名为“州桥”的桥梁不仅在汴京,全国也有几处同名的,而名为“龙津桥”的就更多了,都起源于更早的隋唐洛阳之洛水的天津桥。在此,仅考察汴京的龙津桥,据《东京梦华录》《梦粱录》等许多文献记载,汴京的龙津桥为蔡河横穿御路之桥梁,足以征信。可以说,州桥为宫城大门前的桥梁,龙津桥为皇城(内城)大门前的桥梁。现今开封已经挖掘出州桥遗迹供人观览,龙津桥遗迹据考证还埋在现在的朱雀苑广场向南百余米处。

二、元大都的周桥与龙津桥

金中都取法汴京,而元大都则取法金中都。据各种文献来看,元大都的周桥、龙津桥是明确的,但金中都的周桥记载是模糊的,其龙津桥则相当清晰。

金中都复原图

元大都复原图

元大都宫城复原图

首先,《析津志》中

有关元大都周桥的记录如下(引自《析津志辑佚》《日下旧闻考》等):

1、“崇天门,正南出周桥。灵星三门外分三道,中千步廊街,出丽正门,门有三。正中惟车驾行幸郊坛则开。西一门,亦不开。止东一门,以通车马往来。(《日下旧闻考·卷三十八·京城总纪》引析津志·城池街市》)

2、“南丽正门内千步廊可七百步,建灵星门,门建萧墙,周回可二十里。俗呼红门阑马墙。内二十步有河,上建白石桥三座,名周桥。桥四石白龙擎戴,旁尽高柳,郁郁万株,远与城内海子西宫相望。度桥可二百步为崇天门。”“周桥,义或本于诗造舟为梁,故曰周桥。考之宋、金,咸以周桥为名,据此周桥之名不始于元也。”(《日下旧闻考·卷三十宫室》)

3、萧洵《元故宫遗录》:“灵星门,俗呼红门阑马墙。门内有河,河上建白石桥二座(疑三座误),名周桥。”

4、《故宫遗录》说:“南丽正门内,曰千步廊,可七百步,建灵星门,门建萧墙,周回可二十里,俗呼红门阑马墙。门内数(一作二)十步许有河,河上建白石桥三座,名周桥……度桥可二百步,为崇天门。”“河上有白石桥三座,名周桥,皆琢龙凤、祥云,明莹如玉。桥下有四白石龙,擎戴水中,甚壮。”

5、元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记:“大内南临丽正门,正南曰崇天门……直出崇天门有白玉石桥三虹,上分三道,中为御道,镌百花蟠龙。”百花蟠龙,俗称穿花龙。

6、“马市桥,水自东流入咸宜坊西,至曩八总管府桥、顺城(承)门石桥,转东隆福宫桥,流入太液池,流出周桥。右水自西北来,而转东至周桥,出东二红门,与光禄寺桥下水相合流出城。”(重新标点)(《析津志·河闸桥梁》)

这里讲的是金水河,曾向南曲折流到元顺承门(今西单北)附近,直到顺承门北石桥(今甘石桥),分为北、东两支,其东一支转折向东,经过隆福宫桥,流入太液池,再从太液池东到周桥。文章所说“出东二红门”,当是出大都萧墙东墙的一个城门,所说光禄寺桥,当即通明桥,在光禄寺西,金水河就是在此与沿东墙南下的新开河(即通惠河的一段)交汇的。

可以看到,元大都的周桥在崇天门前,明代则在午门以内、太和门前,即内金水河桥。

其次,至于元大都的龙津桥,《析津志》中也有一句非常明确的记录:“龙津桥在丽正门外,俗号第一桥。”(《析津志·河闸桥梁》)因丽正门为元大都城正门,且丽正门外有第一(龙津桥)、第二(国桥:万安桥)、第三桥(今正阳桥)之称谓,故而此条记载应该是准确的。不过,元大都的周桥和龙津桥均已消失,关于周桥还存有争议。

元大都的丽正门位置当在现今天安门前,龙津桥则在现今天安门广场北端。上述记录说明元大都中轴线上同时拥有龙津桥和周桥,因其历史清楚,故先说明如上。

三、金中都的龙津桥

北京古桥中最为著名者无出卢沟桥(1192年建成),但还有一座古桥比卢沟桥的建成还要早39年,这就是金中都的龙津桥。据考察各种资料,在北京地区有历史记录的最早留下桥名的、最早拥有诗篇的、最早为汉白玉石料修建的桥梁就是这座龙津桥,此外还有不那么出名的丰宜门外护城河上的大石桥。

龙津桥(又名天津桥、石玉桥、夺玉桥)最晚建于金中都建成时间,金贞元元年即公元1153年。龙津桥正当金中都中轴线上,位于皇城正南门宣阳门外、大城正南门丰宜门里,是金中都城里最壮观的桥梁,其河道下游即为现在的金中都水关遗址。金中都是北京建都伊始,那么可以说龙津桥就是北京建都第一桥,至今年(2019年)已经866年了。

据资料考证和现场调研,龙津桥大致位于现今的菜户营立交桥南侧路东、菜户营南路的地下。此处东西向原有一条水沟,据说名为土桥河,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尚存,宽约2米,水向东流,架有一座小木桥。

龙津桥所处河道水系为北京古老的洗马沟,这是侯仁之先生认为对于研究金中都内部水道十分重要的线索。据《水经注》等有关资料,洗马沟为永定河古河道遗存,后为莲花池水系,其上承莲花池(金中都之西湖)之水,斜穿金中都的城区,成为金中都的重要水源。在城内低洼处曾经形成大片的湖泊沼泽,在金代被称作瑶池、鱼藻池、同乐园等不同的名字,今丰台区青年湖即其残迹。龙津桥位居洗马沟中游,下游通过金中都水关(建于1151—1153年间)汇入护城河即凉水河。可惜,这座桥梁和河道均已不见踪影。据资料看,龙津桥有可能毁于元灭金时期,约在公元1234年前后,有诗文记载也可能在1260年后,但作为汉白玉石拱桥,估计其基础应该有所遗存。在附近距离其约800多米的金中都水关遗址,埋于现地面以下4-6米。那么,作为其上游不远的龙津桥如果留有遗迹的话,也应该位于现地面以下约4-5米。洗马沟河道历史上可能几经变动,但应该不出百米范围之内,金中都水关遗址可以证明,还有直到民国和新中国建立后,还有此处河道的照片为证。

关于龙津桥位置等历史资料有下述几方面:

1、南宋乾道五年(金大定九年,1169年。早于1192年卢沟桥建成时间),楼钥以书状官出使金国,写成《北行日录》:“行约五里,经端礼门外方至南门。过城壕,上大石桥,入第一楼,七间无名。傍有二亭,两傍青粉高屏,墙甚长,相对开六门以通出入,或言其中细军所屯也。次入丰宜门,门楼九间尤伟丽,分三门,由东门以入,又过龙津桥。二桥(前大石桥、后龙津桥)皆以石栏分为三道,中道限以护穽国主所行也。龙津雄壮特甚,中道及扶栏四行,华表柱皆以燕石为之,其色正白而镌镂精巧如图画然。桥下一水清深东流,桥北二小亭,东亭有桥名碑。次入宣阳门,楼九间分三门。由西门入会同馆,馆在内廊之西南向。”书中对“雄壮特甚”的龙津桥描述甚为详细,桥下水流清深东去,桥边还有桥名碑亭。

2、南宋乾道六年(金大定十年,1170年),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出使金国时留下的文字记录和诗歌,见于《揽辔录》和《北征集》。其诗曰:“燕石扶栏玉雪堆,柳塘南北抱城回。西山剩放龙津水,留待官军饮马来。”这可是北京历史上第一首提到具体桥名的咏桥诗。当时范成大任祈请国信使。《四部丛刊》本《石湖居士集》卷十二本诗题下注曰:“龙津桥在燕山宣阳门外,以玉石为栏,引西山水灌其下。”龙津桥以石栏分作三道,中为“御道”,桥栏“皆以燕石构成,其色正白而镌镂精巧,如图画然。”燕石就是产自北京房山的汉白玉。

3、金朝灭亡后,亦有游览西苑遗址诗,元代王恽《秋涧集》[3] “西苑怀古”诗和刘景融韵:“彩凤萧声彻晓闻,宫墙烟柳接龙津。月边横吹非清夜,镜里琼花总好春。行殿基存焦作土,踏锥舞歇草留茵。野花岂解兴亡恨,独学宫妆一色匀。”刘景融诗:“琼苑韶华自昔闻,杜鹃声里过天津。殿空鱼藻山犹碧,水涸龙池草自春。民乐尚歌身后曲,月弯不见舞时茵。绛桃谁植宫墙外,露湿胭脂恨未匀。”可以看到,龙津桥被诗人称为“天津桥”,似乎在金灭后还存在了一段时间。

4、《日下旧闻考》引《大金国志》《金图经》:“自天津桥北曰宣阳门。”自天津桥之北曰宣阳门,内城之南门也。”天津桥即龙津桥。据上述文献记载,金中都御道为贯通宫城应天门、皇城宣阳门及大城丰宜门的一条皇帝专行道路,自应天门至宣阳门内一段,东、西并列千步廊及文、武楼等;自宣阳门至丰宜门一段,中经龙津桥,道路修筑宽广,夹道有两条水沟,沿沟两岸植柳成荫。[4]其中千步廊是宣阳门至应天门的两排对称廊房,东自文楼始,西自武楼始,向北延伸200余间,分三节,每节有一门,至应天门横街分别转向东、西百间许。两廊间及两廊与应天门之间,形成“凸”字形宫廷广场。两廊之半各有偏门,东出为太庙,西出为尚书省。按此约略计算,每间廊房宽约3米,200余间总长就有600米,加上文、武楼所占宽度约为10-20米、偏门所占宽度约为6-8米、应天门横街宽度大约8-10米,还要考虑应天门类似明清午门两出阙,其长度不会少于50米,这样宣阳门至应天门之间的距离至少680米。根据考古记录,应天门遗址在今白纸坊桥南的30余米位置,向南680米,大致在今中国消防博物馆正西的位置即为宣阳门位置,在今金中都公园宣阳驿站以南300米,宣阳桥以南240米。由此向南至凉水河北岸即金中都护城河北侧的丰宜门位置约为1100米,这样本文考证的龙津桥位置北距宣阳门680米,南距丰宜门420米。

5、有关龙津桥最早的地图则是绘制于宋金时期的《燕京图》,图中名为“夺玉桥”,绘制在宣阳门和丰宜门之间,可能因绘制城门图形的影响,桥梁偏东。该图现存日本。日本元禄十二年(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翻印元泰定二年(1325年)刻印的《新编群书类要事林广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乙集卷一“燕京图志”中有4幅图,其中就有《京城之图(燕山府)》。这是目前所知时代最早的也是唯一的金中都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丰宜门和宣阳门之间道路曲折的画法,应该是表现其间具有相当长距离的意思。

绘制于宋金时期的《燕京图》,图中名为“夺玉桥”

四、金中都的周桥及相关地理信息辨正

将金中都的龙津桥误为周桥,或比喻为周桥,如《北京古代桥梁的历史概观》(刘梁河)文中所言:“龙津桥实际就相当于元代的周桥和明清时的金水桥。”此种观念有些想当然了,但其来有自。

(一)有关历史记录

就在上述《燕京图》中,在宣阳门里绘有一条呈“U”字形的东西向河渠,西向北接文楼院落,东向北接武楼院落,斜向西南有条连接夺玉桥下龙津河上游的沟渠,两条河上分别绘有一座桥梁,一条东西道路曲折通过这两座桥,桥梁均无标记名称。而从宣阳门里向北的御道穿过东西向河渠,但没有绘制桥梁符号。大致可以判断,这条河渠不是很重要,御道上即使有桥也不是周桥,否则地位作用不下于龙津桥(夺玉桥)的周桥,应该给予重点标示。

关于周桥,顺天府志引《析津志》还有下述几条记录,因其叙说不明,到底是金中都周桥还是元大都周桥,值得考辨。

1、“丹阳观,在周桥西南,赵汲古宅之西北也。”

2、“恒斋、汲古斋在燕京丰宜门里,园桥南岸之西。赵吉甫老人所建,在种德园内。”其中,“园桥南岸之西”,有文献说“园”字似为“周”字之误,园桥应为周桥。

3、“赵汲古,汲古,自号也。名亨,字吉甫。父仕金朝,官至燕京留守掌判,迄今有呼赵留判。家居城南周桥之西,即祖第也。有园名种德。一时翰苑元老,咸有诗题咏。有斋曰汲古,盖先生隐居之读书处也。有三世孙曰由忠,尝仕三河尹。”

4、“清逸观,在周桥之西,延庆寺之西北。又云在南城广阳。有创建碑,商挺左山撰。”

5、“守静庵、妙真庵、大顺庵南庵在周桥西。”

6、“宋子玉,居周桥之西,是其故居,与种园主赵慎独为邻。亦有田园,甚幽邃。蓟州杨庸斋有诗题咏之。号海印居士。”

7、“长春宫,南城故老云:此宫元(原)是女姑(尼姑)主之,后转为道宫,未知孰是。又云:长春宫水碾,自古金水河流入燕城,即御沟水也,入南葫芦套,盛杂(植)莲花,复流转入周桥。”

8、“葫芦套在城南西。奉陪枢府相君祈雨南城,因过。所谓葫芦套者,乃相君之苑也。其内楼台掩映,清漪旋绕,水花馥郁,非人间景。于是济南魏中立赋诗云:葫芦套在城南隩,不期六月乘兴到。临歧一径由崇墉,夹道高杨若引导。周遭寒溜碧悠悠,动荡楼台影还倒。荷花荷叶展幽芬,绿水苍云竞偎靠。双双野凫戏分萍,小小渔舟出深澳。西轩虚敞眼室明,云扶远山齐戴帽。平生浪迹走西东,每遇林泉端酷好。亦知胜景难久留,且憩片时聊寄傲。快游不待美所并,应祷更奇雨飞瀑。”

上述记录,主要应围绕赵汲古、长春宫、清逸观和葫芦套展开考证。

(二)赵汲古祖第居城南周桥之西方位考

看赵汲古相关信息,其“父仕金朝”,“家居城南周桥之西,即祖第也”,还有种德园,看似都应该在金中都城西,各种相关文献即作如是判断的。

著名诗人元好问有诗《赵汲古南园,分得军字》:“林园近与六街邻,尘涨都归一水分。鱼乐定从濠上得,竹香偏向雨中闻。接篱倒着容山简,老屋高眠称陆云。尊酒相陪有今日,却惭诗垒不能军。”说明该园邻近街市。元好问弟子王恽《秋涧集·庆赵汲古八秩之寿,效乐天体》“人生八十今极寿,况复儿孙满眼前。汲古园中赵夫子,燕京城里地行仙。摩挲金狄门前客,精健耆英会里人。坐对天津桥畔月,池塘春草几回新。崇庆初年萦组绶,至元八载享康宁。人间八秩风流事,无似君家种德馨。”似乎说明赵汲古家居和他的种德园很有可能位于天津桥畔,即金中都的龙津桥西侧,照此是否能够说明龙津桥也是“周桥”呢,证据不足。因为赵汲古南园与赵吉甫西园是否为一处?其家居和种德园又是否为一处?值得怀疑。据元郝经《陵州集·种德园记》云:“汲古先生置园别第。”说明其宅第与燕京之南园别一地也,极有可能其家居在城南周桥之西,而其种德园即赵汲古南园(位于南城)也即赵吉甫西园(位于城西或龙津桥之西),与其家居并非一处。

这里,“城南周桥之西”值得研究。《析津志辑佚》虽多有错乱,但“城南”和“南城”还是有区别的,据统计全书中大约“城南”出现11处,“南城”出现57处。仔细阅读,“城南”绝大部分指元大都城的南部,“南城”则绝大部分指相对于元大都新城的金中都旧城,其中还有两处“南城南”以作分别。所以,这里的“城南”如果指向元大都的南部,则“周桥”必为元大都的周桥,而不是指金中都的龙津桥。如是,则可推测赵汲古的祖第在元大都城里的周桥之西偏南,大约相当于中南海南部至西单左右,其种德园及恒斋、汲古斋则位于金中都的龙津桥西侧。至于“园桥南岸之西”,“园”字就不是“周”字之误,园桥就是园桥。

由此推理,丹阳观在赵汲古宅之西北,大约在府右街左近至西单西部。宋子玉故居与赵汲古宅相当邻近,也在大都城的西南部。

(三)长春宫等及南葫芦套周桥之西方位考

长春宫位于今西便门西边的白云观西侧。白云观,金代称为天长观、太极宫,1227年丘处机去世时改旧宅为观,就在长春宫东侧,即今白云观。清逸观,潘冲和1232年创建,在广阳坊(今白云观西面;金中都复原图标识有误),为长春宫别院。[5]如是,则此三观相互紧邻,均位于元大都西偏南、金中都中轴线北端通玄门里,且先后建于金末元初之时。那么,虽然其西距元大都周桥(位置在今故宫内金水桥)较远,方位还是基本准确的,如果说位于金中都“周桥”即龙津桥(位置在今菜户营东侧)之西,不仅离谱,而且金龙津桥亦非周桥。

另外根据《大都清逸观碑》[6](正奉大夫参知政事商挺撰,1286年),清逸观为冲和真人潘仲和所建,“公讳德冲,字仲和,淄州齐东人。”曾请谒长春师丘处机,并得到清和师尹志平的点拨。初号冲和,后赐号玄都广道冲和真人。潘仲和曾跟随丘真人入西域谒见成吉思汗,“弟子从行者十八人,各有科品”,其中潘仲和擅长琴书。“壬辰岁(1232 年),广阳坊居民有货其居者,公往相焉,曰:土厚木茂,清幽之气蔚然,真道宫也。遂捐资以贸之。”除传统的全真宫观建筑外,在殿阴筑有琴台一座,以金朝名琴之一的玉振琴名之,并存储于其中。“观成之日,实城西南之冠。求额于清和真人,故以清逸名之。”“至元丙戌(1286 年)秋,门人王志和偕同辈二三人,状观之颠末,来求文以刻之石。”观成时间在元灭金之后,“城西南”当指元大都城之西南,非金中都城西南。所以,“清逸观在周桥之西”,此“周桥”即指大都之周桥。

若解读“长春宫水碾,自古金水河流入燕城,即御沟水也,入南葫芦套,盛杂(植)莲花,复流转入周桥。”还需要回答水碾、金水河、燕城、南葫芦套、周桥几个关键词。特别“南葫芦套”是破解元代地名的关键。

关于水碾,据《元一统志》卷一《大都路·古迹》引《燕京旧记·金志》(龙祥观)有庚戌年建观碑铭略曰:“京城西南,昔为水门,金河攸注,宛然故存。引水作磨,下转巨轮。既助道门,亦利京人。磨之西偏,特起一观。真堂斋厨,道侣所馆。碧瓦朱甍,美哉轮奂。维昔胜处,天作地藏。清和真人,膀以龙祥。”此龙祥观水碾即水磨,位于大都城西南,引金河水使然。金河即指位于长春宫、白云观北侧的金中都北护城河,其水来自三里河的前身金口河引水,或自高梁河西河(又名大明壕、西沟、南北沟沿)引水(本文认为此种可能性最大),长春宫水碾的动力即来自这些水流的汇聚。燕城自然指金中都。

关于“南葫芦套”,至今其位置难以说清,一说在金中都皇宫鱼藻池(今鸭子桥青年湖),一说在今莲花池,一说在大都光熙门内(今和平里东部)。南葫芦套是城内西南地区的著名苑囿,说明金水河曾曲折流到城内西南部,再向东流转,至于这座“城”指的是“城南”还是“南城”是解决问题的重点。

元大都有地名“葫芦套”或曰“南葫芦套”者,且金水河通焉。“葫芦套”即“水泡子”,指河道宽阔处或在河道一侧有沟渠与河相通的水泊沼池。《析津志》作者熊梦祥曾经到过此园,且曾有记述:“葫芦套,在城南西。奉陪枢府相君祈雨南城,因过。所谓葫芦套者,乃相君之苑也。其内楼台掩映,清漪旋绕,水花馥郁,非人间景。”于是引得济南魏中立赋诗(见前引文)。

文中之“葫芦套,在城南西”,本文认为应该指元大都城南部西侧。至于金中都故址则为“南城”,所以不言南城而言城南。特别注意“因过”二字,是指专门路过和走访“城南”的相君之苑,只是目的地是“南城”,所以前面有“奉陪枢府相君祈雨南城”,“因过(省:城南葫芦套)”。本文推测,因为二人同去南城祈雨,枢府相君借此邀请《析津志》作者熊梦祥过访其苑。“枢府”是元代最高军事机关枢密院,相君指枢密院高级官员。

还要注意,“葫芦套在城南隩”“小小渔舟出深隩”之“隩”字,不仅指河曲,还特别指房屋建筑或院落区域的西南角,名为“隩区”,也表明“南葫芦套”即枢府相君之苑位于大都城里的西南角,即今西单西北的大木仓、二龙路和太平桥一带。至于“临歧一径由崇墉”“动荡楼台影还倒”的崇墉、楼台,其所描述的绝不是元时几乎残毁湮没的金中都的城池楼台,应该是元大都新城气象。

那么,金水河又是如何流转于长春宫水碾和周桥的呢?本文认为“长春宫水碾,自古金水河流入燕城,即御水沟也。入南葫芦套,盛襍莲花,复转入周桥”,应该作如是解读:长春宫水碾是由金水河向南一支流入燕城护城河水所推动的。金水河即御水沟也,在其中途还流入南葫芦套,其后分出一支复转向东流入周桥。”原文可能存在窜误,但意思应做如是解读方符合逻辑。

所以,前述“马市桥,水自东流入咸宜坊西,至曩八总管府桥、顺城(承)门石桥,转东隆福宫桥,流入太液池,流出周桥。右水自西北来,而转东至周桥,出东二红门,与光禄寺桥下水相合流出城。”与“长春宫水碾,自古金水河流入燕城。即御沟水也,入南葫芦套,盛杂(植)莲花,复流转入周桥。”是一脉水系的不同写法。

同时,如果南葫芦套位于今北京太平桥、二龙路区域,则可说明元大都的千斯仓和金水河河道等具体方位。元世祖忽必烈自决定在燕京定都就开始修建仓廒。据元人王恽《中堂事记上》记述:“庚申年(即中统元年,1260年)春三月十七日,世祖皇帝即位开平府,建号为中统元年,秋七月十三日立行中书省于燕京(今北京)……是月,创建葫芦套(燕京行)省仓落成,号曰千斯。时大都漕司、劝农等仓,岁供营帐工匠月支口粮。[7]说明在葫芦套旁边建有千斯仓,可能就在今大木仓附近。

总之,通过上述梳理分析,足以见证《析津志》等北京古籍文献中的“周桥”,特指元大都的周桥,金中都只有龙津桥或名天津桥,而偏偏没有周桥。

五、元周桥与断虹桥之辨

北京号称“断桥”的有两座,一为房山云居寺山门外东侧的断龙桥,一为故宫武英殿东侧的断虹桥。为何称桥名曰断,而不曰连,于桥梁之功能使命很不相符。况且断龙、断虹,在中国传统社会文化中亦为犯忌之语,用在皇家更是令人惊讶的。至今关于断虹桥、断龙桥的各种民间传说,凡涉及皇帝和皇宫的传言亦不足信。本文提出所谓“断”,不是断桥,而是断水,但也不是截断常流水,而是期望桥梁也能够发挥闸坝的作用,截断和约束住桥下的暴雨洪水,如此方符合人们的心愿。

有人说明代故宫的断虹桥是元大内中轴线之金水河桥,名为周桥,原有三座,明代拆毁两座余其一,取其“余”而名为“断”,另外据说是为了厌胜前朝,取名断虹,均不确切。

这里需要辨明的问题有三点:

一是元大都中轴线偏西问题,有学者认为位于故宫武英殿东侧的断虹桥即元代崇天门前的周桥[8],说是因为桥上所雕汉白玉石雕刻的云龙瑞兽,在辽金元宫殿中只用于宫城正门前居中位置的御桥。此说进而否认金水桥、故宫三大殿、景山、后门桥、鼓楼一线为元大都的中轴线,认为元中轴线在断虹桥至北京旧鼓楼大街一线。还有学者认为断虹桥是明初所建,而非元遗留,现在除局部构件所添配更换外,从未大修过,依然坚固牢实。明成祖建紫禁城时,元故宫周桥被彻底拆毁,原来的三道桥改为紫禁城内金水河五道桥。

对于元明中轴线的变迁,已经有许多考证给予了否定。本文进而指出,如果断虹桥位于元大都中轴线,那么桥下的河道则是个问题。中轴线位置的金水河河道应该南凸,不应该北凸,就像现在看到的明清故宫的内外金水河,至少东西相直,不可北曲,这是从建筑风水文化所说的,将河道向南突出,表达了如同弓箭向外射击的意象,表现为一种防御心理。如果这座断虹桥在元大都中轴线上,如今向北弯曲的河道就是明代修改的,如此的话,新挑河道的大工程目的只为了保留断虹桥不动,实在说不过去,倒不如拆除或迁移断虹桥来得更方便些。或者可以通过断虹桥东西两侧河道的地下考古,看看可否发现元金水河故道,以资为证。但是,本文推测明代改移河道的可能性很小,而且本来为了厌胜,却不干脆拆除,反而为了保留这么一座断虹桥却大规模地改移河道,可能性就更小了。

二是以断虹之名在明皇宫之内堂而皇之成为一座不小的桥梁的名号,同为属龙的天之骄子,断虹两字何以理解为厌胜于元,不厌胜于明呢?还有说原有三虹,拆除二虹而余一虹,以为厌胜前朝,厌胜之说不那么令人信服。

三是据说出于皇帝上朝时当庭杀伐决断,发配罪臣,或是宫里发配太监宫女,限定出西华门,多所必过此桥,暗中称为断魂桥倒是很有可能的,至于后来因断魂衍为断虹,也均只是传说而已,均不足信。

本文认为元明清故宫中轴线是完全一致的,断虹桥为元代遗存也是极有可能的,而且内金水河河道应该没有大的变化,断虹桥也根本就不在中轴线上。那么,之所以称其为断虹桥,是因为金水西来,虹蜺出现预示雨洪威胁,所以就像桥边的镇水兽九龙之子蚣蝮一样,需要它镇住来自西方的大水,需要截断来自天上的暴雨。特别是断虹桥位于故宫中轴线核心区的西部、金水河上游,是进入皇宫核心区的最后一道关口。断虹桥东西两侧拱券正中的镇水龙头就各有讲究,西侧龙头头顶中心的漩涡为逆时针旋转,表达了人们祈求顶住上游洪水压力的期望,东侧龙头头顶漩涡则为顺时针旋转,表达人们渴盼尽快宣泄掉洪水的期望。镇水兽、吸水兽在其它桥梁上的形态与功能亦应如此,所以断虹桥表达的是喝断洪水、保佑平安的碎碎心念,完全可以堂而皇之的成为响亮的桥名。

如此,我们完全也可以依此判断云居寺断龙桥的桥名本源了。

断龙桥,与皇帝没有任何关系。其含义也不是把桥梁或桥上的交通截断,而是要截断桥下的黑龙,实则为大水和漂浮物,要像卢沟桥的斩龙剑一样,把山洪泥石流斩杀、裁截、剁碎,使其乖乖地顺流而下。所以,特定位置和特别指向意义的“断虹桥”、“断龙桥”非但不是犯忌之词,反而是祈求平安吉祥之语。

那么,关于断虹桥还有一个何时修建的问题。

判断断虹桥的修建年代,需要从其雕刻艺术风格分析。除龙津桥之外,金中都还建有许多石桥,有些就位于后来元大都城内外。《析津志辑佚·河闸桥梁》记载:“西寺白玉石桥,在护国仁王寺南,有三拱,金所建也。……和义门外石桥,金所建。”可惜金中都众多石桥当中,唯有卢沟桥幸免于难,一直保存至今。卢沟桥是金朝皇帝为拜谒金陵(在今房山县九龙口村)而建造的御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 1189年),建成与1192年。虽经历代修缮,仍保留了部分金代风格的望柱石狮子和桥头石兽。从明代无名氏绘《卢沟运筏图》看,卢沟桥原本一柱一狮,用汉白玉雕琢而成。石栏望柱,拱券汲水兽,巍然屹立,颇为壮观。此图以前误认为是元人所绘,有学者指出实乃明人之作。

蒙古人占领金中都后,摧毁了金朝宫殿,但是没有破坏房山金陵。明代中叶,金陵还得到明王朝祭祀。直到明嘉靖年间,金章宗道陵仍是京郊一处风景名胜,时有游人前来游玩。晚明之际,满族首领努尔哈赤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明朝统治者受风水师蛊惑,为断女真后裔满人的“龙脉”,大肆破坏金陵。天启元年( 1621年)罢金陵之祀,二年(1622年)拆毁金陵。有学者观察断虹桥与卢沟桥和房山金陵石雕有许多相似之处[9]。例如:“断虹桥栏楯华版上忍冬纹和双角五爪行龙纹图案,就与金陵汉白玉御道栏楯华版纹样非常相似。”元末熊梦祥《析津志辑佚·河闸桥梁》记载:“卢沟桥,在京南三十里……石齿相角,上架石梁,平砥如平,上有狮子阑楯。”“杨琼造元故宫金水桥,显然借鉴了金中都石桥以及金陵石雕艺术。”

断虹桥与金中都石桥还是存在一些不同之处,本文在此引用林梅村之《大朝春秋》,以资为证:第一,断虹桥头抱鼓抵兽用元代流行的石蹲龙,而不用卢沟桥头的石象或石狮。第二,断虹桥用圆形望柱,而卢沟桥用方形望柱。第三,断虹桥华版满饰花纹,而卢沟桥华版只局部雕花。第四,金陵石雕往往用浅浮雕,而断虹桥用高浮雕。第五,断虹桥栏楯皆透雕,而卢沟桥栏楯不透雕。总之,断虹桥与金中都石桥明显有别,且又不同于明代石雕,其为元代石桥无疑。此外,还有以下几条根据:[10]

第一,关于元代通惠河石桥,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北直二》引欧阳玄曰:“通惠河首导昌平、白浮之水,次循太行西山之麓,会诸山之流,为七里泊。东流入都城西水门,汇积水潭。又东傍宫墙,环大内之左,合金水河东折而南,出都城东水门。经大通桥,东流至通州城西北永通桥(今八里桥),又东会于白河。”至正十七年( 1357年),欧阳玄病逝于大都,享年83岁,可知永通桥始建于元代。《元史·河渠志》记载:“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六月,省臣言:‘通州至大都运粮河闸,始务速成,故皆用木,岁久木朽,一旦俱败,然后致力,将见不胜其劳。今为永固计,宜用砖石,以次修治。’从之。后至泰定四年,始修完焉。”由此可知,永通桥改为石桥在1311年。还有通州张家湾通运桥与此桥结构和石雕艺术风格相同,亦为元代遗构。从石桥形制看,元代桥头石蹲龙肇源于金陵汉白玉踏道前的石蹲龙。断虹桥头不用明代石桥常见的抱鼓石,而用元代流行的石蹲龙,与通惠河元代石桥永通桥和通运桥(在通州张家湾古城南门)桥头石蹲龙如出一辙。

第二,断虹桥汉白玉栏楯和石狮子望柱头基本上按照《营造法式》单勾阑图案雕琢。望柱头不用明代流行的龙凤纹望柱,而用元代常见的石狮子望柱头,如曲阳北岳庙主殿德宁殿栏楯即为元代石狮望柱。

第三,断虹桥拱心石上有高浮雕吸水兽,这是金元石桥的特点。卢沟桥中心一孔的两面和西面第五孔上还保存有三块高浮雕吸水兽拱心石,皆用汉白玉雕琢,傅熹年以为是金代原物。元代万宁桥(今什刹海后门桥)也有这样一个高浮雕吸水兽,而明清紫禁城内外金水桥则无此类吸水兽。

第四,断虹桥头石蹲龙须弥座上的水浪纹样,与杭州灵隐寺大殿前北宋石塔基座上水浪纹相同,后者建于北宋建隆元年( 960年)。这种水浪纹亦见于白塔寺元代石狮须弥座。此外,断虹桥华版雕刻的忍冬纹,与元大都福寿兴元观遗址出土汉白玉华版上的忍冬纹图案几乎完全相同。《析津志辑侠·风俗》记载:“都中(指元大都)桥梁、寺观,多用西山白石琢凿阑干、狻猊等兽。青石为砖,甃砌大方,样如江南……”断虹桥与《析津志》所说元大都石桥的艺术风格完全相符,为我们研究元大都石桥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第五,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记载:“直崇天门有白玉石桥(指周桥)三虹,上分三道,中为御道,镌百花蟠龙。”断虹桥栏楯华版雕刻双角五爪行龙纹样,不仅和陶宗仪所述金水河周桥纹饰相符,而且和白塔寺元代石狮须弥座纹样相同。此外,这种行龙纹、牡丹纹、菊纹组合图案亦见于元上都青白石龙纹角柱。萧洵《故宫遗录》记载:“又后为兴圣宫,丹墀皆万年枝,殿制比大明差小。殿东西分道为阁门,出绕白石龙凤阑楯。阑楯上每柱皆饰翡翠,而窴黄金鹏鸟狮座……”萧洵描述的元故宫兴圣宫华版行龙纹,与断虹桥栏楯行龙纹如出一辙。

北京建筑大学 北京古桥研究院

作者姓名:王锐英 研究员

通信地址:北京市大兴区永源路15号

邮编:102600

联系电话:13501074204

电子邮箱:wangruiying@bucea.edu.cn

2019年6月29日

[1] 林徽因:《我用一生的时间来回答你》,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年版,第123页。

[2] 刘顺安主编,曾广庆、焦惠园副主编:《开封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4页。

[3] 元王恽《秋涧集》,参见《金史·海陵纪》《日下旧闻考》和《钦定四库全书》。

[4] 曹子西主编:《北京史志文化备要》,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版,第251页。

[5] 王宗昱,金元时期北京地区全真教活动,2003年10月北京大学会议报告。

[6] 佟洵主编:《北京道教石刻》,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年版,第41页。

[7] 于德源:《北京漕运和仓场》,同心出版社,2004年版,第149页。

[8] 姜舜源:《故宫断虹桥为元代周桥考——元大都中轴线新证》,《故宫博物院院刊》、1990年第4期,页31-45。

[9]林梅村著,大朝春秋 蒙元考古与艺术,故宫出版社,2013.12,第159页。

[10]林梅村著,大朝春秋 蒙元考古与艺术,故宫出版社,2013.12,第159页。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

两个鬼故事硬盘哨兵铁马少年中国十大起名大师排名忠奸人演员表李姓四字男孩起名武陵山珍领袖电视剧全集1851之远东风云给闺女起个好名字fm2012下载化学教学起名姓氏秦给枪起名字哪些字五行属土起名字男孩马字起名免费测字起名打分测试网络起名真的吗war3作弊冯姓女孩起名我想画个什么的太阳送给什么因为什么2djgame微软开发者大会zocai给男孩起英文名字是什么退休申请石材店面起名甜言蜜语的情话战龙归来林北给公司起名 按照八字他站在时光深处少年生前被连续抽血16次?多部门介入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让美丽中国“从细节出发”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高中生被打伤下体休学 邯郸通报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何赛飞追着代拍打雅江山火三名扑火人员牺牲系谣言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中国拥有亿元资产的家庭达13.3万户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重生之我在北大当嫡校长”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测试车高速逃费 小米:已补缴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今日春分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七年后宇文玥被薅头发捞上岸许家印被限制高消费萧美琴窜访捷克 外交部回应联合利华开始重组专访95后高颜值猪保姆胖东来员工每周单休无小长假男子被流浪猫绊倒 投喂者赔24万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正式揭幕黑马情侣提车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回应蜉蝣大爆发当地回应沈阳致3死车祸车主疑毒驾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杨倩无缘巴黎奥运校方回应护栏损坏小学生课间坠楼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专家建议不必谈骨泥色变王树国卸任西安交大校长 师生送别手机成瘾是影响睡眠质量重要因素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兔狲“狲大娘”因病死亡遭遇山火的松茸之乡“开封王婆”爆火:促成四五十对奥巴马现身唐宁街 黑色着装引猜测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德国打算提及普京时仅用姓名天水麻辣烫把捣辣椒大爷累坏了

两个鬼故事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