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关怀版

袁振国:线上线下融合教育的重点在融合

袁振国,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编委会主任

2022年4月8日,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和《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编辑部成功举办“中小学在线教学发展论坛”。论坛以在线方式举行,吸引92万余人次观看。论坛发布了“中小学在线教学研究成果报告”,该报告的系列成果发表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年第4期。特辑于此,以便诸位同仁链接取阅。

(点击标题可获取全文)

“专题:在线教育”5篇

1. 曹梅, 朱晓悦, 沈书生:父母教育卷入对中学生在线学习表现的影响——江苏省中小学在线教学调查研究报告之一

2. 赵丽, 柳月, 沈书生:在线学习中家长投入对其感知子女学业倦怠的影响——江苏省中小学在线教学调查研究报告之二

3. 朱彩兰, 温昕, 沈书生:中小学在线教学高绩效教师的特征分析——江苏省中小学在线教学调查研究报告之三

4. 赵晓伟, 邵宏宇, 沈书生:从应对危机到适应变化:不同类型校长在线教学领导行为特征分析——江苏省中小学在线教学调查研究报告之四

5. 柏宏权, 王姣阳, 沈书生:区域教育管理者对在线教学融入常态教学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江苏省中小学在线教学调查研究报告之五

导 读:

2022年4月8日,在由江苏教育厅指导,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和《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编辑部主办的“中小学在线教学发展论坛”上,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编委会主任袁振国发表了题为《线上线下融合教育的重点在融合》的专家报告。

袁振国教授认为,线上教育不是线下教育的翻版,融合教育也不是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的简单相加。

一方面我们看到,线上线下的教育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实现了停课不停学这一伟大创举。可以说,我们在线上已经基本可以良好地贯彻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

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一旦具备线下教学条件,我们往往就会放弃线上教学。在线上和线下教学条件同时具备的情况下,如果让家长、学校来选择线上还是线下,我相信绝大多数人会选择线下。我们曾做过小规模的调研,调查有多少教师在线下教学恢复后还保留着线上教学,调研结果显示是非常少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说明什么问题?这说明:总体上来说,线上教育还处于一个辅助的应急阶段。

把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有机融合,是我们要不断持续努力的目标。我想说,线上教育不是线下教育的翻版,融合教育也不是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的简单相加。线上线下的融合教育,实际上是对于线上和线下教育简单相加的超越,它的目标和可能性在于实现1+1>2的效益,它的最大贡献和可能性贡献在于促进教育的个性化,推动教育的深度变革。

经过多年来特别是疫情以来的线上教育大规模实践,我们在基础设施、人员素养、网络贯通方面,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成熟程度,也取得了很多成绩和经验。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推动线上线下教育实现融合,使得信息化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我和大家分享三点想法。

第一,线上线下融合教育

一体化设计

线上线下融合教育的实现,首先需要一体化地设计。线上教育开展起来了,不等于线上和线下教育就自然融合了。要把二者的优势都发挥出来,发挥各自的不可替代作用,需要很好的设计和很高的艺术。线下的教育,我们是非常有经验的,能够将其优势充分发挥;在进行线上教育时,我们也非常重视发挥好线上教育的优势。但是两者各自的优势怎么能够同时发挥,实现它们的不可替代性?这需要从内容、形式、程序、方法各个方面来进行一体化地设计。

现在很多教学是在线上进行的,这时候怎么把线下的优势发挥出来?完全在线下教学的时候,又怎么利用线上的优势?这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重点。

良好的情境感知和情感体验、自如的交流、及时的反馈和充分的互动,这是线下教育的明显优势。

线下教学是在一个特定的情景当中,情景感知非常现实、非常真实,人和人可以直接交流。正因为这个原因,我们的情感体验是充分的、直接的,同时交流是自如的、没有障碍的。最充分、最自由的交流都是在没有设定目标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孔夫子说,他最崇尚的教育境界是,几个学生沐浴着春风,在河边水流旁洗洗脚,唱唱歌,聊聊天,这是孔夫子认为最充分、最美好的一种境界。在线上的交流,我们好像没有什么冗余的信息,从既定的目标出发,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这时目的是明确,既定目标也可以基本实现。但实际上我们在生活中、学习中、工作中、研究中,很多看上去无目的的、事先没有设计好的交流,成效更大。

同时,线下教育也可以及时反馈,教师对学生、学生对教师、同学与同学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情感体验是非常现实的,也可以实现比较充分的互动。

正因为这样的优势,我们已经习惯于并且爱上了线下教育,不愿意放弃这样一种习惯的场景、体验。

如果线上教育不能够发挥这些优势,在这些方面总是不如线下教育,那我们就不可能爱上线上教育。那么,线上教育能不能够融合线下教育的这些优势呢?我们简单归纳线上教育的几点优势,这是线下教育所没有的。

一是拥有海量资源。线上教育一个非常大的优势在于,我们可以从网上随时获得无限量的资源。可以说,只怕你想不到,不怕你得不到,只要你想到的东西,线上都可以得到,有无限的选择空间。线下教育局限于学校、课堂、教材和教学,只是信息海洋里的一滴水,知识信息相对有限。

二是可被反复获取。线下的教育,是无法实现反复获取的,我们不能让老师再讲一遍,也不能把同学的讨论再重复一遍。但是在线上我们可以反复获取所需要的东西,可以把进行过的教学活动,无数次回放。

三是不受时空限制。在时间上,一年365天24小时中的任何一个时间,不管外面下雨、刮风、下雪,或是有疫情流行,线上教育都可以照样进行。在空间上,“天涯若比邻”的畅想在线上可以轻松实现。

四是可以自主选择。线下的教育一定是在学校、班级里,所有教学活动、知识获取、交流人群、互动对象,都是特定的,我们没有办法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内容,没有办法选择所喜欢的老师,也没有办法选择同学。但是线上教育可以实现,除了选择喜欢的老师,选择学习的内容,还可以选择学习的速度、进度和方法。这在理论上可以实现的,至于怎样提供各种各样的选择,这是需要我们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五是社区多元化。在线上,我们可以有广泛的社区,社区可以由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文化环境的人组成。现在每个人都有几十上百甚至更多的微信群,这些微信群是各种各样的,这种多样性的组合是线下教育不能比拟的。

我们在进行线上线下融合教育的时候,首先要了解线上和线下教育各自的优势,要思考怎么把优势组合。当然在组合之前,我们首先要考虑怎么把这些优势建立起来,怎么让它们能够发挥好。在发挥好各自优势的基础上,思考怎么把线上的教育和线下的教学融合起来。

这是我想要说的第一点,我们要推进线上线下教育的融合,首先要进行一体化的设计。江苏省在互动教学、情景化教学、情感性体验、项目式学习等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这是非常可喜的。

第二,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教育

促进教学方式变革

在现有的教学形态下,线上线下教育是不可能充分融合的,必须要对教学形态和教学模式进行深度变革。数字化、智能化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为重塑教育未来带来了可能。

总体上来看,线下教学的教学方式是“老师讲,学生听”,是教师主导的学习方式,学生是接收者,是被动的。尽管学生可以参加各种各样的讨论发表意见,但总体上是围绕着教师的设计、围绕着教学计划的活动,这样的教学围绕着固定的目标展开,当然这对于系统化的学习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但不是唯一好的方法,事实上它越来越会成为融合教育的阻碍力量。

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自主的、个性化的发展,线上教学,为学生成为一个一个的独立主体,自主、自由地学习和发展提供了可能。面对着不同的学习终端、不同的学习环境、不同的学习设备和手段、不同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学生怎样来进行学习?一个人在教室里想要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方式来选择内容是不可能的,但是线上教育可以实现。但是如果还是维持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按照统一的既定的目标设计教程,这样的可能性很难变成现实性。

多样化的需要、多样化的通道,每个学生可以选择所有的老师,每个老师可以教每个学生,这是一种怎样的场景呢?需要发挥一下我们的想象力。游戏化学习、自适应学习为这种新形态提供了理论的和技术的准备,它为新学习路径打开了窗户。

这听上去很遥远,但我们可以从现在做起。

一方面,备好人机协同的课。在通过教学方式变革适应学习方式变革的过程当中,教师要认真备课,备课是线下教育的一个常规动作,是基本要求,我们的教研室、教学组很重视这项工作,以往讲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要吃透教材,要了解学生,要准备各种各样的教学仪器、设施、工具。现在我想说,要增加一个“备”,要备人机协同。

在线上线下教育这一新型的教育形态当中,人机协同将会成为一种最重要的教学形态,人离不开机器,机器将成为人学习、生活、工作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实际上,我们在生活当中已经充分地感觉到了人与机器的不可分离,比如手机,手机已经不只是一个通讯工具了,它已经成为人的生活的一个中枢,是我们的手和膀臂、心脏器官、大脑器官的延伸。现在我们没有手机几乎难以生活,不仅会影响生活质量,还会使很多事情做不成。可以这么说,技术、科技、机器已经成为人的生命的一部分。

对于在线教学来说,我们要特别关注怎么利用好机器,怎么处理好人和机器的协同共生问题。将来随着智能机器的产生,我们的教学过程当中将会出现三个主体,除了通常讲的学生和教师,还会出现教学机器人。教学机器人能够储存人们的思想、意识,进行沟通和交流,可以对真人的行为、思想作出反应。三个主体的互动是一种完全新的形态。

现在的孩子都是网络原住民,已经能够非常成功、娴熟地能够运用电脑、iPad、手机这些工具,而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教师,对机器的运用既欢迎又警戒,在某些方面还是恐惧的。

所以我们要备课,备好人机协同的课。

另一方面,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我们要重视知识学习的指导,但更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线上教学的背景下,怎么进行学习?这件事情我们以前没有很好地重视。根据研究调查情况来看,在网络学习的背景下,学生的差异越来越大。有很多人在网上学习变得非常自如,非常主动,非常具有选择性,他可以按照需要采取更好的学习方式。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自控,不能很好地利用网络教学的优势,学习过程显得很不顺利,甚至碰到了很多问题。在网络背景下应采取什么样的学习方式,非常值得重视,需要进行系统的指导。

第三,重视和加强教学资源

的建设

网络学习,线上线下的融合性学习,不是简单地把线下教学的内容移到网络上,更不是把一些线下教育的录像放到网上,这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现在每天都要刷手机。大家有没有发现,在刷手机的过程当中,你的学习行为是什么?获取的信息是什么?你在不断地变换频道,不断地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东西。现在平均1个人在手机上停留的时间是6个小时,为什么既无报酬又无奖励,你可以不断地被手机所吸引?这是由它的内容和它的内容提供方式所决定的。

分析抖音的内容,它有几个很明显的特点:第一短小;第二快捷;第三众筹;第四可以随意选择。

我们要在线上线下融合的教育当中借鉴使用这些优势,不能按照自己习惯的传统教育的方式铺天盖地灌输内容。要把“要你学”变成“我要学”,资源重组和资源呈现方式的改变可能比教学方式的改变更重要、更基础。

线上线下教育的融合,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如何推动真正的融合,实现大规模背景下的个性化教育,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向往、激动人心的方向,也有着无限广阔的前景。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可以不断地逼近目标、实现目标。

分享

点赞

在看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

两个鬼故事鞭炮声魔武天下8月16日是什么星座北京日出日落时间鹰掠九天家园共育叶佳期乔斯年小说全文免费阅读燕字辈起名星学院第三季高速将统一限速标志恒字起男生名字通天之路txt3月宝宝起名字英文品牌起名字大全四化宋词起女孩名称姓氏杨宝宝起名大全纸包鱼起名大全属马的宝宝起名宜忌字童装起什么店名好回到未来百度影音起名字大全女孩打分评分宝宝名字网起名公司起名 农副产品房产广告小小克星windowsvista资产支持票据rh阳性2021姓朱的男孩起什么名字好少年生前被连续抽血16次?多部门介入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让美丽中国“从细节出发”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高中生被打伤下体休学 邯郸通报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何赛飞追着代拍打雅江山火三名扑火人员牺牲系谣言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中国拥有亿元资产的家庭达13.3万户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重生之我在北大当嫡校长”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测试车高速逃费 小米:已补缴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今日春分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七年后宇文玥被薅头发捞上岸许家印被限制高消费萧美琴窜访捷克 外交部回应联合利华开始重组专访95后高颜值猪保姆胖东来员工每周单休无小长假男子被流浪猫绊倒 投喂者赔24万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正式揭幕黑马情侣提车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回应蜉蝣大爆发当地回应沈阳致3死车祸车主疑毒驾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杨倩无缘巴黎奥运校方回应护栏损坏小学生课间坠楼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专家建议不必谈骨泥色变王树国卸任西安交大校长 师生送别手机成瘾是影响睡眠质量重要因素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兔狲“狲大娘”因病死亡遭遇山火的松茸之乡“开封王婆”爆火:促成四五十对奥巴马现身唐宁街 黑色着装引猜测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德国打算提及普京时仅用姓名天水麻辣烫把捣辣椒大爷累坏了

两个鬼故事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