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欧洲历史
世界近代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
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

奥匈帝国在一战前地位怎么样?综合实力如何?

关注者
516
被浏览
452,802

29 个回答

这个问题有人想知道奥匈帝国在一战前处境如何所以我客观描述一下奥匈帝国的困境。而另一个问题有人想知道奥匈帝国在1910年代是否不可救药。所以我表示奥匈帝国在1914年的走向灭亡更多的是政策错误、决策失误这些偶然因素造成的。奥匈帝国或许势将灭亡,但1910年代它还没有病入膏肓。如此而已。某些可怜的民族主义者不仅异常敏感,而且理解能力令人扼腕。

奥匈帝国在一战前几乎要分享奥斯曼帝国的“欧洲病夫”头衔,意思就是这一代人很可能要看到其灭亡的国家。

从面积上看奥匈帝国是欧洲第二仅次于俄国,人口是欧洲第三仅次于俄国和德国,但是“大陆强国”的奥匈帝国的陆军军费甚至不如海军强国英国,从兵力上说奥匈帝国陆军远不如德法俄,从机枪、大炮、子弹也就是“火力上”,他甚至连意大利都不如,仅仅在数量上强于塞尔维亚。

在动员能力上说奥匈帝国的铁路线路、机车、车厢都已经不如俄罗斯,奥匈帝国的常备军远少于俄国,只能依赖于总动员,但是总动员之后的兵力输送能力也远不如俄国。如果没有德国支持则奥匈帝国军队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不如俄国+塞尔维亚。

奥匈妥协的结果是匈牙利千方百计的反对帝国的扩军计划,军事预算几乎被冻结在1866年水平,在军事技术日新月异的19世纪末这一局面对奥匈帝国的军队来说是致命的。

军官收入菲薄,同时因为贵族军官在意大利和普奥战争中表现糟糕,弗兰茨约瑟夫皇帝取消了贵族免于考核担任军官和升迁的特权,结果就是不在乎收入的贵族阶级已经资产阶级和中产阶级上层开始退出军队,而中产阶级中层和下层因为对收入的敏感和此时经济的高增长也纷纷退出军队,最后奥匈帝国军队被一群兵头将尾,也就是穷人里的上层和中产阶级的下层子弟所占据,他们之所以选择从军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父母付不起其他学校的学费。于是把他们送进免费的军校。

一个军官从军官学校毕业要升到少校慢的话需要二十一年,快的话也需要十二年,如果你没有上层朋友,也不是任何人眼里的“苗子”“明日之星”,然后假如你作为一个少校退役,你的收入只略高于电车司机,结果就是军官里腐败横行,贪污、背叛、出卖情报公行。雷德尔上校丑闻在战前爆发的时候,人们惊奇的发现这个出身贫寒的上校军官,收入只够付他雇用的四个仆人里的一个半的薪水,但却在维也纳和布拉格都购置了宅邸,积攒了一笔相当可观的财产,还买了戴姆勒汽车。而如此反常的富裕状况在他长期在陆军中央任职的时候竟然没有引起任何怀疑。

奥匈帝国军队没有实战经验,虽然1866年柯尼希格雷茨战役向全欧洲展示了“火力”的决定性意义,而奥匈帝国军官团也纷纷表示要效法普鲁士,在柯尼希格雷茨举行的军事演习上,奥匈帝国参谋当着在场的外国武官的面宣称,奥匈帝国军队的目标就是要“避免柯尼希格雷茨悲剧的重演”,但是奥匈帝国参谋部很快就从推崇火力退回了传统的刺刀重逢。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帝国负担不起火力的费用。

奥匈帝国连续举行以俄国为假想敌的军事演习,但是每次都让观看的欧洲武官啼笑皆非,1913年最后一次例行军事演习上,弗兰茨费迪南大公不愿意让他准备推荐接替康拉德出任总参谋长的“美景宫新宠”布鲁德曼将军战败,而在演习的最后阶段突然宣布把两军对抗演习变成“插旗演习”,在演戏的最后阶段,奥匈帝国军队向插在地上的旗帜发起猛攻,给刚刚打过巴尔干战争的塞尔维亚武官留下深刻印象。

更加不幸的是奥匈帝国的士气,在实行义务兵役制以前,奥地利帝国依靠募兵制至少能够要求他的士兵不管出自什么民族必须背回80个作战指令的德语单词,但是自从实行了义务兵役制,这一条也很难得到保证。

奥匈帝国有各种不同的民族,但是奥匈妥协把它的领土简单粗暴的划分为“内莱塔尼亚”和“外莱塔尼亚”,也就是说莱塔河这边和莱塔河那边,而且隔着这条河,两边的政府采取了不同的政策,虽然总统来说奥匈帝国的臣民享受的权利还勉强说得过去,但是隔着这条河两边的政府采取了万全针锋相对的民族政策。

以纸币为例,莱塔河这边也就是维也纳自由主义者执政的地区的纸币上用8种语言写明币值,也就是说帝国的各民族只要不是太稀奇的民族,基本都能够看懂莱塔河这边发行的帝国纸币的币值,但是在莱塔河那一边,在布达佩斯的匈牙利自由主义政府统治的地区,它们的纸币上只有一种语言,就是匈牙利语,连德语都没有,是的连德语都没有。

匈牙利人只要求匈牙利人的民族自决和民族平等,从不认为他统治的地区的其它民族也有权利要求民族自决至少是不受歧视,这种有趣的民族权力观念和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相似。其结果就是在内莱塔尼亚各民族开始要求改善自己的处境要求和日耳曼人平起平坐,而在外莱塔尼亚斯拉夫各民族只有三条路可选择,一是去死、二是去美国、三是等着巴尔干斯拉夫国家的同胞早日打进来拯救自己。1914年宣战的时候维也纳陆军部给美国的奥匈帝国臣民寄送了大批回国服役的动员令,结果被当成废纸。

帝国的各民族因为帝国的不同政策而对帝国采取共同的仇恨,这也是帝国的一个奇妙之处,匈牙利压迫斯拉夫诸民族所依斯拉夫各民族都恨匈牙利人和帝国,而内莱塔尼亚虽然不再压迫境内的少数民族,但是它也无法满足少数民族的要求,比如说捷克问题,在捷克的日耳曼人和说德语的犹太人都不太会说捷克语,因为按照过去的帝国法令作教师、公务员、军官只要会说德语就行了,但是自从帝国施行自由主义改革,给予诸民族以平等的权力,捷克人就要求这些人除了会说德语之外也必须懂捷克语,这个要求不算过分,在国家开始提供各种社会服务的19世纪末不可能让一个去领养老金的捷克老太太去学德语填表格,但是这个合理要求一旦被帝国接受,捷克日耳曼人和讲德语的犹太人就发现“坑爹了”,因为捷克知识分子几乎都懂德语,而讲德语的知识分子几乎没几个懂捷克语,帝国的这一妥协实际上讲决定捷克只有捷克公务员,日耳曼人和讲德语的犹太人要么失业要么一把年纪去从头学捷克语。于是帝国的最后几十年波西米亚莫拉维亚几乎处于内战状态,日尔曼人、讲德语的犹太人和捷克人打成一团,大学成了战场,他们凭赤手空拳最多是一些简单工具都能制造出上百人的死伤。卡夫卡的绝望情绪也可以联系到他作为一个讲德语的犹太人的处境上理解。

结果就是捷克人恨透了帝国政府,虽然帝国政策减轻了对他们的压迫,但是1908年帝国动员捷克部队的时候,布拉格的捷克人集体卧轨,阻碍运兵的火车出发,1911年再次局部动员的时候布拉格人再次集体卧轨,这次遭到帝国的逮捕,1914年终于宣战的时候从布拉格开拔的捷克人部队齐唱塞尔维亚国歌以示抗议。

帝国的士兵说五花八门的语言,在义务兵役制之前每个士兵都应该背回80个作战指令的德语单词,但是义务兵役制以后这一点不能再指望了于是发给军官一种翻译手册,上边用注音标注了各种不同语言的作战指令,也就是说因为士兵听不懂,所以请军官尽可能的用士兵的语言下命令。

帝国军队的参谋体系异常臃肿,连团都有自己的参谋其中的一个用途就是翻译,但是一旦开战,部队被打乱,捷克参谋被派去向克罗地亚士兵传令,或者反过来一个匈牙利军官准备让一群捷克士兵冲锋,引起的种种混乱是十足好兵帅克式的。

编辑于 2017-10-25 00:40

奥匈帝国的问题很多,民族问题的确严重,综合实力也不如英法德俄等,但这绝不意味他在欧洲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角色,也不意味他没有力量,所谓欧洲病夫的说法,我从未听过。最起码在一战爆发前,奥匈还没有遇到能威胁到它的存在的问题。捷克人追求权力,但作为奥地利统治最久的领地之一,捷克已经被德意志渗透的很深了,德语的通用和德意志族的混居都使得奥地利的统治还可以维持,而长久以来一直未哈布斯堡统治的结果也导致捷克的上层,比如贵族和军官还是愿意效忠帝国的,毕竟他们世代为其效力,下层与知识分子的民族风潮要求的不过是使捷克拥有和匈牙利一样的地位,促成三元制帝国而已,而且捷克人对诸如斯拉夫诸族的权力要求充满警惕,捷克人追求的三元制国家里没有他们的位置。匈牙利人更是变成了帝国体系忠诚的维护者,并且对于塞尔维亚、罗马尼亚极为敌视,因为它们要求的领土都属于匈牙利部分,匈牙利人反而成了推动消灭塞尔维亚军事冒险的推动力,他们还坚决反对捷克、克罗地亚等谋求三元制的企图。斯拉夫人在一边与塞尔维亚亲戚勾搭的同时,主要精力还是在谋求将南斯拉夫人成立奥匈的第三元,毕竟奥匈的自由化对比塞尔维亚的专制和贫穷,他们更愿意留在帝国。综合来看,每一个民族都是维护帝国的,只是他们都希望自己成为帝国中更主体的存在而已,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这样的专制穷亲戚并没有多大吸引力,就是意大利人,也对腐败的意大利政府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甚至国际上的英法也从未想过肢解奥匈,特别是英国仍认为奥匈是保持大陆平衡的重要力量,毕竟他们只是要敲打欧洲第一,不管是德国、法国、俄国都有可能。可以说,如果不是一战的残酷远超世人意料,民意迫使战胜国不断对胜利条件加码,奥匈各部分为逃避战败惩罚纷纷主动脱离,奥匈本来是有极大可能继续保持下去的。

综合国力上,当战争进入一战时代,大规模的总体动员已经取代了平日里的常备军成为决定力量,奥匈帝国拥有数千万的庞大人口,就使得它起码看上去军力并不差。奥匈的军事工业也相当发达,事实上在普奥战败后,奥地利也开始了工业革命,铁路建设和工业发展都进入了高速期,到一战前,从主要的经济数据看,如钢产量、煤产量、铁路里程等,虽有些地方比俄国有差距,但却远远的甩开了意大利。奥匈在捷克地区的军事工业、南部沿海地区的造船工业使奥地利拥有了规模庞大、体系完整的军工体系,奥匈海军也自主建设了无畏舰,使它能够与意大利和俄国海军相抗衡。奥匈还在德国的帮助下,建立了自己的军官团和参谋体系,改造了军队,起码到了13年前,奥匈对于周围的国家仍是具有相当威慑力的。但奥匈面对俄国,却仍有差距,虽然两个国家都是貌似强大,实际矛盾重重,但俄国即使在纸面上也比奥匈强大,而奥匈又急于向巴尔干发展,与俄国的矛盾不断加深,因而他只好选择德国来依靠,毕竟英法很难再全面战争时有效的帮助奥匈,结果奥匈也因此毁灭了。

奥匈面对意大利、塞尔维亚、罗马尼亚这些虚弱但充满敌意的邻居,同时还要对抗站在他们背后欧庞大的俄国,使得它外交余地很小,只能紧紧跟随德国。所以奥匈在德国成立后国际话语权不断缺失,因为要争夺巴尔干,与俄国的矛盾不可调和,而德国是唯一能帮助他们对抗俄国的,当大国的外交不能自主的时候,地位的丧失是必然的,奥匈已经从欧洲列强实力平衡的一员变成看了德国的跟屁虫,而英法甚至无法拉拢他离开(不像意大利还有墙头草的空间)

因此从综合实力来看,奥匈仍不失为欧洲列强的一员,起码拥有压倒意大利、与俄国抗衡的实力,从刺杀事件后,塞尔维亚几乎全盘接受奥匈的最后通牒和奥匈的小伙伴保加利亚敢于在东欧挑战各国联手就可以看出,巨人虽然老了,仍然是挺吓人的。但在外交地位上,已经逐步沦落到德国小伙伴的地位了并且最后也因为内部军事冒险主义(很大部分是匈牙利人迫不及待的要彻底消灭塞尔维亚实体一劳永逸)和外交捆绑走向了毁灭

发布于 2016-03-04 13:08

我感觉不少答案,都在着眼于奥匈帝国虚弱的一面或者说是奥匈帝国的民族矛盾。

不可否认,奥匈帝国的民族问题十分复杂,主体民族马扎尔(匈牙利)人仅占19.57%,其他民族包括德意志人、犹太人、捷克人、塞尔维亚-克罗地亚人、波兰人、鲁塞尼亚人(乌克兰人)、罗马尼亚人、斯洛伐克人和斯洛文尼亚人。

奥匈帝国的民族

但是就真的只有奥匈帝国受到民族主义的风潮的影响?在1886年和1893年,爱尔兰自治法案的问题两次终结了格莱斯顿的首相任期,爱尔兰问题造成了英国议会两党中的自由党分裂,反对爱尔兰自治法案的自由党统一派甚至最后加入了保守党。而1914年,英国内阁因为阿尔斯特问题焦头烂额,在暗流涌动的七月危机时,几乎只有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注意到了欧洲的变化,从而错过了调停危机的时机。而1913年的扎本事件使得阿尔萨斯-洛林帝国省有成为德国的爱尔兰的趋势,事件导致贝特曼-霍尔维格首相遭到弹劾,只是因为首相本身不用像议会负责,贝特曼-霍尔维格才没有和格莱斯顿一样引咎辞职。奥匈帝国本身作为民族的马赛克,民族矛盾本身也不能免俗,不过其他答主大佬的答案已经很好了,我在这里就不赘述了。不过帝国境内大多数的民族主义运动也只是在和爱尔兰和阿尔萨斯人一样争取帝国境内的自治,比如捷克人有的要求帝国在波西米亚的公务员学会捷克语和德语,部分当地的德意志人和捷克人要求弗朗茨·约瑟夫皇帝接受波西米亚的圣温赛斯劳斯王冠的加冕,有的人要求捷克人和德意志人的平等地位。个人觉得这样的要求和西欧其他地方要求自治和平等的民族主义运动区别不大,但是奥匈帝国本身特别多的民族将民族主义的影响放大了而已。

奥匈帝国在战前的GDP占世界的4.4%,在美国(32.0%),德国(14.8%),英国(13.6%),俄国(8.2%)和法国(6.1%)之后,居世界第六名,在意大利(2.4%)和日本(1.0%)之前。从1870年到1913年,奥匈帝国的GDP的平均增长率为1.76%,高于德国(1.51%)、法国(1.06%)和英国(1%)。从1890年到1910年,维也纳、布达佩斯、布拉格、伦贝格(利沃夫)、切尔诺夫策、阿格拉姆(萨格勒布)、因斯布鲁克、阜姆(里耶卡)、克鲁日和波拉的人口增长都超过了60%。到了1900年约40%的奥匈帝国的国民离开了他们的原籍,迁移到了位于这个君主国的其它居住地。奥匈帝国的发展不算平衡,在内莱塔尼亚,奥地利和波西米亚-摩拉维亚是工业区,这里人民的识字率超过了85%;伊斯特里亚半岛的的里雅斯特是帝国的重要海港,联系着帝国的外贸,维系着帝国与其第二和第三大贸易伙伴英国和美国的贸易;但是加利西亚-洛多梅里亚和布科维纳还是以农业为主,战前当地的识字率还没有达到60%。而外莱塔尼亚有着土壤肥沃的匈牙利大平原,使得奥匈帝国是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面粉出口国,1908年新合并的波斯尼亚还是十分落后。总的来说,奥匈帝国的经济虽然不及初意大利外的欧陆强国,但也不是一无是处。

不可否认,奥匈帝国的军事很成问题,这里我觉得 @高林 的答案很好我就不再说了。

我觉得战前的奥匈帝国处于一个在政治上受困于民族主义风潮、经济上在快速发展、军事上却依旧落后的环境。至于帝国已经病入膏肓了?我看未必。对此,我推荐可以看看这两个回答。

zhihu.com/question/4736

zhihu.com/question/4736

By the way.我觉得用奥匈帝国在一战的糟糕表现或者在一战后灭亡来论证战前奥匈帝国药丸的,我只能说老欧洲哪个国家不也是药丸?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和俄罗斯帝国都在战争中瓦解了,胜利者英国和法国也损失了一代人,意大利则在战后陷入了严重的政治危机最终导致了墨索里尼的上台。

编辑于 2018-04-11 21:22

奥匈帝国除了对俄的R计划和对塞尔维亚的B计划,还有个对付匈牙利的U计划,你就知道这个国家内耗有多严重了

编辑于 2016-07-19 06:23

以维多利亚2为背景回答的话。

让奥匈和意大利单挑,只要在奥匈点出接受捷克,波兰等决议之前,ai的意大利基本能赢。 估计是因为奥匈的可接受太少了。。

奥匈就算把北意大利丢光,没有吞并波斯尼亚。也可以稳稳的当列强。基本盘其实就是奥匈捷三地。

每把游戏!不管奥匈发展地怎么样。到我关闭的时候,奥匈都是解体的。。世界大战都喜欢肢解它啊。。。

发布于 2017-05-18 12:46

想体验下奥匈帝国么?

vic(2)欢迎你

体验下多民族的“快感”:主流民族没有压倒性的优势,各民族民族主义高涨,三天两头的叛乱和无休止的里通外国,部队不可信任,工作效率的低下,科研落后,工业乏力,没有殖民地也有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交通落后...然后一战爆发了

high的不得了~

-----

民族是想象的共同体

人的社会认同心理其实是一种很奇hao怪wan的心理

北京人自己在一起的时候,会说你是西城的,我是东城的,他是顺义的,她是延庆的。以前的南边的还搞过什么崇文宣武文化圈。

然而出了北京,北京人的认知中,就会变成:我是北京人,你是河北的,他是天津的,她是广东的。

如果环境再放大到全国,人们认知中就是他是北方人,她是南方人,虽然也有黑龙江(/海南)人看谁都是南(/北)方人,笑~

但是一旦出了国,我们的认知又会出现变化:我们是中国人。外国人不会区分你是来自北京还是出身大凉山,统统是中国人。

而美国基本把这种心理认同扩展到最大化。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移民来源地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人们不习惯大密度的区分群体,于是简单化:白人,黑人/非洲裔,黄种人/亚裔,拉丁裔等几种。至于美国为什么能达到一种民族的政治平衡,我看到过两种理论:一是这些移人有着基本一致政治观念:自由平等,或者可以用现在流行的“美国梦”来解释,他们在其他领域的分歧可以由这个领域的统一弥补。二是当族群外来面临威胁时,有着相同背景的人们会抱团取暖。当白黑黄棕等N类人凑一起时,白人自然抱团,形成了一个数量占优且相对稳定的族群。

至于有人说美利坚不是一个民族,那包括56个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是不是更加的虚构?毕竟美利坚民族这个词出现的时间要远远早于中华民族。

编辑于 2016-08-29 15:10

一战前,奥匈明面上的实力还是很可观的。

人口欧洲第三(仅次于俄德),领土欧洲第二(仅次于俄),工业产值世界第六(仅次于美德英俄法)。

坑的就是民族太多了,一个班甚至可能语言都不通啊。民族矛盾又尖锐,主体民族连1/4都没有。

日耳曼人23%

匈牙利人21%

捷克人12%

波兰人11%

乌克兰人8%

罗马尼亚人5%

克罗埃西亚人7%

斯洛伐克人3%

塞尔维亚人6%

斯洛文尼亚人3%

意大利人3%

编辑于 2016-01-06 17:04

推荐两本书《哈布斯堡的兴亡》和《好兵帅克》

最开始看《好兵帅克》,觉得夸大的离谱,后来看来《哈布斯堡的兴亡》,觉得并没有很多夸大

奥匈帝国在战前的战斗力其实已远远落后于主要的欧洲强国,受制于内斗等,而且几十年间没有经历过战争,只有一群纸上谈兵的高级将领

在战争开始时也有了若不大胜,则国家可能分崩离析的预判

结果真的就瓦解了,而且再也没能作为一个强权站起来

发布于 2016-10-31 16:34

高票说的挺好,但奥匈也并非一无是处。

在一战前数十年的和平使得帝国工业发展迅速,民族问题很尖锐但表面上看起来还是一派安宁。各民族依然服从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各种斗争至少被限制在了可控的范围内。

有著名的斯柯达军工厂,号称世界第一的炮兵,与德国的合作也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帝国陆军战斗力,动员机制也较俄罗斯完善。总而言之,在当时看来这依然是一个强大的帝国。

顺带一提欧洲病夫这个称号只属于奥斯曼。我从没有听说过这个称号安在奥匈身上过

编辑于 2016-03-10 20:22

在VIC2里,有一种列强的声望值一项就占了总分数的一大半,我习惯于把这种国家叫做吹比列强。历史上一战前的奥匈没这么差劲,不过也没强多少,就是工业实力能高一些,军事水平只能欺负欺负意大利了……

发布于 2017-01-13 02:01

先看了一本书《第三共和国的崩溃》,感觉这个国家真是奇葩,居然没有在1918年战败。

后来看了《哈布斯堡的灭亡》,发现这世界奇葩真不少,第三共和国实在是非常强了。

总结:这是个碧蓝的世界。

发布于 2017-04-04 20:27

布娃娃帝国主义

看着像一个人其实就是个布娃娃

发布于 2016-12-03 08:04

奥匈内耗太严重了,那啥斐迪南曾经说过意大利,匈牙利之类的都是盟友中的敌人。资料都被自己人给出卖了,可以看出奥匈……都不知道该这么形容了。到了一战 波蒂奥雷克这个墨水战神就开了一个好头,军官不爱挖战壕之类的问题被塞尔维亚人打的特别惨,士兵经常被袭击,烧玉米田什么的,杀平民奥匈士兵都干的出来,不过我不知道谁说的,记得是奥匈的一个军官说这不是文明军队可以干出来的(突然感觉有点创)而奥匈士兵只要有一个塞尔维亚人被俘几个人想送这人到后方,一个奥匈伤员,又是几个想送他到后方,有的自己就开枪打自己,装成伤员。而奥匈一开始对俄也不是很好,按道理来说奥匈单兵能力更好些,不过奥匈好像也是和法国一样是攻击精神,刺刀穿过俄国人的机枪炮火,死伤惨重,等到第一批奥匈士兵来到俄毛子这里的时候,俄毛子会投降。在《哈布斯堡的灭亡》里面有一个故事,不知道是不是真的,6个俄毛子巡逻遇到装备精良的捷克军团,本来想投降不过捷克军官对那6个人说“应该是我们向你投降”不过按道理来说奥匈正规军单兵能力不差并且俄毛子有规定不允许和奥匈单拼刺刀。对了,记得奥匈士兵打飞机的事情,一开始见到飞机就打,然后军官让奥匈区分飞机,之后士兵没有改变军官直接说遇到飞机就别打。

不过奥匈那个榴弹炮(苗条的艾玛)曾经和丰满的贝莎合作过打列日堡垒还是挺强的,不过奥匈一战还有青铜加农炮,并且数量和别的一些国家比不多。到了后面也算拖了意大利,虽然俄毛子和塞尔维亚靠了德国,不过也算有作用。

发布于 2018-03-03 04:25

奥匈帝国是一个大国,这个词很贴切,因为它是大国,但不是“列强”

奥匈军队衰落,无力一战。

奥匈军官团远不如别国。由于1866年贵族军官的无能,皇帝废除了贵族军官升迁免予考核的特权,而由于军费的紧张,奥匈军官薪资低廉,军官升迁缓慢。其结果是奥匈的军官团质量快速下降。贵族大量退出军队,士绅不愿再参军,军队对中产阶级也失去了吸引力。军官学校里充斥着因为父亲供不起其他优质学校的学费而被送至军校的年轻人。奥匈将领奥芬贝格指出:“那些保守、安稳、冷静的上流社会人士似乎天生就能把农民出生的步兵团结在一块。”但在奥匈末期,贵族、有钱农民子弟几乎不再参军,军官几乎都来自庶民,旅馆老板、基层小官员、教师等林林总总的职业都有从军者,他们既难以团结农民,也无法唤起城市士兵的拥戴。并且,奥匈的军官大多是德意志人,但士兵八成不是德意志人,而为了让军队成为民族融合的大熔炉,奥匈的士兵是混编的,这导致奥匈的军官和士兵之间难以顺畅地交流,而由于军官多数都出自庶民,常常自身即带着民族主义的烙印,难以将士兵团结起来。与之相比,军官的贪污问题至少没有动摇根本,但这个问题也十分严重。奥芬贝格哀叹:“我们的军官受教育程度甚至不足以让他们做一次体面的交谈。”而他本人也在1915年因收受股票内线交易被捕。

由于匈牙利的阻挠,奥匈陆军的军费甚至不如只有六个师的英国陆军。匈牙利为了防止奥地利掌握一支可以极大地威胁奥匈的军事力量,几乎反对一切扩军计划,导致帝国军费被长期冻结。帝国在柯尼希格雷茨战役之后已经认识到了火力的重要性,但奥匈军队因军费不足,补充火力的计划难以实现,奥匈逾三百士兵才配有一门火炮,而法国的数字几乎是奥匈的一半。奥匈的海军因为奥地利同意在阜姆建造第三艘无畏舰,才得以扩充,但奥匈只有亚得里亚海作为出海口,从一战的战果来看还不如用于购买火炮。

奥匈交通设施落后。同样由于匈牙利人的反对,奥匈在关键的运兵线上的铁路的修造计划屡屡受到阻碍,奥匈无法打造完整的运兵网络。

军队士气落后。奥匈的军队普遍不愿打仗。1914年的时候奥匈军队勉强开拨了,但捷克人高唱匈牙利国歌。在20世纪初的数次动员中,捷克甚至爆发了卧轨行动阻碍动员。

实战经验不足。奥匈的军队在普奥战争后就没有打过大仗。奥匈的演习则高度流于形式,甚至出现了皇储为了避免自己青睐的军官失败而将演习内容改为夺旗行动这样的笑话。

奥匈民族问题尖锐。

奥匈协定的必要性争议颇多,在当时法国大使馆就认为“给只有七分之一人口的匈牙利人半个国家是一件愚行”,但匈牙利人又有俾斯麦的撑腰——为了避免奥地利走上反普鲁士的道路。但无论如何,皇帝在签订协定的时候完全没有留下任何后手这一点令人震惊,在随后的岁月里,匈牙利在外要挟帝国,在内推行强制马扎儿化政策。在外莱塔尼亚,货币上甚至没有德语,只有匈牙利语,在马扎尔人眼里,即使德意志人也是二等公民。这导致外莱塔尼亚出现了大量的人口流失,余下的人也都心向巴尔干同胞。

在内莱塔尼亚,困扰着帝国的民族主义问题甚至包括德意志民族主义。少数民族要求平等是常见的,但在奥匈,连德意志人也不满意。巴德尼任首相时,爆发了德意志人不满需要掌握捷克语以担任公务员的巴德尼危机。舍勒纳尔作为议员,甚至公开宣布支持霍亨索伦王朝,虽然这也有他个人不入流的因素。他之后的卢埃格尔虽然拥护哈布斯堡王朝,但他的民族主义倾向同样鲜明。与之相应的,是各个少数民族,尤其是捷克人,不断要求扩大自己的权利。

奥匈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皇帝试图依靠德意志和匈牙利两个主体民族,但匈牙利人只关心自己,德意志人同样不可靠,帝国又不得不照顾其他民族防止爆发大规模的骚乱,结果却是各个民族乱成了一锅粥,尤其在普选后,奥地利部分的议会几乎成了各个民族互相争夺利益的工具。奥匈帝国的民族危机在一战前确实远远没有到撕裂奥匈的地步,但民族问题不断地为奥匈放血。

奥匈发展受限,国际地位下降。

巴尔干一战,奥斯曼帝国在欧洲的领土几乎丧失殆尽,一方面奥匈失去了欧陆的贸易线,另一方面奥匈在动武问题上的软弱使奥匈的颓势被展现在了欧洲人面前。20世纪初的奥匈,彻底和德意志领袖无缘,反而要在军事问题上跟着德国走,寻求德国的支持,完全无力独自作战。而奥匈在向北发展的机会彻底丧失之后,它在巴尔干半岛南进的希望也随着巴尔干一场战争烟消云散。


奥匈的优势也不是没有。奥匈在十九世纪中后期取得了超过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速率,铁路里程迅速增加,城市化迅速发展。人口也在增加。奥匈人口和国土面积在欧洲均仅次于俄国,经济总量超过意大利,居欧洲第六。奥匈拥有斯柯达兵工厂,在阜姆和的里雅斯特具有相当的造船能力,生产了四艘联合力量级无畏舰(奥匈应该试试和清廷做笔交易,清廷在马关条约之后依旧四处购舰,奥匈给清廷卖舰完全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外莱塔尼亚虽然工业落后,但匈牙利大平原土壤肥沃,出口大量面粉(仅次于美国)。此外,奥匈帝国的民族问题固然尖锐,但也没有严重到即将导致奥匈帝国解体的地步。但一战改变了一切,而彼时的奥匈领导层并没有看到这一层,反而认为“再一次徒劳的动员将会摧毁奥匈帝国的一切基础”。

发布于 2021-06-14 17:24

军事和工业和意大利水平等级差不多,凝聚力尚且不如同期西班牙,一个加强版的奥斯曼而已

发布于 2020-01-06 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