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苍穹下(电影)
柏林苍穹下(书籍)

如何评价电影《柏林苍穹下》?

关注者
14
被浏览
24,451

10 个回答


我害怕看深沉的电影,害怕看关于战争的电影,害怕看伟大的无比抒情的电影。

全部是因为这些类型的电影无疑已经计划好了我的所有反应,甚至包括将我催眠,包括在极短的时间掉下眼泪,我不是害怕我会落入他们的圈套中,而是怕太早猜到,使得对其不再抱有任何期待。

我狠狠的感觉到生命的不可懈怠,不知道是从哪一刻开始,我谨慎选择每一部电影和书籍,只因一旦开始,这就表示,生命中的几万分之一就此被这些内容锁定,吸收每一样事物或与任何人的交流都是在耗费,为让自己不为耗费掉的时间后悔,我自己不得不对这些选择负责。

《柏林苍穹下》这部电影兼具我最初提到的这三者,但又与所有这些类型截然不同,里面没有电影中通常存在而且必须存在的冲突,没有正义与邪恶,只有普通人都会有的种种焦虑,落寞,放空时散落的心事。

但他可以说是深沉的,只不过他的深沉并非如美式电影里面的演员压低了声音,马上就要开始讲一番人生道理和抉择;他是关于战争的,但甚至没有战争的场面,战争处于破碎的残忍的记忆闪回和电影中的电影里(我说到这,想要提醒的是,我似乎不太会将其写成影评,所以,不能准确的阐述整个电影的情节场景);他是伟大的,也是无比抒情的,我根本不想称抒情为某种夸张的,自作多情的,啊!呀!呜!呼!不!抒情应该是直接的,直接的说出来,用精确的语言形容出来此刻,当下的感觉。

影片中的天使设定成隐形的游走人间,他们不是我们常常见到的孩童的样子,他们像父亲和母亲,像想象力所及的祖先,饱含深情的时常穿梭在我们身边护佑着我们。幼时,家人在逢年过节的祭祖中,常常念叨:祖宗保佑,平平安安!那时我时常想象死去的奶奶,外公,他们死后化成隐形的看不到的样子,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他们因为死去且具有了超能力,可以化解我们将要遇到的危险,甚至在我们做决定的时候给予暗示和指示,也因此我时常害怕做坏事被我身边环绕的祖先们发现,就像一种原始的宗教。


我认为,随着镜头的推进,电影形成了四种不同的视角。

第一种,从天使眼中看到的世界,不冷不热不咸不淡,也因此,天使的视角看到的世界是黑白的,他们看着人喝咖啡,但不知道咖啡是什么味道,他们去窥视不是为了猎奇,也不是为了带领镜头外的人去感受,是偶然遇到的形形色色,走到哪里算哪里,看到什么算什么,他们的存在就是看着这世界。

有些人为生活琐事烦忧,为孙儿的摇滚音乐困扰,有老者则为这个城市曾经在战争中的变迁的回忆感伤,有年轻男人决定自杀,在事故中的濒死者痛苦不已,站街女为一天的收入惨淡哭泣,每一个人都很平凡。天使千百年来都无声看着这个世界,我们的确要质疑天使为什么存在,因为他们什么也做不了,只能给受伤的人们一个拥抱,他们不像我想象的具有超自然能力的祖先,他们为这暗自神伤,只好用自己另一个维度的身体抚摸受伤的人。

于是,到后来,有天使想要化身成人,有的经过几万年对城市的守护,终于想要成为真正的人,看人看过的颜色,喝人喝过的咖啡,爱人会爱的人。

第二种,独白。

来到平凡人的角度,则是一种最正常的生活状态,掩藏在沉默的表情下的,有一种叫做精神的东西,那些东西没什么大不了的,在电影中,是私密的,自我的独白,独白里全是抱怨,质疑,无聊,困惑,就像我们每个人没有说出的独白。人并不是如外表所看到的那样空洞的,除了身体的知觉,一直凝聚着的是一种类似于独白的东西,也可以说是脑子里的想法,以独白的形式向自我诉说。

这种源源不断的独白,禁闭于每个人内心,因为实际上,并不会有人可以无限的倾听,这样也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的壁垒。就如同,我现在所有在写的,只不过是现在我的内心独白,我在向一个无形的对象倾诉,而每个人时时刻刻,即使是空白的大脑也有着源源不断的独白,只是更多的时候,独白是不用说出来的,或者说是不可以说出来的。

我记起曾经在地铁上见到一位中年女子,一直在自己跟自己说话,当人把内心独白“物化”的时候,多少会被人当做精神有问题的疯子。

因为无倾听者,也就阻断了倾诉者。

讲述和倾听的成立也就是对话的成立需要以下条件:

1,叙述者的诚实,语言给叙述者提供媒介,同时也提供了掩饰的工具,当话语说出,则无法回收,掩饰和坦诚,对于讲述者来说,都要承担后果。

2,倾听者的全然开放,全盘接受,一旦说出口,语言面临着被审视,包括道德和学识等,甚至还有美学上的,如倾诉者的语速,音色,词汇等等。

在电影中则用一种有趣的方式给独白者找到出口,那就是一个隐形的天使的角色,他们混入人群中的目的就是倾听所有人的独白,想象前阵看的《被光抓走的人》,用一种采访的方式去讲述电影中的“画外音”则觉得极为尴尬。

独白虽然是通过天使的遇见发出的,但是独白是属于每个凡人自己的,天使看到与看不到,独白都依然存在,就像我时时刻刻用某一种不发出声音的语言,跟自己对话,比如我此刻在写字,你以为我是要跟某个人说吗,你以为我是要写给我的订阅者吗,其实,我只是把内心此刻的独白写出成文字。

在人群里,独白也时时发生,太阳下我跟自己抱怨天气的热,音乐会上我环视四周时,我跟自己说会有人注意到我吗,想要撒尿但不想起身的时候,我跟自己说,再过两分钟,不然你的身体要出毛病,有个姐姐不是说过女孩不要憋尿吗……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把独白写出来,说出来,那么世界将不再是如今的世界了,那将会难以想象的喧嚣,所以人发明出来文字,用来代替内心的独白。

第三种视角,则是由大天使终于下定决定转变成人开始,所有的画面也因此成了彩色。天使人不确定看到的颜色的名字,要向行人确认,他拥有了所有天使时期幻想过但永远无法确切的一切知觉,他现在要去喝人人都热爱的咖啡。最重要的,他要去找令他终于下定决心的女人。

但因此也有了人的局限,他一开始是需要钱,需要换一件衣服,也会冷,也需要走路,不能像以往自由的游走随时随地去自己想去的地方,他去寻找一个人就要一点点找,去她可能去过的地方,也会错过。

第四种视角则是一种有天使的联想,回忆及谈话形成的对过去的画面闪回,关于战争的伤痕的隐喻,关于这块土地从太古时期以来的迁徙变化。但是整个电影又可以看做多元的平行空间,在这座城,有人在为生活焦虑,有人则沉浸在回忆的伤痛,有人遇到事故,有人则感到绝望,有人想起战争,而战争这条线又成了电影中的一部正在拍摄的电影。

这座城市这个世界如何一天天的转变成现在的样子,由太古时期的一片汪洋,到现在的纷繁交织,都是从天使的回忆中发出。

我很希望电影可以有更多这一视角的引发,但又不得不说现在的度已经刚刚好,这种引发呈现在瞬间的闪回之中,如同我们自己的记忆,过去的事情,无论有多么辉煌,多么暗淡,但终于,他们在时间中走过以后,就只能存在于这一点的碎片的回忆中了。



编辑于 2020-07-26 17:32

大家好我是戴锦华在电影当中你可以找到这个世界上正在发生的和可能发生的一切你可以找到最高深最玄妙的思考和最形而下的追求娱乐和梦想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柏林苍穹下

图片

柏林苍穹下是德国新电影代表人物文德斯的代表作这部影片拍摄于 1987 年以欧洲为先导整个六十年代以后是世界影坛上一个不断地爆发电影新浪潮的年代始作俑者当然是五六十年代之交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进而是法国电影新浪潮而德国新电影是既发的第三浪


图片

在这次电影新浪潮当中德国影坛新人辈出此后文德斯法斯宾德施隆多夫和赫尔佐格——现在通常用台湾的译法叫赫索成为了世界影坛的大师和巨人

而在德国新电影之后很有意思的是很多德国新电影的代表人物都进入了好莱坞包括文德斯可是文德斯显然完全无法适应好莱坞的流水线式的制片人中心制的制片环境所以在八十年代实际上是在 1986 年他回到了德国1987 年他拍摄了这部作品这也是他返回德国的第一部作品而这部作品使他当之无愧地进入世界电影大师的行列


图片

柏林苍穹下这个题目就已经很清晰地带出了影片的一个重要立意也是影片非常独特的一个角度就是它设置了城市的守护天使这样的一个角色这样一种想象而这样的一种角色和想象也就构成了整个影片的一种奇特的观看视点就是天使之眼对柏林这个被历史所烙印的城市的风景而在电影当中这道风景不是城市景观的风景而是人的风景或者说灵魂的风景生命的风景

设置天使来作为主角设置天使视点来做为影片的主要视点这本身就构成了一个对电影艺术视觉构置的挑战我们如何去想象天使的目光我们如何去想象天使眼中的世界尤其在这个电影的设定当中这两位天使是从冰河时期就已经在守护着这块区域了直到这个城市出现他们成为这个城市的守护者


图片

此后好莱坞重拍了这部电影叫做天使之城这是一部好莱坞的效颦之作我丝毫不推荐就像所有的好莱坞对欧洲艺术电影的重拍片一样它是极端苍白蹩脚庸俗的作品但是我必须向大家坦白很不幸的我是先看了天使之城然后记得同时在影院中观看这部电影的美国影评人朋友看完之后几乎是在狂怒中骂了一路就说怎么敢这样来糟蹋一部伟大的电影作品由于他的愤怒我才在美国的电影资料馆当中找到这部电影——柏林苍穹下然后观看了这部电影

如果你们跟我是一样的观影顺序的话你们可能会跟我有一样的心理障碍尽管我蔑视那个苍白套路媚俗的好莱坞重拍片但是我必须战胜一个心理障碍就是在那部好莱坞重拍片当中我们惯例地看到了俊男美女看到了我们想象中的天使的扮演者而当我重新转回原作的时候看到两个非常平凡的中年男性来扮演天使的时候还是有一点心理障碍要跨过的但是当我跨过这个障碍之后我知道我遇到了一部电影杰作我也知道我曾经错过了这样的一部电影杰作

所以先要坦白地告诉大家这部电影属于我前面讲到过那种类型就是在观看过程当中你睡着了我不怪你但是如果你没有睡着你看完全片你会知道你的生命已经又收藏了一份宝藏在你的片单当中要增加一部宝贵的电影

编辑于 2024-03-11 15:34

《柏林苍穹下》,一部满溢诗意的电影。

多年前带着一只残破的耳机,看过《天使之城》的我,突然想要看看原作的风采,于是就去胡忠图书馆找来看。

整部电影所散发的味道,如此浓烈,以至于第二天走在街上,突然感到自己也拥有了那个刚降临人世的天使的目光。

我看得到一群高中生的谈笑风生,看得到挽手情侣眉目间的浓浓情意,看得到由亲人推着坐轮椅出来晒太阳的老人眼里的满足。

这样看着他们的幸福,我也会很满足。

这是一部很闷的电影,如果你不喜欢电影中人们心理的那些琐碎和毫无逻辑的自言自语,如果你不喜欢电影中两个天使之间那充满诗句的对话,那么,看这部电影,就很受罪。

而如果你不去在意情节,而去仔细体会每个人的话,那些喃喃自语,那些绝望,那些希望,去体味那些无所不在的诗句,背后的寓意,那么,从这部电影中,你将会获得许多许多。

《天使之城》仅仅挑出了《柏林苍穹下》里面的半个主线故事,加以渲染和故事化,固然感人,却终究丢掉了原作的大部分精华。

因为爱情,并不是《柏林苍穹下》唯一的主题。

如果要我说这部电影让我看到了什么,我想,便是“活着的感觉”。

活着是我们的常态,而这常态,便是我们习惯了,顺从了,早已毫无意识了的事情。

喝一杯热的咖啡,在冬天揉搓双手,抽一根烟,吃一餐可口的饭食。

看,听,触摸,甚至,呼吸。

我们太过熟悉,以至于熟视无睹。

于是,电影让我们进入天使的世界。

在这里,没有颜色,没有触觉,没有重量,没有沟通。

他们看着世间的变化,看着人们出生,相爱,繁衍又再离开。

永恒,这一所有人都在追求的东西,其代价若是失去一切感觉。

那么,永恒,与死亡,又有何分别?

影片中,沿着天使的足迹,我们可以听到许多人们的心理活动。

他们对生活的思索,他们的感觉。

这让我想起了MGS1里面的Psycho Mantis。

他那悲剧的一生,起始便是其父母对其面容自然而然的心理反应。

而想起他的遗言,以及Snake替他戴上面具的一幕。

不由得让人感叹探知他人心理这一能力的可悲。

于天使,又有何不同呢?

他们无法干预世人,另一位天使眼看着一个年轻人从楼顶跳下,也看着一个男人在车祸中缓缓死去。

他无法阻止任何不幸,尽管他知悉一切。

这种感觉,于他,又是怎样的一种不幸呢?

所以,知悉一切并不是一切的结束,感受一切才是一切的开始。

主角则不同,他选择了成为一个短暂却有感知的生命。

他选择了去感受一切。

降临世界的第一件事,就是感受到了落地受伤所流的血。

是啊,这是多么直接的感触,痛楚。

尽管痛楚,却是那么明显,告诉他什么是感觉,什么是活着的感觉。

这部片子所容纳的东西,并不是任何单一的主题所能概括的。

我们可以看到俗世各色人等的心理,看到人生各个阶段的不同思索,同时,也能看到生命本身的成色。

为何最后的落点是爱情?

和《天使之城》本身就是一部浓缩的爱情片不同。

爱情,在《柏林苍穹下》这部电影中,是主题的一个极致的代表。

爱情,便是生命的代表。

当有另一人与你相遇,相恋,你的感知能力也随之不同。

你将能够感受到更多孤独时所感觉不到的东西。

孤独时,我们将自己封闭在自己的心灵中,对世界视而不见。

当然,也就随之失去了部分感知的能力。

甚至,失恋时,我们会不知道饥渴,不知道疲倦,对别人视而不见。

我们感受不到太阳的温度,感受不到流水的清凉。

我们唯一感受得到的,只是绝望。

而当你拥有了爱情,生命的色彩便跃动起来。

一切感知都会异常灵敏。

快乐,痛楚,一切事物,在眼中都清晰而鲜明。

就像女主角在遇到男主角之后的那一段喃喃自语。

也许真的,有了爱情,人才是完整的吧。

另一个有趣的,便是片中的那个老人。

第一次出场是在图书馆,步履蹒跚。

之后出现在战后废墟,寻找着,辨识着,自己曾经熟悉的街道,咖啡馆。

却再也难觅其踪。

他称自己为Story Teller。

而当自己的生命结束之时,一切又会怎样呢。

而天使们又为何都聚集在图书馆呢?

一个讲故事者,这一身份背后所蕴含的,其实正是历史的原型。

而与历史不同的是,故事是包含了大量的感觉的。

一个叫讲故事者,便是一个感觉的叙述者。

从影片中时时穿插的二战片段,那触目惊心的死亡人堆中。

我们不难感觉到一些让我们难以遗忘的画面。

这个老人所想要讲述的故事,其实早已经铭刻在这一个个废墟,一具具尸体之中。

讲故事者所讲的故事中,有着很多人,而一个天使选择了做其中的一个人。

于是,故事便产生了。

我们终将获得救赎,而这救赎,便在相爱的感觉中。

是以为记。

发布于 2022-08-26 15:57

我为什么是我,而不是你?

《柏林苍穹下》的创作灵感源自赖内·马利亚·尔克想象丰富的诗歌,剧本则由剧作家彼得·汉德克提供。

这部出自维姆·文德斯之手的影片可以说是一部感人肺腑的柏林寓言,因为两年后柏林墙便被下令拆毁。

这部影片也可以说是一部探究爱情需求与人类之所以为人类的深刻之作。

影片主要讲述了两位天使的故事,其中一位天使厌倦了关爱苍生的神仙日子并且爱上了马戏团的高空秋千演员。

另一位由彼得·法尔克饰演的天使则在死亡中找到了满足感。

电影伊始,两位天使丹米尔和卡西尔从高处俯瞰着柏林城,时而在空中滑行,时而端坐在高耸的纪念碑顶。

他们默默地侧耳倾听或者静静观察,这项工作自城市形成之前他们就已经从事多年了。他们的目的是赐予人类希望或者让人类感到不孤单。

但他们并不能直接干预人类的生活。

故事发展节奏不紧不慢。影片很有耐心就好像天使本人一样不慌不忙。他们转动转盘静静聆听着人类的心事、恐惧与梦想。

有时候,人们或许会感觉到天使的存在,但只有孩子才能真正看到天使。

我为什么在这里?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在电影开篇一首由汉德克创作的诗歌中找到。“当孩子还是孩子,他不知道自己只是个孩子。一切都充满生命,所有生命又趋同为一。”

其后在影片中还出现了部分诗文——“当孩子还是孩子,他总爱问,为什么我是我,而不是你?为什么我在这里,而不在那里?”

天使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但他们的生活也并不幸福。他们或许可以透过令人目眩的航拍镜头俯瞰一切、了解万事。

但他们无法体会人类所拥有的感官乐趣,也就是俗世生活中的那些快乐。影片中,天使们从始至终都是一袭黑,这种黑与白的反差突出的表现了他们与人类喜乐的疏离。

在一出即兴创作的场景中,彼得·法尔克在服装总监的帮助下试戴了各种各样的帽子。这一简单的举动却传达出日常体验中天使们无法使用人类身份所感受的那种快乐。

《柏林苍穹下》主要探究了双重性与分离两大主题。

在一座被柏林墙一分为二的城市里,灵魂世界与感官世界分离、天国与尘世分离、男人与女人分离、成人与孩童分离。

影片最为关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分离,从头到尾影片都透着深深的孤独感。

当天使丹米尔开始爱上漂亮但孤独的马戏团高空秋千演员玛丽恩,观众都意识到他们俩就应该彼此相伴。

两人的爱情故事发展缓慢,最后丹米尔不得不决定,是否要放弃自己的天使身份以获得与这个女人的一段人间爱情。

观众皆认为放弃天使身份才是正确的选择,因为天使彼得·法尔克在此之前通过蜕变成人获得幸福就是活生生的例证。

彼得·法尔克在蜕变的过程中没有失去自己灵魂层面的优势,同时还将灵魂与物质、成人心智与幼儿纯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文德斯认为天使应该使用高尚典雅的语言,所以丹米尔和卡西尔的台词是由彼得·汉德克提前写就的,但彼得·法尔克的部分几乎全是即兴创作的。

作为一名身处柏林意欲探究自己纳粹过往的美国演员,法尔克在剧中可以说就是本色出演。

得益于电视连续剧《神探科伦坡》中的侦探形象,法尔克彼时已是家喻户晓的电影明星,街上的孩子们都称呼法尔克为“科伦坡”。

一次偶然的机会,文德斯注意到法尔克在替临时演员画素描。于是他决定将这一场景加入影片中,并且要求法尔克临时添加了一段对白。

“这些都是临时的演员,多余的人。”法尔克说道,“临时演员如此有耐心。”这种未加完善的旁白引起了观众的共鸣。

天使所使用的精致而缜密的台词与法尔克在相关场景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自然流露和平常琐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也表明人类生活中这两部分需要融为一体。

文德斯将自己的这部影片献给三位“电影制作领域的天使”,即三位电影作品曾给予他启发的导演。

第一位是小津安二郎,他教会了文德斯于日常生活中展露平静的挣扎。第二位是弗朗西斯·特吕弗,他教会了文德斯以儿童的视角作为深刻体验的切入点。第三位是安德烈·塔科夫斯基,他创造了以慢节奏沉思来揭露灵魂渴望的表现手法。

正如法尔克在品尝咖啡的过程中所感受到的简单快乐是一种灵魂层面上的体验。

这种快乐也使观众深刻认识到——有所体验正是活着的奇妙之处。

发布于 2022-12-29 17:19

在欣赏完德国新电影导演Wim Wenders的《柏林苍穹下》之后,一种电影所带来的宏大感久久持续。本片是文德斯重要的代表作,曾获得 1988 年欧洲电影奖的最佳导演奖和最佳男配角奖以及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5)借导演Wim Wenders独特的插曲式电影特色和其他电影理念,本文将由浅入深分析《柏林苍穹下》是如何塑造「宏大」这一电影感的。



电影语言的创新表达——「宏大」的萌芽


我们看到《柏林苍穹下》的一个个事件因果关系性很弱,彼此很是独立,电影语言上看他们只是被剪在一起,(1)却不是运用剪辑手法。比如电影开头列车上每个乘客不同的心理及独自沮丧的失败者,下一个事件就是两个孩子从下水道找硬币以及渴望合群的孤独少年。少用剪辑与蒙太奇使电影叙事结构的建构大大削弱,而没有建构也就没有限制,反而利于宏大感的形成。定场镜头也在电影中出现了。例如俯瞰柏林全貌的空中镜头,城市高耸而破败的建筑群样貌和图书馆整体的场景展现。定场镜头的宏大是无需多言的,然而其连接人物的行动对话情感同时也在提供场景和故事片段的资讯,(2)对电影内容意义上的宏大与深邃加以促进。这些电影语言的创新表达在《柏林苍穹下》得以展现,「宏大」的萌芽已经形成。


电影特色与叙述方式——「宏大」的生长


不同于主流电影,《柏林苍穹下》是属于“开放插曲式”叙述结构的新电影,远离了制式情节建构。(3)对于Wim Wenders的「插曲式」艺术是什么这里不详尽谈,而专注于分析出这种电影艺术特色对「宏大」的塑造之重要。例如有一段插曲讲到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拄着拐杖,迷茫地站在城市废墟面前,废墟背后的是柏林城过去的战争岁月。然后,这一插曲又被另一插曲取代了,但这个单一事件的出现保留了它自身的性格,即便与故事的进展关系不大,这一插曲的价值在于沟通了这部电影与宏大的柏林城市历史,使观众意识到电影中城市的古老与百年的沧桑,这种时间上的宏大感生长出来。再比如天使丹尼尔在铁桥上发现撞车事故,肇事男子受惊瘫坐在地上的插曲。我们看到了事故却不知道男子为什么要说出那些名词,还有他是如何撞车的为什么会撞还有他的过去,观众都不知道,这便体现了「插曲式」不仅可以捕捉电影中的真实事件与当下发展,还告诉观众:你所看到的这一切不过是更宏大而持续好久的故事中的一小段,于是,宏大电影感的存在被暗示出来也被观众体察到了。可以说,「插曲式」对于「宏大」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编辑于 2020-07-10 14:23
分享一部德国电影《柏林苍穹下》
589 播放 · 3 赞同
值得一看
编辑于 2021-11-22 20:37· 182 次播放

第一遍可以用来催眠,但再看时越看越有味道

发布于 2020-09-24 23:22

许多导演都在仰望宇宙和神灵, 维姆·文德斯却叫我们向下看。

充满爱与同情的天使丹密尔与其理性而克制的伙伴卡西尔,一同在空中俯瞰着冷战时期灰暗、荒芜、而破碎的柏林。因身心感到强烈的渴望, 丹密尔宁愿放弃永恒与自由, 落入凡间, 去体会痛苦而即逝的人生, 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这便是《柏林苍穹下》的故事。

创作这部作品的想法最初诞生于1985年。

那时,维姆·文德斯刚刚结束在美旅居和工作八年的生活, 回到他热爱的(当时的)西德。久别重逢, 脚下的故土对于文德斯来说, 既熟悉又陌生。在这种复杂的心境下, 文德斯想要回到孩童时期, 带着充满好奇和疑问的眼光, 重新认识祖国。于是, 他选择了柏林这个饱经历史沧桑且创伤未愈的城市, 于1987年谱下了《柏林苍穹下》这首哀歌。

影片独特的叙事手法和视觉风格也为这位杰出的艺术导演赢得了第四十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的桂冠。

《柏林苍穹下》诗意、浪漫、忧郁且随性。这种飘然的质感,部分得益于维姆·文德斯的创作方式。他并没有为本片创作特定的剧本, 而是将故事框架提供给奥地利著名作家彼得·汉特克, 邀请他填写了诗歌和对话。每日,在文字和直觉的指引下,他们在柏林探索和想象故事发生的地点。可以说,文德斯一行人,将自己化身成了观察柏林的天使, 游荡在人间。而作为观众, 我们也受导演之邀,在摄影机的引导下成为天使的一员, 并从他们的视角, 观察凡人琐碎的日常, 听闻芸芸众生讲述各自挣扎的人生故事。

在维姆·文德斯最初设定的框架中,上帝为人类无法从他们过往的历史中汲取经验而愤怒,决意弃他们而去,而天使们却愿意给人类第二次机会。天使的仁慈使上帝更为生气,于是他惩罚天使,使他们只能旁观人类的活动,而无法插手他们的命运。

因而,每当丹密尔和卡西尔悄悄靠近人类,将手温柔地落于人们的肩头或将头轻轻倚靠在他们的脑袋上时,我便心头一颤, 感叹这已是他们所能给予的最大的慰藉。

如果说亨利·阿莱坎的摄影为本片插上了天使的翅膀,那么汉特克的诗句便是那根将高空秋千艺术家玛丽昂束在地上的绳索。它使文德斯的叙事在自发推进的同时仍不脱离主题,也使作为观众的我们不至于迷失方向,飞得太远。

在开头便引入的《当孩子还是孩子的时候》这首诗中,汉克特写道:

“当孩子还是孩子的时候, 他们总问: 我为什么是我不是你? 我为什么在这不在那?时间从何开始, 空间又在哪里终结?…...难道现在作为我的这个我, 在我存在之前并不是我, 而某一天作为我的这个我, 也将不再是我吗?”

这是孩童关心却被成人遗忘或逃避的存在主义命题, 也是天使丹密尔和导演文德斯自始至终都在直面与探索的问题。当孩子们抬头看见天使,当丹密尔从高空坠落,当人类与天使的视线触到彼此时,关于时间,空间,和自我在当下时空中拥有怎样的一席之地的讨论也逐渐展开。

I. “时间”与进行着的“存在”

“陌生化”是《柏林苍穹下》的重要基础。它将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和规则当作超凡的发现,重新建立对它们的认知。借此,文德斯创造出一首歌颂平静的史诗。而他首先重塑的概念便是“时间”。

我们视“时间”为理所当然,而天使的世界里却并没有“时间”。他们作为超然的存在,畅游在永恒之中,感受不到时间的有限性。在脱离生死束缚的同时,也因此受困于时间以外的阈限,无法真正地认识和定位自己。

丹密尔最先意识到了这点,并感到不满。他忧郁地说道:“作为精神存在验证永恒,看见人类的精神世界是多么美好,但有时我对自己超然的存在感到厌倦。我不想永远盘旋在上空,我想让自己的身体有重量,以此来终结我无所归依的状态,将我束缚于尘世。每迈出去一步,每阵风吹过,我都能说就是现在。”

可以说,时间使丹密尔产生了最初的欲望——由暂时性引发的“行动的欲望”和“享受当下的欲望”。

天使们对于人世的探索也始于时间。

在汽车展厅里陈列的一辆敞篷车中,丹密尔和卡西尔拿出各自的笔记本,分享着他们所观察到的一切。卡西尔首先分享的便是日出日落的时刻、月出月落的时刻、二十年前的坠机、五十年前的奥运会、和两百年前的热气球。在他冷静而简洁的陈述中,时间的刻度清晰可见。而当他们随后谈起今天时,镜头顺着丹密尔手指的方向,切到了窗外此刻正亲吻着彼此的年轻情侣。

在易逝的时间面前,这个美丽的瞬间反而化作永恒,被丹密尔“贪婪”的凝视和电影摄影机记录下来。当镜头再次切回到两位天使时,我们看到,丹密尔仍忘我地看着窗外,并未从当下抽离,而卡西尔已然低头继续浏览着他在本子上记下的历史。也正是此刻,我们清楚地知道,两位天使截然不同。丹密尔早已为时间的易逝沉醉,滋生了欲望,而卡西尔仍冷静地走在永恒中看着时间的刻度,并不为之所动,也不明其意义。

感知到“当下”珍贵性的丹密尔,在其陈述中隐去了时间的标尺。

他提到放下雨伞享受雨水的女人,向导师描述蕨类生长过程的学生,却并未提及年月。但他没有隐去时间本身。事实上仔细体会便能发现,时间就在行动里发生。在雨水的下落中,时间流逝,在蕨类的生长中,生命进行。同样地,丹密尔提到一位盲人女士摸着手表感受到了他的存在。象征永恒的丹密尔存在于指针的每次运动之间,而人类也在时间的行进中,找到自己的存在和所处的位置,并认识自我。

所谓存在,并非固定不变的状态,而是不断变化的概念。它本身便是一种行为和推进。正如英文的Being这个单词一样,成为,并正在成为着。而汉语中的“存在”也是如此,存,且这种“存”能够不断延续下去,成为“在”,进而达成“存在”。有了时间的流逝,人类才能完成自我认识。所以当丹密尔坠入凡间,成为人类时,他不仅用盔甲换来了彩色的外套,还换来了一块手表,以此达成他对重生身份的认同。

II. 空间的延展与塌陷

在空间上,天使们也几乎不受限制。他们可以自由地移动,穿梭在柏林的大街小巷。也多亏了阿莱坎精湛的摄影技术,这种自由的漂浮感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现。

然而,天使们却由于不被人类看见,永远活在类真空中。他们所处的空间与人类世界间横亘着难以跨越的界限。而当天使与孩子共处时,由于他们的眼神可以触及彼此,这种界限又消失不见。因而在街边、小巷,和马戏团的观众席上,空间的边界感被打破了,剩下的只有天使与孩子们得以共享的和睦温馨的氛围。

由此可以看出,空间的起始与终结,并不受到物理限制,而是由一种“凝视”来决定。这种凝视包括了自我的凝视和他人的凝视。比如早就落入人间,成为人类一份子的美国演员彼得·法尔克,或是对着镜子,用不同的帽子塑造着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或是看着电视上的自己,探索着自己与人类世界和他人的边界。而当丹密尔与彼得·法尔克隔着片场的铁栅栏互相对视时,他们却仿佛跨越了物理的障碍,同处于一个空间,因为他们彼此看见,并肯定了对方的存在。

这是不同于时间的,人类自我认知的另一重要维度。也是丹密尔和玛丽昂两人一直拥有的“被看见”的欲望。他们渴望在“被看见”中,确定自己的存在和意义。对于丹密尔来说,他渴望被人类看见,被心爱的玛丽昂看见,在他自己的凝视之后获得他们的回望,已完成自己由无形的天使到有形的人类的身份转变。而对于玛丽昂来说,她需要观众的凝视来实现自己作为高空秋千艺术家的梦想, 并需要梦中男子(丹密尔)的凝视,来填补自己身为法国人在异国他乡没有故事也没有过往的空白人生。

在这里,玛丽昂的角色似乎有落入“男性凝视”的嫌疑,不过,玛丽昂在酒吧中完成了从被看客体到观看主体的转变,也从某种程度上平衡了丹密尔对她的凝视。

在吧台边上,玛丽昂对丹密尔坦言,自己只有现在才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而这种孤独则象征了她的完整。这句看似矛盾的话,实则与丹密尔主动放弃永生而堕入人间疾苦享有同样的内里。他们在时间与空间的广阔天地中认识到了自我的渺小,以此完成了自我的认知,并也因此甘于沉淀下来亲吻眼前的生活。可以说,丹密尔的凝视赋予了玛丽昂轻盈的翅膀,玛丽昂的凝视则给了丹密尔生命的重量。在这种对望下,他们彼此都找到了向往的空间和姿态。

然而,这种对望,还存在于往昔与当下,天使与人类,天堂与人间,黑白与彩色,东德与西德,还有和平与危机之间。历史的叙述,也需要那个回眸,需要它的倾听者,以此来确认它与当下的关系。

这一切,都塌陷到一个维度, 落在了波茨坦广场的国家图书馆中。

这个图书馆无疑是影片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空间。在这里,天使们谛听着人类如何吟唱历史的颂歌,伏在他们肩头观察着他们如何在字里行间寻找自己作为个体可以栖息的间隙。在这里,古往今来都化为短暂又永恒的瞬间,天地和人世也都抽离出来,化为想象中的圣地。更重要的是,这里不仅是记载了历史的地方,也是平凡所存在的地方。它不仅收录了伟人的作品和画像,还留下了吸尘器擦过地面的痕迹。

也正是在这里,摄影机仿佛拥有了自己的生命,获得了最大程度的自由。它轻柔地漂浮在空中,记录下一支笔、一把椅子、诗人荷马和他那副顽固的眼镜的故事。当人们的思考声幻化成神圣的歌声,响彻在国家图书馆的走廊上时,维姆·文德斯也在赞颂电影这个得以记载声音、画面、文字、图像、空间,和时间的媒介,以及多年来它所讲述过的故事。


这样的故事也渴望着属于它们的回望,而这份回望的主体,便是你我。

发布于 2022-07-19 19:06

本文为原创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影视左右”,未经授权,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与搬运!

在漫长的年岁里都在观察人类生活的天使选择成为凡人,以便体验人生的味道,包括爱情、喜怒哀乐、雨雪风霜等人生大小诸事。



这是电影《柏林苍穹下》的主要故事,影片由维姆·文德斯执导,布鲁诺·甘茨、奥托·山德尔等主演的影片,于1987年上映。这部影片不是人见人爱的类型,但是会让喜欢的人无比喜爱。



影片的主角是观察人间的天使,他们早在人类起源之前便已存在,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他们一直在观察着人类,有时候也会为人类的遭遇、困境而痛苦甚至产生悲悯,但是他们只是观察或记录,没有参与。



直到有一天,其中的一位天使被一个表演空中舞蹈的杂技演员触动,他想做人的意愿被强烈激发,于是,他对另一位天使说,他不想继续观察了,他想去感受,想去拥抱一个女人,去感受脚步踩在地上的分量,去感受风,去感受咖啡、香烟的味道……



然后他成为了普通人,但还保留着天使的记忆。他作为人类,笨拙地学习生存,然后去寻找让他心动的杂技演员,并最终与她一起按人类的方式生存。



作为一部艺术气息浓厚的影片,整部影片的故事情节很简单、故事节奏也很缓慢,但影片以画外音旁白缓缓讲述的方式恰恰也是本片最独特的气质与表达。它的独特表达是多方面的。



画外音旁白和类似噪音的背景声构成了影片的独特表达体系。很多时候,除了主角天使们的画外音旁白,还有许多小声的,出自不同人之口的嘀嘀咕咕的话语,他们与画面并不匹配,代表的却恰是画面人物的心声,也是天使们长期聆听的人世间的声音。



影片中还有很多寓意设定,但影片并没给出这些设定的明确答案,相反,影片把对答案的寻求留给了观众。


比如,很多年龄较小的孩子是可以看到并与天使交谈的,这是为什么;影片中的天使并非两位,有的天使在在更早以前就选择以人类的方式生存,只是成为人类的他依然保持着天使观察与聆听的习惯,也保留着感应其他天使存在的能力,那位早已选择成为人类的天使是否在诱惑其他天使成为人类;明明天使听到人类的心声大多是消极、负面、诉苦、抱怨的牢骚之音,还会选择成为人类,是不是无论是谁都会更向往不曾拥有的;人类中到底有多少人是坠入凡间的天使……



此外,影片还用了一个非常特别的表现手法,就是黑白与彩色影像交替出现。在影片中,彩色影像出现的时长和镜头不算多,但每一次出现不仅代表一种意象的转折,也代表场景情绪或者内容的转变,像一种非常浪漫的转场方式。



看这部影片,莫名会随着主角的画外音旁白生出许多理智的感叹和惋惜,会怀念人类的童年。当孩子还是孩子,他们单纯、直接、强烈,爱就是爱,喜欢就是喜欢,所要所求的不多,而所得所获的快乐与满足却很多。


值得注意的是,影片的最后,有一行非常直接的告白,“献给所有的天使前辈,特别是小津安二郎、弗朗索瓦·特吕弗、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通过影片,能感受到在导演文德斯心中,电影导演本身就像观察人间的天使。他们把人类的喜怒哀乐和经历的七情六欲都看在眼里,并将那些触动他们的人或事记录下来,而这其中也有一些导演,并不满足于客观、冷静的观察,而是亲自投身其中,去体会、去经历、去触摸人世间的一切。



也因此,从整部影片的角色设定、探讨的主题和叙事手法看,这部影片都是一部充满致意情感的艺术作品,是当之无愧的给电影人的情书。

发布于 2023-07-16 21:51

人生百态,说白了就是人们通过思想的交流以及情感的碰撞之后的遗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悲欢离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这才是人生。期待这个世界充满爱和美满是我们朴素的愿望,然而愿望终归是愿望,这个世界会好吗,这个世界会永远的充满爱吗?答案不在于旁观者,而在于参与者,我们每个人都是参与者,我们无法被外力一直庇护下去,要想让这个世界多一些善意,只有靠着自己。




很多人都能明白的道理引出了今天给大家推荐的影片《柏林苍穹下》。在天使庇佑的柏林,保持冷静客观的天使卡希尔与常怀着一颗热忱的心的天使丹密尔游荡在柏林街头。两个天使各自用自己的方式聆听每一个市民的内心语言。原本相安无事就这样度过这时光,然而某一天,丹密尔发现了马戏团的演员瑞安,在被瑞安的身世以及境况所感染后,丹密尔降临凡间,他决定要追求一段美好的爱恋。然而这种美好的爱恋就一定真的适合天使丹密尔吗?




作为凡人的我们,该如何看待人间的这一出出喜剧和悲剧?维姆温德斯的作品中,关于柏林是冷静的叙述,关于时代是客观的描绘。就如同天使卡希尔一样,卡希尔并非没有感情,而是因为他知道人间的事情只有人们自己才能很好地处理。对于人间的所有事情,不干预才是最大的干预。而干预本身就带着偏向和喜好,这对于天使来说是不能接受的。




或许我们会认为卡希尔是一个冷血无情的天使,但是他的行为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适。而丹密尔却不这样想,他感知每一个人的境遇,感知每一种生活方式,感知每一段情感经历。纷繁复杂的故事使得丹密尔原本就不平静的心也渐渐地波涛汹涌,这对于天使来说是一种忌讳。如果仅仅是因为感觉到了人间的疾苦,就下定决心去对于任何自己所不能容忍的事情用外力干预,那么天使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丹密尔自然不会想到这一点,而想到了这一点的卡希尔就显得跟他格格不入了。作为观众,我们自然很喜欢丹密尔,但是理智战胜感性之后,卡希尔的做法才是最合适的。丹密尔的行为太容易被外界所影响了,因此,在成为天使之后,他无法做到客观的去看待每一件事情。如果天使失去了公允,那么天使的作用何在,意义何在?




生活本来就是一出各不相同的悲喜剧,有让人身心愉悦的地方,自然就会有让人悲痛欲绝的方式,对于人间的疾苦,丹密尔跟卡希尔收到的信息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就是处理信息的方式。丹密尔显然不愿意用一种方式来让自己对于人间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无动于衷,而卡希尔却能对于任何事情都释怀,这也是丹密尔所不能理解的。但这就是人间,这样的人间才是真实的。




不同的情感的产生自然是伴随着一定的相反面的。马戏团的瑞安生活陷入到困顿,因此,瑞安会产生一种悲伤的情绪,而另一方面,将没有钱支付房租的马戏团赶出去后,场地的户主自然就收获了一种冷漠的情绪。而马戏团老板的情绪是失落,另一个有钱付房租的团体自然也就收获了欢喜。这样的事情虽然不是我们所想的那样,但是这种情绪的发展是网状的,而不是点状的。




整个人间是一个大的聚合体,在这个聚合体中,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独特作用,每一种情绪自然有着自己肩负的使命。卡希尔了解这种网状结构的人间,而丹密尔却并不愿意接受这种生活的本质。因此,他不惜用自己的能力去破坏这种网状结构。丹密尔对于瑞安的心动使得原本的秩序被破坏,破坏的秩序急需一个新的秩序来维系,这个时候,整个世界该如何被维系?




生活是由一点一滴构成的,整个世界也是这样,因为有坏人,我们才能确定谁是好人,因为有悲伤,我们才能看到开心的模样,因为有离别,相逢的时候那种难以名状的情感才会被发掘,因为有痛苦,欢乐才会被定义的更加准确。




单纯的保存着某一种情感构不成多彩多样的人间,痛苦与欢乐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人们的期待很美好,愿人间多欢笑,但这边多了欢笑,那边必然会有所折损。有得到,自然会有失去的部分,我们理解这种情感的构成,就不难发现生活其实对于每个人都是一样公平。卡希尔明白的道理,丹密尔却不愿意懂。即使是下落凡尘,即使是与自己倾慕的瑞安生活在一起,即使是收获了一段意外的感情,丹密尔这样去做有什么意义?凡间会因此变得更好吗?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疑问。我们都期待真爱,然而面对真爱的不管不顾还是会破坏整个世界的结构,那样去看,真爱是否依旧恒久远?这又是一个疑问。

发布于 2022-06-06 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