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陀思妥耶夫斯基(Fyodor Dostoyevsky)
俄国文学
长篇小说
罪与罚(书籍)

《罪与罚》中有哪些你难以忘记的人物/场景/情节?

特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罪与罚》。
关注者
59
被浏览
54,447

24 个回答

简单说说其中的一个人物吧,就是那个想娶主角妹妹的地主,这个人物还是值得挖掘的。

——————

罪与罚里的每个人物都是超凡的(除去倒霉的律师),卡拉马佐夫里的每个人物都是超凡的(无人不超凡),而白痴里虽然有一些愚蠢、脑瘫的货色,但他们也无不具有超凡心智,随时都能从被尘土覆盖的肮脏外壳里闪现出来。但正因为此,讨论他们就几乎不可避免的陷入庸俗而肤浅的,对那些流于表面的内容的复读。


因为要真正剖析那些深沉、悲哀而又高贵的人们实在是太困难了,而上帝自己又早已完美地完成了这一本该属于评论家的任务。因此,在这儿,我只能简略的举个例子:地主。(请原谅我,我记不住地主叫什么)


地主在出场之前,早已在众人之言论中出现过了,据闻,罗佳的妹妹曾经在他家做工,被地主的老婆发现了点暧昧关系,地主老婆将其赶出家门,满城宣扬,使其名声全毁,几乎嫁不出去了。但罗佳的妹妹性格和罗佳几乎同出一辙,她冷静的写了一封长信,详述事实,不亢不卑,既体谅别人,又绝不侮辱自己。地主老婆收到信后的反应也堪称超凡——她拿着此信走遍全城,到每一家她曾诋毁过罗佳妹妹的人家里给人朗读,不出半月,罗佳的妹妹又名声尽复,人人都知道她是一位圣女。在此传闻中,罗佳的妹妹和地主老婆都显现出非凡品质,地主则毫无疑问是个卑劣小人,但等到他真正出场的时候,却几乎令人当场为之倾倒。


他是个什么人呢?笼统的说,他是一个快乐怪。


一个快乐怪!在如此的冰冷、黑暗、令人窒息的世界上,如此恐怖的故事里,在罗佳几乎要发疯,痛苦和高傲到了极点的时候,快乐怪闪亮登场。


他决定把一万卢布送给罗佳,只要他的妹妹不嫁给秃头律师。即使罗佳不愿意接受呢,快乐怪也在遗产中将这钱送给罗佳的妹妹。(罗佳目瞪口呆.jpg,)这一切有什么目的?有卑劣?有高尚?快乐怪自己也未必能够回答,但他主要,也是直接的目的,显然是找乐子,因为这事儿非常有趣。


虽然他已经完全无法从虚无中挣脱出来,因此一切乐趣也都是虚无的一部分了,他兴高采烈(但眼神空洞),寻欢作乐,和舞女混在一起,又一本正经找了位十四岁的小姑娘,要娶人家,向罗佳证明他对罗佳的妹妹早已没有非分之想。


罗佳被快乐怪震的大为迷惑,当然,这也是快乐怪喜欢看到的,他快快乐乐,跑来跑去,似乎在计划什么,但实际上毫无计划。不过,最后他终于逮到了罗佳的妹妹,揭开了底牌——“嫁给我吧?”这一情形不得不说令人大吃一惊,因为这欲望太过于真实,以至于让人难以想象。


当然,罗佳的妹妹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地主又几乎要强奸她,但终于放开手让她逃跑了,带着空洞眼神和愉快笑容的快乐怪离开了这儿,把钱送给他的未婚妻——十四岁的小姑娘,解除了婚约。然后在破旧的旅馆里睡了一晚上,想起了过去的往事:他曾经奸杀了一个女童,但因为老婆有七万卢布,所以安然无事,后来快快乐乐的生活了许多年,这一切都以梦的形势向他展现出来。第二天,快乐怪带着微笑,跑去对无辜的警卫说:


“嘿,老兄,我要去美国啦!”


随后,他对着自己的脑袋扣动了扳机。



这个人物的自杀倒是很好懂……我一直愿意用《暗黑地牢》的图片配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

这一切似乎都混乱、诡异,令人难以理解,但上帝的作品只是难以复述,在原文中,地主实际上是简单、清晰的一个人。


地主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虚空。他的一切都已经是虚空,他践踏法律和道德,只为快乐,他的老婆爱他,因此肯用七万卢布换他免于刑罚,即使他奸杀了七岁的女童也是如此(上帝曾经声称自己干过这事,显然,地主是上帝的某一部分),代价是地主必须和老婆在一起生活,地主的生活就此陷入停滞,但地主也并不厌恶他的老婆,他享受生活,出轨,并且得到地主老婆的默许,不错,他到哪都一样快乐,即使在监狱里也是一样,哪里没有快乐呢?这就是虚空的本性。


然而,罗佳的妹妹改变了这一切。“爱”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地主空洞眼神之后的悲伤和若有若无的微笑,就是这个词的完美注解,他对自己的本性再明白不过,他忽然发现了世界上的真、善、美,因此竭尽全力的做最后的挣扎,但这挣扎也是玩世不恭的,甚至是可耻的:送钱、找小姑娘订婚、跟踪、窥视罗佳的妹妹,他想要爱人,想要被爱,但他不能够说出口,也不能够停止玩世不恭,停止可耻,重要的是停止快乐。他知道罗佳的妹妹手里有枪,因此他强奸她,为的就是被开枪打死(红与黑里,于连枪击市长夫人,使其感到十分幸福)。


这一绝望的挑战充满乐趣,因为地主绝不会输,但是,罗佳的妹妹最终放下了枪,她没有打死地主。地主却输了——怎么,人能够欺骗自己,欺骗说“我不爱她”吗?地主当然能轻而易举的完成这件事,但人当然也有选择高贵的可能。地主对自己的这一举动也抱以嘲笑,因为他知道这已全无意义,但快乐怪就是要做没有意义的事情,否则还叫快乐怪吗?所以他放走了罗佳的妹妹,选择吞枪自尽,这一切从容不迫,正富有一种无意义的快乐,同时,也富有一种超凡脱俗的虚无。



美德!在玩世不恭,在堕落腐化,在恐惧震怖,在san值狂降中,爆发出的惊人美德!

让我们回到罗佳,最终拯救罗佳的是什么力量呢?是柔情,是水,这种水幻化为上帝的爱,在泥潭中洗净被污秽的人,藉由爱,人能够从罪中解脱。


但地主并非由柔情得到解脱,或者说,对罗佳妹妹的爱并不能真正拯救地主,让地主从容不迫的面对死亡的,并不是爱或虚空,而是高傲——高贵的狂怒,罗佳的另一面,“绝不逆来顺受”,绝不容许自己堕落到泥潭之中,换句话说“人至少应作为人而活着”,这种傲慢是极其超凡脱俗的,因为“作为人而活着”的意义,至少有六十亿凡人难以理解。


譬如对于地主之死,或许有人会这样问“你奸杀七岁的女童,出轨并害死无辜的女仆,几十年里,你没有良心发现,换句话说,你根本没有良心,你对自己知之甚清,承认自己野蛮又残忍,有着完全罪恶的人生,并以此为乐,何必自欺欺人,忽然做了件好事,然后又忽然自杀呢?”地主会以微笑来回应这类问题。


诚然,一个人能够完全令人作呕,令人毫无希望,但即使是最为黑暗、最为可耻的角色,未必就没有愤怒,这种愤怒是生命的本质,是潜藏在生活深处的滚烫熔岩,一旦爆发,这种力量能够击穿整个庸俗的世界,以火与旋风席卷一切心灵的迷雾,还人类以本来面目——自由而高贵的自我。


当一个人有这样机会时,即使要以死亡为代价,他也在所不惜。


以上这类角色,在上帝的笔下比比皆是,地主是本书里最为出彩的一个,但其他人也没有一个庸俗之辈。在上帝笔下,人绝不是,也绝不可能是庸俗的,平常的,普通的,而必然是高傲的,超凡的,令人震撼的。这不是说上帝只挑选那些超凡脱俗的人来组成故事,而是说,在上帝眼中并无凡俗之人。

——————

转发自专栏里面的文章

编辑于 2019-05-26 19:44

这里头写的最好的人物,我觉得是斯维里加洛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写恶魔总是比圣徒写的好。

编辑于 2020-05-28 17:14

泻药……

太多太多了,前两天又重读了一次《罪与罚》,读到罗佳去向索尼娅自白、索尼娅为罗佳送行的时候泪流满面。索尼娅最令人流泪的一点就是她意识到了所有社会上可怕的事实,而仍然去选择温顺地去相信上帝。罗佳用那些现实和可怕的假设去折磨她,她也仍然爱着罗佳。正是这种无理性的忍受和温顺带给了罗佳救赎!

发布于 2019-05-30 09:20

印象最深的是《罪与罚》中 拉斯科利尼科夫 杀死 高利贷老妇人阿廖娜·伊万诺芙娜 和 莉扎薇塔 这两姐妹后准备逃脱的那个场景。(名字好长,我用空格分开一下)

(补充一下:我看的是曾思艺先生的译本 [1],我个人认为他的版本比其他的译本读起来更加流畅舒适,我比较推荐这个译本。)

为什么说 拉斯科利尼科夫 准备逃走的这个片段让我印象深刻呢。因为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用极其戏剧化的构思将那个场景写得极其生动,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忐忑感。小说里写 拉斯科利尼科夫 杀完人准备逃脱,却不料遇到了一个正上楼拉门铃的陌生人。那个陌生人拉动了 高利贷老妇人阿廖娜·伊万诺芙娜 家的门铃,此时的 拉斯科利尼科夫 正站在门后准备离去,这对于他来说无疑是极度忐忑不安的——因为倘若那个陌生人将门推开,那他杀人的行为便会随之暴露,那样的结果极其糟糕——要么再杀一个人,要么被那个人制服被众人抓进警察局。眼看一切都要露馅,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却利用此将小说戏剧化的一面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摘取其中的一段原文:

门铃刚一响,他突然好像觉得,房间里有人在动。有几秒钟他甚至认直仔细听了听。陌生人又拉了一次门铃,又等了等,突然急不可耐地使出全身的力气猛拉房门上的把手。拉斯科利尼科夫惊恐地瞅着在铁环里跳动的门钩,隐隐怀着恐惧心情等待着,眼看门钩就要跳出来了。真的,这似乎是可能的:拉得那么猛。他本想用手按住门钩,可是那个人会猜到的。他的头好像又眩晕起来。“我这就要昏倒了!”这个想法在他脑子里突然一闪,可是阳生人说话了,于是他立刻惊醒过来。
“她们在里面干什么,是睡大觉呢,还是有人把她们掐死了!该死的!”他好像从大桶里吼叫。“嗳,阿廖娜·伊万诺芙娜,老巫婆!莉扎薇塔·伊万诺芙娜,没法儿形容的美人儿!请开门!嘿,该死的,她们在睡觉,还是怎么的?”   
他暴跳如雷,又使出最大的力气一连拉了十次门铃。不用说这是个对这家人颇有权势、跟她们关系亲密的人。   
就在这时候,突然从楼梯上不远的地方传来一阵匆匆忙忙、然而是小步行走的脚步声。又有人走过来了。一开头拉斯科利尼科夫没有听清。

作为读者的我在看到这里的时候不由地跟 拉斯科利尼科夫 一样内心忐忑了起来。

转眼间又来了一个人。这无疑使 拉斯科利尼科夫 更为的忐忑。于是他将计就计,发誓自己绝不出声,想以此制造老妇人不在家的假象来瞒过那两个敲门拉门铃的人。那两个人拉了半天的铃发现没有回应,于是他们决定离去,正如原文所写:

“唉,怎么办呢?看来,只好回去了。唉——!我本想弄点儿钱呢,”年轻人大声嚷。
“当然只好回去,可是为什么约我来呢?老巫婆自己约我这个时候来的。要知道,我是绕了个弯儿特意赶来的。可是见鬼,我真不明白,她上哪儿闲逛去了?老巫婆一年到头坐在家里,有病,腿痛,可是这会儿却突然散步去了!”
“不去问问管院子的吗?”
“问什么?”
“她上哪儿去了,什么时候回来?”
“嗯哼……见鬼……问……可要知道,她哪儿也不去……”他又拉了拉门锁上的把手。“见鬼,毫无办法,走吧!”

——眼看那两个人就要离去了,看到这里的时候不由得同 拉斯科利尼科夫 一样,我也松了一口气,以为他可以就此成功逃离。

但是,那两个站在门外的其中一个突然怀疑了起来——

“等等!”年轻人突然叫喊起来,“您瞧:看到了吗,拉门的时候,门动了动?”
“那又怎么呢?”
“可见门没上锁,而是销着,也就是用门钩扣着的!听到门钩响了吗?”
“那又怎么呢?”
“唉,您怎么还不明白?这就是说,她们两人当中总有人在家。要是她们都出去了,就会用钥匙从外面把门锁上,而不会从里面把门扣上。可现在,——您听到了,门钩在嗒嗒地响?要从里面把门扣上,得有人在家才行,明白了吗?可见她们在家,可就是不开门!”
“哦!真的!”感到惊讶的科赫高声叫嚷起来。“那么她们在里面干什么?”于是他又发疯似地拉起门来。
“等等!”那个年轻人又叫喊起来,“您别拉了!这有点儿不对头……您不是已经拉过铃,拉过门了吗——可她们就是不开;这么说,要么是她们俩都昏迷不醒,要么就是……”

我看到这里的时候又再一次忐忑了起来,我的天呐这反转的也太强了吧。于是就在我以为 拉斯科利尼科夫 已经在劫难逃的时候,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居然又来了一次反转。他写那个聪明的年轻人提出计划,让陌生人在原地等候,他要下楼去叫房子的主管来叫醒老妇人。而那个陌生人科赫等待了一阵之后没有耐心地也跑到了楼下。此时此刻,门口已经没人了, 拉斯科利尼科夫 有了一个很好的逃窜机会。在这里我再一次为他松了一口气。

但是!反转再一次出现——就在他下楼的时候,他竟然听到了陌生人、主管、年轻人他们上楼的脚步声。原文写的很生动:

喊声结束时变成了尖叫;最后的尾音已经是从院子里传来的了;一切复归于寂静。但就在这一瞬间,有好几个人急速地高声说着话,闹嚷嚷地上楼来了。一共有三、四个人。他听出了那个年轻人的声音。“是他们!”
他完全绝望了,一直迎着他们走去:豁出去了!他们拦住他,那就全完了;让他走,也完了:他们准会记住他。他们已经快要碰到一起了;在他们之间总共只剩了一道楼梯。

看到这,我再一次忐忑了。(其实我只想好好地看一下书放松一下,但怎么就被折腾成这个样子......)

天哪他们之间只剩下一道楼梯,这不就完了吗!我的内心同 拉斯科利尼科夫 一样忐忑到了极点。就在我以为他一定会碰到他们,一切都已经完了的时候,“狡猾”的作者又来了一次巧妙的反转——

——可是突然出现了救星!离他只有几级楼梯,右边有一套空房子,房门大敞四开,就是二楼上有一些工人在里面油漆房间的那套房子,可这会儿,就像老天帮忙似的,工人都出去了。大概刚才正是他们那样高声叫喊着跑了出去。地板刚刚漆过,房屋中间放着一个小桶和一个小罐,里面盛着油漆和一把刷子。转瞬间他就溜进敞着的门内,躲在墙后边,而且躲得正是时候:他们已经站在楼梯平台上了。接着他们拐弯往上走去,高声谈论着,从门前经过,上四楼去了。他等了一下,踮着脚尖走出房门,跑下楼去。
楼梯上一个人也没有!大门口也没有人。他急忙穿过门洞,往左一拐,来到了街上。

这这这......

看到这里才真的算是为他松了一口气。

就这么一个片段,让我内心起起落落反转了六次,真的是印象深刻。

参考

  1. ^《罪与罚》曾思艺译本在线阅读  http://yuedu.163.com/source/bac9c1f7ac9b4f19aba67af3c39b21f7_4
编辑于 2020-05-28 17:08

难忘的很多,但我在掩卷后最难以忘怀的有两个场景。

第一个是地主斯维里加洛夫自杀前的一幕,书上的每句话都让人几乎透不过气来:

他站离她只有两步远的地方等着,两眼发红,用充满情欲而又忧郁的目光直视着她。杜尼娅终于明白了,他宁愿死,也不愿放走她。而且……而且,现在只有两步远,她当然会把他打死的!……
突然,她把手枪扔掉了。
“干吗扔掉了!”斯维里加洛夫惊讶地说,深深地舒了口气。好像有个什么东西一下子从他心上掉了下来,也许这不仅仅是对死亡的恐惧;而且这时候,他也未必怕死。他只是摆脱了另一种更悲哀、更忧郁的感觉,而他自己也不能完全确定,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感觉。
他走到杜尼娅跟前,用一只手轻轻地搂住她的腰。她没有反抗,但全身像一片树叶似的颤抖着,用哀求的目光看着他。他本想说什么,但只是撇了撇嘴,什么也说不出来。
“你让我走吧!”杜尼娅哀求说。
斯维里加洛夫哆嗦了一下:她的这个“你”字已经说得跟刚才有点儿不一样了。
“那么你不爱我吗?”他轻轻地问。
杜尼娅摇摇头,表示否定。
“也……不会爱我?……永远不会?”他绝望地低声问。
“永远不会!”杜尼娅低声回答。
斯维里加洛夫的心里,在刹那间发生了一场无声的、可怕的斗争。他用一种无法形容的目光看着她,突然他放开手,快步走到窗边,在窗前站住了。
又过了一会儿。
“这是钥匙!(他从大衣左面的口袋里掏出钥匙,放到身后的桌子上,没有回过头来,也没看着杜尼娅。)你拿去;赶快走吧!……”
他直愣愣地望着窗外。
杜尼娅走到桌子前拿起了钥匙。
“快点儿!快点儿!”斯维里加洛夫反复地说,仍旧一动不动,也没回过头来。但是,可以从他的这个“快点儿”的语气中,听出一种带着某种可怕的声调。
杜尼娅明白这语调意味着什么,于是赶紧拿起钥匙,跑到门边,迅速打开房门,从屋里冲了出去。不一会儿,她像发了疯似的跑到运河岸上,朝桥那个方向飞奔而去。
斯维里加洛夫在窗前又继续站了大约三分钟;最后才慢慢转过身来,朝四下里看了看,用手掌在前额上轻轻地摸了一下。一丝古怪的、极不自然的微笑浮现在他的脸上,这是一种可怜、悲哀,而又无可奈何的微笑,这是绝望的微笑。血已经干了,染红了他的手掌;他恶狠狠地看了看这血,然后把一条毛巾浸湿,擦净自己的鬓角。这时,被杜尼娅扔掉、落到门边的那支手枪突然闯入他的眼帘。他把它拾起来,仔细地看了看。这是一支可以装在衣袋里的旧式三发袖珍小手枪,里面还有两发子弹和一根雷管。还可以发射一次。他想了想,把手枪塞进衣袋,拿起帽子,走了出去。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人类灵魂的伟大审问者,他把小说中的男男女女,放在万难忍受的境遇里,来试炼他们,不但剥去表面的洁白,拷问出藏在底下的罪恶,而且还有拷问出藏在那罪恶之下的真正洁白来。”上面的这段情节总让我联想起鲁迅先生的这段话。

另一段难忘的场景来自全书的尾声:

又是晴朗而暖和的一天。大清早六点钟的时候,他到河岸上干活去了,在那儿的一座棚子里,有一座烧石膏的窑,他们在那儿砸石膏。去那儿干活的只有三个人。一个犯人跟着警卫一起到要塞去领工具了;另一个犯人动手准备劈柴,把柴堆到窑里。拉斯柯尼科夫从棚子里出来,来到河边,坐到堆放在棚子旁的一堆木头上,开始眺望那条宽阔、荒凉的河流。从高高的河岸上望去,四周一览无余。从遥远的对岸隐隐约约地传来了歌声。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洒满了阳光,牧民的帐篷看上去宛如一个个黑点,依稀可辨。那里是自由的天地,那里住着与这里的人全然不同的另一些人,那里的时间似乎停止了,好像亚伯拉罕的时代和他的部族还没有成为过去。拉斯柯尼科夫坐在河边,目不转睛地凝神眺望着;他渐渐陷入幻想和想象中;他什么也没想,但是内心的抑郁却使他激动不安,使他感到莫名的烦恼。
突然,索尼娅出现在他的身边。她悄无声息地来到了他这里,坐到他的旁边。时间还很早,清晨的寒气还没有减弱。她穿着一件破旧的大衣,头上包着绿色的头巾,脸上还带着病容,十分消瘦,面色苍白。她亲切而高兴地对他微微一笑,却像往常一样,怯生生地向他伸出手来。
她把自己的手伸给他的时候总是怯生生的,有时甚至根本不把手伸给他,似乎害怕他会把她的手推开。他好像总是怀着厌恶的心情和她握手,见到她时总是觉得很懊恼,有时,在她来看他的这段时间里,他执拗地沉默不语。有时她很怕他,经常是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回去。可是这一次,他们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他向她迅速地看了一眼,什么也没说,垂下眼睛看着地面。只有他们两个人,谁也没看到他们。这时,押送犯人的卫兵也把脸转过去了。
这是怎么发生的,他自己也不知道,但是蓦地,好像不知有什么东西把他举起来,然后抛到她的脚下。他抱着她的双膝哭了起来。刚开始一瞬间,她大吃一惊,吓得面无人色。她跳了起来,浑身发抖,望着他。但立刻,就在这一刹那,她什么都明白了。她的眼睛闪闪发光,露出无限幸福的神情;她明白了,她已经毫不怀疑,他爱她,深深地爱着她,这个时刻终于来临了……
他们想要说话,可是谁也说不出来。他们都热泪盈眶,脸色苍白,而且都显得很瘦;但是在这两张仍然带有病容的、苍白的脸上,已经闪现出焕然一新的未来的曙光。爱情,使他们获得了新生,两个人的心,都为对方蕴藏了滋润心田且取之不尽的生命源泉。
他们决定等待和忍耐。他们还得等待七年;而在那个时候到来之前,还有多少难以忍受的的痛苦和无穷无尽的幸福哇!然而,他已经获得了新生,他也知道这一点,已经获得新生的他,全身心充分感觉到了这一点,而她——她只是为了使他活下去而活着的呀!
那天晚上,牢房的门已经锁上,拉斯柯尼科夫躺在床板上,想念着她。这天,他甚至好像觉得,以前敌视他的所有苦役犯人,已经对他另眼相看了。他甚至主动开口跟他们攀谈起来,他们也亲切地回答他。他现在回想起来,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难道现在的这一切不都应该改变吗?
他在想念着她。他想起以前自己经常折磨她,让她伤心;回想起她那苍白、消瘦的脸,但是这些回忆,现在几乎不再使他苦恼:他知道,今后他将以何等深挚的爱来补偿她所受的一切痛苦。
过去的这一切,这一切苦难又算得了什么呢?他觉得,所有的这一切,就连他的罪行,甚至判决和流放,如果在他第一次感情冲动的时候,似乎都是一种身外的、奇怪的,甚至好像不是他亲身经历的事情。但是这天晚上,他不能长时间地思索任何一件事情,也无法把他的注意力集中在任何一个思想上;现在他似乎也不能自觉地解决任何问题;他只是有这样的一些感觉。生活取代了推理,他的头脑里应该产生一种截然不同的东西。

存在主义大师克尔凯郭尔认为生命有三种不同的阶段,分别为“美感阶段”、“道德阶段”以及“宗教阶段”,而是否要从美感阶段跃升到道德阶段或宗教阶段,必须是发自个人内心的决定,存在的抉择必须发自内心的需要与绝望的感受。《罪与罚》中拉斯科尼科夫就经历了这样的心路历程,得到最终的救赎。

编辑于 2020-08-28 21:57

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是侦探波尔菲里·彼得罗维奇。

波尔菲里是个大boss,也是在拉斯柯尔尼科夫走向自首道路中的关键角色。拉祖米兴向拉斯柯尔尼科夫形容他时说:

“他是个聪明人,很聪明,甚至聪明透顶,不过他的思想方法很特别······他不相信人,疑虑重重,厚颜无耻······喜欢骗人。我不是说欺骗,而是说愚弄······一种屡试不爽的老法子······他是个专家,精通本行······他去年破获了一件案子,也是一起谋杀案,这件案子差不多没有线索。他非常非常想跟你认识!”

从与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第一次见面开始,波尔菲里就已经认定这个发表《犯罪论》的聪明人是杀人的真正凶手,他的判断始终没有一点可靠的证据,但是通过与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对话,他试图把握住这个杀人者的心态。波尔菲里时而“忽然眯缝起眼睛,现出露骨的嘲讽的神情看着他,仿佛向他挤眉弄眼似的”;又时而像个乡下女人似的摇摇头向拉斯柯尔尼科夫发问“真的完全神志不清吗?”这些都令拉斯柯尔尼科夫感到心慌身乱,大为恼火。在不经意间,波尔菲里提起了拉斯柯尔尼科夫发表过的文章,说“这篇文章总是引起我的兴趣”,还对文章的观点进行肆意地扭曲,期待拉斯柯尔尼科夫在解释的过程中露出马脚。但拉斯柯尔尼科夫沉着应对,没有中计。临走之际,波尔菲里又冷不防地问拉斯柯尔尼科夫上次去抵押时是否看到二楼的油漆工。在第一场对话中,波尔菲里处处设下陷阱,并不断向拉斯柯尔尼科夫施加心理压力。

第二次会面,波尔菲里先是心不在焉、不着边际地扯些小事,把拉斯柯尔尼科夫惹恼火,紧接着又向他透露自己不会一开始就确定嫌疑人,而是“不逮捕他,不惊动他,但是让他时刻知道,或者至少让他怀疑,全部底细我都知道,我日夜密切地监视者他”。见到拉斯柯尔尼科夫脸色煞白,唇焦舌敝,波尔菲里便继续刺激他,谈起他去过租屋的事情来,却又反过来为他辩解道,这只是一种病态行为。最后,波尔菲里还一次次用自己的“坦白”来证实自己对拉斯柯尔尼科夫毫不怀疑。在第二次对话中,波尔菲里试图用言语刺激和情绪震荡,把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逼到极限,使他们经受不住任何打击。可惜这时出现了一个意外的插曲,导致波尔菲里前功尽弃。但这次对话加剧了拉斯柯尔尼科夫内心的不安与恐惧。

第三次会面,波尔菲里首先为上次见面时的冲动向拉斯柯尔尼科夫道歉,接着顺理成章地解释自己从开始查案起对他的种种怀疑和搜集的证据,从头开始梳理他办案以来的历程,带领拉斯柯尔尼科夫重新体会案件中的各种离奇。突然,他话锋一转,悄声地但十分明确道“怎么是谁杀的······罗季昂·罗曼内奇,是您杀的!就是您杀的······”这句恐怖的话,令拉斯柯尔尼科夫由于震惊而一下子失去了解释、反抗的理由,而且也由于波尔菲里前面一系列的证据梳理而没有了反驳的能力。在波尔菲里精心组织的语言攻势下,拉斯柯尔尼科夫一步步上钩,最终落网。

两人一共进行的三次对话,都是侦探与犯人之间的较量,都是真实与谎言之间的对决,都是步步为营的谋略和千钧一发的惊险。



印象最深人物之二是卡杰琳娜·伊凡诺夫娜。

卡杰琳娜办丧宴那一段在我看来这应该是《罪与罚》中最有讽刺意味和喜剧效果的一段了。特别到后面描写卡她带孩子们游街卖艺时,读起来画面感极强,感觉自己就是个围观的小市民,看她们的样子真是又想哭又想笑。

上流社会出来的卡杰琳娜有着极强的自尊心,一直认为自己出身高贵,就应该值得别人的尊敬,因此,她经常为了女房东轻视她的粗言而不顾自己寄人篱下与女房东争辩,就连在丈夫行将就木之时,卡杰琳娜的自尊心依然高人一等,不容许有任何人轻视她,就连小小的称呼她也要较真,贫困的生活已经将这个潦倒的贵妇人逼得敏感而易怒,甚至将面子视为比生命还重要的存在。

也正是如此,丈夫死后,卡杰琳娜将仅有的一大笔钱用来置办丧宴,她要叫所有看不起她的人瞧瞧她的亡夫不但不比他们差,而且说不定还好很多,也让别人真正领略她作为出身高贵的妇人的礼仪。但这只能是卡杰琳娜出于自尊心和虚荣心而表演的一出滑稽剧。真正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根本不会来她的丧宴,而卢仁在宴席上设计陷害索尼雅偷钱的行为,极大地侮辱了卡杰琳娜,同时也撕碎了她最后的一点忍耐。她顶着肺病像个疯子一样跑到大街上,带着孩子,边走边唱,去寻求“正义”,去让别人看看昔日出身贵族家庭的孩子(她已经把自己和孩子都列为贵族出身了)沦落到了怎样的地步。自尊的丧失将卡杰琳娜的精神彻底击垮,最终伴着那张她一直保存完好的——她认为可以证明她高贵身份的披巾舞的奖状永远离开了人世。



《罪与罚》是我读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第一部作品,读他的作品会不自觉地心跳加速,情绪激昂,读完后又仿佛大病一场,全身乏力。总之,自己完全走进了斯柯尔尼科夫的世界,思想感情也随着书中内容跌宕起伏。陀氏的人物刻画、心理描写真的太细腻太逼真了,仿佛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人物站在眼前。另外,陀氏小说中的每个人物好像都是哲学家,或者神经错乱者,他们对于每种问题都有自己固执的看法,比如,酒馆中马尔梅拉多夫的自说自话,并且随着故事的推进,这类人会越来越多:拉斯科里尼科夫、火药桶中尉、拉祖米兴、以及其后出现的卢仁、斯维德里盖洛夫、侦查员波尔菲里……每当会面开始,寒暄几句,其中一人便成为谈话的主角,好像并不在乎周围的人听与不听,他只是夸夸其谈,夸夸其谈,情绪激动,表情激烈,仿佛置身于舞台,要把人间的一切热情悲苦真理谬误都表演出来。这种自说自话,虽然有时失之于琐碎矛盾,好像连作者都控制不住,但它却使小说在叙述上呈现出极其顺畅的流动姿态,毫不滞碍,飞流直下。

读到书中的后半部分,自己很多次流泪,似乎有些话就是为我而写的,有种突然清醒的感觉。苦难是生活的基调,早点与自己和解,人生或许会容易很多。

保持乐观、向前看吧!正如老陀在书中写到的那样:

“投身到生活中去吧,别考虑啦;别担心啦——会把您送到岸上,让您站稳脚跟。送到什么岸上吗?我怎么知道呢?我只是相信,您还大有前途。我知道现在您会把我的话当做训诫记在心里的;您以后也许会想起来的,有一天会对您有用处的;我是为这个缘故才说的······生活会带您前进的。以后您会恢复自尊心的。现在您需要的只是空气、空气、空气!”

原答案写于2019.08.09

编辑于 2020-07-06 10:37

文|将离(富书作者)


高尔基曾用“恶毒的天才”来形容这个人,而鲁迅则称他是“灵魂的伟大审问者”。


他就是唯一一位在俄国能与列夫·托尔斯泰并驾齐驱的文学巨人——陀思妥耶夫斯基。

他的作品往往细腻而深刻地揭示了人精神上的病态情绪,而代表作《罪与罚》更是将其展现得淋漓尽致,是一部浸透着血和泪的社会悲剧。

小说讲述了法学生拉斯科尔尼科夫因贫困生活的压迫,犯下了杀人的罪行后,受到良心的惩罚,终日惶惶不安,最后在妓女索尼娅的帮助下,获得救赎的故事。

《罪与罚》以一段残酷的内心剖白,揭开人类灵魂的全部秘密,被誉为世界心理小说至高之作,被《纽约时报》评为“世界十部文学经典”。

陀翁看似在剖析书中人物的人性,实则也在叩问读者的内心。

读罢掩卷,才发现,我们终其一生,都是在与人性较量。



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说真话更难,而且再也没有比说奉承话更容易的了。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就是渴望被肯定。”

生活中,我们明知有些话是虚伪的奉承,却仍乐于接受,而有些话是客观的实话,却难以面对。

殊不知,长此以往,人就会脱离现实,变得妄自尊大,更可怕的是会迷失自我,误入歧途。

地主斯维里加洛夫想要引诱一位美貌的有夫之妇。

他深知这位妇人以贞洁为荣,就常常厚着脸皮奉承说,自己被她的贞洁所迷。

当妇人握他的手或瞅他一眼时,斯维里加洛夫就会假意责备自己不该逼她这样做,还说都是自己太狡猾,才使纯洁的她动了心。

很快,斯维里加洛夫的“计谋”就得逞了。

《少有人走的路》中说:“最可怕的不是刺耳的真话,而是镇定自若的谎言。”

别人曲意逢迎的背后,往往掺杂了个人的利益。如果你一味沉溺其中,就容易失去主见和判断力,人生就会走向失控。

反之,当有人开诚布公地说实话,虽会戳到痛处,让人沮丧,但它会磨炼你的心智,让你蜕变成更好的自己。

华丽的溢美之词固然好听,但不可偏听偏信,理性对待,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如果对一个人求全责备,那么世界上还剩下多少好人呢?


陀翁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对人性只做描述,不做评判。

从某个角度来说,斯维德里加洛夫是好色之徒,自私自利的人。

他曾残酷地凌辱一个年轻姑娘,导致她自杀身亡。

因爱上女孩杜涅奇卡,而狠心杀害深爱自己的妻子。

为了满足自己的情欲,他甚至用卑鄙手段胁迫杜涅奇卡。

在感情方面,他的“罪”罄竹难书。

然而,即使是这样的恶棍,也会释放出自己的善意。

他主动出钱为索尼娅的继母办丧事,并为她的弟弟妹妹安排栖身之所。

当游乐厅的小职员因丢了茶匙而惴惴不安时,他二话不说,就替他们赔了钱。

当他看到被毒打的小女孩在雨夜中瑟瑟发抖时,便将她带回酒店,给她取暖。

小时候,我们天真地以为世界上只有好人与坏人之分;

长大后,才明白,好人不一定只做好事,坏人也不一定都做坏事。

正如毛姆所说:“卑鄙与伟大、恶毒与善良、仇恨与热爱,是可以互不排斥地并存在同一颗心里的。”

人有千面,心有千变。

一个贪小便宜的人,也可能是心地善良的学者;

一个始乱终弃的负心汉,也可能是精通哲学的名家。

一切美好的品质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而一切恶劣的品质之间,也没有因果关系。

承认并接受人性的复杂,心才会越来越包容。



事实不能代表一切,至少事情的一半在于你怎样去对待这些事实。


《教父》中说:“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为什么有人能在半秒钟内看透事物的本质,而有人一辈子也看不清事物的本质?

这背后隐藏着的,正是人的认知能力。

拉斯科尔尼科夫的同学拉祖米欣和医生谈起放高利贷老太婆被杀的案件。

警察因农民杜什金的举报和油漆匠手里有老太婆的首饰,就确信油漆匠是真凶。

但拉祖米欣却并不这么认为。

因为案发当天,油漆匠正好在老太婆住的那幢房子里粉刷墙壁。

他和同伴玩耍打闹跑出房间时,还被扫院人和住户责骂,当时的证人多达十人之多,没有充分的作案时间。

假设油漆匠当时杀了人,那他应该会极度恐慌,只想逃跑,然后把赃物藏好,而不是明目张胆地拿去抵押。

拉祖米欣的推断,恰恰就是拉斯科尔尼科夫杀人后真实的心理写照。

很多时候,人们习惯去相信符合他们当下认知的因果解释,即使这些解释存在一定的漏洞。

就像书中的警察,他们只看到了案件的表象,却没有深思其中的种种矛盾。

由此可见,一个人的认知,会影响他的思想和行为。

认知水平低的人,看问题的视角很局限,想法也过于单一,对人和事缺乏判断力。

而认知水平高的人,往往能够抽丝剥茧,洞察到事物的内部规律,看问题往往更全面透彻。

升级自己的认知,视野才会更开阔,眼光才会更长远,人生才能到达更高的境界。



人可以主宰一切,可是一胆小,就什么事都做不成。


人的胆小往往源于内心的恐惧。

《山顶洞人与夜航船》中写道:末日不是地震的瞬间,而是永恒的恐惧。

书中拉斯科尔尼科夫就深陷在可怕的恐惧中。

行凶后,他不止一次地想“暴露”自己。

他曾拖着病体,来到案发现场,打算告诉扫院人自己是凶手,却不敢说出口。

他来到酒馆,遇到办事员扎梅托夫。在谈话中,他多次暗示自己是凶手,却始终没勇气说出实情。

后来,他又来到警局,却在无意间听到别人在讨论杀人案时,惊惧得晕倒在地。

恐惧,有时候要比惩罚更可怕。

正如电影《沙丘》里中所说“恐惧是思维的杀手。恐惧,是最终导致灭亡的死神。”

在某种程度上,每个人都感受过恐惧,也承受过恐惧带来的痛苦。

想要创业,又害怕失败;

做了错事,想道歉又害怕挨骂;

想去露营,即使做了充分准备,却又害怕出意外。

思想与行动的极端拉扯,让人身心俱疲,更糟糕的是,会给人的身心带来沉重的负担。

与其被恐惧吞噬,不如用行动击碎它。

要知道,恐惧向来是个欺软怕硬的货色,你躲避它,它就张牙舞爪,你正视它,它就原形毕露。

当你付诸行动,一步一步战胜它时,你就会发现,很多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



有良心的人,要是认识到错误,一定会痛苦的。


席勒说:“一个真正勇敢的人,会拿生命去冒险,却不会拿良心去冒险。”

一个有良心的人,或许能够逃脱法律的惩罚,却无法逃避良心的谴责。

自拉斯科尔尼科夫萌生杀人念头的那一刻起,他的内心便成了一个永不安宁的战场。

他为自己荒唐的念头感到厌恶,不相信自己真会去做这件事。

杀人后,他就陷入了痛苦的精神折磨,连日发烧,一连昏迷了3天。

他性情大变,动辄歇斯底里,疑神疑鬼,变得极度敏感。

就在他几近崩溃之时,警察抓到了“凶手”。

原以为彻底摆脱嫌疑会让自己松口气,没想到他的良心却越发不安。

最终,他在索尼娅的鼓励下决定去自首。

他深知只有为自己的罪付出代价,才能获得内心的解脱。

良心是做人的底线,也是我们内心的道德法庭。

一旦违背良心,行为偏离正轨,它就会敲响警钟。

因此,人们虽然知道好逸恶劳的人也能扶摇直上,但他们依然选择勤勤恳恳;虽然知道出卖道德可以换来衣食无忧,却依然选择守住本心。

无论什么时候,做任何事情,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做到问心无愧。

守好底线,人生的方向才不会倾斜。

余华说:“我夜以继日地读完了《罪与罚》。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叙述像是轰炸机一样,向我的思绪和情感扔下了一堆炸弹,把 20 岁的我炸得晕头转向。”

深有同感。

陀翁笔下的人物鲜活饱满,在他们的身上仿佛能看见我们的影子,看他们的故事就像在看我们的人生。

小说从字里行间给我们传递了深刻的信息:

无论人性有多复杂,善良始终是生命的底色。

面对人生种种,我们要保持清醒,不迷失;守好底线,不沉沦。

不随便定义他人,不对他人有过高的期待,努力做一个心中有光,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人。

愿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人性的主人,过幸福的一生。

作者简介:将离,富书作者,图书《好好生活》正在热销中,和5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本文: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注:本文章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发布于 2023-04-19 14:15

當然是拉斯科尼科夫啊

先來看一段話吧

谁的头脑和精神坚强,谁就是他们的主宰。谁胆大妄为,谁在他们心目中就是对的。谁藐视的东西越多,谁就是他们的立法者。谁胆大包天,谁就是最正确。而权利永远都属于勇敢夺取他的人,从来如此,将来也如此,只有瞎子才看不清

拉斯柯尼科夫出身平凡,他接受的道德標準也是最平凡尋常的道德標準,他會去救濟平民,因為這是他的善良,他學習法律,因為他痛恨社會的不公,但是他無法改變自己家人的困難,這讓他很痛苦,Сухих И.Н在《Русск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ⅩⅨ века》裡面說‘俄国当时的虚无主义还带有浓厚的宗教哲学色彩,虚无主义不仅仅指对上帝的质疑,它甚至可以说是对不信仰的信仰,是一种否定的宗教’,拉斯柯尼科夫在這種環境中心態會逐漸轉變,轉變成一種超人意志,Достоевский在《Житие великого грешника》很準確的描述了這種心態,‘Поскольку бога нет, я Бог’,所以他在第二次前往索尼婭家裡的時候會產生轉變,這其實恰恰是每個普通老百姓但又不甘於平凡的人內心的最精準動態

他想去挑戰,但是自己的學識又變成了負擔,他深知挑戰的後果,他想檢驗自己的“超人理論”,看自己是同他人一樣只是社會中存在“蝨子”、對社會俯首貼耳的僕人,還是拿破崙式的英雄,他希望自己可以在“超人理論”的支撐下成為社會的強者,但又立即否認,道德上的超我也在極力壓制著本我實踐自己理論的衝動和欲望,但自我為滿足本我的欲望,就給了自己一個藉口,最後他告訴自己為了善作惡,那麼惡行就不是惡,而是必要的善,瓊斯在《巴赫金之後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裡面說‘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雙重人格和精神病學的‘分裂性人格’概念有所不同。後者主要表現為歇斯底里性的多重人格現象,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人物的不同自我卻能同時意識到彼此的存在’,科爾伯格認為‘“陀思妥耶夫斯基筆下的雙重人格並非是自我的分裂,而是某一種思想或力量與其相反面的極端對立’,這都是一種自虐式的信仰,他追求偉大和崇高,但是迫於現實無奈,但為了偉大和崇高可以有一種殘酷的意志支撐,我在他身上找到了共鳴

Ю.Н.Караулов在《Русский язык иязыковая личность》提出了語言個性三層級結構,這種東正式的彌賽亞正是我個人所崇拜也是拉斯柯尼科夫的精神原型,別爾嘉耶夫在《俄羅斯思想》裡邊說‘苦難問題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中心,在這一點上,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十足的俄羅斯人,忍受痛苦的能力大於西方,同時對苦痛又有著自己的獨特的感受。他比西方人更具憐憫心與同情心’,拉斯柯尼科夫向索尼婭坦白的時候,也是他獲得救贖的時候,我看到那兒的時候我也鬆了一口氣,這種救贖東正式彌賽亞精神的核心


“索尼娅,你可知道,”他忽然灵机一动,说:“你可知道,我要告诉你什么:如果我只是因为肚子饿才杀人,”他强调每一个字眼,继续往下说,神秘但真诚地望着他。“那我现在……就幸福了!你可要知道这一点!”
“这对你,对你有什么好处呢,”过了一会儿,他甚至绝望地喊叫起来,“要是我承认干了坏事,这对你有什么好处呢?你在对我毫无意义的胜利中能得到什么呢?哎,索尼娅,难道现在我是为了这个上你这来的!”
“我为什么、为什么告诉了她,我为什么坦白地告诉了她!”过了一会儿,他绝望地大叫道,一边万分痛苦地望着她。“索尼娅,你现在等着我解释,你坐着,等待着,这我知道;我对你说什么呢?要知道,着是你不能理解的,你只会为我……伤心痛苦!你看,你在哭,你又拥抱我——你为什么拥抱我?因为我自己受不了,所以我来把痛苦转嫁给别人:‘让你也受些痛苦,这样我就会轻松些!’你能爱这样一个卑鄙的家伙吗?

這種同一問題引發的對立式雙聲語對話是某種思想立場的象徵,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沒有思想的形成過程,主人公的思想材料是一下子全都賦予他,成為人的整個思想意向和聲音。主人公內心進行的思想鬥爭,是一場已有的思想意向之間如何選擇的鬥爭。就是他的主人公一開始就什麼都知道,什麼都看得見。問題只在於選擇,在於解決一個問題:“我是什麼人?”和“我和什麼人說話?”找到自己的聲音,在別人的聲音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把自己的聲音同另一個聲音分離開來,這就是主人公們在整個小說中要完成的任務,而拉斯柯尼科夫的雙重人格則可以實現一種極限的敘述,格非在《罪與罰敘事分析》裡面說‘敘述人語言只是眾多語言的一種。一般來說,敘述總是早兩個極限之間移動,從通告式、記錄式、完全不做和繪聲繪色描述的語言,到主人公的語言。在敘述竭力向主人公語言靠近的地方,主人公就要改變敘述的語言(變為挑逗、爭論、諷刺的語氣),只在極個別情況下才與之融合在同一語氣中。任何一部長篇小說中,敘述人語言都是在這兩個極限之間移動的’

關於《罪與罰》本人除了十分推薦閱讀原文本外還建議去閱讀赫爾曼·海塞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上帝》,巴赫金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詩學問題》,曾軍的《接受的複調》,斯托洛維奇的《現實中和藝術中的審美》,胡日佳的《俄國文學與西方審美敘事模式比較研究》,Ф·М·Достоевского的《Бедные Люди》,Голосовскер的《Досдоевсктй и Кант》,В.И.Реизов的《 Достоевский в зарубежних литературах》,弗裏德連傑爾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與世界文學》,葉爾米洛夫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論》,В.М.Борисова的《 О Достоевском творчество Достоевского в русской мысли 》,В.А.Котельников的《Христианство и русск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Якушин Н.И.的《Ф.М.Достоевский в жизни и творчестве》

编辑于 2019-06-11 01:44

有两段情节感觉震撼人心,让人唏嘘不已。

一段是拉斯科尔尼科夫在灯烛昏暗的小房间里让索尼娅给他读拉撒路的复活,现在还清楚的记得那是个地板呈三角形的狭小的木制阁楼间。拉斯科尔尼科夫对他心目中的正义有执着的信念,他故意满怀恶意的逼问索尼娅如果他的弟弟妹妹也在贫穷的深渊里挣扎,甚至她的妹妹像她这样沦为妓女,她也相信世道的公正吗?索尼娅说这样的问题是不能问的。。。拉斯科尔你科夫向她下跪,说我是对着人类的苦难下跪。

另一段是索尼娅的父亲被马车撞伤,性命眼看不保,他老婆卡捷琳娜却请了一大堆宾客到家里来。索尼娅被通知到他父亲伤重,匆忙赶到家,挤过看热闹的宾客,和奄奄一息的父亲相见。这里最有画面感的场景是索尼娅走时没来得及换她愉悦客人的工作服,头上还顶着个鸡屁股羽毛,在众目睽睽之下,和亲人生离死别。极度悲苦与极度滑稽,极度羞耻的感觉掺杂在一起,又产生了莫名的荒诞感。真如鲁迅所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老陀的小说关注的多是贫穷和困难,尤其是贫穷对人造成的困境,对人的折磨写的极度真实。卡拉马佐夫兄弟里一个穷人接过阿辽沙的好心给的钱,本来可以摆脱困境,但他的自尊却让他把钱揉皱踩在脚下,还要跺上几脚。老大米嘉也几乎被钱逼疯,真应了他那句名言,贫穷不是最,赤贫却是一种罪。

发布于 2020-05-28 20:16

贫穷不是罪恶,这是真理。我知道“贫穷不是罪恶,这是真理。我知道,酗酒不是美德,这更是真理。可是赤贫,先生,赤贫却是罪恶。贫穷的时候,您还能保持自己天生感情的高尚气度,在赤贫的情况下,却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人都做不到。

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情节,让我对贫穷有了新的理解——赤贫是罪恶呀

发布于 2019-06-04 23:32

高尔基曾用“恶毒的天才”来形容这个人,而鲁迅则称他是“灵魂的伟大审问者”。

他就是唯一一位在俄国能与列夫·托尔斯泰并驾齐驱的文学巨人——陀思妥耶夫斯基

他的作品往往细腻而深刻地揭示了人精神上的病态情绪,而代表作《罪与罚》更是将其展现得淋漓尽致,是一部浸透着血和泪的社会悲剧。

小说讲述了法学生拉斯科尔尼科夫因贫困生活的压迫,犯下了杀人的罪行后,受到良心的惩罚,终日惶惶不安,最后在妓女索尼娅的帮助下,获得救赎的故事。

《罪与罚》以一段残酷的内心剖白,揭开人类灵魂的全部秘密,被誉为世界心理小说至高之作,被《纽约时报》评为“世界十部文学经典”。

陀翁看似在剖析书中人物的人性,实则也在叩问读者的内心。读罢掩卷,才发现,我们终其一生,都是在与人性较量。

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说真话更难,而且再也没有比说奉承话更容易的了。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就是渴望被肯定。”

生活中,我们明知有些话是虚伪的奉承,却仍乐于接受,而有些话是客观的实话,却难以面对。

殊不知,长此以往,人就会脱离现实,变得妄自尊大,更可怕的是会迷失自我,误入歧途。

地主斯维里加洛夫想要引诱一位美貌的有夫之妇。

他深知这位妇人以贞洁为荣,就常常厚着脸皮奉承说,自己被她的贞洁所迷。

当妇人握他的手或瞅他一眼时,斯维里加洛夫就会假意责备自己不该逼她这样做,还说都是自己太狡猾,才使纯洁的她动了心。

很快,斯维里加洛夫的“计谋”就得逞了。

《少有人走的路》中说:“最可怕的不是刺耳的真话,而是镇定自若的谎言。”

别人曲意逢迎的背后,往往掺杂了个人的利益。如果你一味沉溺其中,就容易失去主见和判断力,人生就会走向失控。

反之,当有人开诚布公地说实话,虽会戳到痛处,让人沮丧,但它会磨炼你的心智,让你蜕变成更好的自己。

华丽的溢美之词固然好听,但不可偏听偏信,理性对待,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如果对一个人求全责备,那么世界上还剩下多少好人呢?

陀翁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对人性只做描述,不做评判。

从某个角度来说,斯维德里加洛夫是好色之徒,自私自利的人。他曾残酷地凌辱一个年轻姑娘,导致她自杀身亡。因爱上女孩杜涅奇卡,而狠心杀害深爱自己的妻子。为了满足自己的情欲,他甚至用卑鄙手段胁迫杜涅奇卡。在感情方面,他的“罪”罄竹难书。

然而,即使是这样的恶棍,也会释放出自己的善意。他主动出钱为索尼娅的继母办丧事,并为她的弟弟妹妹安排栖身之所。当游乐厅的小职员因丢了茶匙而惴惴不安时,他二话不说,就替他们赔了钱。当他看到被毒打的小女孩在雨夜中瑟瑟发抖时,便将她带回酒店,给她取暖。

小时候,我们天真地以为世界上只有好人与坏人之分;长大后,才明白,好人不一定只做好事,坏人也不一定都做坏事。

正如毛姆所说:“卑鄙与伟大、恶毒与善良、仇恨与热爱,是可以互不排斥地并存在同一颗心里的。”

人有千面,心有千变。

一个贪小便宜的人,也可能是心地善良的学者;一个始乱终弃的负心汉,也可能是精通哲学的名家。一切美好的品质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而一切恶劣的品质之间,也没有因果关系。

承认并接受人性的复杂,心才会越来越包容。

事实不能代表一切,至少事情的一半在于你怎样去对待这些事实。

《教父》中说:“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为什么有人能在半秒钟内看透事物的本质,而有人一辈子也看不清事物的本质?

这背后隐藏着的,正是人的认知能力。

拉斯科尔尼科夫的同学拉祖米欣和医生谈起放高利贷老太婆被杀的案件。

警察因农民杜什金的举报和油漆匠手里有老太婆的首饰,就确信油漆匠是真凶。

但拉祖米欣却并不这么认为。

因为案发当天,油漆匠正好在老太婆住的那幢房子里粉刷墙壁。

他和同伴玩耍打闹跑出房间时,还被扫院人和住户责骂,当时的证人多达十人之多,没有充分的作案时间。

假设油漆匠当时杀了人,那他应该会极度恐慌,只想逃跑,然后把赃物藏好,而不是明目张胆地拿去抵押。

拉祖米欣的推断,恰恰就是拉斯科尔尼科夫杀人后真实的心理写照。

很多时候,人们习惯去相信符合他们当下认知的因果解释,即使这些解释存在一定的漏洞。

就像书中的警察,他们只看到了案件的表象,却没有深思其中的种种矛盾。

由此可见,一个人的认知,会影响他的思想和行为。

认知水平低的人,看问题的视角很局限,想法也过于单一,对人和事缺乏判断力。

而认知水平高的人,往往能够抽丝剥茧,洞察到事物的内部规律,看问题往往更全面透彻。

升级自己的认知,视野才会更开阔,眼光才会更长远,人生才能到达更高的境界。

人可以主宰一切,可是一胆小,就什么事都做不成。

人的胆小往往源于内心的恐惧。

《山顶洞人与夜航船》中写道:末日不是地震的瞬间,而是永恒的恐惧。

书中拉斯科尔尼科夫就深陷在可怕的恐惧中。

行凶后,他不止一次地想“暴露”自己。

他曾拖着病体,来到案发现场,打算告诉扫院人自己是凶手,却不敢说出口。

他来到酒馆,遇到办事员扎梅托夫。在谈话中,他多次暗示自己是凶手,却始终没勇气说出实情。

后来,他又来到警局,却在无意间听到别人在讨论杀人案时,惊惧得晕倒在地。

恐惧,有时候要比惩罚更可怕。

正如电影《沙丘》里中所说“恐惧是思维的杀手。恐惧,是最终导致灭亡的死神。”

在某种程度上,每个人都感受过恐惧,也承受过恐惧带来的痛苦。

想要创业,又害怕失败;

做了错事,想道歉又害怕挨骂;

想去露营,即使做了充分准备,却又害怕出意外。

思想与行动的极端拉扯,让人身心俱疲,更糟糕的是,会给人的身心带来沉重的负担。

与其被恐惧吞噬,不如用行动击碎它。

要知道,恐惧向来是个欺软怕硬的货色,你躲避它,它就张牙舞爪,你正视它,它就原形毕露。

当你付诸行动,一步一步战胜它时,你就会发现,很多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

有良心的人,要是认识到错误,一定会痛苦的。

席勒说:“一个真正勇敢的人,会拿生命去冒险,却不会拿良心去冒险。”

一个有良心的人,或许能够逃脱法律的惩罚,却无法逃避良心的谴责。

自拉斯科尔尼科夫萌生杀人念头的那一刻起,他的内心便成了一个永不安宁的战场。

他为自己荒唐的念头感到厌恶,不相信自己真会去做这件事。

杀人后,他就陷入了痛苦的精神折磨,连日发烧,一连昏迷了3天。

他性情大变,动辄歇斯底里,疑神疑鬼,变得极度敏感。

就在他几近崩溃之时,警察抓到了“凶手”。

原以为彻底摆脱嫌疑会让自己松口气,没想到他的良心却越发不安。

最终,他在索尼娅的鼓励下决定去自首。

他深知只有为自己的罪付出代价,才能获得内心的解脱。

良心是做人的底线,也是我们内心的道德法庭。

一旦违背良心,行为偏离正轨,它就会敲响警钟。

因此,人们虽然知道好逸恶劳的人也能扶摇直上,但他们依然选择勤勤恳恳;虽然知道出卖道德可以换来衣食无忧,却依然选择守住本心。

无论什么时候,做任何事情,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做到问心无愧。

守好底线,人生的方向才不会倾斜。

余华说:“我夜以继日地读完了《罪与罚》。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叙述像是轰炸机一样,向我的思绪和情感扔下了一堆炸弹,把 20 岁的我炸得晕头转向。”

深有同感。

陀翁笔下的人物鲜活饱满,在他们的身上仿佛能看见我们的影子,看他们的故事就像在看我们的人生。

小说从字里行间给我们传递了深刻的信息:

无论人性有多复杂,善良始终是生命的底色。

面对人生种种,我们要保持清醒,不迷失;守好底线,不沉沦。

不随便定义他人,不对他人有过高的期待,努力做一个心中有光,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人。

愿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人性的主人,过幸福的一生。

编辑于 2023-05-28 18:48

马尔梅拉多夫一家。

刚开局,拉斯科利尼科夫碰到马尔梅拉多夫,在阴暗的小酒馆里。

“先生,一个人总要有条路可走啊!你知道什么是无路可走么!”

“贫穷不是罪过,但一无所有却是罪大恶极啊!穷到一无所有,就是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做不到的了呀。到那时,甚至不是用棍子将他赶出去,而是用扫帚将他扫出去。”(私以为,赶出去还把你当人,扫出去完全就是垃圾,做不得人。)

自己也很清楚去和别人借钱不会有任何结果,即使同是一群乞丐在一起乞求,也分不到他,可他还是要去,因为无路可走啊。

一家都惨啊。


索尼娅哪怕一天在那里里勤劳的工作,也赚不到一卢布。家里人都饿,都穷。卡捷琳娜·伊万诺夫娜朝她发了一顿脾气。索尼娅就出去了,回来时带来三十卢布。她什么也不说,伊万诺芙娜就跪在她身边吻着她的脚。


伊万诺芙娜本来不应该是这样的,她年轻是也快活过,轻松过。可现在,往日的回忆全被典当了,无限向往。

她不能忍受自己的境遇,却无力回天,想要一双两卢布的鞋子,因为全家每个人只有一双鞋,没钱,找索尼娅借,索尼娅拒绝了,因为她要卖身,也要打扮自己,她只能痛哭。

久而久之,精神出了问题,还患有痨病。她很勤劳,但也时时刻刻痛苦,不断的谩骂。


马尔梅拉多夫被马车撞了,还被马踩了,可问题全在他身上,马车夫警告了好多次,也停下来了,可却惊到了马,狠狠地踩了胸脯。

临死,倒在床上没救了,也没钱。伊万诺芙娜不是十分的痛苦,说着:为什么要渴望赔偿呢,本来就是他自己硬往马车底下钻到,他就一个醉鬼,把他的和我们的一生喝光在酒里。他一边忙前忙后,一边近乎发狂似的谩骂:都是废话!我为什么要宽恕他的死,他要不死,又要喝酒,留下我一个人又刷又洗,干到天亮,浪费我的一夜!

马尔梅拉多夫要断气了,结结巴巴,拼命的想说什么,伊万诺芙娜立刻向他喊到“闭嘴!没必要!我知道你要说什么。”

他临死前看到了自己的女儿索尼娅。穿着廉价,但鲜艳的衣服,甚至还有无用的小阳伞,索尼娅想靠近,又不敢靠近。他说着“索尼娅,女儿,原谅我。”然后从沙发上摔下来,死了。


索尼娅供养着全家,干着污秽的活,可她的面前没有光明。

“为了家人,将自己的一生消耗在这里。”

“她的面前只有三条路了,跳河,进疯人院,或者…………麻木不仁,变成铁石心肠。”

“她是怎么长久的处在如此情况下不疯的?”

拉斯科利尼科夫说“只要世界存在,索涅奇卡就永存。(即索尼娅,这里指妓女,但我认为也可指人世的苦难。)”


就我的个人阅历,无法感同身受。我没受过什么苦,我也没见过很多的苦难。但看到这种事情,我也有所感受,打个比方就是,我看这一家,好像看到了一个瘦小的女孩,满身土灰,光着脚,衣着破烂,她看见我,犹豫的走过来,慢慢的,然后用自己混浊的,哀怜的眼神看着我,不说什么,就是看着我,但眼里看不到希望。————这是不用哭诉,大吼的苦难,而是平凡的,无法摆脱的苦难。这或许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过人之处。

苦难是那么真实,好似毁灭是一件不足道的小事。

发布于 2021-01-01 16:36

拉斯科尔尼科夫向索尼娅下跪时说了一句

“我是在向人类的苦难下跪。”(类似意思,可能不是原句。)

全书这句话始终难以忘记,第一次看到的时候就有一种头朝下脚朝上的倒错感:

为什么向索尼娅下跪象征着向人类的苦难下跪

他为什么要向人类的苦难下跪?

这像是一幕逻辑自洽又突兀的舞台剧,突然呈现的时候让我愣怔了很久。


在一个社会中妓女永远是底层和堕落的象征,良女被逼为娼妓是社会的悲剧,亦可看作是人类的苦难,但是我总觉得我感受到的不止这些,拉特别强调了并不是对索尼娅下跪,不仅仅是对她妓女的身份和作为妓女所受的苦难下跪,而是对人类的苦难下跪,这种心理太过微妙复杂,我都难以表达清楚。

它并不是“一个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

一个视角对另一种视角的审判和怜惜。

而是一种渴求饶恕又不断审判的人性对背负着同一种不幸的人性的悲悯。

(其实这一整段是全书很重要的一个情节,我记得很突出的就是对烛光的特别细致的描写。但是根本没有能力分析这一段,只能模糊地表述一下让我感到最震撼的一个动作,一句话。)

编辑于 2019-08-14 00:20

“这时即将燃尽的蜡烛头在那个斜着的烛台上马上就要熄灭了,它暗淡地照着这个简陋的房间中的杀人犯与妓女。它们两个人凑在一起是多么的不可思议,还读这本不朽的书。”

发布于 2020-05-14 18:34

文笔可能和知乎上的大神没办法相提并论,是看完之后对人物的一些想法,想到哪就写到哪。一开始买它是因为说这是比卡拉马佐夫兄弟更堪称陀思耶夫斯基的经典之作,看完之后,我觉得确实让人很震撼(个人认为的确比卡拉马佐夫兄弟精彩)。纸质版书的排版很密集,可能一页都是没有分段,与电子书比起来,看完整个一段让人酣畅淋漓(主要是什么这本书心理活动描写特别多)。两种类型来回穿插阅读,终于在有余力的时间内(用了将近两个月看完)。好了,以下是我的一些个人想法(可以讨论,毕竟每个人的见解不同,但是不喜勿喷)。

书最后的尾声,拉斯克尼科夫对索尼娅态度的变化是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当我看到他没有回避索尼娅的时候,我眼睛一亮,彷佛两个人身上闪着光,也是在我意料之中的一个变化。“爱,使他们复活了,彼此的心,都为对方蕴藏了滋润心田且取之不尽的生命源泉”。罗佳一直在逃避对索尼娅的爱,因为他的自尊心受不了。在之前,他不愿意接受,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的罪行,他觉得他杀人是对社会的善举,在为社会除害,他并不觉得自己杀老太婆不对,他觉得他是一个伟人。你看,当他在最后和杜尼亚告别的时候,他都没有认为自己杀老太婆不对。


整本书,都在围绕着拉斯克尼科夫杀死老太婆之后面对他认为“可疑”知道他犯罪的人的心理活动。在法庭上,很多证人,都在为罗佳辩护,说他是个好人,杀人只不过是精神错乱,并且他没有去“花费”老太婆的钱。他们相信他是精神不正常。事实是罗佳相信自己是个像“希特勒一样的伟人”,他说,虽然杀老太婆在美学上不是一种好的方式,但是,为什么用炸弹炸死人,用正规的包围杀死大批人是一种可敬的方式呢?而他杀社会上的“毒瘤”而是错的呢?我的性质和他们到底有什么不同呢?他的心理一直这样很骄傲的想法。

但是,事实上他内心很害怕,他知道自己杀了人,犯法了,可是他不愿意去相信自己的相信是错误的,所以一开始,扎梅托夫(警察)在怀疑他,在用心理战术围攻他的时候,他心虚,甚至病情加重。即使已经被认为是“嫌疑人”,他没有选择逃跑,因为他的自尊心不允许他逃跑,不允许他自杀,不允许他做一些那些很不起眼的行为。所以你们瞧,最后他自首的时候,有“像个人”一样走进警察局足以见得。

当我看到斯维里加洛夫在偷听到他讲话以后,他会去猜想之后斯维里加洛夫和他谈话的最终目的,以及他是不是告诉了他的妹妹,是不是告诉了索尼娅,如果告诉了他将怎么办。还有第一次扎梅托夫在警察局要求他写字据,看着他就剩他没有登记,他也会去想,为什么就剩我一个人,为什么他会对我这样说话呢?他是不是知道了一些什么事情?当读到这些的时候,我都会停下笔顿顿神,会想到自己。这些怎么说呢,都是一种,我觉得可以用“自负”两个字来总结。过于高估自己的行为价值吧,实际上有些时候,不必多想,只会内耗自己。


接下来,我想到了索尼娅。
当罗佳,在索尼娅的父亲去世下葬之后,罗佳在卢仁欺负索尼娅的情况下,帮她解围后,用一种高高在上的心态去“俯瞰”索尼娅,然后决定用一种“高高在上”的心态再去找索尼娅,要一起逃走。当然了,这事情的是他发现自己喜欢索尼娅之后,但是又用另外一种角度去寻求情感共鸣,一起出走,这是错误的。当我看到这一节的时候,我在想,如果,两个人在一起的方式,其中一个人是以这样的心态去试图让两个人靠近的话,是不是病态呢?或者说,自私呢?因为对方对你也是有感情的,这是不是道德捆绑呢?让对方觉得我们是世界上最可怜的两个人,然后我们需要在一起,我们必须在一起?索尼娅是一种很自然的情愫出现的,因为她在对罗佳有情愫的时候,没有意识到罗佳的想法,她只是惶恐,只是受宠若惊,觉得自己不配。可罗佳一开始却以一种另外的方式拉近两个人的关系。同时,让索尼娅因为爱他而承受这痛苦。
索尼娅是妓女,因为家庭,她不得不做这个行业来贴补家用。可能以她的个人条件,这是一种最快得到金钱的方式,她也知道自己的职业低下,所以,在众人面前,胆怯,哆嗦,甚至不敢多说话。但是换句话说,我觉得罗佳虽然以一种不合时宜的方式拉近两个人的关系,同时,也做到了让索尼娅不再胆怯,我觉得也是罗佳的爱让她有自信把,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我相信在索尼娅认识他之前,没有人把她当人,她的家庭关系混乱,她无暇顾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家庭关系的地位,只是一味的补贴爱酗酒的父亲,怜悯继母以及那些孩子们。所以,罗佳让她和她的母亲妹妹坐在一起的时候,她惶恐,罗佳是一个大学生啊,竟然这样抬举她,而且,她更想不到,罗佳的妹妹,知书达理,长得漂亮,在得知罗佳犯罪之后也和她以朋友相称,让她更加惶恐。

所以,罗佳在服刑期间,她陪着他,她其实懂他,他也是她的希望,最后,给了彼此生活的希望。(我不能说完全欣赏索尼娅,但是她的背景,这样,我也很佩服,因为,初心)。


接下来,就是拉祖米欣,这个人是一个君子,是一个好人。(只能想到这里,因为从始至终,都是一个好人,没有特别的曲折,是一个正人君子,在罗佳境况窘迫,没有任何的嫌弃去帮助这个人)。
还有印象深的就是求爱不得的,斯维里加洛夫。很多人觉得他好色,行为放荡。最后,他让我很惊讶。第一:对索尼娅继母得孩子用钱安顿。即使这笔钱是因为别的原因他拥有,即使他这个行为是有别的目的,等于曲线救国路线,接近杜尼亚。但是,这个行为也不错,(只是我自己觉得,即使小人想法,但是行为善举。第二,没有强奸杜妮娅。这个行为我真的没有想到。在最后一刻没有。(真正放荡的人,对自己爱的人还是会从内心真正的尊重)(其实写到这里我还想说,他自杀是认为自己不想再继续过他以前那样的生活了把)

叫罪与罚,罪是自己,罚也是自己。(随后有时间,希望年底再读一遍)还有就是爱是人类最伟大得存在,简单的结尾就是爱可以让人有希望,会改变人对世界得态度。

发布于 2022-02-26 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