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武汉
湖北
地理学
中国地理

武汉这座城市有什么特点?

关注者
2,140
被浏览
1,528,714

499 个回答

一个人一旦爱上武汉,就会爱上关于武汉的一切。

爱上它的酷暑与寒冬,热干面与莲藕汤。

爱上它的纵横江湖,爱上它的快意人间。

这是一个适合横屏观看的城市。

165条江河,日夜奔流。

(请横屏观看)

2.左为汉江,右为长江,摄影师@姜轲

166处湖泊,烟波浩渺。

(请横屏观看)

3.武汉东湖,摄影师@陶进

600余处桥梁及隧道,跨越东西南北。

(请横屏观看)

4.摄影师@陶进

还有400组动车组,整装待发。

(请横屏观看)

5.武汉动车段具备400组动车组的检修能力,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动车检修基地,约占全国动车组检修任务总量的40%,摄影师@杨文忠

它是中国水陆空三栖的交通中心。在这片8569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公路、铁路、航空、内河航运,各种交通线路往来交织,人称“九省通衢”。

6.武汉水陆空交通枢纽,制图@巩向杰&郑伯容/星球研究所

它是中国水域面积最大的大城市,超过四分之一的土地都被水域覆盖,人称“百湖之城”。

7.武汉卫星图,制图@巩向杰&郑伯容/星球研究所

它,就是武汉。


近年来,武汉发展迅速。在强手如林的城市竞争中,排名连年上升。

8.武汉综合经济竞争力变化动图,依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7次报告》,制图@郑伯容/星球研究所

在代表未来的科研能力上,武汉位列全球第19位,中国第4位。

9.2018年全球科研城市排名,由《自然》杂志发布,制图@巩向杰&郑伯容/星球研究所

武汉,究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

在星球研究所看来,武汉就是纵横的江湖;

而数千年来,江湖奔流直下塑造了这个城市,也塑造一个快意的人间。


01江湖

大约百万年前,重庆与湖北之间的巫山山脉被江河切穿,形成长江三峡。江水冲出峡谷滚滚东逝,长江就此诞生。

10.长江三峡,图片源自@VCG;学术界对三峡贯通时间仍有争议,具体观点有数距今千万年至数十万年不等,此处选取其中之一

在湖北境内,东出三峡的长江与其他水系一起左右摆荡,裹挟的泥沙不断沉积,从而形成江汉平原。武汉就位于平原的东部。

11.江汉平原及周围地形,制图@巩向杰&郑伯容/星球研究所

原本位于此处的山地丘陵被泥沙掩埋,变成了一个个低矮的残丘,散布平原、点缀城市。

例如龟山、蛇山、珞珈山、磨山。

12.磨山,位于东湖旁,海拔116.3米,其上建有展示楚文化的复古建筑楚天台,摄影师@赖炜

通顺河、府河、滠水、倒水、举水、金水、巡司河等,160多条长度5千米以上的河流在这里注入长江。长江最长的支流,全长超过1500千米的汉水,也在这里与长江交汇,共赴大海。人称“江汉朝宗”。

(请横屏观看)

13.位于南岸嘴的江汉朝宗,左为汉水,右为长江,摄影师@姜轲

江水水流减缓处,泥沙淤积还会形成沙洲。包括铁板洲、白沙洲、天兴洲以及已经消失的鹦鹉洲,它们依次排布,有如一条被江水串联的珠链。

14.沙洲的成因有多种,此处只选取其一;下图为铁板洲,摄影师@柳斌

而江水泛滥壅塞,或是频繁改道,或是洼地积水,则形成大量湖泊。武汉至今仍保留大大小小湖泊166个,其中位于武汉城区的东湖,面积33平方千米,为杭州西湖的5倍。

▼(请横屏观看)

15.东湖,摄影师@玩摄堂

但是在武汉,东湖并非面积最大的湖泊。最大的城中湖汤逊湖位于武汉东南部,面积47平方千米,比东湖大了40%。

▼(请横屏观看)

16.汤逊湖,摄影师@柳斌

然而放眼全市,汤逊湖仍然不是最大。真正最大的湖泊,是和鄂州等地共管的梁子湖,面积280平方千米,其中武汉管辖面积达210平方千米,这才是真正的一望无际。

▼(请横屏观看)

17.梁子湖,此湖盛产武昌鱼,摄影师@柳斌

纵横的江湖,构成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水世界。

武汉因此拥有6个国家湿地公园,是中国各大城市中最多的一个。

18.武汉水系及湿地公园分布图,制图@巩向杰&郑伯容/星球研究所

70多种鱼类在此生息,包括中华鲟、白鲟、胭脂鱼,以及全国闻名的武昌鱼。

19.中华鲟,体长可达5米,体重500多千克,世界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图片源自@VCG

343种鸟类在此繁衍,尤其在候鸟迁徙的季节,群鸟飞集。

“一围烟浪六十里,几队寒鸥千百雏”
语出自宋代袁说友《游武昌东湖》

20.下图为府河湿地公园的鸟群,摄影师@胡金华

鲸豚类哺乳动物江豚畅游江中,它们性情活泼,体长1.2米-1.6米。浑圆的吻部让它们看起来总在微笑。

21.江豚,图片源自@VCG;但长江流域另一种鲸豚哺乳动物白鱀豚,已经功能性灭绝

而人类也在水边造城。

对他们而言,江湖已经不止是江湖,而是一个通达天下的码头。


02码头

武汉居于天下之中。

通过汉水,它可以连接陕西、河南;通过长江,它可以西联巴蜀、东接吴越;再通过洞庭湖、湘江、鄱阳湖、赣江,它还可以沟通湖南、江西,从而构成了一张庞大的江湖水网。

武汉,就是江湖中心的码头。

22.武汉对外水路示意图,制图@巩向杰&郑伯容/星球研究所

3500年前,来自中原的商王朝率先在这里建城,即“盘龙城”。

盘龙城负责为商王转运铜锡矿产,坚固的城垣保护着城内的宫殿。商王派驻的统帅,以41厘米长的青铜大钺(yuè)和94厘米长的大型玉戈,炫耀着强大的军事实力和权威。

23.盘龙城出土的青铜大钺,图片源自@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馆藏

威慑之下,武汉周边地区丰富的铜锡矿产通过水路汇集到盘龙城,再源源不断地运往中原。支撑商代辉煌的青铜铸造,这便是武汉城市史的开端。

24.盘龙城遗址,图片源自@Esri Image Map

此后,武汉的码头承载力越来越强。


首先,是人才交汇的码头。四方之人通过水道南来北往,武汉成了他们的交汇之处。

春秋时期,孔子来到楚国推广其政治主张,途经武汉时曾差遣弟子向当地人“问津”,即询问渡口码头的位置,“指点迷津”即由此而来。

25.孔子问津的地点至今仍有争议;下图为因问津故事而建立的问津书院,摄影师@武汉小涂

之后,乐师伯牙钟子期在武汉相遇。伯牙弹奏“高山”之音,子期听出高山之巍巍;伯牙弹奏“流水”之音,子期听出江河之洋洋。正所谓,“高山流水遇知音”。

26.此事记载于《列子》《吕氏春秋》;图为后人为了纪念这对挚友而建造的汉阳古琴台,摄影师@石耀臣

唐代,国家统一、政局稳定,人们南来北往更加频繁。于是——

  • 王维在武汉“康太守”
  • 温庭筠在武汉“人东游”
  • 王昌龄在武汉“人归江夏”
  • 岑参在武汉“费子归武昌”
  • 杜牧在武汉“王侍御赴夏口”
  • 刘长卿在武汉“屈突司直使湖南”

人们在武汉迎来送往的频次之高,令人叹为观止。

27.铁门关,古代武汉的交通关隘,摄影师@欧昌宏

最夸张的是诗仙李白,他在武汉迎来送往不低于十次。包括——

  • 储邕之武昌”
  • 黄钟之鄱阳”
  • 二季之江东”
  • 孟浩然之广陵”
  • 张含人之江东”
  • 林公上人游衡岳”
  • 友人西飞帝王州”
  • 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等等

堪称“武汉社交小王子”

28.东湖放鹰台,传说李白曾在此放鹰,摄影师@李琼

当这些人途经武汉时,长江边上一个醒目的建筑,必然会进入他们的视野。

三国时期,东吴孙权在武汉建立瞭望台,以控扼长江,这便是黄鹤楼的前身。

而唐代文人骚客们,高调路过高调赋诗,黄鹤楼又从军事瞭望台演变成了诗人的观景台。

29.醒目的黄鹤楼,20世纪重建时移址到了蛇山上,与对面电视塔所在的龟山对应,两山即龟蛇锁大江,摄影师@杨文忠

开封人崔颢19岁便中了进士,此后游历天下。其笔下的黄鹤楼气象万千,被后人奉为唐代七律之首。

崔颢《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0.后人根据崔颢之诗而建造的晴川阁,摄影师@李琼

传言李白曾因此诗而搁笔,所谓——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但诗仙怎么可能甘拜下风?公元730年,29岁的李白专门约友人孟浩然,在黄鹤楼相见并为之送行,一首飘逸的离别诗从此流传——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1.黄鹤楼内壁画,摄影师@卢文

又过了约30年,年近60岁的李白饱经风霜,当他与好友再次相聚黄鹤楼。一曲悠然而至的笛声,引出了他的感慨——

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江城为武汉别称)

黄鹤楼还是那个黄鹤楼,人的心境却早已不复当年。

32.月下黄鹤楼,摄影师@胡寒

诗人们的迎来送往,直到宋代依然风行。苏轼、陆游、黄庭坚、范成大、梅尧臣等,都曾途经武汉或者长期定居。而黄鹤楼则是历尽沧桑,屡毁屡建,长存于唐诗宋词的长卷之中。

33.黄鹤楼,摄影师@丹尼斯

其次,是货物汇聚的码头。

明代,汉水改道龟山北侧汇入长江,两江分隔出三镇,即汉口、汉阳、武昌。

▼(请横屏观看)

34.图中从左至右分别为:武昌、长江、汉阳、汉水、汉口,摄影师@黄蕾

水运带来财运,竹木、粮食、布匹、绸缎、皮毛、食盐、药材、铁器,各种商品集聚汉口,人谓之“货到汉口活”。贸易通行、商人汇聚,汉口一跃成为中国内陆最大的港口。

35.明代《江汉揽胜图》,左上方为黄鹤楼,现藏于@武汉市博物馆

清代,汉口更是与北京、苏州、佛山并列“四大名聚”,即四大商业都会。一条以商贸著称的汉正街,成为这个城市人口、住宅、车船最密集的区域,并带动戏曲等行业全面兴盛,人称“戏到汉口火”。

36.汉正街一带的民族路,摄影师@玩摄堂

晚清,武汉的码头优势也被西方列强相中,汉口被迫开埠设关。英俄法德日五国租界沿着江岸排列,至今仍保留了上百栋风格各异的近代建筑。

37.英国茶商修建的新泰大楼,现为湖北储备物资管理,摄影师@玩摄堂

海外商业文明大量涌入,外国的工厂、银行、货物纷纷抢滩,除个别年份外,武汉外贸进出口额仅次于上海,常年高居全国第二,因此它与“大上海”并列,被称为“大武汉”。

38.江汉关大楼,摄影师@咸鱼

然而,畸形的半殖民地经济无法给武汉带来长足发展,武汉码头也到了升级的时刻。

一个综合交通枢纽,即将应运而生。


公元1889年,洋务派官员张之洞向清廷提出,修建一条连接北京和武汉的铁路。奏请获得了批准,张之洞甚至调任湖广总督,直接主持铁路的修建。17年后,京汉铁路终于完工。

39.现在的汉口火车站,建筑外形借鉴了老京汉铁路大智门火车站的形制特色,摄影师@Eterlaine张炜

再之后,连接武汉和广州的粤汉铁路也修建完成。修建过程中,武汉的清军出省镇压“保路运动”,造成湖北防务空虚,间接促成武昌起义爆发。清朝统治被推翻,中国历史的走向为之一变。

40.鄂军都督府旧址,武昌起义后建立的第一个省级革命政权,又称“红楼”,摄影师@王兆宇

但对武汉本地还有另一个影响,即京汉、粤汉两条铁路共同组成了中国铁路史上第一支贯穿腹地的南北大动脉,武汉正是其中的连接点。

41.现今的京广铁路路线图,制图@巩向杰&郑伯容/星球研究所

如果说“江湖”是武汉的天赋资源,那么铁路则是武汉的再次升级。水网加上铁路,武汉东西沟通、南北连接,成了真正的九省通衢,也成了中国经济地理的中心。

据《武汉通史》的数据,京汉铁路开通后,汉口商品的流通总量迅速增加1/4以上,铁路相关的工业例如汉阳铁厂、扬子机器厂等纷纷建立,武汉也成了区域工业中心。

42.汉阳铁厂的一部分后来并入了武钢,下图为武钢的红钢城,摄影师@玩摄堂

但是,因为战乱和资金不足等原因,京汉、粤汉铁路之间未能建造跨越长江的铁路桥,火车只能通过轮渡转运过江。

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武汉作为重点建设的城市之一,立即开始了武汉铁路桥的设计。1957年10月,武汉长江大桥正式通车,这是第一条跨越长江的铁路公路两用桥,人称“万里长江第一桥”。

▼(请横屏观看)

43.武汉长江大桥,摄影师@Eterlaine张炜

正所谓,“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此后的武汉,数十座桥梁次第建起,跨越长江、跨越汉水、跨越湖泊,将三镇紧密连接,数量之多让武汉成为“桥城”。

44.武汉主要桥梁分布,制图@巩向杰&郑伯容/星球研究所

包括双塔斜拉桥——武汉长江二桥

45.武汉长江二桥灯光秀,摄影师@Eterlaine张炜

武汉长江二桥灯光秀,摄影师@Eterlaine张炜

三塔斜拉桥——武汉二七长江大桥;

46.武汉二七长江大桥,摄影师@汪林森

悬索桥——鹦鹉洲长江大桥;

47.鹦鹉洲长江大桥,摄影师@姜轲

而新的桥梁仍在持续不断地建设中。

▼(请横屏观看)

48.图中最显著的是建设中的杨泗港长江大桥,摄影师@姜轲

也正是这种强大的造桥能力,让武汉承揽了全球许多顶级道桥工程,包括港珠澳大桥设计和建设的60%以上,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的“设计之都”,武汉当之无愧。

49.古田桥,摄影师@丹尼斯

进入新世纪,武汉的水运也全面升级,万吨海轮可以从上海直入武汉。

50.武汉新港集装箱港区,图片源自@长江日报

从武汉乘高铁出发,4-5小时可以南到香港、北到北京、东到上海、西到重庆,直达大半个中国。

51.高铁与武汉地铁一号线、高架公路桥交叉穿梭,摄影师@Vincent Lau

武汉机场,拥有民用航线300余条,包括60多条国际航线,2小时的航程即可覆盖全国主要城市,而第二机场也已经在选址中。

52.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图片源自@长江日报

武汉地铁,以每年开通1-2条的速度,直追北上广深,地铁运营里程位列全国第五。

53.地铁武汉商务区站,摄影师@玩摄堂

借助以上综合交通优势以及充足的人才储备,武汉建立了相当完整的产业体系,包括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绿色环保等四大世界级产业集群。

54.腾讯武汉研发中心,摄影师@宁波

光谷为例,它是中国光通信领域最强的科研基地,每天申请的专利数量高达70项,其光纤光缆市场占有率达到中国的66%、世界的25%。

55.光谷未来科技城,摄影师@田春雨

而100天后,还有一场世界级的综合性运动会,世界军人运动会将在武汉举办。100多个国家近万名运动员集聚江城,规模仅次于奥运会。

纵横的江湖,让武汉从区域的码头,国家的码头,再到世界的码头。

路越来越广阔,那么生活在江湖中的居民,又会怎样呢?


03人间

这座通江达海的城市,人们与江湖共生,形成了武汉人独特的三大景象。

首先是形成了被称为“过早”的饮食习惯。

码头的兴起吸引了大量移民,商人、手工业者、码头工人、铁路工人纷纷进入武汉,武汉变成了一个移民城市。

“此地从来无土著,九分商贾一分民”
——出自清代叶调元著《汉口竹枝词》

商人们一早便出街跑生意,工人们也早早到码头装货卸货,为了赶时间及补充能量,人们纷纷在外食用高热量的早餐,这种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

56.早餐店里正在准备热干面,摄影师@刘晨璞

食客们争分夺秒,边走边吃、边骑车边吃,走得飞快吃得平稳才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武汉人。即便在店里就餐也相当随性,拿出凳子就可以当餐桌。

57.以凳子当餐桌,摄影师@宁波

但是武汉的早餐也进化出了足够的优势,让人们持续保持这种早餐生活。

武汉早餐种类多达上百种,

热干面、糊汤粉、牛肉面、牛肉粉、豆丝、豆皮、面窝、苕面窝、汽水粑粑、煎包、糯米鸡、欢喜坨、油香、烧梅、糯米包油条、汤包……

足以让人吃一个月不重样

58.热干面、豆皮、烧梅,摄影师@宁波

而且价格亲民,直到今天武汉平常的一碗热干面也不过4块钱,这在北上广深完全无法想象。

59.豆皮,摄影师@宁波

江湖还塑造了武汉人的居住与工作环境,居民区紧邻江河湖泊而建,这让武汉成为中国最容易实现坐拥湖景房、江景房的大城市。

▼(请横屏观看)

60.金银湖湿地公园及周边住宅,图片源自@长江日报

各种公共建筑、办公场所也都临水而建,例如紧邻东湖的湖北省博物馆,位于沙湖和东湖之间楚河边的商业街楚河汉街,位于长江边的武汉第一高楼绿地中心等等。

61.紧邻东湖的湖北省博物馆,摄影师@丹尼斯

最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世界在校大学生数量最多的城市,其89所高校中,许多大学校园也都临水而建,大大增添了100多万在校大学生的就学舒适度。

62.开满樱花的武汉大学,位于东湖湖畔,摄影师@Eterlaine张炜

而武汉人也着力加强这种亲水优势,他们在江湖水域及周边广植花木,两条100千米的长江左右岸大道,一条100千米的东湖绿道风景秀丽、环境宜人。

63.东湖绿道,摄影师@玩摄堂

樱花、荷花、梅花、郁金香,各种鲜花与水景相映成趣

64.东湖樱花园,摄影师@卢小沫

武汉还利用长江、汉江的两江四岸,组成13.2千米长的沿江“大屏”,889栋楼宇依次点亮,打造出美轮美奂的灯光秀。

65.武汉灯光秀,摄影师@Eterlaine张炜

武汉人中游泳爱好者比例极高,城市的管理者也干脆将湖泊辟为开放“游泳池”,市民在江河湖泊中戏水游泳,这在全国城市中也是相当独特的风景。

人们或是骑着自行车,跳入水中;

66.东湖凌波门,骑着小轮车的年轻人跃东湖中,摄影师@宁波

或是摆好姿势,飞身一跃;

67.飞跃入水的游泳者,摄影师@宁波

或是在水面上,凌波微步;

68.2011年6月25日的大雨提高了东湖湖面,武大凌波门外的栈桥没入水中,游人来到这里游玩,成了一道风景,图片源自@VCG

或是在水上腾起,成为水上飞人;

69.水上飞人,摄影师@宁波

各个大学之间也互相比拼水上实力。

70.武大和华科大学生在东湖竞渡赛艇,图片源自@长江日报

最著名的当属一年一度的渡江节,它源于1950年代,毛主席两次在武汉横渡长江,之后就变成了这个城市最火爆的活动,每年都有来自不同国家的数千人参与其中。

71.渡江节,图片源自@长江日报

对水上运动的熟稔,让武汉人对其他运动也是相当拿手。自从马拉松在武汉落地,就迅速蹿升为城市焦点。有人说,武汉人只要有一双跑鞋,就有一颗跑马的心。

72.武汉马拉松与黄鹤楼、长江大桥、高铁同框,摄影师@陈卓

当然,马拉松很快就有了“更武汉”的玩法,水上马拉松。

73.武汉水上马拉松,在东湖进行,游程10km,摄影师@陈丹妮

数千年来,武汉人的生活从未离开江湖,可谓是——

江湖塑造了武汉,武汉融入了江湖。

74.知音号,武汉人把他们的百年江湖故事搬到这艘老式轮船,创造了一个水上漂移的剧场,摄影师@玩摄堂

滔滔江水奔腾而去,浪花淘尽往日云烟。

时至今日,这座江湖之城已然是日新月异,每天都不一样。

75.武汉二七长江大桥,摄影师@严本宏

但数千年来从未变过的,依然是这里

日夜奔流的纵横江湖,和江湖之上的快意人间

正所谓,

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
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
——清代符秉忠《黄鹤楼楹联》


全文完,感谢阅读。


本文创作团队

  • 撰稿:所长
  • 图片:任炳旭、余宽
  • 地图:巩向杰
  • 设计:郑伯容
  • 审校:云舞空城、撸书猫、王朝阳
  • 封面摄影师:丹尼斯,摄于二七长江大桥

主要参考文献:

  1. 皮明庥等,《武汉通史》,武汉出版社,2006
  2. 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武汉市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3. 于志光,《武汉城市空间营造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4. 张信宝等,《黄河、长江的形成演化及贯通时间》,山地学报,2018
  5. 郑洪波等,《长江的前世今生》,中国科学,2017
  6. 武汉市水务局,《武汉湖泊志》,湖北美术出版社,2014
  7. 陈贤一等,《图说盘龙城》,武汉出版社,2017
  8. 武汉市水务局,《2018年武汉市水资源公报》,2019
  9. 郑惊涛,《弯曲分汊河段泥沙运动规律研究》,重庆交通大学,2008
  10. 方方,《武汉人》,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发布于 2019-07-10 11:24

我就找个帖子发航拍图,你们就知道武汉有什么特点了。

以下图都是我拍的:

旅游区东湖


开发区金银湖


文化区月湖


商业区范湖


金融区西北湖


睡城区墨水湖


老城区紫阳湖

就这还没把武汉市主城区的湖照一半。

如果人民解放军步兵对于火力不足的恐惧是:班长有火箭筒,副班长有火箭筒,机枪手有火箭筒,精确射手有火箭筒,炊事班有火箭筒,炊事班的狗都有火箭筒。

那武汉就是:金融区有湖,商业区有湖,旅游区有湖,文化区有湖,老破小有湖,开发区有湖,睡城区都有湖,贫民窟照样有湖。

长江


长江


汉江


楚河(东沙联通渠)

这三加上东湖把武汉十字型劈开,全是河。

然后,武汉还有啥呢?

有LED



很多人不知道,武汉公园和绿地也还挺不错的。比如刚刚上面贴的月湖那一片,整个市中心核心区有一个纽约中央公园那么大的绿地。

比如武汉市内最大的单个绿地很可能就是武汉大学


王家墩高线公园


王家墩高线公园,你能看出来这个公园是垫高一层了吗?


中山公园


后襄河公园


四美塘公园


好了,最后你们发现这批航拍图有什么特点吗?

请用打破第四面墙的思路思考一下。


发图了发图了。

红楼


这图应该是最近最拿得出手的一张


大桥昼


大桥夜


青山看汉口楼山楼海


一棵树景点


范湖地区


恒隆广场


中山公园+西北湖


车过


楚河


硚口宝丰复式高架快速路

以上都是精选版,全图都在高楼迷。

还是一样,这一堆图,没有对着一个地方照的,全部分散在武汉三镇四面八方。

武汉航拍有两点好。一则不像某些城市永远只拍一到两个地方,把一个角度拿着天天拍带了滤镜拍了又拍,你想拍一定能在各个区找到能拍的点,而且你甚至还可以耐心等待一下,也许过几年不能拍的点都能变的惊艳,毕竟武汉在建高楼快速路都是全国领先的。二则在武汉无人机可以拉高度,敢于拉高度,拉了高度山河湖路楼就出来了,地理形态就呈现了,就好看了,和其他城市那种单一的结构比马上就看出区别了,这也算是我的一点小心得。

编辑于 2021-09-21 11:08

谢~邀

人在武汉 刚下麻木

拦个的士 不克光谷

排队过早 面窝要枯

宵夜烧烤 万松园路

精武鸭脖 汉派正宗

二厂汽水 已成网红

租界民宿 省博编钟

归元琴台 珞珈东湖

梅雨看海 夏天火炉

四季随机 背心秋裤

汉口逛街 对岸读书

武大华科 互看是猪

同济协和 专家够足

九省通衢 设计之都

全城修路 高峰必堵

圣诞跨年 步行回屋

丫头精神 拐子蛮酷

汉骂开腔 绝不服输

以~上

发布于 2019-07-11 15:32

6月13日更新,看看武汉遭遇的媒体环境多么险恶,成都媒体在各个场合明里暗里抹黑武汉。

@傲娇的Doraemon 写回答专为此人。

武汉的特点就是,包容了很多一边生活在这里一边骂着它的人!比如这位答主,看到星球研究所的回答,马上跳出予以讽刺。我予以论理交流,不想此答主心胸如答案一般见不得光,删评禁言,呵呵。

他删除我的评论如下:

“如果你关心武汉,你会发现只有央媒、本地媒体对武汉正面报道,更多的是西南系媒体、南方系媒体长年累月的负面内容,甚至在知乎黑武汉已成了政治正确,好不容易出现一篇正向报道武汉的内容,怎么就成了捧杀?你把问题多多却吹成第五城的成都放在哪里?你放心,身在武汉的人,不会因为这一篇报道,就忘记它的不足!身在全国的人,却很可能会因为一篇篇负面而不知武汉的美。现在有这样一篇文章,能让被忽悠的外地人更多了解武汉,不好吗?”

此答主拿过去的照片抹黑他所生活的城市,想强调武汉还有不足,所以星球研究所不该这样正面报道武汉。只问你一句,你所拍的照片是曾经的武汉,星球拍的就不是武汉?武汉有丑的一面,就不能展现它美的另一面?

@Jack的飞行影像日记 也可以看看我被删的评论。

编辑于 2020-06-13 10:31

明明有百万大学生,但却充满了江湖气。

明明坐拥大江大湖,但却最爱小街小巷。

发布于 2019-07-10 16:27

没想到昨天在地铁上写的一段还有人看诶~ 那今天再写一点~

这是昨天的回答: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武汉人,在武汉一共生活了23年。

出生至大学毕业,21年;出国读了一年半的书又回武汉工作了2年,后来公司外派+男朋友的原因到了上海。

先说读书吧

没有统计地说一嘴,我的小学同学、初中同学、高中同学中,有绝对超过80%的人在武汉读了大学。因为武汉的高校真的太多了,总有一款适合你。

985里面,华科武大全国前十,华科偏理,武大综合;

211里面,华师、武理、中南财大,也占了师范院校(有免费师范生)、理工学校、财会学校的份。

普通一本,二本,三本,高职高专......都有,总有你适合、你喜欢、你需要的。

我之前看到有个推送(不记得出处了),武汉好像是全球第六多大学生的城市?

湖北也是高考大省之一,虽然高考压力大,但是教学方法真的还是挺好的。衡水中学模式真的会把我这种人逼死。我读完高中之后的感触是:再读一遍也还可以。读书不是很用功,读了华师,当时其实有分配生政策,好像是加20分上武大华科?但是只能接受调剂。具体我也不是很了解,因为我很早考了华师的自主招生,只要过学校录取线应该选院系上。高考完我估分够了,就报了华师,就报了新闻系。我有好朋友分配生去了武大被调剂,但是她考的也比我好一些。

当时不能接受调剂最大的原因是,听说有学长调剂到了医学系。我如果真的有那么个经历,估计会被逼退学。为什么提到衡中,因为我大学有个室友,真的聪明、勤奋(研究生读清华去了,跨专业考试还是第一名)。她不是衡中的,因为她在河北居然考不进去衡中,我的娘亲啊!她这种人都上不了,那衡中是为什么人准备的啊。

不过她的高中母校据说也差不多,因为觉得衡中模式成功,所以很多河北的高中纷纷效仿。她说她带个发卡都要被老师说,学生宿舍十几个人... 我高一就烫头发了,宿舍四个人还带空调,最后还搬出去自己住了(大部分学生住了一两个学期都搬了,爱聊天儿)。

我在华师的时候一直在想,如果一个人是华师(我觉得高校应该都差不多)的老师,那他的子女读书不用愁了呀:华师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博士。一条龙服务到家 哈哈。

我个人的感觉是,武汉的教育资源还是很丰富的,教育方法也不纯是高压式,难道是因为竞争没有山东、江苏那么那么大?(个人猜测)

再说吃的吧

热干面还真的挺不错的,经常吃不觉得好吃,但是一段时间不吃就想念的慌。我小学自己第一天开始就自己去上学,跟着隔壁的小姐姐去“过早”(吃早餐),她点了半两热干面,我就点了半两热干面,吃了五年。说了大概没人相信,只要我上学,我每天早餐都是半两热干面,我是一个很被动改变习惯的人。所以我停止热干面当早餐,还是因为六年级转学。

别的城市都吃不到武汉的热干面,或者说湖北的热干面。因为我在宜昌和襄樊也吃过,也不错。但是上海、江浙、湖南等等地方的热干面,真的都不“正宗”,不够滑溜,只剩“热干”了。

武汉要说美食,主要的精华是在早餐。并没有像四川形成川菜那样的菜系,江浙菜等等特点,据说(我小时候做过一期武汉美食的简报)是因为武汉古代是九省通衢,所以食物太杂,杂到没办法形成一种特色了。

姑且就这么认为吧嘻嘻。为什么早餐是特色呢?因为我觉得在别的地方没有机会,也没有社会风气,吃不同的早餐。我在上海想点碗牛肉宽粉,那是点不到的。糯米饭、豆皮、糊汤粉这些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早餐。但是上海的早餐我可是都快尝过了。

到武汉,一个月早餐不重样真的不是一句玩笑话,是一句认真的总结,从这些早餐里总能找到你最喜欢的。

菜系我觉得没有什么特点,都能吃到,没有什么本地菜的说法。大部分人吃的应该略略有点偏辣,偏油。

再说气候吧

易中天说过,武汉不宜人居。这是真的!!!那气候真的让你无所适从。一天经历四季完全没有问题,顺带有时候让你体验一把公交船的快落。

夏天真的热,我在上海从来没有那种感觉:连门都不敢出的恐惧。

主要是体感温度,远远超过气温,湿热,汗涔涔的黏糊糊的在身上。

冬天却又很冷,因为没有暖气,又是湿冷,这一点倒是跟上海差不多,潮湿也差不多。家里加湿器不需要常备,就像我河北的室友说的,到武汉感觉皮肤变好了哈哈。

但是海南的同学说,到武汉生了冻疮......武汉真的属于中部地区,南不南北不北。

再说消费吧

虽然一票人说武汉房价涨得太快,但是我觉得跟其他省会城市比起来真的还好。全国房价真的涨的过于魔幻,让我觉得武汉还算是魔幻里面的正常值了。

武汉内环(汉街)二手房应该还在3w上下徘徊吧,二环都是1.2-2.2w之间。南京均价应该在4w左右了吧,只能说比邻居长沙是要贵了一些,但是武汉在省会城市(就不说还算是新一线了?)都不算高的。

2015年房价狂飙前夕,我还觉得奇怪,我男朋友家乡是我认为的五线小县城:浙江台州温岭市。就是浙江不出门的城市台州里面的地级市温岭市,更像是一个行政区(取了个“市”的名字而已的感觉)温岭的小伙伴看到不要喷我,我也是马上成为温岭媳妇的人,希望这个城市越来越好。当时他们城区房价跟武汉二环的房价一样,大概在1.2-1.5w。

资源当然是不一样的,县城高中才几所?大学完全没有,教育质量,生活质量,便利程度,地铁这些等等 都是比不上武汉的呀。但房价是一样的。当时南京的房间是2w+。

但是涨价后就能看出差别了,同样的地方武汉二环已经是2.2w了,温岭城区同样的地方还是1.2-1.5w,几乎没涨。

说房价是为了说消费,武汉的消费真的低。我第一份工作在武汉税前6.3k,税后5.5k,房贷3.2k(被我家里人骗着买了房子还贷款,本来说好他们还),自己住了一套房子,租了一间给小姑娘收600包水电网。就是这么良心,纯粹找个人在家都安全点。那小姑娘上班单程一个多小时都没搬家哈哈哈,大概因为我太好了(自我感觉良好)~~~

等于我每个月可以用的钱:2900,偶尔回自己家蹭顿饭,自己吃外卖,中午吃30-50/人的饭(跟我同事)已经吃的很好了,下馆子吃火锅那种,一杯奶茶15左右,打车上下班(当年是单程6块钱滴滴),出门都是打车。算算每个月居然还有剩余的钱,我现在在上海拿着翻倍的工资,挤地铁上下班。总体来说,两个人出去吃饭控制在150以下是常有的事儿,在上海300+,甚至400+也是常有的事儿。

对比一下:打车当时是6块滴滴起步价,上海是14;下馆子人均50,上海差不多100-150 (同样级别的餐厅)。当然啦上海的工资也是一倍,但是贡献给了房东啊,压缩的是我的生活费~

在武汉,生活费1000-2000都能过的起正常的生活,1000以内能租到不错的单间。

再说工作机会吧

工作是有的,工资真的不高。大学生(不止是应届毕业生,是在校大学生)真的多,说难听点很多企业都愿意找“便宜”的大学生,精力又好又肯学。武汉大企业不多,资深管理人员需求量肯定没有北上广深这么大,更多的是一些小小的企业或者是总部在北上广深,在武汉开个分公司招“便宜”些的员工。

不过对比消费,工资勉勉强强肯定够花的。再说个鼓舞人心的吧!在武汉,两个小夫妻努力工作个五年攒个首付还是能攒出来的。这样的例子完全可以去“得意论坛”(武汉本地论坛)找得到很多很多,不靠家里留在武汉太容易了(相比其他省会和一线城市)。不靠父母,在北上深,普通人想要买一套房子,大概要靠做梦吧(我)。

武汉这几年发展的也蛮好的,虽然经历了一段“每天都不一样”的拆修拆修的日子,但真的发展好多了。建立了一个光谷,也算是闻名全国了。在我小一点的时候,光谷那边真的是农村,我还有一个好朋友家里就在那儿还是私房(自己建的),靠拆迁实现了阶级跃层(是我高攀不上的小仙女啦,不过人美心善我很喜欢她~)。

再说生活吧

跟我奶奶聊天,她说了个特别好笑的话。我问她当时结婚有没有婚礼(已经84岁了),她说没有啊是旅行结婚。我说那你还蛮潮咧,去哪里旅行啊? 她说“从汉阳到汉口”。

哈哈哈,这是真的。我觉得武汉三镇基本像三个小城市混在一起。

武昌最远了,跟汉口和汉阳隔着长江;汉口跟汉阳隔着汉江。

我妈妈家在武昌,我奶奶家在汉阳,我从小在汉阳读书,大学搬到武昌。可能因为太远了,我读书的时候尽量不回武昌的家,回奶奶家(高中住校在汉阳);读大学又回奶奶家少了,单程公交车一个小时坐到怀疑人生。我可是从武昌的“城区”广埠屯坐到汉阳的“城区”钟家村而已啊。

武汉的公交车多么魔幻,可以百度下......真的挺猛的。司机脾气也没那么好。我在上海认识个老爷爷,他说他对武汉的印象还停留在十几年前去,大夏天公交司机的车门都不关,当敞篷车开,有个人带着菜刀就上车了司机也没说什么(人家只是带着菜刀坐公交...)。

我男朋友认识我之前,他说他从来没有说过“滚”“傻逼”这种词汇,觉得是很脏的脏话。所以他刚认识我的时候很不喜欢我喜欢说这两个,我说我还算好的吧?(我大学被快递吼哭过,我妈说你也太怂了)。直到当时因为异地,他平均2周去一次武汉,他终于知道我真的是个懂礼貌讲道理的乖巧女朋友了。毕竟在武汉,“个婊子养的”“个斑马”都不是在骂人,就是随口带着的“助动词”。不过这一点主要发生在汉阳相对多一点(求别喷我!!!),武昌会好很多,武昌很多人都是说普通话的,比如我从来没有听过我表弟讲过一句武汉话(但是他爸妈说他是会讲的)。

我觉得武汉男女平等绝对是全国排的上名的。武汉女人出了名的泼辣(我感觉是真的)。我一直以为我算是比较乖巧(手动乖巧),甚至被评价过“软糯“的妹子。到了上海,我大概是个男孩子吧!

有一点我真的很骄傲,武汉应该是我了解的城市里面教育女孩子自立自强这方面特别好的了。因为历史原因武汉的国企很多,相对大家父母那辈是国企职工的也很多,在当年也算是受过比较好教育的,没有什么钱,但是骨气还是有的那一批人。所以像我爸妈,尤其是我爸作为党员,从小到现在都教育我:不要花别人的钱,结婚看眼缘,过得好就行不要吵架,钱不钱的都没那么重要。

梦想嫁个富二代改善家庭的人也有,但是比例真的不大。不管自己的家境怎么样,我认识的女孩子(从小到大认识的所有人)真的没有一个是嫁给不爱的有钱人的,或者交往不喜欢的有钱人的。更多的是为爱付出,嫁给爱情的。

因为独生子女比较多,也不存在伏地魔、高价彩礼、凤凰男等等,内部消化还是蛮多的,因为大家家庭真的都差不多,国企下岗打工的,国企在职的,国企下岗做生意的...文化背景也都差不多。如果真的一直住在某一个地方,比如汉阳,你往上数几代,真的家里人搞不好都认识。这在一千多万人口的武汉诶,还是蛮难得的吧!

就像我男朋友评价的,他感觉武汉这个城市更加安居乐业一点,接地气。他们浙江当年没有什么国企,大家都是做生意的,更团结是更团结,但“奋斗”风气很重,就是说觉得你不做生意就没什么前途的个意思(普通人),当然当官是大家都认为的前途光明啦。

所以我和我的朋友们很多都是随遇而安,有房子有车子不追求暴富也不追求名留青史,我更多的就希望做一个幸福的平凡人。

武汉人看起来凶巴巴的,跟方言应该也有关,武汉话声调基本全是降调,但是真的是热心肠。相比较上海界限分明(不是不好,也挺好的,也更现代化?),武汉人市井气更重一点,生活气也更重一点。

再举个例子,在上海大家同事还是比较少请大家到家里玩的,都是在外面聚,有时候还讲个professional,也有可能是外地人太多了...在武汉大家同事恨不得家里几口人都摸的清楚了,也经常出现家庭聚会。

大概就想到这么多,想到新的再写~

这是今天的:

其实总结起来就是,在武汉做个普通人其实是容易的。如果你出生于北上广深江浙沪一线新一线二线城市,我当然也不会说武汉比你的家乡更好、更适合你,但是全国二线城市以上的人口占比也不大,如果是二线城市中发展的不够好的,三线以下的小伙伴,我觉得武汉会是你进入二线、新一线城市的第一个落脚点。

首先能来读个大学,你就拥有了一半留在武汉的机会。落户政策什么的我就不说什么了,对比一下所有省会城市,武汉不能说最好落户,但是绝对是比较宽容的。因为大学生多呀!购房补贴什么的都可以了解一下。

买房也不容易,我一直说的也是,相比其他跟武汉同类型、资源跟武汉差不多的城市,武汉上车一定属于容易的。

武汉人地理上属于南方(是不是真的啊,我是理科生,我只是按照暖气的划分来认为武汉也是南方),但是人的性格、生活方式更偏北方一点。但还是中部,中部!

武汉人大方,这应该不仅是我的印象吧。这种大方不仅仅指金钱,也指性格上的大大咧咧直来直去。有时候这种大大咧咧甚至会不小心伤害到别人,有时候还要嘴别人一句“屁事多”。不算是一个精致的城市,当然也有很多精致的人啦,只不过我觉得不算大多数,太过细的人应该在武汉生活的蛮辛苦的。

女生性格大部分都不算温柔娴淑,在上海我才知道什么是江南水乡的妹子啊,发起嗲来浑然天成,武汉人嘴里的“发嗲”是有点带着贬义的啊,“撒娇女人最好命”是什么操作,我们是要靠自己的新时代女性啊。这是我女权主义的好朋友都认可的,大部分武汉的女生骨子里就追求的是独立自主(跟武汉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真的有关啊我觉得)。

男生也很少大男子主义,但是又不怂。真正外强中干哈哈哈哈,在外面吹牛逼没问题,一言不合有时候还干架,回家了再狠一下试试看。我家里所有男性亲戚我有时候都觉得有点窝囊,不管挣多少钱,在老婆面前腰杆子总要崴一下。

武汉是有点俗气的,太太、先生、媳妇这种词汇不是常用的,都是“我爱人”、“我老婆”、“我老公”。在武汉街上穿的西装革履的人没有那么多(毕竟夏天气温不允许,冬天气温也不允许),没有什么春秋,全是冬夏。大家喜欢拉家常,老一点的小区不闭户也是真的,你来我往也是真的。想到我妈之前来上海被震惊的一件事情:楼道装修有点灰,我家对门的人只扫了自己门口的,其他六层也是这样,甚至还有扫到对门去堆着的。

我妈感叹“这不就是个顺手的事情吗”。我现在住的小区是个老小区没什么租户,大部分是老人,人也挺热心的。关于扫灰,我更加觉得 他们会认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界限。包括他们麻烦别人的情况也少。

武汉人的素质长期被诟病,但我其实真的觉得还好(可能是没有自知之明吧哈哈哈),尤其是年轻人,大概因为大学生太多,这个城市的素质有明显进步了。再加上我这个人蛮俗,我知道什么是文明什么是现代化,但是有时候遇到bbbb的人,我真的觉得 不然打一架算了行不,两个人隔岸吵架能吵一个多小时也不动手我也是服气的(对不起,我的素质给大家拉后腿了...)。

武汉长期像个大县城、大工地,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但是看着“中部崛起”这四个字,还是很有成就感的。那怎么办,要发展要建高楼大厦要建地铁,不当工地还能咋呀......只能说我们生的时代不够好,再晚个十年,都修好了建好了就好。

关于淹水,说好下十五个东湖也没关系呢?动不动就淹水,真的不行。这真的不行,因为很危险。虽然大家都是在调侃这件事情,但是真的希望武汉市政府100%重视这件事情。这件事情我感觉没得洗,只能改进。

还有一点!武汉的妹子长得觉得属于全国前几的!只服四川、重庆、哈尔滨哈哈哈哈,武汉的妹子不一定小鼻子小脸,但就是长得好看!

江南妹子纯看外貌,平均水平、中位值真的没有武汉的高,但是不得不说 四川重庆哈尔滨的更好看啊。不过这是很个人主观的事情,我是这么认为的啦。

我也算是去过... 百来个城市的人了。武汉妹子走路生风是真的,穿个人字拖也能生风。


今天只想到这么多,就先写这么多吧。想到再写。

编辑于 2019-07-02 10:51

说起武汉,我想起了一句诗词: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1

在记忆中,自己是曾来过一次武汉的,但那也不过是匆匆一夜的记忆。

高考完的那个暑假去广州,返程时没有买到直接回去的票,于是买了先从广州到武汉的火车,到了武汉已是夜晚,第二天早上在蒙蒙天色中又匆匆离开。对于武汉的记忆,也只剩下在火车站为了填饱肚子随手买的那一碗热干面的味道。

武汉街头



对于生活在北方的人来说,很难有机会见到大江大河。每一次做火车或是大巴去郑州坐车时,当跨过黄河的那一刻,总是觉得心情有一点澎湃。


毕竟从小到大的教育告诉我们,黄河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每一次坐车跨越黄河,总会把脖子伸的老长,希望在目光所及之处多看一眼母亲河,多感受一份她滔滔江水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豪迈。

武汉长江大桥



2
俗话说“烟花三月下扬州”,但这个三月天却想去武汉游览一番。

黄鹤楼公园一隅


在草长莺飞的春天,外面的风景总是吸引着你出去走走,哪怕是在临近的一个公园里,都愿意多去看一眼抽芽的柳树,以及盛开的花朵。


倒不是因为他们艳丽的色彩吸引了我们好奇的眼球,在沉积了一个冬季之后,我们也想呐喊出我们对春的渴望。

说起春天的武汉,第一个想到了必然是武大的樱花,每一所大学都有其出众的一面,如果说北航是“空天报国”的豪情壮志,说起武大,必然是珞珈山下烂漫的樱花。

其实一开始想去武汉的原因真的很简单,从小到大都听说武大的樱花很好看,真的想去亲眼目睹她的芳容

武汉街头



3

到了武汉的第一天,天公不作美,淅淅沥沥下着小雨,撑着一把雨伞漫步在街头,远处的绿树黛瓦被雨水冲刷的格外清澈,从起义门走到蛇山,从辛亥革命纪念馆感受百年之前的历史到在黄鹤楼上极目楚天,在历史的碰撞中,感受武汉的烟雨蒙蒙

首义门



来武汉满脑子的都是想先去黄鹤楼和武大的樱花,当“武昌”的地名出现在地图上的时候,才忽然想起历史课本里那段关于“武昌”的记忆——武昌首义。


放大武汉三镇的地图,“首义门”、“首义公园、“首义路”……无不在提醒着每一个人那一段抛头颅洒热血的岁月,来武汉游玩的第一天正直清明,蒙蒙细雨也打消了一半游玩的兴趣,倒不如去辛亥革命博物馆的室内展厅感悟那段躺在课本中的历史。

首义门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在辛亥革命博物馆里,每一件陈列的文物都显得那么沉重,发黄的老照片,锈迹斑斑的枪炮,铮铮铁骨的文章书信,彰显属于那个岁月无数仁人志士救亡图存忧国忧民的胸怀与豪情。

站在张之洞的画像前,倒想起了初中历史课堂上老师第一次讲到“张之洞”这个人物时候的记忆,因为名字相似的缘故,每当老师提到这位近代史上的先驱时,大家的眼光总是向我的方向瞟一眼,然后再报以莞尔一笑。

和历史人物的名字有些交集,也让我从内心中对这位先驱有几分亲近,也多了几分敬意。张之洞在中国近代史上画下了他浓墨重彩的一笔,不知未来的自己是否也能创造出一番功绩?

辛亥革命博物馆



4


参观罢辛亥革命博物馆,赫然发现黄鹤楼就在眼前,就像中国人常说的客套话“来都来了”,那就进去坐坐吧。咱在黄鹤楼上极目远眺,万里长江,浩浩荡荡,尽收眼底,也难怪李太白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时,会吟咏出“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千古绝句。

黄鹤楼


与岳阳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天下、滕王阁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绚丽多彩相比,从古至今,黄鹤楼只有一句崔颢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诗歌在那里冷清的摆着,江南三大名楼,唯独黄鹤楼成了“无文之楼”。

但黄鹤楼并不因此而逊色,因为黄鹤楼的名声,并不在于诗文的点缀与添彩,坐拥两江,就已经是一份莫大的荣耀。

黄鹤楼



晚上站在长江大桥的桥头,一览两岸的夜景,不时有火车从耳边匆匆驶过,武汉的夜,翻涌着从滚滚长江袭来的丝丝清凉。本来不想去户部巷的,毕竟在全国各地都有着那么一条买着火爆鱿鱼、大鸡排、臭豆腐以及从义乌批发来的小商品的街,却没成想这条街就在长江大桥的桥头旁,既然又是“来都来了”,不如再去逛逛。不宽的巷子挤满了热闹的商贩,柔和的灯光下是人头攒动的熙熙攘攘。

武汉长江大桥



5

第二天终于来到了心心念念的武大。


在武大没有看到几朵樱花,却被乌压压的人群吓倒了,虽然在武大的同学早就给自己打过预防针,说武大的樱花只在三月中下旬盛开,清明节再来的话樱花肯定都凋谢完了,但是自己还是有点不死心,非要“实践出真知”,结果自然是逛遍了大半个校园也只看到了几株开败的樱花和满地的“落英缤纷”。

武大的樱花


虽然没看到樱花,但这丝毫也不减游人的雅兴,在行政楼前的九一二大操场上,吹起了五彩斑斓的泡泡,漫天飞舞的泡泡代替了粉红的樱花,飘荡在武大的校园。

武大九一二操场



下午走在汉口的沙滩上,天上飞舞的是千姿百态的风筝,原先列强在武汉设立的租界,如今成了一睹异域风情的浪漫之地。

江汉关


夜幕降临,走在武汉的小巷里,无意中发现了一条小小的夜市,街头小贩的叫卖声,一下子拉近了我和这座城市之间的距离,每个人终日都是在为生计而奔波,在小巷里,镜头里记录的,眼睛看到的,就是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最真实的一面。

喧闹的夜市



6

第三天早早的就出发,赶往湖北省博物馆,只为看一眼荣登《国家宝藏》的宝贝。如果说一个城市的风景是他的鲜美的外表,那么一座城市的博物馆,蕴藏着这座城市的底蕴与魂魄。

武汉街头



上来大学以后,去其他城市旅游,总是喜欢去那座城市的大学和博物馆逛逛,风景是看不完的,但当你走进一座城市的博物馆与大学,那么你定然已经全然感知藏在这座城市的韵味。

或许是《国家宝藏》的魅力太大,又或者说是湖北省博物馆的那几件镇馆之宝的名气也实在是闻名遐迩,博物馆里的热闹都快和户部巷有一拼了。
在摩肩擦踵的博物馆里,有幸遇见一位义务讲解员姐姐,站在曾侯乙编钟旁给我们这些一知半解的游客讲述着这件镇馆之宝背后的故事。越王勾践剑的展柜外,围着里三层外三层的游人,都只为了一睹卧薪尝胆的锋芒。

越王勾践剑


曾侯乙编钟


这位姐姐在最后的讲解时候说,在一个博物馆里的文物,最重要的其实是文物上的文字,因为我们可以透过这些文字来了解过去的历史,但是大多数游人只是在博物馆走马观花,哪个文物大,哪个文物好看才去看那个,参观博物馆,最重要的是透过一件文物,去品读他背后承载的那段被历史长河沉淀下来的故事。


看着姐姐讲的这么好,想必她或许是馆里的工作人员,或者还可能是馆长呢,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之后和她闲聊中,才知道她真的只是一个义务讲解员,日常在外企做销售,一开始也是一个历史小白,就是因为喜好,才慢慢的品读每一件文物背后的历史,让我们这些只知道看热闹的游人也能通过她的讲述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她的故事,更让人惊叹。

讲解中的义务讲解员



傍晚走在江滩公园的河提上,夕阳西下,和煦的春风吹拂在脸庞,汉水涌入长江的怀抱,长江上过往的轮船不时发来呜呜的汽笛声。之前从未有一次认真的瞭望长江,这几天穿梭在武汉三镇,无数次横跨长江,蕴藏华夏文明的母亲河,就是如此五千年来的滚滚东流,永不复返。

汉水与长江交汇处

7

在武汉的最后一天,一个人悠悠的走在武汉的街头,用一个匆匆过客的眼神,捕获属于这座城市的熙熙攘攘。


武汉街头经常会看到一个问题:”大学期间最应该做的事情有什么?”,其中永远有一条答案是一定要多出去走走,哪怕是穷游也要出去看看,提高自己的眼见,增长自己的见识。


对于一个从小生活在北方的人来说,对名川大山充满了向往,虽然如今互联网时代的便捷已经可以让我们从网上看到精美的风景照片,但这永远也代替不了眼见为实的震撼、陶醉其中的惬意以及探索一个陌生之地时带给我们的种种意外与惊喜。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江城武汉,留下的,又何止是一段旅行的回忆。


编辑于 2019-07-10 18:08

春夏秋冬,乱序加载。

雨雾晴风,随机播放。

编辑于 2019-07-10 19:11

很有哲理的城市


还有哪里这么做?

发布于 2020-07-14 22:52

作为一个被武汉【过早】吸引的小伙子,我也试着来答一下这道题

我是被央视的纪录片《城市24小时:武汉》吸引的,我把视频中的时间节奏给大家扒了出来,大家可以看看这个纪录片,拍的真的很好

武汉时间早5:00

1、据统计每天至少有500W的武汉市民会在早上7-9点走上街头上万个早点摊,武汉人一般在家做早点的很少,但也不是没有

2、武汉人每天消耗掉的碱水面条有2000吨,差不多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人的早点是热干面

武汉时间早8:00

1、外地人来武汉,可能会觉得热干面都是一样的,但是武汉当地人永远觉得自家楼下的那碗面最好吃

2、【过早】之后是【过江】,穿城而过的江水,让同城人产生了隔岸相视的离别

武汉时间早9:00

1、武汉长江大桥是中国第一座横穿长江的现代化桥梁

2、长江大桥上每天都有很多的师傅要检修铁道,以保证各位乘客的安全

武汉时间早11:00

1、光谷:武汉平均年龄最年轻的地区,创新创业气氛浓厚

2、武汉大学每年樱花季都会涌入数以百万记的游客

武汉时间下午14:00

1、湖北博物馆镇馆之宝——曾侯乙编钟,2400年前的乐器,现在依然能够演奏

2、编钟表演现在也变成了武汉的一个特色

武汉时间下午15:30

1、杭州西湖是属于世界的,武汉东湖是属于武汉人自己的

2、武汉现在的文化不是全靠在这个地方生长出来的,而是全国各地甚至全世界各地文化的融合

武汉时间下午17:30

1、武汉三镇进入晚高峰,汉口曾是全城商业与时尚的中心,武昌大学云集、书生遍地,汉阳偏重重工业制造

2、因为“武钢”,武汉也被称为共和国钢铁的长子,最多的时候工厂里聚集了12W工人

武汉时间晚19:00

1、夜游长江慢慢兴起,每晚7点30,知音号游轮准时起航

2、性格火爆的武汉人,忍受不了交谊舞的含蓄,创造了节奏强烈的三步踩

3、武汉有江、有湖、有江湖,武汉浓烈的江湖气息也跟武汉的码头文化有关

武汉时间晚22:00

1、不仅要过早,宵夜也是必须的,要看武汉的江湖气,去夜市就好了

2、武汉人对小龙虾的热爱可算狂热,在高峰期,每天仅雪松路的食客就要吃掉20吨小龙虾!

武汉时间晚24:00

都市里的宵夜,图的就是份自在和痛快,少了白天的规矩,也暂时忘了生活里的种种不易和一地鸡毛。

武汉时间早4:00

做热干面的师傅,又开始准备热干面的那一把葱~

这座曾经风云际会的城市,在白天的喧嚣中,背负着大武汉的偶像包袱,努力地接收着各种新鲜的风潮,不断改变着自己适应时代的节奏,而到了夜晚,他似乎才得以回归自己的本心,做一个无需修饰的江湖儿女。

编辑于 2019-11-01 17:12

有些人不管在什么场合,讨论有关武汉的话题就几个字-_-||

夏天热,冬天冷,交通烂,大学生多,工资低,消费高。

这是我在别人那看到的一个回复。


~~~~~~短短的分割线


我针对这个做个回复,简直看了让人生气。首先我先声明我是湖北黄冈市人,现定居武汉,刚从公司下班,现在在地铁上,是住宿在公司的,但是突然回家有事就得坐一个半小时左右地铁,从沌口开发区,回黄陂区。话不多讲了,直接主题!

1.关于天气、

请问一个城市四季分明有何不好?如果你是抱着喜爱的态度我相信你有很多话可以说,而不是带着几个简单的字,让我感觉就是不喜欢武汉!!!!对,你不喜欢不行!!我看了这几个字描述就生气!!!!!再分析冬天冷夏天热,如果你是学生那说明你们学校条件不好!连空调都没!武汉几所大学没有空调,如果你经常在室外嫌弃天气热可以在大热比如正午少出门?另外说冬天冷,同理。如果你是务工人员,那么你要知道是你自己工作类型的原因让自己去那么炎热的地方感受气温的热!!!我们办公室可是很冷啊!!如果你不是武汉的,请问你又为何要这样随意评判呢?不好有不好的理由,但是我很生气这样简短毫无根据的描述!!!

2.关于学生多、

请问学生多不是代表这个城市的教育水平和文化氛围吗?又有何不可!!


3.关于交通、

我跟你讲,也就武汉有交通网让你讨论了,去沙漠试试,交通不拥堵,想怎么走怎么走。你以为城市的发展是在棋盘上下棋?猪摆在哪,象摆在哪?然后想怎么跳怎么跳?城市路网的形成是和一个城市的地貌以及发展水平有关的,而我们不能因为以往不合理的布局就整个把线路抹掉,这个和历史因素有关,再加上旧城改造和新城开发,路线就更加复杂了。另外武汉湖多,这使他的交通更加复杂。感兴趣的搜下看看武汉的大桥有多少座吧。另外交通的复杂更加证明武汉的经济在蓬勃发展!

4、关于工资低

我们在得到工资的同时要考虑自己为工作付出了多少努力和时间吧。并且也要分行业和类型,如果你认为现在的工资水平满足不了你的消费要求,请努力!关于如何努力提高工资我相信你自己也想过吧!

5、关于消费高

这个更加不用说了,如果觉得消费高就要分析自己的主要消费渠道和消费场所以及消费主要支出。其中包括家庭基本费用和个人日常支出费用。水电燃气你说贵了,我就提一点,我在深圳租房子水6块钱一吨,武汉1.5元一吨。生活必需品卫生纸洗衣液哪个不是可以网购的?这还有全国各地价格不一样?也是会员等级啊,或者是什么折扣活动的区别吧。当然你如果说房子贵。当我没说,因为我也买不起。但是也有很多人买得起吗?不然那些小区里面住的人都是谁?


总结⊙▽⊙我是非常喜欢武汉的!去过很多地方还是觉得武汉好!我觉得他好主要是,无论我在哪里上班,楼下总有一家卖热干面的店是好吃的!商圈每个区都不一样,各有各的特色,除了大家熟知的光谷,还有很多很多各区的商圈,尤其喜欢徐东,人少,但是什么都有吧!徐东群星城地下美食街!之前去东湖绿道,从地铁梨园站那边进去,六月初的时候,太美了太美了太美了!!太阳好大,树叶好绿,风儿好柔,湖水好凉,路旁好香……

编辑于 2019-07-10 19:35

我提供一个不太为人说道的武汉印象:市井或者说是市井烟火

(注:多图预警,下文图片均由本人拍摄,转载需经本人同意)

这里我将我想展示的武汉市井不科学地分为五个部分:商圈、社区、景区、街头、大学

一、商圈

拍摄于武汉汉正街


拍摄于武汉汉正街


拍摄于武汉汉正街

汉正街:第一次去汉正街本来猜是很破的一条街,可能已经是笼罩在拆迁气氛下的萧条模样,结果到了现场被这里的烟火气一下子吸引,虽然确实很破,但甚是繁闹,很是老汉口,下班放学时的景象有点像电影里的香港街头


拍摄于武汉徐东


拍摄于武汉徐东


拍摄于武汉徐东

徐东:在我的印象里,徐东是武汉十大商圈里很没有特色的一个,直到我发现了它旁边的这个巷子,徐东少有烟火气,基本都是新建的,就这个巷子让我觉得徐东不是冷漠的钢筋混凝土和玻璃幕墙


拍摄于武汉保成路


拍摄于武汉保成路


拍摄于武汉保成路

保成路:保成路全景很像香港的庙街,也是我见到的最长夜市,保华街和江汉路毗邻,一个是城市光鲜的名片,一个是城市夜晚的烟火


拍摄于武汉清芬路


拍摄于武汉清芬路


拍摄于武汉清芬路


拍摄于武汉清芬路

清芬路:清芬路和汉正街给我的感觉差不多,一个卖五金,一个批发衣服,不过汉正街目前且热闹着呢,这边清芬路完全是活在拆迁的阴影里,买家来的少,卖家呢大多无所事事,路边打牌的好几桌,每次来都有点惋惜


拍摄于武汉保华街


拍摄于武汉保华街


拍摄于武汉保华街

保华街:这条街应该是我见到的武汉最清爽的街了


二、社区

拍摄于武汉瑞安街附近


拍摄于武汉瑞安街附近


拍摄于武汉瑞安街附近


拍摄于武汉瑞安街附近


拍摄于武汉瑞安街附近


拍摄于武汉瑞安街附近

瑞安街附近:这一块大大小小的巷子,来到这里时我经常想,住在这样的社区真好,早晨上班时街头巷尾碰到了熟人可以打个招呼,晚间下班后可以搬个小板凳到隔壁家门口聊天,有的家里还有个院子可以布置些花花草草,这里还有个扬子江工业区,有点让我想起了《江城》中描述的上个世纪末工业城市人们的生活


拍摄于武汉解放桥小区


拍摄于武汉解放桥小区


拍摄于武汉解放桥小区


拍摄于武汉解放桥小区

解放桥小区:第一次发现这里我很惊讶,这里就是武汉二环线,靓丽的鹦鹉洲长江大桥桥下,武汉就是喜欢这样一面是未来都市,一面是老旧城区。这个小区住户也不多了,里面还有一条街,感觉以前这里生老病死都可解决


拍摄于武汉得胜桥旁


拍摄于武汉得胜桥旁


得胜桥旁巷子:武汉有好几个巷子都刷成了这种蓝色,虽然也不咋好看吧,但觉着比之前的水泥墙面,还有近些年各种黄色的楼盘,以及军运会刷的各种性冷淡色墙面更有味道些


拍摄于武汉街道口


拍摄于武汉街道口


拍摄于武汉街道口

街道口:街道口的老社区藏得算是比较深,走进去别有洞天,明明是在闹市,这里的老居民还是保留了很多过去的生活习惯,繁华是别人的吆喝,我自过着自在的生活


拍摄于武汉红钢城附近


拍摄于武汉红钢城附近


拍摄于武汉红钢城附近


红钢城附近:青山区可能是我走到的武汉的几个区中最单纯的一个,大部分这里的老小区都带着一个钢字,没有钢字名字里也带个金字旁,青山区比较规整,年轻人比较少,没有大城市核心城区的感觉,安安静静的我挺喜欢,红钢城的红房子也算是现在的特色了



拍摄于武汉徐家棚附近


拍摄于武汉徐家棚附近

徐家棚附近:(徐家棚的图过几天会补一些,之后再说)


拍摄于武汉得胜桥


拍摄于武汉得胜桥


拍摄于武汉得胜桥

得胜桥:这里是一条味道很重的街,去的时候经常我都闻不惯,巷子的尽头就是巍巍黄鹤楼,下班时巷子里摩肩接踵


拍摄于武汉三义村


拍摄于武汉三义村


拍摄于武汉三义村

三义村:三义村就在昙华林旁边,可昙华林的商业化竟然完全没有影响到这里,村子里仿佛完全生活在复兴的武汉之外,更像是一成未变的老武汉人生活


三、景区

拍摄于武汉中山公园https://www.zhihu.com/video/1133419569518665728

解放公园:解放公园应该不算是景区,因为里面还是有挺多玩的,所以本文归于景区一类,这也是我看到的武汉最热闹的公园,年代也很久远了


拍摄于武汉归元寺


拍摄于武汉归元寺


拍摄于武汉归元寺

归元寺:武昌和汉口都保留了很多老武汉的痕迹,汉阳总体旧迹寥寥


拍摄于武汉昙华林


拍摄于武汉昙华林


拍摄于武汉昙华林

昙华林:昙华林其实还是商业气太重了,年轻游客居多,少有看到属于原本武汉当地人的东西,就是觉得这里建筑还不错


四、街头

以下是我在武汉街头闲逛时拍的一些图,地点很多不一一注明了,各种风格都有












五、大学

拍摄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旁


拍摄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旁


拍摄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旁


拍摄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旁


拍摄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旁:这条街虽然基本都是奶吃的,也基本上为学生服务,但一走进去我还是感受到了市井百态


拍摄于汉口学院旁


拍摄于汉口学院旁


拍摄于汉口学院旁


拍摄于汉口学院旁


拍摄于汉口学院旁

汉口学院旁:汉口学院在江夏,而武汉的江夏我原先是感觉有生气但没啥烟火气的,而这里让我觉得这里不全是新建的小区和大学校园


拍摄于湖北经济学院旁


拍摄于湖北经济学院旁


拍摄于湖北经济学院旁


拍摄于湖北经济学院旁

湖北经济学院旁:湖经的堕落街我基本没看到几个学生之外的消费者,单纯地属于学生的天地,晚上坐公交路过时这片灯火通明


拍摄于武汉理工大学旁


拍摄于武汉理工大学旁


拍摄于武汉理工大学旁


拍摄于武汉理工大学旁

武汉理工大学旁:这条后街是我最熟悉的街了,真是每个大学的后街都有一个故事似的,武汉的大学我去的大概40多个,新校区总感觉都差不多,就是这些后街每个都有每个的味道


—————————————————

更多武汉街头图片可关注我的微博:@何步HB

编辑于 2020-05-11 16:04

1.山水

是一个山水相间的城市。丘陵地形,小山零落,大湖棋布。

市区水域面积极大,汉江朝拜,长江穿城而过。最大的城中湖(汤逊湖)和第二大的城中湖(东湖)都在武汉。

中国历史上起到南北交通重要作用的河-汉江(中国大河基本是西东走向,唯有汉江连通南北,是重要的物资和军事交通线。另一条连通南北的是后来修建的大运河),终点就在武汉。汉本义指的就是汉水,刘邦入汉中(汉水中部而得名)称汉中王,遂有汉朝,于是有了汉人、汉族、汉语这些称呼。

武大算是中国最漂亮的大学。学校包下一座山,校舍依山而建,樱花点映其间,出后门就是东湖,湖面开阔舒坦。真的是依山傍水。(北大、厦大都有去过。)

北边的大别山、南边的梁子湖都没怎么开发利用,估计是山水多了,不稀罕。

失败之处,市区湖泊多有被填埋。


2.路

武汉的路大多沿湖绕山修建,几乎没有一条是直的,而且很多是带坡度的。骑车很累,看风景很美。

在武汉辨认方向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武昌横竖各一条主干道,还算好认,到了汉口,估计就会晕菜,没有导航估计开不了车。

3.冷热

“武汉的夏天极热,冬天极冷”,不过那是以前,现在气候变化,加上有了空调,也还好。

夏天。记得早年读书那会儿,连续十天40℃高温,滴雨不下,教室也没空调风扇,真的很难过!现在似乎没以前那么热了,是不是副热带高气压北移了?也有可能是三峡改变了区温造成了气候变化?

冬天。小时候,冬天潮湿阴冷,时常有冻雨,小孩子手脚很容易生冻疮。现在气候好像变了,下雪少了很多,而且城市发展之后,能耗大排热较多,加上雾霾(没以前干净通透),市区温度会高出几度。

4.教育

武汉高校数量好像排全国第三还是第四。整个武昌基本是一个大校区,珞瑜路两侧全是高校,跟一个大号商街。

5.光谷

这个叫法老早就提出来(在上世纪90年代),最初的想法是比照美国硅谷,依托武汉高校(主要华工、武大、武测、地大),建一个高新科技区,主要以通讯产业为方向,取名光谷。可惜因为某些原因,这中间丢失了十几年,产业被深圳取代,人才也被外流到了深圳。如果当初发力,武汉现在也应该是一个小深圳了。

二十年之后,重新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开发区,错过的就再也回不来,只能重新规划和招商引资。所以,现在的光谷跟光也没那么密切的联系了。

6.桥

长江上的第一座桥在武汉。

主要原因是武汉的位置和地形。长江从两山中穿过,北边龟山(圆形),南边蛇山(长形),形成了两个天然桥基。武汉长江大桥建于1957年,起初中苏合建,后中苏交恶中方完成。大桥为公路铁路两用桥,桥体方正浑厚,雨雾天气,犹如一条巨龙盘踞两山之间。

7.鸟

去过这么多省会城市,武汉市区发现鸟的身影是最频繁的。一大清早,到处都可以听见鸟鸣。

这条应该归到山水里去吧。山水园林较多,鸟的生存空间当然也大,尤其武昌区块又都是校园,建筑矮小,树木繁茂,无人打扰。

仍旧举例武大吧,东湖是一个巨大的半生态公园,鱼(鸟的食物)量丰富,珞珈山(武大内)紧邻东湖、树木繁茂,且安静无人打扰,是鸟的天然夜栖地和繁殖地,有吃有住可育,可谓是鸟的天堂。武大的清晨,真的是鸟语花香!

猛一回头,一群白色大鸟结伴飞过湖面,背景是一片参差不齐的高楼大厦,映着霞光,那种感觉很奇特。

8.九头鸟

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高铁武汉站的外形神似一只九头鸟。

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这不是一句赞美,而是一种揶揄调侃讽刺,指的是湖北人小心思很多。湖北人很聪明,去往各大顶级高校的人才不少,可是湖北诞生的知名企业或品牌几乎没有。有小聪明,缺乏大智慧!

大家估计还会发现一个问题,这篇回答基本都是自然方面,很少涉及人文,原因可以从类似问题回答的评论区找到答案:武汉的包容性并不好。

仅举一例。北京2000多万人,上下班高峰期,地铁会塞得满满当当,大家会自觉摘下背包找个合适的位置。而在武汉,背着包挤在门口,挡着外面的人上不去。在武汉的年轻人很多,大多都是刚出校园,不管是不是武汉籍,但都是新武汉人吧,但是为什么都会养成这种自私行为,估计真的是淮北则为枳。

9.黄鹤楼

武汉最经典的名片,本不想写,但看了其他人的回答和评论,写一下自己的感受吧。

黄鹤楼因为数次火灾,屡次翻建。所以现在看到的黄鹤楼不过修建于几十年前,真的不古,而且用的也是水泥。

但为什么还是要说呢?上过煤山的人,应该知道在煤山顶俯视故宫和远瞰北京的感觉,在黄鹤楼看武汉就是这种感觉!遥想在古代,没有高楼大厦,在城市中心有一个至高点鸟瞰全城,那种壮阔的气势,还是很让人震撼的。

不然古人怎么能写出: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种大气只能在那个位置才能体会到!

9.其他

想到再补吧!

(以上手机随笔,有很多不严谨的地方,请大家包含,说得不对的地方,欢迎探讨指正。)

编辑于 2022-05-13 17:59

巷子里的武汉——得胜桥

武汉是一座有着人间烟火气的城市。无论这座城市怎样发展,这都是它最温暖的地方。









编辑于 2019-07-11 13:05

武汉特别的地方有很多,下面我就来一一做个介绍:

一,大。

1. 武汉和上海国内唯独的两个在城市前面加“大”的城市,民国时期就已经有了大上海、大武汉之称。

2. 现武汉是由武昌、汉口、汉阳三镇在1927年合并而来的,三镇在合并前,都已经是中等规模的城市,合并后,更是成就了大武汉之称。

3. 武汉面积近8500平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目前排在第5名:


二,热。

武汉做为中国的四大火炉城市之一,可以想见武汉的夏天有多热。夏天的气温一般在35度以上,最热时可以达到38~39度,再加上途经武汉的长江、汉水以及城内大大小小的湖泊,造成武汉的湿热。

因为空气温度大,这种湿热对人的体感来说,非常难受,喜欢汗蒸的朋友欢迎来武汉免费体验!

三,最大城中湖。

亚洲最大的城中湖汤逊湖位于武汉,汤逊湖面积47.6平方公里,虽然在名气上没有西湖出名,但风光也还是不错的,是武汉市民难得的休闲场所!

四,堵。

武汉太堵了,走在路上,到处都在施工,到处都在封路,上个班几公里路,半个小时还到不了,堵得让你怀疑人生,但即便是这样,武汉竟然不是最堵城市TOP10,我就想问问,生活在堵城TOP10的朋友们,你们还好吗?

五,看海。

昨天的大暴雨让武汉重新开户了“看海”模式,也让武汉再次登上头条热榜!所以生活在武汉,你要会游泳,如果你买了车,那我建议你最好再买条船!希望昨天在武汉的朋友一切安好!

不得不说的是,武汉这几年发展得确实不错,虽然还有很多问题,但我相信这些都是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的!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武汉,每天不一样!

发布于 2019-06-22 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