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历史
影视
战争
金陵十三钗(书籍)

如何评价《金陵十三钗》这部电影?

关注者
308
被浏览
996,020

138 个回答


2011年电影上映的时候,我正在医院实习。我记得和同学一起坐在空荡黑暗的电影院看这部电影时,观众并不多。我是一个泪点和笑点都很低的人,那次也不例外,从头哭到尾。而就在刚刚,我从网上找到电影资源,又看了一遍,依旧是没办法压抑自己的泪水。重看这部电影的原因是,我昨天用了四五个小时将严歌苓的小说《金陵十三钗》看了一遍。

小说人物更多,情节更复杂,像一个说书人在娓娓道来一个我们似曾相识的悲情故事,即便猜得到结局,依旧会被他们的命运牵动着心弦。书娟对父母心理变化的描写,就像是一顿丰盛大餐之后惊喜的是甜品也如此精致,果真不虚此行,将时间花费在如此佳作上实在是人生一大幸事。此外,张艺谋导演的同名电影也是相当不错。首先故事改编得很到位,将原本繁多的人物关系和情节精简到几个主角人物身上,丰满的人物,紧凑的剧情,成就了一部上乘佳作。再来各位演员的演技了得,女学生将对玉墨等风尘女子的嫌恶、对战争的惊恐、甚至不愿落到日本人手中,不惜一死了之的情绪演得很好,玉墨等人的表现更是出彩,软哝哝的南京话、风情万种的《秦淮景》,她们活得最是真实,并且有情有义。

那年看完电影后,和两个日本人聊起了那部大热的电影。我记得日本男生脸上尴尬的笑容,他看看我,又转头看看那个日本女生,用不标准的中文说道,“不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吧。”我说,“当年南京大屠杀是真实存在的。”后来有一次我和那个日本女生在她的宿舍里,又聊起这件事,她说他们读书时去博物馆参观,看到当年的年轻士兵留下的书信以及信物,也是一个个身死异乡、不得圆满的悲剧。后来我们两个都哭了,为了那场残忍的战争,也为了日本民众被欺瞒,没有得到正视历史的机会而难过。

看完小说后,我的心情很复杂,痛恨日本人的罪行,更为南京同胞所经历的一切苦难而难过。我更想知道的是,当年那些事情,到底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日本军人丧失人性,为什么中国军队不战而降,为什么南京同胞不早些逃离那座修罗场般的城市?


如今,我们国家迎来了建军90周年大阅兵,看着先进的武器,雄厚的兵力,我深深为祖国的今天骄傲和自豪。可是那些曾经受过苦难的同胞,不应该被我们抛弃和遗忘,我们要替他们讨回公道。生在乱世不是他们的错,遭逢不幸更不是他们所愿,只是时代的洪流、历史的漩涡,将他们卷入了深不见底、痛苦不堪的一场劫难,我一向不相信人有来生,但我此刻虔诚地祈祷,那些受苦受难的人,能够有一个光明、温暖的来生。


书中,豆蔻为了小兵王浦生私自出门去找琵琶弦,结果惨死在日本人手中。她说,她弹琵琶他讨饭,和和美美的过生活。这是她的愿望,却也成了她的催命符。人都说,缘定三生,我只愿这个痴傻的姑娘和命苦的小兵,来生生在太平年间,无战乱、无别离,在寻常人家,她弹琵琶,他种田。

“南京大屠杀”期间,有八万左右的中国女性被强暴,与三十万遇难者的总数相比,占不到四分之一的比例。若说屠杀只是对肉体的消灭,以及通过屠杀来进行征服,那么“Rape”则是以践踏一国国耻,霸占、亵渎一国最隐密最脆弱的私处,以彻底伤害一国人的心灵来实现最终的得逞和征服,来实施残杀的。

对玉墨这样的风尘女子来说,一辈子受人轻贱,但国家危难,民族存亡之际,她们甘愿以血肉之躯挡在女学生前面,脱下风情万种的旗袍,换上素雅的学生服;剪掉精致的卷发,换成清汤挂面似的学生头。那雾里看花的一场梦,美好得让人舍不得离开,但最终,还是要奔赴战场,以这辈子最不敢想的一个身份——女学生,去完成生命里最完美的一场表演。

她们的牺牲不仅悲壮,而且绚烂。

编辑于 2020-03-07 10:34

先说一个毫无关系但是却让我动容的电影:《极地特快》。想必很多人应该都看过那个故事:小男孩在圣诞节前夜,坐上特快列车和他的朋友去极地拜访传说中的圣诞老人,一路上的欢笑,对圣诞老人的期盼等等……

但是每每想到1937年时的南京,那一切就变了。

南京大屠杀: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
请注意:六周……长达六周!!!

六周四十二天……也就是说这场暴行一直持续到1938年一月份。

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不知道有多少像书娟那样的孩子们,也许她们在期盼着圣诞节,也许她们在期盼着圣诞老人的礼物,但是随着12月13日南京沦陷,这一切全都灰飞烟灭了。

电影一开始便是学生们在大雾中的逃亡。那场大雾就如同死亡一样如影随形。周围只有废墟,危险,不知道下一秒死神会不会就降临到她们身边。

书娟:她就是一个平凡的女学生,她会恐惧,她看不起那些秦淮河的女人们,她爱她的父亲但她又恨他当了汉奸。起先对玉墨的厌恶以及对约翰的不信任导致她使自己以及学生们遭遇险境,但是随着约翰的挺身而出以及玉墨的那句“我替你去”使得她打消了那些念头,在离别时对玉墨的那声“姐姐”也许就是最好的报答了……

乔治:他是英格曼神父的养子,以自己的方式保护着女学生们。书娟描述他时曾说“他开始英文说不好,大家都嘲笑过他”但即使这样他也尽自己的所能保护着她们。他开始也许也是不信任约翰的,他一次次在约翰身边,想办法与其周旋,希望他能带着大家逃离南京,并且在约翰留下来之后成为了他的助手。他曾经胆小过,他不敢看豆蔻和香兰的死状,但他也勇敢过,为了拖延时间他最后请求约翰为他化妆,让他装扮成女孩的样子,尽量为他们争取时间,因为这一切都是英格曼神父对他说的,也许这些就是英格曼神父的遗言。尽管他可能已经预感到自己的结果,但他没有后悔,毅然前往………

李教官:在教导队即将撤出城的时候他们遇上了正在被日本兵追赶的女学生们,马上就要出城的他毅然决定救下学生们,最终他们失去了出城的时机,在与日军血战之后只有李教官一人带着浦生只身逃出;为了保护女学生们,他没有选择出城而是选择在教堂外的一栋小房子过夜;为了保护女学生们他最终把日军吸引过来然后同归于尽……

这就是他,一名中国军人,即使已经国破家亡他仍然在尽全力保护着自己的同胞,保护着孩子们……

豆蔻和浦生:一个将死的少年在生命中最后的时光遇上了一个一直在照顾他的人,一个风尘女子也许也是遇上了一个令她动心的人。在最后即使是明知危险也要拼死回去拿琴弦,只为了在浦生临走前可以听自己弹一回秦淮景,即使是面对日本人的残暴也不屈服,她是善良的,勇敢的。她被日本人凌辱,但她是圣洁的。最终她惨死在日本人的刀下,也许到了天堂她可以为浦生弹奏那曲秦淮景了……



书娟的父亲:为了保护自己的女儿被迫去当汉奸,然而最终还是惨死在日本人手上


约翰:其实他就是一名殡葬师,他想在中国捞一笔,从开始他摆出一张无耻的嘴脸,他占用着英格曼神父的房间还把他的照片背过去,他在教堂翻箱倒柜只为找钱,他看见那些秦淮河女人们的时候表现出的花心,他像个色鬼一样纠缠着玉墨,即使当日本人闯进教堂里时,他还想着慌乱中藏在衣柜里,举着自己是美国人的证件…………可是这些一瞬间却全都不见了,是什么时候呢?是他听见了女学生们惊慌的呼救声的时候?还是当日本人闯进教堂时?还是当他来到这里时?他的内心是善良的,这可内心使得本该躲在衣柜里的他手持红十字会的旗帜勇敢的走出来,使得他声嘶力竭地呵斥着日本士兵,使得他在看到日本兵凌辱一个女孩时奋不顾身的冲下去与他们搏斗……在他轻轻地触摸着那名少女的尸体时他哭了,无助又自责的哭泣着。也许他开始是个无赖,他曾经说过自己自由在喝醉的时候才去朗诵经文,但不管怎样之后的他是一名神父,一名真正的神父。

玉墨:十四岁之前的她和那些女学生们一样,天真烂漫。作为这些风尘女子里唯一一个懂英文的人她与约翰周旋,只是为了利用约翰的外国人身份带所有人逃离南京,在日本兵闯进教堂时坚持留门让女学生进来,以及最后愿意代替书娟去参加庆功宴…………她们虽然是妓女,但是她们的灵魂比任何人都圣洁,高贵。

玉墨,如同战争中的一朵鲜花,绚丽多彩,但是很快便凋零了……


最终我还想说一下那些日本人,无论是看似彬彬有礼的长谷川还是那些凶恶的日本兵,在我看来他们都是禽兽,甚至是禽兽不如!作为一名动漫迷并且了解一定日本文化的我深知日本人平时的礼节有多多,但是在南京城呢?所有的礼节都消失了,就好似一群披着人皮的野兽,只有凶狠和杀戮。

我没有看到他们的礼节,相反我看到的是一群扑向学生们的饿狼,他们撕咬着学生们,他们撕咬着豆蔻,甚至是香兰的尸体……

长谷川,在我看来他也不过是一只披着衣冠楚楚的外表的野兽而已……



1937年12月13日,也许在大洋的彼岸那里的小孩子们在翘首盼望着圣诞节的到来,而在这里的南京,地狱已经吞噬了这里,恶魔在人间………

发布于 2018-02-13 23:58

首先向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同胞和牺牲军民致以最深切的哀悼!

十多年后重看《金陵十三钗》,发现这是张艺谋最特别的作品之一。

这部电影耗资巨大、争议极多,但关于它的讨论大多集中在外围八卦:

比如张艺谋和合作多年的张伟平决裂,影片票房未达预期,海外发行受阻,以及倪妮被选为“谋女郎”前前后后的传闻等等。

但很少有文章把这部电影背后的真实历史和艺术性整理清楚,本文就电影本身做一个详细讨论。

电影《金陵十三钗》这个故事改编自美籍华人作家严歌苓的同名中篇小说13 Flowers of Nanjing(金陵十三钗),原著是英文。

严歌苓也参与了电影剧本的编剧。

故事以“我姨妈”书娟的视角,回忆侵华日军占领南京后的暴行,虚构了十二名秦淮河窑姐换十三名女学生生命的悲壮故事。

严歌苓称,这个故事的灵感来源于美国女传教士明妮·魏特琳(Minnie Vautrin)的日记。

明妮·魏特琳1886年9月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1912年第一次被宗教组织招募到中国传教,在合肥创办了一所女子教会学校。

明妮·魏特琳(1886-1941)

1918年,在中国工作了6年的魏特琳回国休假并继续深造,期间她还解除了婚约,终生未婚,基本上把一生都献给了教会与教育事业。

1919年,魏特琳被聘为南京金陵女子学院的代理校长(后任校长至1928年),这所学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授予女性学士学位的院校,由美国各教会联合创办。

在日军逼近南京之前,魏特琳不顾个人安危结束休假,回到南京,以保护学校和学生。

为了应对战争难民问题,保护平民,当时金陵大学的董事长杭立武博士,邀请几位外侨代表成立了一个国际救济机构“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

这个委员会以美国大使馆和金陵大学为中心设立了一个难民安全区(Nanking Safety Zone)。

委员会主席就是著名的德国人拉贝,他的《拉贝日记》是记录日军南京大屠杀最核心的史料之一。

南京的安全区(中间偏左下即为金陵大学)

为了照顾受伤军民,在“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之下还设立了一个“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委员会”,其中魏特琳就是这个委员会的委员之一,留在金陵大学做人道工作。

熟悉日本侵华历史的读者肯定知道,对这段历史的研究必须提到一位伟大的女性张纯如。

就是她在做南京大屠杀研究时发现了拉贝和魏特琳的日记。

魏特琳的日记从女性角度记录了自己在南京拯救难民与妇女儿童的经历,以及日军的强奸屠杀暴行。

电影《金陵十三钗》开头,旁白告诉观众故事开始于1937年12月13日南京陷落时,此时正是南京安全区和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委员会噩梦的开始。

魏特琳在日记中记载,当时逃到安全区的南京平民中确实有一些女性是青楼女子。

严歌苓受魏特琳日记和其他相关史料启发,创作出这篇历史背景的女性小说。

作家严歌苓

实际上,张艺谋并不是第一个把这个故事搬上银幕的人,他的《金陵十三钗》是一部大投资的豪华版。

而早在1988年,韩三平和导演周力也拍过这个故事,电影叫《避难》,有兴趣可以找这部老版看看。

1988年“老版金陵十三钗”《避难》

另外,基于严歌苓的原著还有一部张嘉译(现改名张嘉益)、宋佳、胡歌等人主演的剧《四十九日·祭》。

电影《金陵十三钗》中饰演书娟的小演员张歆怡又在《四十九日·祭》这部剧中再次出演书娟。

剧版

不过,小说和剧本不是史料,需要有矛盾冲突,所以严歌苓在张艺谋这版故事中设置了更戏剧化的冲突。

比如以12个妓女的命换13个女学生的命,还把主角换成了一个假牧师约翰·米勒,塑造了一个反英雄主角。

另外,故事发生的场景也从原型金陵大学改成了一座教堂。

《金陵十三钗》的核心矛盾类似电车难题,它想讨论的是:

在大军屠城的灾难面前,生命到底是否有贵贱之分?每个生命是否都是平等的?

难道做皮肉生意的青楼女子就应该去牺牲?而女学生(处女)的生命就更宝贵?

而这一切就发生在所谓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教堂。

教堂在文艺作品中一般是一个意象,西方文化母题源流中,教堂一般代表着审判和救赎两类主题。

我们看到二战后西方的战争电影大都以“救赎或拯救”为主题,比如《拯救大兵瑞恩》、《敦刻尔克》、《辛德勒的名单》、《1917》、《血战钢锯岭》等等,其核心都是救人。

《金陵十三钗》也是个救赎故事,非常符合西方战争电影的价值观,只不过它提出了一个很新颖、很犀利的问题:

妓女和女学生,谁更值得活下来?

这个问题也像《潜伏》里谢若林提出的那个灵魂拷问:同样是金条,哪根是高尚的?哪根是龌龊的?

当然,这个问题没有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

在《金陵十三钗》中,张艺谋重点塑造了两个女性和三个男性,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物塑造和戏剧功能。

♀ 女性:书娟和玉墨

影片中最重要的两个女性角色,就是女学生的代表书娟和妓女的代表玉墨。

孟书娟在原著和电影中起到的是见证人的作用,故事叙述的方法也是“见证人视角”,即旁白所说的“我姨妈书娟”。

在电影中,张艺谋导演总是在用镜头强调书娟的眼睛,以及“看”这个动作,这些“看”的镜头代表了书娟的叙事功能。

电影中一些强调书娟在“看”的镜头

故事中发生的一切都由书娟这个幸存者见证,展示给观众。

第二个女性角色玉墨则是全片塑造最失败,也最扁平的一个。

她从出场就设定成与其他妓女与众不同,突出主角光环。

玉墨不仅有良好的教养,还会说英语,堕入风尘的原因也很值得同情,似乎不应该去做妓女。

这个角色从头至尾都带有一种做作的领导力,不仅自己主动站出来替换女学生,还带动姐妹们一起牺牲。

玉墨最后和约翰·米勒解释其主动牺牲的原因,是因为自己在和这些女学生同样年龄时惨遭强奸,又被送到妓院接客,她不想让这些女学生也留下阴影。

不过这个理由在前面的剧情中没有铺垫,和她本人的人物塑造也没什么关系,缺乏说服力,有些强行圣母。

♂ 男性:约翰·米勒、李教官和长谷川大佐

男性角色中,贝尔饰演的假神父约翰·米勒是剧本中最成功的角色,他在故事开头和结尾有着明显的人物弧线。

一开始,约翰·米勒是个只认钱的酒鬼无赖,日军屠城和他一个美国人没什么关系。

日军第一次进入教堂对女学生施暴,他只是迫不得已扮成神父阻止。

但随着约翰·米勒目睹了更多日本人的暴行,以及地狱一般的南京城,一个普通人的善良和勇敢便被激发出来,他真的要去做一个神父应该做的人道主义救援。

电影最后,就在约翰·米勒即将做出最后拯救行动前,擅于用镜头语言说话的张艺谋给他打了一束“圣光”。

这种如上帝降临一般的打光,隐喻这个角色此时代表着上帝本身,也代表着救赎——一个普通的酒鬼无赖,在南京大屠杀中转变成了救人生命的上帝。

电影最后对约翰·米勒的打光

影片中第二个男性角色是佟大为饰演的教导队李教官。

所谓教导队,是《金陵十三钗》中展现的国军中一支特殊的部队——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导总队。

这支部队并没有以数字序列命名,而是隶属于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也就是黄埔军校。

在黄埔军校成立早期,学校就维持着一支有实战能力的步兵教导部队。

后来在德国顾问的建议下,黄埔军校成立了一支旅级示范与实验意义的野战部队,用来操练实验最新的装备、战术等。

1933年,留德归来的桂永清任教导总队指挥官,他把这支部队逐渐扩编到师旅一级规模,挑选的都是军校和各部队中的精兵强将。

而且这模范部队平时都按德式军队训练,装备也是全军最全最好的德式装备,思想上也最忠诚,在国军内部可以说首屈一指。

《金陵十三钗》中的教导总队残部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教导总队并不是空架子,而是被派到淞沪会战战场真刀真枪地实战,而且打得非常英勇,伤亡也很大。

教导总队和其他国军部队很不一样,绝不是贪生怕死之徒,而是一群铁骨铮铮的英雄。

淞沪会战国军失败后,被打残的教导总队又撤回南京,成了当时守卫南京部队序列之一。

据《南京保卫战史》记载:

就在国民政府发布公告,特任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长官的第二天,即11月25日,蒋介石以“有酉一作元”代电,颁布了首都卫戍部队最初的战斗序列:
(一)司令长官唐生智。(二)第七十二军孙元良部。(三)第七十八军宋希濂部。(四)首都警卫军谷正伦:(甲)桂(永清)总队;(乙)宪兵部队。(五)其他特种部队之一部。

从这份命令看出,当时桂永清指挥的教导总队是守卫南京的几支主力部队之一。

即为全军模范,此时当义不容辞,蒋介石把国军中最精锐的部队都留下保卫首都。

另据《南京保卫战史》引用其他研究者的统计,当时留在南京的教导总队为3个旅共11个团,约11,000人。

南京保卫战略图

由于之前教导总队的驻防地就在孝陵卫,南京保卫战中唐生智把教导总队的防区定在紫金山地区。

紫金山也是孙中山陵所在地,象征意义很大。

虽然南京保卫战中各部打的都很英勇,但结果每个中国人都知道,国军很快即被日军打败,南京城陷。

教导总队副总队长兼第1旅旅长周振强回忆,当教导总队撤到滁州休整时,陆续收容回官兵四千多人,也就是说有七千多人没有归队。

电影中佟大为率领的这支教导队小队,最终没有选择逃命,而是和入城日军展开巷战,战至最后一人。

这也是当时很多南京城内守军的写照。

其实电影中饰演这支教导队小队人员的演员有好几个明星,除了佟大为还有黄海波、秦昊、窦骁、聂远、高虎、王景春、奇道等人,但他们在片中连脸都看不清楚。

这么多明星实力派来演可能就几秒钟的群演镜头,还看不清长相,也算是这部电影对这些无名英雄的一种致敬。

黄海波
秦昊

最后,再简单考证一下片中日军军官长谷川大佐的身份。

还是据《南京保卫战史》记载,当时直接参加进攻南京的日军有第9师团、第6师团、第16师团、第114师团、国崎支队,第3师团一个先遣队和第13师团山田支队。

片中长谷川大佐在请女学生们去唱歌时的台词说的是“division”,也就是代表我“师”前去参加庆功。

此翻译有误

但日军的“师团”和“旅团”并不严格等于“师”和“旅”,其规模、配置等有很大不同,这里暂且将长谷川说的“division”对应成师团。

在一个师团中,一般师团参谋长是大佐军衔,主力联队长(可以理解成团长,但和“团”不一样)也大部分是大佐军衔。

但指挥一个联队的联队长应该没有这份闲心跑到教堂邀请学生去唱歌,而且台词说“我师”,再结合长谷川来教堂搞一些面子工作,这个军官很可能是个师团参谋长,才能以“我师”的口吻来说话,而且这项工作也符合他的职责。

根据直接参与攻打南京的日军部队来看,长谷川的原型很可能是第9师团、第6师团、第16师团和第114师团这四个完整师团的参谋长。

这四个师团当时的参谋长分别是:

第9师团参谋长 中川广 大佐

第6师团参谋长 下野一霍 大佐

第16师团参谋长 中泽三夫 大佐

第114师团参谋长 矶田三郎 大佐

让我们记住这些侵略者的名字,记住他们的罪行。


当时《金陵十三钗》被炒作成中国大陆有史以来投资最高的电影,票房表现被寄以厚望。

但电影在筹备和上映前后遭到各种诟病诋毁,有说国师水平不行的,有说跪舔白人的,有说暴力色情的,有说历史虚无的……当然也有很多人认为这是一部佳作。

多年后抛开影片周边的各种八卦,摘掉有色眼镜,再来聚焦电影文本本身,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你觉得《金陵十三钗》怎么样?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END-

更多干货影评:

编辑于 2023-01-07 21:19

今天闲暇无事,打开了电脑,看了《金陵十三钗》的开头,普通的战争题材,我看哭了,感觉就是深深的无力感,到底是现在生活得太安逸,没有经历过战争,慢慢淡忘了…不行了,看了一会儿更催泪…真的就是很难过…以前听老师说周恩来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我也就听听,内心可能还会想这么装逼。可是现在完全心境就不一样了,觉得自己之前那种想法真的幼稚愚蠢…真的很难过啊啊啊啊啊。

感觉大家对金陵十三钗的评价好像不是很高,但是我很喜欢,因为它对我的成长有了一个很大的升华。我不知道我今后会是个怎么样的人,但我知道我的人生从此会发生改变。

我觉得这部电影非常好,然而这是对我来说。

完毕。

发布于 2017-06-07 11:00

其实在看完电影后我只想到一句话:我们真的没有资格去替死去的先烈们去原谅。

编辑于 2019-04-22 23:15

参考八旗围城鸡犬不留时举家赴死的大同婆姨

清军破城秦淮腥膻时命运多舛的扬州瘦马

康乾封禅微服私访时寺庵交欢的泰山姑子

封疆重臣巡抚苏杭时乘舟游乐的西湖船娘

在胜者王侯败者贼的规俗默契和历史周期下,与抗日战争末期的松山怀孕慰安妇和随同日军官兵顽抗自戕的军妓们一样身不由己却做出不同的选择,最终殊途同归

只要匈奴义举、五胡仁政、突厥善行、辽金尧舜、黄金家族、清君汉臣等央视黄金档影视剧反复翻拍重播而没被官方正式决议彻底清算历史性质,江宁十三艳的历史行为就无法被判断为到底是不识时务还是诰命烈妇

编辑于 2022-11-05 19:25

对于南京,有太多的感情色彩,遇到了很多人,发生了一些事,当时间过去,然后都成了回忆。如今成了射线,各奔东西,再后来也不知道会怎么样,也许射线遇到什么障碍物,还会回头吧。未来的事,谁知道呢。


那一年,是2011年,离开了家乡,去了南京,这一待,就是五六年。也是那一年末,电影上映了,那时候的我还不怎么出校门,对于大学充满着新鲜感。具体什么时候看的电影,已经记不得了。


我记得我看到了秦淮河,听到了吴侬软语,战争中的温存依然留在脑海中,时常浮现。


那是个人心惶惶的年代,每一天每个人都提心掉胆,炮火随时袭来,生命犹如草芥一般,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面临死亡,悲惨的死亡。所有的梦想不复存在,大部分的信念烟消云散,那时候,大概只要能活着,就很不错了。


烟火弥漫的南京,时不时响起的枪炮声,一群逃命的学生,能躲的地方躲满了人,没有人会可怜别人,自己能活着就谢天谢地了,哪有什么伟大的人,还会想着拯救别人呢。现在想想这个镜头是必要的。


每个人的脸上都是烟尘,看不清到底长啥样子,恐惧渐渐弥散开来,尽管此刻的反抗看起来是以卵击石,都是拿命去拼,战士们在慢镜头中倒下,伴随着轻哼的音乐,悲壮而伟大。再多灰尘也掩盖不了眼里的泪水。像是小时候看的奥特曼,怪兽们肆意破坏着地球,等待战士拯救人类人。


阳光透过教堂的琉璃玻璃照了进来,像是一束彩虹,然而窗外的世界却与这美好的颜色恰恰相反。低着头的一群女学生,默默地祷告、哭泣。


有人偷窥,有人相视一笑。烟雾迷漫的南京城,似乎在这个小教堂里,还有那么一丝人情味。截然不同的两种人生,大抵互相看不上对方。学生觉得妓女低俗而放荡,妓女觉得学生守旧呆板。然而她们又都互相羡慕着,妓女羡慕学生的无忧无虑,天真烂漫,学生又羡慕妓女的风情万种,多才多艺……这人啊,总是有缺点,也有优点,看你站什么什么角度去思考。


人都是善良的,当日本鬼子冲进教堂,疯狂地追着女学生,那种内心深处的善良被唤醒,他鼓起勇气,举起红十字的大旗,大声地嘶吼着。生命变得脆弱而不堪,生与死仅仅在一念之间,没有谁救得了谁。阳光下,破碎的琉璃窗碎片,变得异常耀眼,这一射击,让所有人都震惊了。


孤军奋战,他们也是一群人。你得走过多少路,见过多少人,才能遇到一个彼此相爱的人。遇到了能够长长久久已经很难,遇不到就这样等着,总有一天,老天爷也会看到你的。


为了拿弦的豆蔻,为了取耳坠子的香兰,一去不复返,当这些曾经活生生的人,一个个离去,再沉睡的灵魂也会被唤醒,从假到真,最后他也真成了神父,所有人的神父。


“这是最后的机会。”他放弃了,为了这群女学生和这群女人。沾满鲜血的琴弦,回不来的两个人,她们不知道她们死得多惨,他只是告诉她们,她俩死于榴弹。有时候人们往往不想知道真相。那一夜,她们好像忘记了即将到来的灾难,或者是心知肚明不想去思考。


天亮了,不是,天黑了。她们去了,所说的庆功宴。


不求百年,但求欢喜。过去的人和事,总会在脑海里浮现,或是午夜的梦里,那些可能无关紧要的人,不知又为何常常出现,只是那时候却回不去了。

发布于 2018-09-15 03:38

历史是不能意淫

看得出来,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真的是使尽了浑身解数想感动我们,但遗憾的是,在看片的145分钟里,我却几乎始终没有入戏。


也许问题就在于,整个片子的设计感太重了:恰好一群妓女和一群学生同时躲进了一个教堂(妓女、处女、教堂,多么神奇的组合,重口味和小清新荟萃一堂,而且还是教堂);又恰好有一个会化妆的洋“入殓师”可以为她们乔装改扮;恰好到最后关头妓女和学生的人数只差一个;又恰好有个在教堂打杂的小男孩愿意挺身而出男扮女装;甚至恰好日本人莫名其妙给了约翰一个“招财猫”作为“慰问品”,所以当那个爱猫的妓女“小蚊子”,最后在上车的时候哭喊退缩时,约翰恰好就能把“招财猫”递到她手里……而且,很多情感的转变也显得太突兀:一个唯利是图的“入殓师”在日军要强暴女学生的时候,突然就大义凛然起来;本来被女学生瞧不起甚至跟女学生打成一团的妓女,居然集体愿意为女学生赴死。当然,我并不是歧视妓女,历史上爱国、重情义的妓女也颇有几个,但一个妓女挺身而出或许还能让我感到有些可信,一群妓女“组团”慷慨赴死就显得有些滑稽了。也许,张艺谋是想说,战争能洗涤一个人的灵魂,但他把战争的“洗涤剂”作用未免有些夸大了,照此逻辑,多来几场战争,所有的人都成圣人了。张艺谋显然是想打“人性牌”,所以在这部片里,“二流子”有人性、妓女有人性、汉奸有人性,甚至连日本军官都似乎有几分人性,但“人性泛滥”的结果却是真情贬值。


片中不可信的地方还有很多,豆蔻看到小伤兵浦生像自己的弟弟而心生怜爱是可能的,但浦生死后她为了给他弹奏一曲,竟然冒死跟香兰跑回翠禧楼取琴弦,而香兰跟着跑出去的理由更是荒唐,竟只是为了取一副耳环,看到她对镜自赏的镜头,我听到身后的观众说:“她心可真大啊!”张艺谋是想表现她们对爱对美的追求,但显得太刻意了,成了骟割了真情的煽情。更让人存疑的是,她们是怎么在戒备森严的日军看守中逃出去的?如果她们能逃出,别人就不能?而且我也不相信,就算约翰是“入殓师”,也不可能只会给躺着的人化妆,这不过是床戏的需要罢了。而且,让妓女们躺成一排等着化妆,也不过是张艺谋为了营造一种视觉效果和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而刻意制造的噱头罢了。


看得出,张艺谋太急功近利了,他恨不得这一部片子里,情色、暴力、人性、爱国主义……一个都不能少,但遗憾的是,他就是忘了真诚,忘了对艺术的真诚,也忘了对历史的真诚。


《笑林广记》中有则笑话:有一女择配,适两家并求,东家郎丑而富,西家郎美而贫。父母问其欲适谁家。女曰:“两坦(两家都行)。”问其故,答曰:“我爱在东家吃饭,西家去眠。”张艺谋犯的就是这毛病,又想要艺术,又想要票房,又想用战争中的人性去打动灵魂,又想用情色和清纯去色诱眼球。当然,这些并不是不可兼得,但问题是,张艺谋的处理显然有些太生涩了,颇有些霸王硬上弓的意思,让我们看得既没有快感,也没有高潮,只能看出张艺谋的心有余而力不足。


我看《金陵十三钗》这日,恰逢胡适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日之前,胡适先生曾经说过:“……总而言之,实在是我们自己改造过的实在。这个实在里面含有无数人造的分子。实在是一个很服从的女孩子,她百依百顺地由我们替她涂抹起来,装扮起来……”这句话后来被演绎成:“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而张艺谋更是有本事,干脆把历史打扮成了像小姑娘一样的妓女,而且,还是由一个“入殓师”给化妆的。


但问题是,有些历史是不能意淫的,特别是这么重口味的意淫。你可以为婊子立牌坊,但不能把历史当婊子。

编辑于 2023-01-14 09:14

一部让我对国内电影还抱有希望的电影,一部让我对张艺谋路转粉的电影。

发布于 2017-07-03 22:21

倪妮饰演的玉墨

01

《金陵十三钗》这部电影由张艺谋执导,于2011.12.15首次上映。在豆瓣上斩获了8.2的高分,非常值得一看。

和前不久上映的电影《八佰》一样,这两部电影都是关于战争题材的片子。只是前者更偏重于浓烈的战争气氛,后者则是着眼于一小方人,以小见大。

显而易见,后者更全面地展现了那个时代不同类人的命运。

“商女不知亡国恨”,这是自古以来人们的认识。而对于这部片子我最大的龃龉,便是以为这部片子的主人公只是一群秦淮河女人。

在我怀着一种对历史敬畏的心态后,我打开了这部电影。

02

故事的背景是1937年陷落的南京,即抗日战争时期的南京大屠杀事件,那段惨痛的历史永远是中国人难以提及的殇痛。

而这部影片所讲述的故事,便是由其中一项真实案例改编而来。

一个废弃的教堂,收留了一群逃难的女学生,一个为死人修容的美国人,一群秦淮河女人,以及一个受伤的小兵。一群互不相识的人,在这里共同对抗着生与死。

这部片子最大的特点是以一个女学生书娟的角度来叙述,表现出了强烈的个人情感,不仅使观众能更快代入剧情,也很好的为电影结尾未能道出十三钗的结局作了解释。

电影中有善良救助女学生的李教官,有不谙世事单纯的女学生,有嗜酒爱财的美国人,有舍生度外堪担当的陈乔治,有风流浪荡却为了不相干的女学生毅然赴死的秦淮河女人,还有贪生怕死投敌却能冒死为女儿换来通行证的孟先生。

他们都是处在那个动乱年代里的人的一个小小的缩影,他们的命运于那个教堂里交织,为整部电影蒙上了一层浓厚的南京土味气息。

如果说整部电影最惊艳我的地方,我想大概就是那群秦淮河女人走进教堂的样子吧。

她们提着箱包,披着大衣,穿着艳丽的旗袍走进那个神圣的教堂,笑靥妍妍,好像这乱世纷争也不能扰了她们的心。

她们的出现,就像为这方沉重的天地添上了一抹亮色。

说来可笑,我最初的偏见是那群秦淮河女人,我最后的偏爱还是那群秦淮河女人,尤其是玉墨。

我这样看见你,就仿佛看见你经历的一切。

初见她便是一副优雅高贵的模样,于一众风尘女子中脱颖而出,却做出了扔行李爬墙头的粗俗行为,也为自己蒙上了一分烟火气息。

红楼头牌的玉墨,其实也同那些女学生一样,上过学,念过书,说的一口流利的洋语。

只可惜命运造化弄人,她不得不投身妓院谋生。但她却没有放弃自己的人格和精神,不甘堕落。

我既不能救国家,也不能救人民,就只能救自己了 。

于是乎,她答应李教官收留照顾伤兵,保护女学生。也是她,计划带领她的姐妹们谋生逃出南京城。

可能正是因为她经历过这种由学生到妓女的身份转变,所以她才能做出代替学生参加日本人宴会的选择吧。

可以说,玉墨她有情,有不屈的精神,更有一颗善良的心,有那个时代难得的人性和良知。

03

令人难过的是,日本人的卑劣本性并未改变过,他们以一个宴会的名头,诱骗女学生们走向深渊。为此,书娟甚至组织同学们跳楼自保清白。

最后啊,这群秦淮河的女人们剪短了长发,换上了学生服,怀里揣着剪刀玻璃片,代替学生们上了日本人的车,便再也没回来过。

书娟的爸爸孟先生没见到女儿的最后一面,用死换来了学生们的通行证。美国人约翰修好了卡车,带着学生们逃出了南京城。

上帝叫我们人人平等,你说选女孩还是女人。

我其实很佩服她们的勇敢,在见识过那么多的悲惨场面,在明知自己的结局之后还能有那种勇气挺身而出。

她们的确做到了,护下了十二个未成长的女学生,改了自古以来的骂名,做了一件顶天立地的大事。

商女亦知亡国恨,此恨无关风与月。

在那段创伤的记忆里,她们用自己的鲜血散发出了人性、精神之光,彰显了中国人的气魄。

我是 @会飞的胖哒君 ,更多精彩的影评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胖哒小屋】哦~

编辑于 2020-11-23 21:09

电影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段台词: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别人骂我们的诗,当然要记住了,要我说我们就去做一件顶天立地的事,改一改这自古以来的骂名。”

在亡国之难面前,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无论你是奋勇杀敌的士兵,还是轮流街头的学生、妓女,都已经紧紧的跟这个国家的命运绑在一起了。

这个国家最伟大的永远是人民。

发布于 2020-08-31 00:31

说说这部电影的选角故事吧。

当年《金陵十三钗》选角儿的时候,20000个南京姑娘冒着雪接受剧组的挑选,愣是没有1个能达到要求!而这全赖张艺谋的一句话。

当张艺谋准备开拍《金陵十二钗》的时候,最大的困难就是女主角“玉墨”的挑选。

按照剧情需要,张艺谋放话了:南京的高校一个都不能少的排查!

他到底想找个怎样的女演员来扮演“墨玉”呢?要求还真不低呢:第一,的是南京本地人,能说一口地道的南京土话;第二,还会说一口熟练的英语;第三,不仅美,还要妩媚和优雅相结合……

张艺谋的三点硬性要求可难住了选角导演蒲伦。

眼瞅着南京高校转遍了也没见着一个合适的,正在发愁呢,他接到了一个消息:南京传媒学院有个姑娘大概满足要求,只不过本人不在学校!

此时急红眼的蒲伦就像公司的HR一样,只要有符合公司急需岗位的要求,可以主动去联系,任何一个可能性都不能放过!

好歹看到了希望,总比一个没有强!

当姑娘出现时,只看了一眼蒲伦就知道自己的任务终于完成了!

这个姑娘就是倪妮,此时她刚上大学一年级!

几天后,张艺谋来查看蒲伦的工作成果,发现业绩做的相当喜人,非常满意!

2011年,当《金陵十二钗》上映的时候,所有人都被“玉墨”的万种风情而吸引——妩媚中带有天真,优雅中透着诱惑!

从走路姿势到言谈举止,从评弹说唱到抽烟喝酒,倪妮的每个动作、每个表情都十分逼真,仿佛就是书中的赵玉墨走出来了!

《金陵十三钗》成全了张艺谋,也成就了倪妮。凭借此作品,她一脚踏进娱乐圈并且还有个超高的起点!

而这一切都是她自己努力的来的!

都说命运青睐有准备的人,此话不假!如果不是既能说地道的南京话,又能说流利的英文,倪妮和“玉墨”之间的机缘还真难说!

所以,人啊,什么时候都不要放弃学习一项新技能。





发布于 2023-10-22 05:46

张艺谋的电影里,女性似乎总是以“牺牲”为结束的。

《金陵十三钗》的特别之处是,女性以“牺牲”换取了另外女性的存活。

所以才引发了“妓女的命换女学生的命”的讨论。

《红高粱》、《菊豆》、《秋菊打官司》,都是女性为男性牺牲,就没人说三道四了。

那么如果翻过来,女学生的命换妓女的命可以吗?

肯定也会有好多人说不。

一旦涉及阶级问题,就聊不清楚了。

作为一部战争片,《金陵十三钗》将核心人物关系落脚于这样一个说不清楚的主题,是剧作上从一开始就埋下的败笔。

发布于 2023-09-28 17:33

(2012·鄂州)2011年张艺谋执导的反映抗战时期1937年日本侵华罪行影片《金陵十三钗》,其历史背景应该是日军在南京屠杀中国军民30多万人。

发布于 2019-12-16 14:23

好巧,今天刚在抖音上刷到杨宁老师解读《金陵十三钗》的视频,他的观点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金陵十三钗》,给我带来了一些启发。

杨宁认为《金陵十三钗》是典型的汉奸电影。关于杨宁的具体观点,可以去抖音搜搜,这里摘抄了部分。

事实上来讲,这个电影张艺谋之所以拍这个电影,就是为了冲击奥斯卡。他为了冲击奥斯卡直接设置了一个西方白男人的人物角色,然后让这个白男人,拯救了所有的中国女人。而影片当中,也不是唯一一个,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真真正正的中国男人形象,就是佟大为演的那个中国男人,在影片1/3的地方,你必须要死掉,接下来让这个西方白男人拯救世界。
……
它的一个潜在的底层逻辑,一个意识形态,就是用女性的身体被玷污承担了民族的耻辱。这个跟《金陵十三钗》背后的逻辑是一样的。
……
我特别讨厌的一个场景,就是一个中国的良家妇女被日本人强奸,他觉得这样才能体现民族仇恨,好,你当然觉得呈现民族仇恨,可以。但是你为什么觉得这样才能呈现民族仇恨?
……
他为什么要用13个妓女换13个女学生?逻辑很简单,因为你们已经是妓女了。说白了就是你们已经受过一次伤害,再受过一次伤害又何妨。这个逻辑我不能认同。
(以上是摘抄杨宁老师部分观点)

杨宁是站在女性主义的角度去解读《金陵十三钗》,他认为电影过度放大女性的美色,用女性的身体苦难展现民族伤痛。展现民族伤痛的方式有很多,但是为什么电影里多次且偏爱用性侮辱的方式。


《金陵十三钗》改编自严歌苓的同名小说,原著我看了,文中能看到作者展现了男性思维中的处女情结的,潜移默化地体现出某种厌女思想。但重点在于作者以女性内部的自救来叙事的,展现女学生和妓女之间的微妙情感关系。

书中有一段,“女孩们愣了。法比一脸糊涂,他虽然是扬州法比,虽然可以用扬州话想问题, 但玉墨的话他用扬州思维也翻译不好。多年后书娟意识到玉墨骂人骂得真好,她骂了女孩、骂了法比,也骂了世人,为了使女孩们单纯、洁净从而使她们优越,世人必须确保玉墨等人的低贱。”

作者借书娟的口指出:世人用性、用纯洁干净来划分女性的贵贱,分化瓦解女性群体。

原著里作者很擅长刻画玉墨和书娟的关系,一种矛盾别扭的女性关系。书中描写了书娟对妓女的偏见和厌恶,还有对玉墨的窥视和嫉妒,这种矛盾更多是源于书娟时代局限性和她对自己女性身体的好奇。

比如书里这一段:

“原来女孩们都一样,对花船上来的下九流女人既嫌弃又着魔,她们一想到她们靠两腿间那绝密部位谋生,女孩们就脸红地“啊哟!”一声,藏起她们莫名的体内骚动。罪过原来是有魅力的,她们不敢想、 不能干的罪过事物似乎可以让这些做替身的去干。”

大部分女学生都是家庭富裕的上流阶层,她们对待妓女的态度也是当时社会态度真实的写照。一开始女学生嫌弃妓女们更多是出于阶级的优越感,以及她们气妓女们无理闯进教堂并分走她们的食物和空间。

随着深入的了解,女学生慢慢对妓女改观,她们不再一脸嫌弃,而是感应到共同的命运,惺惺相惜。

“书娟想原来恐怖不止于强暴本身,而在于强暴者面前,女人们无贵无贱, 一律平等。对于强暴者,知羞耻者和不知道羞耻者全是一样;那最圣洁的和最肮脏的女性私处,都被一视同仁,同样受刑。”

以及她们得知豆蔻的遭遇后:

“女孩们听完后,也一个个成了石膏塑像。只有当凶险发生在身边一个熟识者身上,才显出它的实感、它的真切。女孩中有些想到豆蔻初来的那天,她们为了她盛走一碗汤和她发生的那场冲突。想想豆蔻好苦,十五岁的年华已被猫狗卖了几回。她但凡有一条活路,能甘心下贱吗,谁说婊子无情?她对王浦生就那么一往情深。她们又想到豆蔻一双长冻疮的红手给伤兵们洗绷带、晾绷带,想到豆蔻抱着从房檐上掉下来的刚出生不久的小野猫,急得到处找东西喂它,小猫死了后,她哭着在核桃树下掩埋它…….女孩们竟心疼不已,觉得哪个窑姐换下豆蔻都行,为什么偏偏是十五岁的豆蔻呢?”

这是女学生第一次共情到妓女的遭遇,这世道如此艰难,岂是一个个小女子能承受的。哪怕女学生还是将豆蔻跟其他妓女划分开来,但她们已经开始共情,并且意识到自己跟妓女们同为女性的命运。


还记得我第一次看《金陵十三钗》时,有种强烈的不适,为什么非要用妓女换女学生?这不是把生命划分为贵贱吗?为什么妓女全部都同意了这样的做法?一个反对的都没有?

原著里女学生是被安排搭乘轮渡离开的,但是因为误会导致错过了轮渡,加上英格曼以为南京没那么快沦陷,错误判断以致错失了最后的逃跑机会,学生们是被滞留在教堂里。

而得知学生被滞留的消息,学生家长向英格曼询问情况:

英格曼神甫于巴巴地告诉她,他庇护的女学生 中,有几人的父母是上流人士,也是他教堂多年的施主。他们几天前都发过电报来,要神甫保护她们免受 任何方面的侵害。他一一发回电报,以他的生命作了承诺。
……

所以英格曼是出于职责、信仰和压力而保护女学生。或许在他的价值评判标准来看,突然闯入的外来者怎么可能比得上自己用性命担保的娇贵女学生。

在被困期间,他们收容了受伤的中国士兵,但是遭到埋尸队的出卖,引来日本军队的搜查。随后日本残忍处决了浦生、戴涛、李全有三名中国军人和陈乔治。

英格曼神父说学生都被她们的父母带走了,但是日本士兵在搜查教堂的时候,隐约听见有女生的声音。

英格曼神父已经察觉到教堂不安全,偷偷跑去安全区,希望他们能帮忙转移女学生。

日本人怀疑教堂里有女学生,于是他们来到教堂要人,英格曼神父认为有人得知消息出卖了他,他知道瞒不住了。

法比从神甫手里夺过请柬,读了一遍,愣了,再去读。第一遍他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第二遍他一个字也读不进去。他把请柬扔在地上,咆哮一声:“活畜生!”江北话此刻是最好的表白语言。法比转向少佐,面孔灰白:“上次就告诉你们了,威尔逊学校的女学生全部给父母领走了!”
“我们研究了著名的威尔逊女子教会学堂的历史。女学生中有一小部分是没有父母的。”翻译把少佐的意思译得有礼有节,一副摊开来大家讲道理的样子。
“那些孤儿被撤离的老师们带走了。”法比说。
“不会吧,根据准确情报,在南京失守的前一清晨,还听见她们在这里唱诗,大日本皇军有很多中国朋友,所以别以为我们初来乍到,就会聋、会瞎。”少佐通过翻译说。

日本士兵并没有强行闯入教堂,那是因为英格曼神父谈判成功了。他知道只凭自己的力量,抵挡不住门口一百多名装备精良的士兵,只好先拖延时间,再想办法。

“神甫,我没想到你会听信他们的鬼话!……”法比愤怒地说。
“我连一个字都没信。”
“那你为什么不拒绝邀请?”
“拒绝了,他们反正可以把孩子们搜出来。”

英格曼神父被迫无奈,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说服妓女们替女学生”,但是他没有办法对妓女们说出这样的话。

原著里描写英格曼纠结的内心以及对自己的审判:

他要向她们表示痛心:事情只能这样子,日本人 带走的只能是她们。只能牺性她们,才能搭救女孩 们。他会对她们说:“我的孩子们,牺牲自己搭救别 人能使一个人的人格达到最神圣的境界。通过牺性, 你们将是最圣洁的女人。”但他在走进厨房的门之前,突然感到这一番话非常可笑,非常假模假式,甚至令他自己难为情。

正当他不知所措的时候,玉墨站出来表态,并且提出用自己换女学生的想法。

英格曼一下推开了厨房的门。他脑子里只剩一闪念:但愿这些女人能像所有的中国良家女子一样,温顺地接受自己的命运。
但英格曼神甫在推开的门口站住了。
女人们围着大案板,围拢一截快燃尽的蜡烛,好像在开什么秘密会议。
“你怎么在这里?”法比小声问。
“是我叫她们上来的。”玉墨说。
“十几个日本兵刚才没跟他们的长官出去,守在
后院墓地里呢!”法比说。
玉墨无所谓地看了他一眼,就把目光转向英格曼神甫:“我们姐妹们刚才商议了……”
玉笙说:“你跟谁商议了?!”
玉墨接着说:“我们跟日本人走,把学生们留下
来。”

原著里也不是没有妓女反对,是反对的声音被玉墨压下去了。

玉墨说:“我没有逼你们,我自己能替一个是一个。”红菱懒懒散散地站起来,一面说:“你们以为你们比赵玉墨还金贵啊?比臭塘泥还贱的命,自己还当宝贝!”她走到玉墨身边,一手勾住玉墨的腰,对玉墨说,“我巴结你吧?我跟你走。”
玉笙大声说:“贱的贵的都是命,该谁去谁
去!……”
几个女人嘟哝起来:“我还有爹妈兄弟要养呢!”
“又没点我的名,我干什么要去?”
玉墨恼怒地说:“好,有种你们就在这里藏到
底,占人家地盘,吃人家口粮,看着日本人把那些小丫头拖走去祸害!你们藏着是要留给谁呀?留着有人疼有人爱吗?”她现在像个泼辣的村妇,一句话出口,好几头挨骂,但又不能确定她究竟骂谁。“藏着吧,藏到转世投胎,投个好胎,也做女学生,让命贱的来给你们狗日的垫背!”

其实玉墨这样的决定早已埋下伏笔,在他们刚到教堂里的时候,有女学生承受不了这种遭遇,偷偷哭泣,玉墨听闻后,她的反应是这样的:

一个女孩又抽泣一声。玉墨撩开帘子,咬着牙用耳语说:“你们哭什么?有我们这些替死鬼你们还怕什么呢?”
书娟在黑暗中看着她流水肩、杨柳腰的身影。多年后书娟把玉墨这句话破译为:“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是佛教中的说法,展示了对于普度众生的决心和勇气。原著中书娟对玉墨做法的解释,更加凸显了玉墨她们的大义。

她们做出这样的决定,更多是出于一种类似于母爱的情感、一种以姐姐的身份保护妹妹,是对比自己更为弱小的人一种保护。

加上她们认为是自己闯入教堂,抢占了女学生的空间,没道理鸠占鹊巢。于情于理,她们要做点什么,怎么还奢求让女学生送死以求自身安全。

但是电影的改编不仅大肆用女性身体渲染民族仇恨,改变了原著的故事走向,添加了中国军人保护民众、陈乔治男扮女装、书娟的汉奸父亲最后关头还是选择舍身保护女儿等情节。

(原著里书娟是恨自己父母的,恨父亲得到美国进修的机会,以妹妹年纪小,不会耽误学业为理由先带走了妹妹。接着父母将书娟托付给外公外婆,而远在乡下的外公外婆自认能力有限,加上逃亡带着他们老人不方便,便将书娟交由英格曼神父和教堂照顾,最大限度上保障了安全。书娟恨父母抛下她,任由自己在这个破烂教堂里躲藏,还要跟妓女们住在一起,连食物都要被分走。但书娟不知道的是:她远比很多人幸运,教堂保护了她,而她的父母一直都在懊悔内疚。)

南京的电话电报都切断了,书娟父亲设法找到了一个中国领事馆的官员,得到的回答非常模糊,南京的情况非常糟,但没有一件噩耗能被确证。她父亲又设法把电话打到上海一个朋友家,朋友说租界已经有所传闻,日军在南京大开杀戒,一些黎民百姓被枪杀的照片,也被撤出南京的记者带到了上海,在租界流传,就在书娟紧挨着抽泣的同学怨艾地设想他们享受培根蛋时,他们正打听回国的船票,他们被悔恨和内疚消耗得心力交瘁,抱定一个中国信念:“一家子死也要死在一块。”

电影不仅乱改原著,而且添加了白人假神父和玉墨的激情戏、白人神父救赎女学生等情节,这些情节都是在强调一种世俗男性英雄主义,女性只能被拯救,掩盖掉玉墨等人的“商女亦知亡国恨”的情感,电影将女性之间相怜爱的感情消解掉了。

多年后,书娟回忆起这群女人:

我姨妈跟我说到此,笑了笑:“法比哪里会晓
得,那对我们是一次大解放,我们从这些被卖为奴的低贱女人身上,学到了解放自己。”

所以,原著里更加凸显的是女性间的感情,但是电影只是潦草讲述女学生和妓女的相处,更多的篇幅在于刻画这群妓女风姿、白人男的救赎。


《金陵十三钗》是有历史原型的!哪怕按照原型拍,也比现在的好。

原型便是发生在魏特琳教授执教的金陵女子文理学院。

12月1日,美国大使馆最后一次召集所有尚滞留南京的美国公民,警告他们:“再不撤离,以后我们将无法保证你们的生命安全。”魏特琳再次坚定地表示:“我不能在这个时候抛开中国!”

拒绝离开的魏特琳女士作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一员,决定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里收容了上万名名躲避战乱的妇女儿童。

按照委员会的协议,日寇不应该进入女子学院。但是他们并不在乎这些协议,魏特琳教授在她的日记里记载,每天都有妇女被闯入校园的日寇侮辱。

她得知后,连忙赶过去组织反抗。那些日本禽兽并不将魏特琳放在眼里,有人拿着枪指着她,哪怕她向那些禽兽出示日本大使馆的文件也没有任何用处。

有一天晚上,日本人大闹学校,魏特琳忙着对付日本士兵,没想到他们用的是调虎离山之计,他们早就安排人偷摸着进入学院挑选姑娘,这次他们押走了12名学生。

魏特琳只能看着日本士兵从她的学校押走学生,之后她觉得采取暴力手段,只要发现闯入的日本士兵,就大喊“滚出去,这是美国人的学校”。

每天晚上,魏特琳女士都是和衣而睡,以便能随时起来去应对突发事件。她还组织起巡逻队,日夜守卫校园,保护难民的安全。

就这样,魏特琳凭着自己外国人的身份特权,守护着一万多人的安全。

1940年4月初的一天(汪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后不久),《紫金山晚报》上刊登了一篇名为“真正的罪犯”的文章,将矛头对准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帮助中国难民度过困难的西方人。自称“真相卫士”的作者表示:“让我们看看那个所谓的慈悲女菩萨吧!明妮·魏特林其实是一个人贩子,一个出卖中国人的叛徒。我们必须揭露她,必须把献给日军的那些妇女和姑娘们的帐算在她头上。”事实上,日军几乎把所谓“金女大”当成一个妓院对待。文章中写道,1937年的平安夜,日军的某一高级军事顾问表明:“我们从1万难民中挑选100名妓女。并且,魏特琳要求对方必须“许诺不会抓走良家妇女,并且要让姑娘们自愿。”

文章多处颠倒黑白、捏造事实,污蔑魏特琳女士。看到文章后,丹尼森夫人(金女大实际负责人)十分愤怒,不听明妮·魏特琳的一切解释。

那紧张恐怖的日子里,殚精竭虑工作了数十个日日夜夜。过度的疲劳与长期的精神压力严重伤害了她的身体,加上目睹了南京沦陷后日本士兵的残忍暴行,最后,魏特琳女士倒下了,患上严重的抑郁症。

几天后,经过多方劝说,她辞去了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教职,回到美国养病。1941年5月14日,也就是她离开中国一周年的日子,她选择这一有意义的日子,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明妮·魏特琳女士

原型比原著更能揭发日军的暴行、战争的残酷和平民的无力和痛苦,而且还能展现国际友人不顾安危舍身正义的面貌。原著在参考原型的基础上,用更多的篇幅展现女性之间的救赎。

在原著里妓女们舍身大义、挺身而出的保护,为女学生的逃跑争取了时间。而魏特琳女士得知消息后,连忙趁机转移女学生。

晚餐前,法比·阿多那多带领她们祈祷,然后他匆匆离去了。 夜里十二点,法比从外面回来,身后跟着一个高大的西洋女士,学生们认识她,此刻轻声称呼她“魏特琳女士”。
女士和法比一样,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手势眼神也像中国人。她带来了一个理发师给女孩们剃头。两个小时之后,一群小女生成了一群小男 生。
魏特琳女士是乘一辆救护车来的,凌晨离去时, 救护车里运载了一车穿着条纹病号服的少年病号, 他们”个个面黄肌瘦,眼睛呆滞无光,条纹病号服飘飘荡荡,看起来里面像没有一具实质的身体。

在原型和原著的基础上改编,电影中最让我无法接受的是,它篡改了原著的结局,抹掉魏特琳女士所做的贡献,而将原著里的角色换成一个假神父的白人男?!

请问张导按着原著里的情节拍,有什么问题呢?会占用更多的电影画面吗?

电影强行增加白人男拯救女学生和篡改原著结局,用意如何,可想而知,真的恶心至极。


回到电影本身,我个人是认同杨宁对于电影将女性工具化的看法,在电影里似乎女性的存在价值就是通过身体被玷污从而激发民族仇恨的目的,女性的身体就是一件工具,一件激发男性仇恨和拯救欲望的工具。

这是《金陵十三钗》最大的问题,它将女性的身体当成男人尊严的一部分,通过着重描写中国女人的身体被日本士兵玷污,象征着中国男人的尊严被日本践踏,因此扩散民族情绪、激起男性的愤怒和屈辱感。

原著里关于女性身体被玷污的情节只有豆蔻那部分,大篇幅都在讲述女学生和妓女们是如何相处的,包括她们目睹浦生被杀、看着日本人翻找教堂、看着中国军人被俘被残杀!

但是电影改了,不仅详细描写豆蔻被奸杀的场面,而且还添加了日本士兵进入教堂抢夺女学生、玷污女学生的情节。

电影严重曲解了原著主旨,过度渲染女性被玷污的情绪,再强行道德绑架,这让我强烈不适。

严歌苓写《金陵十三钗》更多是想表达在国破家亡时女性命运相连、女性自救和相互救赎的情感。但她也不掩饰对日本和日本军队的痛恨之情,书里多次揭露日本对中国军民的暴行,毫不留情地痛骂日本对中国犯下的罪行。

比如她在书里侧面描写日本士兵掠夺:

“开门!”一个声音说。这是中文。据说许多日军士兵和低级军官在占领南京六七天后都会说:“开门!滚出来!粮食!汽油!花姑娘!”因为他们在这六七天里把这几个中国词汇重复了上千遍。

再比如作者描写日本士兵残忍杀害浦生,神父不顾安危抢救的情节:

两个日本兵不搭理老神甫,只管把王浦生往院子里拖。英格曼神甫跟上去,想接着说情,但一把刺刀斜插过来,在他的鹅绒长袍胸襟上划了个口子,顿时间,白花花的鹅绒飞出来,飞在煞白的手电筒光亮里。
英格曼神甫愣住了,这一刀刺得深些,就会直插他的心脏。这一刺似乎只为了启发他的一番想象力:刀够锋利吧?进入心脏应该同样轻而易举。对于这样的刀尖,心脏是个无比柔弱、无处逃遁的小活物。而英格曼此刻把这一刀看成是挑逗,对他威风、威严的戏弄,怎么用刀跟他比划如此轻佻的动作?他更加不放弃地跟在两个拖王浦生的士兵后面:“放下他!”
英格曼的猛烈动作使鹅绒狂飞如雪花,在他身边形成一场小小的暴风雪。
“看在上帝的分上,放下他!”
他再次挡住两个日本兵,并把自己的鹅绒袍子脱下,裹在十五岁男孩的身上。躺在地上的王浦生喘得更加垂死。

还有英格曼神父对峙日本士兵,却惨遭出卖:

“噢,你们对中国战俘行刑了?”英格曼神甫
问,“原谅我的无知。原来日军把自己当做《日内瓦战俘法规》的例外。”
少佐长着日本男人常见的方肩短腿,浓眉小眼,若不是杀人杀得眼发直,也不失英俊。他被英格曼噎了几秒钟,对翻译说了一句话。
“少佐先生说,现在你对你借教堂之地庇护中国
军人,没什么话可说了吧?”
“他们怎么可能是军人呢?”英格曼神甫指着站
在一边的戴涛和李全有。
这时,一个日本士兵推着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国男人走过来。翻译说:“这位是日军雇的埋尸队队员。他说有两个没被打死的中国战俘给送到这里来了。”
他转向埋尸队队员,“你能认出他俩吗?”
埋尸队队员热心地说:“能认出来!”他一抬头就指着戴涛,“他是一个!”
法比大声骂道:“你个狗!你狗都不如!”
英格曼立刻知道这人根本不认识或记不清当时被营救的人的模样。

代表平民身份的无辜乔治被杀,日军杀戮成性的情节:

尊贵的神甫居然挨耳捆子,这些倭寇!连给神甫提夜壶都不配!但他不久又放下木柴,因为二十多个荷枪实弹的鬼子可招不得、惹不得。他蹲趴在原处,进退不能,让“赖活着”的信念在他狭窄的心胸中壮大,一面骂自己忘恩负义,不是东西。英格曼神甫把他从十三岁养大,供他吃穿,教他认字,发现他实在不是皈依天主堂的材料,还是不倦地教他读书。神甫固然是无趣的人,但这不是神甫的错,神甫待他也是嫌恶多于慈爱,远不如那匹落井的小马驹。但没有英格曼神甫,他只能从一个小叫花长成一个大叫花,命大的话或许做一个老叫花寿终正寝,没有乏趣刻板的神甫,哪来的教堂厨师陈乔治?难道如花美眷红菱看中的不是人五人六的厨子陈乔治?以及他裤腰带上拴的那把能打开粮柜的钥匙?想到此,他看见英格曼神甫挨了第二个耳掴子,牙一定打掉了,他的牙都为老神甫疼起来。
……
少佐脱下白手套,用食指尖在陈乔治额上轻轻摸一圈。他是想摸出常年戴军帽留下的浅槽。但陈乔治误会他是在挑最好的位置砍他的脑瓜,他本能地往后一缩,头躲了出去。少佐本来没摸出个所以然,已经懊恼不已,陈乔治这一犟,他“唰”的一下抽出了军刀。陈乔治双手抱住脑袋就跑。枪声响了,他应声倒下。
戴少校说:“你们打死的是无辜者!我是中国军
人,你们把我带走吧!”

请问张导,以上哪个情节不足以引起民族仇恨?


原著的最后,有很长一段描写英格曼神父的内疚之情、被救女学生的复杂情绪的文字。

首先是玉墨对多日来的照顾表示感激:

英格曼神甫走上前,给每个女人划十字祈求幸 运。轮到赵玉墨了,她娇羞地一笑,屈了一下膝盖,惟妙惟肖的一个女学生。
英格曼神甫轻声说:“你们来这里,原来是避难 的。”
“多谢神甫,当时收留我们。不然我们这样的女人,现在不知道给祸害成什么样了。”
法比这时凑过来,不眨眼地看着玉墨。玉墨又说:“我们活着,反正就是给人祸害,也祸害别人。”她俏皮地飞了两个神甫一眼。
法比为女人们拉开沉重的门。外面手电筒光亮照着一片刺刀的森林。少佐僵直地立正,脸孔在阴影中,但眼睛和白牙流露的喜出望外却从昏暗中跃出来。法比从来没想到他会拉开这扇门,把人直接送上末路。把一个叫赵玉墨的女子送上末路。

英格曼没有强迫妓女们去替换女学生,但是无形中他促成她们做出这样的选择。对于事情发展成这样,英格曼神父是难受的,无力的,只能乞求赶紧结束一切的痛苦和恐惧。

英格曼神甫站在教堂大门口,许多天不刮的胡须使他的容貌接近古代人,或者说更脱离人而接近神。
我想象英格曼神甫在那一刻脑子空空,只盼着这场戏顺利进行,直到结束,千万不要节外生枝,他经不住任何意外枝节了。
他目送一个个“女学生”登上卡车尾部的梯子, 消失在卡车篷布后面,从她们的身材、动作他基本能辨认出谁是谁,但叫不出她们的名字。他有点后悔没问一声她们的名字——是父母给的真名字,不是青楼上的花名。他只记得一个名字,就是赵玉墨。这大概也不是她父母给她的名字。他永远也不会知道,赵玉墨宁可忘掉亲生父母给她取的名字。

而逃过一劫的女学生沉默了,懊悔、内疚、不舍:

当天晚上的晚餐是烧糊了的土豆汤。陈乔治死去之后,大家就开始吃法比的糊粥、糊汤。不同的是, 这顿晚餐分量极足,每个女学生都吃双份。下午法比在准备晚餐时,并没有料到那十三份汤将多余出来。 女学生们终于实现了她们这些天藏在心底的祈祷:让我饱饱地吃一顿吧,别让那些窑姐分走我的粮食了。 她们没想到,她们的祈祷被回复了,是以如此残酷的方式回复的。她们一勺一勺地吃着土豆汤,书娟偷偷看了一眼对面的苏菲。苏菲脸上一道血痕,是混战时被指甲抠的,那道血痕是苏菲麻木的脸上唯一的生动之处。谁也没有发感慨:啊,那些女人救了我们。也没人说:不晓得她们活得下来不?但书娟知道同学们跟她一样,都在有一搭无一搭的忏悔:我当时只是想吃饱,没想到我的祷告对她们却成了恶毒咒语。
还需要一些时间,需要一大截成长,她们才能彻底看清这天晚上,这群被她们看成下九流的女人。

将原著和电影进行对比,就会发现故事情节已经被改得面目全非,唯一保留的主线只有“妓女替换女学生”的情节。

而且电影里玉墨提出自己替换女学生的想法,是在书娟为首的女学生要自杀的时候。


这种情况下,玉墨为首妓女们做出这样的选择,无疑削弱了自己心中的大义,变成一种向生命的屈服,同时也把女学生摆上道德绑架的案台,更像是一种以死相胁的态度。

还有编剧能不能有点文化,“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是骂妓女的吗?笑啦!

还要借玉墨口中说出来,她们商女要干一件顶天立地的大事!

虽然“商女不知亡国恨”这样说也可以侧面反映出玉墨没文化,但是玉墨这种自我矮化的话,无疑是为了满足某些人脑海中对于风尘女的幻想。

他们代替女学生是想劝女学生不要自杀?是为了洗脱商女的骂名?难道只有通过自己代替女学生受难才是一件顶天立地的事?

这种思想,我看不懂,大受震撼!





站在女性的角度来看,电影《金陵十三钗》完全扭曲了原著的用意。有些人想洗白电影《金陵十三钗》,说电影没有不适的人,那我建议把电影里的男女性别对换一下。

1937年被日军侵占的中国南京,一个为救人而冒充修女的美国女人、一群躲在教堂里的处男男学生、14个逃避战火的鸭子以及殊死抵抗的女军人和女伤兵面对生死,共度难关的感人故事。

其中电影多次展示了鸭子摇弋生姿,抱着琵琶和哑铃唱戏的画面。而且豪不避讳鸭子身体被玷污、菊花被x的场面。日本军人闯入教堂抢夺处男学生、玷污处男学生身体、甚至把刚刚羞辱完的男学生扔下楼梯。这时候,埋伏在外的女军人救下他们,可惜寡不敌众,拉动手榴弹跟日本人同归于尽。

此时,日本军官听到声响,赶来制止了战争,并向假修女道歉,希望两天后学生能给他们唱歌。此时,鸭子们跑出来向男学生道歉,霸占了他们的地窖。男学生为两天后即将到来的遭遇感到痛苦,爬上天台,打算以死保住自己的清白。这时候,鸭子们拦着他们说,“别,哥哥们给你们挡着。”故事的最后,鸭子扮成男学生,由于缺一人,小修女还装扮成男学生凑数。最后全靠假修女开着大卡车去救幸存下来的处男学生。

哦,对了,我这样写只是想表达民族耻辱,激起我对日本的民族仇恨,也没有冒犯谁,毕竟这在战争片里很常见嘛。(歪嘴.jpg)

这样的故事应该不会不适吧,如果这大家都不会不适,那我看电影《金陵十三钗》也没啥不适了。


无论这群妓女是不是妓女,在一个山河破碎、国破家亡的社会,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站出来保护弱者是每一个善良、心怀大义的人都会做的选择。这些“妓女”哪怕换成一群农民、一群孱弱的伤兵、一群母亲、一群强壮的男人,他们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因为他们只是想保护“祖国的希望”。

我们不应该因为她们是妓女的身份就弱化她们心中的爱与大义,淡化生活在封建社会里她们的遭遇和痛苦。

比起所谓的商女,她们更像是匹夫!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才是电影应该表达的东西!

懂吧,“国师大大”~

编辑于 2023-09-26 1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