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相约星期二(书籍)

如何评价《相约星期二》?

关注者
47
被浏览
105,942

21 个回答

朋友们不要只点喜欢,卑微求赞~~(ಡωಡ)

-------------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写到: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这是千年前古人对于生死的思考。“生”与“死”本身就是两个极为厚重却又平淡如常的生活母题,虽然我们不能妄自等同它们的意义,但我们却可以通过思考它们,从而获得生活的某种真谛。


如何看待“生”?又如何看待“死”?何以为“生”。何以为“死”?若你知道自己的生命只剩下了最后两年,你又将如何面对死亡?是自我逃避还是勇敢面对。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生命的历史进程,才能收获更好的生活?面对生活,我们又该怎样和解?


这些关于生命与生活的问题,我们都可以在米奇·阿尔博姆的《相约星期二》中找到答案。通过死亡教育,让我们真正懂得生活,并与之和解。


作者米奇·阿尔博姆是书中主人公莫里·施瓦茨教授的学生。大学毕业后的16年的时间里,米奇再也没有见过自己的这位恩师。从大学毕业后的他,走进这个在他看来并不吸引人的世界后,在层层叠叠的生活折痕中,他的梦想被磨平了棱角,浑浑噩噩。这种情况的改变的转折点在于一个人的死亡:他的舅舅。


舅舅的死给米奇带来了不小的精神冲击,他开始意识到生命的无常与短暂。于是,觉得时间异常宝贵的他开始玩命儿地工作,一件又一件,始终忙碌。但这种生活在再次遇见莫里后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种改变不仅让米奇重新思考了生命的价值,也让我们每个读者从中受益。


1、衰老亦是成长


“没有人永远十八,但永远有人十八。”感知到自己在一步步衰老,并对此恐惧是人之常情。留恋与青春美好,自欺欺人地选择逃避是人之常态,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之后呢?难道我们要一直在躲避中,不敢面对而更加荒芜吗?


当你老了的时候,如果给你一个机会可以让你重返二十岁,你愿意吗。也许你会说,这还需要问吗?谁不想重返年轻呢?但有一个人的答案是否定的。她就是台湾作家简嫃,她说正是因为青春太过美好,所以一次就够了。


《相遇星期二》中的主人公莫里的回答和简嫃是一样的,他认为衰老并不意味着衰败,相反地,它是另一种的“成熟”。


生命是一辆呼啸而过的单向列车,没有返程,也不会为谁减速。时间对待每一个人都公平至极。我们在二十岁的时候不会有四十岁时候的阅历与感悟,如果永远停在二十岁,那我们的生命无疑是单调的,你的思想也只会像二十岁时那样贫瘠而单薄。


很多人都讨厌衰老,因为它意味着我们在一步步走向衰亡。但反过来想,也正是因为衰老,我们才有了成长。意识到死亡的存在,并不一定是件坏事,或许你会因此而活得更好。


《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说:人无疑是有力量来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的,人是可以使自己生活得诗意而又神圣的。所以,无论,我们处于生命的哪一个阶段,都是值得感恩的,因为我们同样拥有成长与改变的力量。


2、与生活和解


作者米奇问自己这位命不久矣的老师,什么是最困难的事情?老人答:与生活讲和。一个平静又震撼人心的回答。因为,却是我们每个人都在生活,却很少有人能与生活讲和。我们戚戚于贫贱,我们汲汲于富贵,我们太多关注于外部世界的功名利禄,在其中挣扎沉浮。


于是,我们活得拧巴又纠结,我们跟生活斗争,却很难与生活和解。


莫里老人知道自己身体中的生命力在一步步消失,可如果你问他最完美的一天是怎样的,那他的回答一定会让你大失所望,因为实在普通。没有功名、没有金钱、没有权力,没有一切惊叹动地的大事,他只想和朋友亲人待在一起散散步、吃吃饭、跳跳舞。他认为这样的一天就是最完美的。


柴静说:生和死、苦难和苍老,都隐含在每一个人的体内,总有一天我们会与之相逢。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一样溶于其中。既然我们终将相溶,那每个人的不同,其实也就只在于你溶和之前的生活。


意识到这一点,意识到死亡,或许能让我们更好地生活,至少懂得与生活和解。


3、向死而生


恩格斯说过:“生就意味着死”。生命本就是一个矗立着死亡的存在,无生也就无所谓死,无死也就无所谓生。所以说,生就意味着死。而我们能做的,也就是“向死而生”。


我们现在生活在都市中的人都很容易焦虑,对此,杨绛老人的回答是“想得太多,读书太少”。这道理我们都懂,可还是过着拖延又焦虑的生活。因为这注定就是一个无法逃脱的恶性循环,因为拖延,所以焦虑;因为焦虑,所以变得更加拖延。我们总是怕“来不及”。


但在莫里老人看来,生活从来就没有什么“来不及”,他的每一天都在改变。这样的改变是“向死而生”的生活态度为他带来的。他说:“一旦你学会了怎样去死,你也就学会了怎样去活。”意识到我们都会死,所以每一天都要为它的到来做好准备。这样对我们的人生会很有帮助,因为我们会给呢更加珍惜自己现在的生活。


季羡林在自己八十岁的时候写下了《八十抒怀》说:未来的路也不会比过去更笔直、更平坦。但是我并不恐惧,我的眼里还闪动着野百合和野蔷薇的影子。

一个耄耋之年的老人,依然对生活抱有无限的热爱与真情。不得不说,这是“向死而生”为他带来的坦然与从容。


20世纪70年代美国朋克音乐的先锋之一帕蒂·史密斯说:“你若要定了人只活一次,便更没有随波逐流的理由。”


我们中国人似乎都很避讳“死亡”这个话题,但不谈死,我们就不会死吗?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是学习死亡教育,却可以教会我们如何更好地活。《相约星期二》与其说是一个学生的课堂纪录,不如说是给我们每个人提供的一堂宝贵的死亡教育课程。教会我们如何正确看待生命、看待死亡、看待生活。


接受你所能接受的,承认你所不能改变的;坦然面对过去,从不逃避;学会原谅自己,也原谅他人,不要固步自封,也不妄自尊大。


生活永远别说太迟了。

编辑于 2020-12-27 20:20

死亡是不真实的存在—当一个人躺在床上时,他就是一个死人

其实读这本书《相约星期二》时对里面的内容感触不大,不过却勾起了我对“死亡”的回忆:

最早近距离接触死亡是在7岁的时候,那时候的我其实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死亡,当时,当我在山间的野地里看到那个躺在地上被“安葬”的死婴时,我对死亡的认识是害怕,自此我连续做了两个月的噩梦,梦到他/她的样貌,梦到他/她身上所穿的衣服,梦到他/在看着我,随后在梦中惊醒,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已经慢慢的忘记了他/她的样貌—后来得知他/她是一个早夭的孩子,一个孤孤单单躺在杂草丛中的孩子,对她/他的恐惧慢慢的消失了。

第二次接触死亡的具体时间忘记了,只记得是隔壁的五爷爷“胃病”犯了,痛的死去活来,需要有人帮忙按住来打针,所以他们来请父亲帮忙,而我就是那个去看热闹的人。

当然我真的是去看热闹,当看到两个人都按不住炕上躺着的人时我想:“看样子很痛!”当看到有人往桌子上放的牙齿后我又想:“太可怕了,痛的牙齿都掉了,以后千万不能生病,要怎样的痛才能够把牙齿痛掉啊?”

这件事在我心里憋了好几天,终于有一天憋不住了我对母亲说:“我五爷爷那一天痛的把牙齿都掉光了!”这时候我才发现自己闹了一个笑话,那时候我对死亡是困惑不解的。

初中时,我有时候会住在校门口的姑婆家,姑婆是一个“擀得”一手好面,高高瘦瘦,脸色有点苍白的人。当时她在我的印象中是一个“喜欢操心”的人,因为她有心脏病,所以那时候“贴心”的我会劝她放宽心,其实那时候我根本不明白她对孩子“操心什么”,只是不知道从哪里学来的要安慰人的想法,所以也就会用自己拙劣的话安慰着她。

等得上了高中,她去世了,对于她我只是有时候会怀念,怀念她给我做的好吃的,慢慢的我就忘了她,那时候我对死亡的认识是它会让一个人消失。

上了大学后,离开了家,离开了家人,2019年夏天暑假回家的时候得知爷爷已经在床上不吃不喝躺了一段时间了,当时没有多在意,因为从有记忆起爷爷的身体就不好,一年中总有那么几天会突然没有办法进食,没有办法下地,所以这一次我也以为和往常一样,但是回到家后的第三天,他就离开了,当我瞥见他的身躯时,才发现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又是如此的坚强,之所以说它脆弱是因为它没有办法战胜死亡,之所以说它坚强是因为一个人可以和死亡斗争好久好久。

从呱呱坠地到垂垂老矣,我们从来料想不到我们会变成什么样,但是当见证了死亡之后,才

发现只剩瘦骨嶙峋的身躯和一抔黄土,似乎也只有这些才能证明我们存在过,因为消散了就是消散了。——时间·死亡

当我们变成一抔黄土之后,我们与土壤一起消融化做了精魂,依附着周围的生灵生长着,这时候的我们已经路过了忘川,忘记了前尘往事,我们只是一缕精魂,一阵风就可以吹散的存在!——时间·新生

当一个人躺在床上的时候,他就是一个死人。

这一次我亲眼“看到”了死亡,看到它是怎样的来,又是怎样的去,这次我对它的理解是“死亡是解脱,既是灭亡,也是新生。”爷爷的躯体是干瘪的,神情是安详的,活着的时候他常说自己是“混日子”,所以不知道在病痛折磨了多年后,死亡真正来临的时候他是否做好了准备,是否已经准备投入大地的怀抱?

我不知道,但是他的神情告诉我他已经做好了死亡的准备。

现在我常会惊奇的发现爷爷已经不在了,会怀疑是否真的有这样一个人存在,还是他只是我的一个模糊的梦。现在我对死亡的理解是:“死亡是不真实的存在。”

所以要说如何评价这本书?那就是这本书“平淡中有真实,道出了很多生活中的故事和道理。”

发布于 2021-05-03 12:23

一本平淡无华却非常有营养的书。唯一读了三遍的书。

如果你正在大步流星的走在功成名就的路上,读之,帮你保持自我;如果你正萎靡不正处于自我挣扎的困境中,读之,帮你振奋心绪。

初读这本书会觉得这是鸡汤文哦,莫里教授好天真,好“圣母”,直到最近读的一本哲学书《沉思录》,又让我想起了这本书。

两本书都是关于生死,关于爱恨,关于个人价值,关于自我成长。《沉思录》作者是古罗马万人之上的贤明帝王,《相约》的主人公是芸芸众生中平凡的大学教授,俩人对生活的感悟不尽相同。

他们不是圣母,更非绿茶,他们见过太多人性的丑恶,社会的倾轧,看过世上最黑最暗最肮脏的一切。但他们选择以这些为起点,而不是终点,背向黑暗,拥抱黎明。

这本书有一种力,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审视社会,审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

--------------------以下为书摘--------------------------

关于生活

·一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功远不是人生上的成功,一个领导者可以在诸多方面训斥下属却必须除开人生

·什么是人生最困难的事情?学生问。一与生活讲和。

·米奇,如果你想对社会的上层炫耀自己,那就打消这个念头,他们照样看不起你。如果你想对社会底层炫耀自己,'也请打消这个念头,他们只会忌妒你。身份和地位往往使你无所适从,唯有一颗坦诚的心方能使你悠悠然地面对整个社会。

·超脱并不是说不投入到生活中去。相反,你应该完完全全地投入进去。然后你才走得出来。我迷惘了。“接受所有的感情——对女人的爱恋,对亲人的悲伤,或像我所经历的:由致命的疾病而引起的恐惧和痛苦。如果你逃避这些感情一不让自己去感受、经历——你就永远超脱不了,因为你始终心存恐惧。你害怕痛苦,害怕悲伤,害怕爱必须承受的感情伤害。

·不能让自己在后悔中不可自拔。人生,应该沉得进去,拔得出来。

·因为我们的文化告诉我们说,如果你不能自己擦洗屁股,你就应该感到羞耻。但我又想,忘掉文化对我们的灌输。我的大半生都没有去理睬这种文化。我没有必要感到羞耻。

关于人生追求

·我仍热衷于工作上的成就,因为只有成就感能使我相信我在主宰自己

·我在抱怨我这一代人的困惑:我分不清什么是我自己想做的,什么是别人期望你做的。

·在莫里看来,只要明白了什么是真实的需求就会走向关爱和奉献。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施爱于人,并去接受爱。爱是唯一的理性行为。相爱,或者死亡。没有了爱,我们便成了折断翅膀的小鸟。

要使生活有意义,你就得献身于爱,献身于你的群体,去创造一种能给你目标和意义的价值观。

"去接受爱。我们一直认为我们不应该去接受它,如果我们接受了它,我们就不够坚强了。但有一位名叫莱文的智者却不这么看。他说“爱是唯一的理性行为”

·“问题的部分症结,米奇,在于他们活得太匆忙了,”莫里说。“他们没有找到生活的意义所在,所以忙着在寻找。

关于死亡

·如果早知道面对死亡可以这样平静,我们就能应付人生最困难的事情了。

·境界,让死亡也充满韵味。死亡,让人生归于纯净。

·死亡不应该是一件令人难堪的事;他不愿为它涂脂抹粉。

·我不像以前那样活着,但我又没有死……

·虽然我悲叹莫里来日无多的生命,但我又忌妒它的充实。我们为何要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无谓两头事上?

·“死亡终结了生命,但没有终结感情的联系。”

· 一旦你学会了怎样去死,你也就学会了怎样去活。

·“只有当你觉得它可怕时,它才可怕,”莫里说

其他

是的,他只是一位普通的教师,讲了一辈子课,最后一课有关人生。

毕业典礼由葬礼替代了。

有一阵子,我们俩就这么吃着东西。一个是患病的老者,一个是健康的年轻人,两人一起承受着房间里的寂静。我觉得这是一种令人难堪的寂静,然而感到难堪的似乎只有我。


O.J.辛普森的案子在美国闹得沸沸扬扬,人们为了收看这一报道而情愿放弃整个午饭的时间,还要再预录下来不及看完的部分到晚上补看。他们并不认识辛普森,他们也不认识和这件案子有关的其他人。然而他们却甘愿为此浪费掉时间,整日、整个星期地沉溺在他人的闹剧里。


我想到有许多人早上醒来后会花上很多的时间自怨自艾。要是稍加限制的话会有好处的。就几分钟的伤心,然后开始一天的生活。如果莫里这种身患绝症的人能够做到的话,那么……

如果你想让别人信任你,你首先应该感到你也能信任他,一即使你是在黑暗中,即使你是在向后倒去。

--------------------------------写在最后----------------------

让我们思考一些我们的文化不鼓励的那类问题吧。

发布于 2016-12-11 19:19

这是2021年的第29周,也是我今年的第23本书。今天画笔记不多,更多的是文字内容,本周要分享的书,名字有点出戏,叫《相约星期二》,是不是很像婚恋网站的名字?不过内容很不错,我依然分成三个部分来分享:

1⃣️一个老师和一个学生的故事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脑子中一直有一个声音,可能在某些时候,一本书诞生的故事,跟书一样有意义,甚至这个故事会超越书本身。当然在这个营销横行的时代这种情况已经越来越难得,但是就是因为这种难得,书的故事反而让人倍加珍惜。

《相约星期二》就是一本这样的书,让我买下这本书的原因,就是因为故事:

一个得知自己得了绝症的老教授,跟自己学生(米奇)相约每个星期二上一堂课,课程的内容讨论生活的意义,整个课程不需要课本,也不打分数,没有成绩,整个课程持续了十四周,内容涉及爱情,工作,死亡,年龄,原谅,最后一节课很短,只有几句话。

毕业典礼也由葬礼代替了。

我第一次看到的时候,心中感叹:好有趣的灵魂,多么震撼的举动,可惜,主人公不在了,不过感到庆幸的是,虽然不能参与过程,但是我们也换了一种方式目睹了一切。

说来也奇怪,最近读的书,都跟人生意义有关系,冥冥中似乎就是这样让我懂得了生命的意义,如果说上周读的《活出人生的意义》教会了我如何面对苦难,那么《相约星期二》教会了我如何面对死亡。

当我开始读书里面的内容,看到莫里教授和米奇决定每个星期二都开始上课的时候,那一瞬间,我在想什么呢?我想起来电影《超体》,女主人公因为偶然的因素大脑得到了100%的开发(普通人只有10%),在得知自己即将死去时,她问脑科教授自己能做些什么,当时教授给她的回复是这样的

当你回想生命最初的时候,生物演变最初的那一刻,分裂成两个细胞,生命唯一的意义在于传递已有的知识, 除此再无更高的意义。

是的,生命唯一有意义的在于,传递已有的知识。

所以莫里,完成了生命最后的意义——传递。传递给了我们如何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传递生命的态度,传递自己对于生命的一切理解。

所以我说《相约星期二》教会了我如何面对死亡,当然不仅仅是死亡,还有更多的面对死亡的态度,莫里说自己在体验死亡,多么amazing的想法,多么让人震惊的决定,这得多坦然,才可以轻松的说出“体验死亡”四个字。


我玩过体验死亡的游戏,但是我知道那是个游戏,我抱着玩游戏的心态穿上寿衣,躺到床上,被蒙上白布,但当周遭放起哀乐的时候,我开始回想我的前半生的时候,眼泪突然流下来,想到再也见不到老公,见不到父母,原来死亡如此悲伤,所以莫里,你是如何笑着说出来“自己是体验死亡的?这是我看书最为震惊的部分,一个人如此坦然的面对死亡,还笑着说要享受有人来帮自己擦屁股,害,反正我是做不到。

当然,除了这个故事本身,教授的授课内容,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去细细研究的部分。有一点想要说明的是,可能一开始的时候受故事的影响,对这本书有极高的期待,会想着说书后面会有很多哲理性的话出来,虽然也有,但是并不像我想象的一样多,所以有些许的落差,不过即使是有落差,也依然是非常值得读的一本书。


2⃣️向死而生

莫里在书里一直说一句话:一旦你学会了怎样去死,你也就学会了怎样去活。看到这句话的瞬间,我脑海中出现了四个字——向死而生

经常会有一些心理测试题会出现这样的问句:如果这是你生命的最后一天,你会做什么。同样的问题,乔布斯也说过,不过他的话对我来说更加有效,他说:

“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我会做些什么呢?还会像你原本打算的这么过吗?说实话,之前这样的话,我读过很多遍,但是我从来都是当一句鸡汤来读的,毕竟死这件事,对于二十几岁、三十几岁的人来说更像是概念。所以每次遇到这个问题,我心底总会有个声音:呵呵,又来了。

但是这一次,似乎不太一样。之前我看过乔布斯的这个演讲,甚至看过很多遍,但是似乎对这个信息完全忽视了,乔布斯的这段话同样适用于今天的这个话题,乔布斯说:

“假如你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中最后一天来过,,那么有一天,你是对的”。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那时开始,过了33年,我在每天早晨都会对着镜子问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我会做些什么呢?还会这么过吗?如果连续几天我的答案都是“否”的时候, 我就知道自己需要改变一些事情了”。

我想这也是向死而生,这也是莫里说的“一旦你学会了怎样去死,你也就学会了怎样去活”。

关于这个部分,书里还有一个非常强启发我的地方,是一个小故事

读完最后的这个小故事的时候,我正在出租车上,我把书放在腿上,抬头看向远方,刚好看到了远处层层叠叠的云,就像故事里的浪花一样,那些云朵离我很远,很远,但是感觉上,它包裹着我,包裹着这个世界,那一瞬间,我觉得,我是自然的一部分。

莫里说,死是很自然的,我们之所以面对死亡时大惊小怪,是因为我们没有把自己视作自然的一部分,我们觉得人就得高于自然。

是的,死亡是生命最好的发明,他是生命更迭的媒介,推动世界的新陈代谢,现在的我们或许年轻,所以我们代表着“新”,但是不久以后,我们也会变成“陈”,然后被“代谢”掉,这是一件极其自然的事情,就像小浪花回归大海一样。



所以知道了这一点之后,似乎没有那么多好犹豫的了,向死而生,应该就是莫里了,写到这里的时候,我觉得莫里,或者更像是“像生而死”。


3⃣️建立属于自己的文化

建立属于自己的文化,我很喜欢这个说法。莫里说:我们的文化并不让人觉得心安理得,我们在教授一些错误的东西,你需要十分坚强才能说,如果这种文化没有用,就别去接受它,建立你自己的文化,但是大多数人都做不到。

嗯,的确做不到。就好比当下的各种营销手段,作为一个自由讲师,有时候不得不去做IP,可是越学习这些,越会让我觉得活在一个虚假的世界里。

比如“人设”这个词,让我不知道我看到的东西是否真实,很多老师会告诉你说你要去打造属于自己的人设,你的用户需要什么,你就要打造一个什么东西出来,这让我觉得怀疑人生,就像是男女朋友,其中的一个人爱着另外一个人,为了让对方爱自己,把自己变成对方希望的样子,结果,自己呢?

再比如一开始提到的“故事”,《人类简史》里说故事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地方,所以人得有故事,所以我们真的见到了很多故事,且还要去好好学怎么讲故事,怎么抓住人的情感,甚至怎么“造”故事,所以我们会见到很多综艺节目里会有很多“卖惨”的故事,可是过不了几天,就会出现“xx故事翻车可这都是我们看的故事和xx人来着~我们都活在了大众的文化里,但这大众中唯独没有真实的自己,更加可笑的是,我没有勇气跟他说不。


所以,当莫里说,你要建立自己的文化时,给我上了深深的一课,我问自己,有勇气吗?我可以吗?能做到吗?怎么做呢?我想了半天,我觉得应该是——做真实的自己。可以有人设,可以有故事,但是那个要是真实的自己。

我想,这是莫里的传递。如果我成功了,可能很多年以后,等我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那一天,我是否也可以在病榻前告诉来看我的人说:我很感谢莫里,从那一天开始,我开始建立自己的文化。

以上,是我在读完这本书时候印象最为深刻的几个点,从书的故事带给我的震撼,向死而生到建立属于自己的文化,当然,这本书可以谈的还有更多,我也会继续努力,再完成我的第二份书评。

在读这本书过程中,我发现我对读书似乎又上了一个台阶,为什么呢?因为我发现读一本书,其实是很快的,慢的是什么呢?从书里找出来自己的东西才是最慢的,可能真的需要在某些程度上,要读出来作者没有写出来的话,之前我不太理解这个,现在我懂了。如果说要在《相约星期二》里找到自己的东西,我的是什么呢?


嗯,要向这个世界,传递属于自己的文化。

发布于 2021-07-21 11:39
「读书分享」《相约星期二》|渐冻症 | 人生意义 | 临终箴言
212 播放 · 1 赞同
一位患有ALS的老人,在生命最后的时光里,和他的学生再次“相遇”,于是他们相约每个星期二,讨论死亡、婚姻、家庭、欲望、金钱等等话题,十四次的相约,两人共同完成了一篇“期终论文”。因为这位老教授的积极乐观和乐于沟通,这本书记录了很多温暖的瞬间和肺腑之言,墓志铭上的那句“一个终身的教师”再适合不过。 余秋雨的序写的很棒,书中很多重点信息都有体(剧)现(透)。美中不足的是没有目录且文章排序穿插了很多以往的事情。我个人觉得,如果把十四次见面放在前边,其余的情节放在书的最后做番外也许更好。
发布于 2022-07-24 11:22· 117 次播放

思考了一些事情。

1,我们终将学会如何不在他人期待的目光里寻找自己,而是自己从内心认可自己,找到自己的价值。

社会叫我们追求成功,追求精致,追求更大的房子,更豪华的车,更费钱的酒店,更贵的旅行,我们有没有自己问下自己,自己要这些是为了什么。这些是手段,但多少人把他活成了人生的目的。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而把自己当成在笼子里不停转的藏书一样,从不停下匆忙的脚步。

如果我不追求这些,我想要做的真正是什么呢?如果明天我就要死去,今天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有幸在去年经历过这样的时间,更知道当这样的时刻到来时,我唯一记挂的只有我的家人,我的孩子。我唯一想做的就是给他们满满的爱,让他们能更好的走下去,即使在没有我的日子里。

2,像本书的老师一样,做一个老了一样可爱的人

我见过很多很无趣的老人,抱着陈旧的观念,不再学习新东西,得过且过的过日子。这样的老人是不懂人生的,年龄没有成为他们的优势,年老没有让他们结出人生智慧的果实。

我一直告诉自己,终身学习才能让自己保持年轻的心。人活一辈子,需要保持一颗好奇的心。

3,和自己和解,和生活和解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突破边界和寻找边界的过程。前一个边界是人生的可能性,年少时我们斗志昂扬,不断突破自己的认知圈的边界。后一个边界是能力的界限,我们终究会与身边的人对比,会有嫉妒,会有挫败感,不用一蹶不振。这就是人生的边界。和自己和解也是因为很好的认识到了人的边界了吧。

4,向死而生,直面死亡

火化我的时候,不要把我烧的太透。

死亡是每个人都会面对的,如果在之前的人生好好过好每一天,应该就不会害怕死亡的来临了吧。

发布于 2021-04-20 11:45

生死之辩,自古有之。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两千多年前柏拉图的终级之问至今依然敲打在每个人的心头。所有人都在思索,可几乎没有人做出回答。有的人深感自身资历尚浅,不敢贸然回答;而有的人虽然已经明了此中真谛,可憾已是风烛残年,时日无多。这似乎是一个无解的问题:能回答的人不敢回答,而敢回答的人已不能回答。而莫里老人,他令人惊喜地出现在了交界处,用他生命里的最后时间,回答了这些问题。

每个星期二,莫里老人曾经的学生米奇会专程赶来,听老人上一节人生之课。他们无话不谈,并无忌讳:谈爱,谈生死,谈和解。

“相爱,或者死亡。”莫里在讲课时反反复复引用到奥登的这句诗。

“米奇,你问及了关心别人的问题。我可以把患病以后最大的体会告诉你吗?”
是什么?
“人生最重要的时学会如何施爱于人,并去接受爱。”
他压低了嗓音说,“去接受爱。我们一直以为我们不应该去接受它,如果我们接受了它,我们就不够坚强了。但有一位名叫莱文的智者却不这么看。他说“爱是唯一的理性行为”。
他一字一句地又重复了一遍,“‘爱是唯一的理性行为’。”

不仅仅是给予爱,接受爱也同等重要。在读到这一段的时候我停顿了很久。我想到很多文艺作品里的经典桥段:主人公身患重病,可他不愿意让家人为他担心,于是瞒住了所有人,决定一个人偷偷治病。最后家人不可避免地发现了他的病情,可惜他早已病入膏肓,回天无力。很多作品里对这种情节的处理都是歌颂主人公的无私之爱,极力刻画他在治疗过程中一个人扛下所有痛苦的感人形象,我也一度认为似乎不让家人担心才是对他们最深切的爱。可是现在看来,我觉得这并不正确。

因为接受爱也同等重要。

主人公自以为付出的是无私的爱,其实恰恰相反,他付出的是最自私的爱。他一厢情愿地认为家人为他担心是在加重家人的负担,可他不曾想过,于深爱着他的家人而言,弃他于孤立无援之地不顾,才是最沉重的负担,而且几乎永生难以卸下。出于爱、给予爱的行为,是天性,是自然。他单方面地剥夺了家人施爱的权利,根本原因是他并不具备合格的接受爱的能力。他把接受别人的爱作为负担加在自己的心上,并试图通过减少接受的爱来减轻自己心上的负担。文艺作品里的结局大抵是,主人公与家人最后抱头痛哭,家人哭的是遗憾自己没有为他分担,没有在他最需要的时候给予他需要的爱;而主人公的哭,是有感于家人大恸,更觉心上负担之重,心中除了恐惧又添愧疚。其实何必如此!爱可以分享快乐,也可以分担痛苦。如果他一开始就告知家人,那么在短暂的悲痛之后,一家人可以共克时艰,每个人都在施予爱,也都在接受爱。爱本就是双向互动的过程,如果只是施予却拒绝接受,这是在为难自己;如果只是接受却拒绝施与,这是在为难别人。

到了莫里老人的这个人生阶段,很自然地,会有对于生死的思考。子曰:“未知生,焉知死?”而莫里老人跨越几千年做出了反驳:“一旦你学会了怎样去死,你也就学会了怎样去活。”

此所谓向死而生。

莫里本人就对这句话做了非常精彩的阐述:

“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要死,”莫里重复道,“可没人愿意相信。如果我们相信这一事实的话,我们就会作出不同的反应。”
我们就会用戏谑的态度去对待死亡,我说。
“是的,但还有一个更好的办法。意识到自己会死,并时刻做好准备。这样做会更有帮助。你活着的时候就会更珍惜生活。”
怎么能够去准备死呢?
“像佛教徒那样。每天,放一只小鸟在你的肩膀上问,‘是今天吗?我准备好了吗?能生而无悔,死而无憾了?’”

什么叫学会了怎样去死?学会了怎样去死,其实也就是明白了生命的意义,对死亡已经保有一种坦然的态度。每天问自己,“我准备好了吗”,如果答案是一个肯定的“是”,敢放下在这尘世里的一切,敢就此离去,如此,可说明白了死,自然,也是明白了活。要说出这一个“是”,首先得明白自己人生的意义何在,其次已经完全实现了它,最后还有舍得离开这世间所爱的人、所爱的事的勇气。有多少人甚至不曾做到第一点就匆匆忙忙、糊里糊涂地离开了世界!若具备此三者,人生又有何憾?莫里老人将他深邃的思想凝练在这短短一句话中,带给人深深的震撼和无尽的回味,我深感敬佩。

在莫里的课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关键词大概是“接受”。他说接受自己,他还说接受别人。

学会接受自己的不足。适当自怜,但绝不过度。莫里说他不会让自己有更多的自哀自怜,每天早上一小会儿,掉几滴眼泪,就完了。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不同于普通人所建议的完全放下,不去想它,莫里的做法是积极面对,不逃避,但不沉溺其中。这种对待缺憾的态度比说服自己完全不可有一丝消极态度的做法更为积极,也更加实际。强行扼杀自己的消极想法,表面上看来生活一片阳光,未来充满美好,但事实上,那些压下去的悲伤、担忧、不甘都会悄悄累积在心头,等待着最后一根稻草。导火索也许只是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引爆的是长期压抑的大大小小的心事。说到底,这还是一个自我调节机制的欠缺。人承受压力的能力是有限的,为什么不学着偶尔接受一下自己的不完美?能改正的,就改正,不能改正的——如莫里老人的病情——那就接受吧,偶尔顾影自怜,“丧”一下,没什么不好。这是一种发泄,是一种自我保护。想象一个画面,如果莫里老人并不是如此轻松幽默地接受自己的病情,而是惶惶不可终日,悲叹自己人生的短暂,遗憾自己未竟的事业,茶饭不思,心神不宁,不仅我们听不到莫里老人珍贵的人生之课,莫里老人自己,在最后的日子里,想必也是非常痛苦的吧。而我们在书中见到的莫里老人,是能说出“千万别把我烧过了头”如此风趣之语的长者,其心态之健康,可见一斑。

比学会接受自己的不足更加深刻的,是学会接受自己的衰老,乃至死亡。莫里说,如果你一直不愿意变老,那你就永远不会幸福,因为你终究是要变老的。衰老并不意味着弱小、无助,恰恰相反,衰老是走向生命终结的仪式,它意味着总结、思考,其中往往迸发出耀眼的思维火花。深恐迟暮的最深处恐怕并非恐惧衰老,或许是留恋年富力强,又或许是懊悔已经度过的、荒废的青春年光。而一个充实度过岁月的老者,他注视前方的眼神,就像一湾泉最深处的泉眼,在老之将至的时候,一定是平静的、坦然的。

“当我应该是个孩子时,我乐于做个孩子;当我应该是个聪明的老头时,我也乐于做个聪明的老头。我乐于接受自己赋予我的一切权力。我属于任何一个年龄,直到现在的我。”

太多人在恐惧,太多人在粉饰。青年人或挥霍青春,或扮演老成;老年人或讳言年龄,或倚老卖老。其实何必?就如莫里老人所言,每个年龄有每个年龄的美,有每个年龄应有的样子。甚至,我一直认为,老年,是如诗的年月。

青年、中年,大多活得太接地气,为实际俗务奔忙,为安身立命付出大量精力,不惜将精神世界的空地转移到物质世界;步入老年,卸下沉重的负担,人间喜怒了然于心,开始用久违的单纯目光打量世界,不再急急忙忙,不再风风火火。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此三重境界,如一轮回,在老年岁月达到了圆满。更何必讳言老?只有恶的、丑的方需讳言,何必对年逾古稀的老人迭声道“不老不老”?你以为如此是在照顾老人情绪,殊不知老人正享受着人生好不容易重得的宁静,闻听此言,好不委屈。

莫里老人对待死亡的态度就更加超脱。小海浪撞上海岸,不复存在,难道这就是死亡?非也,海浪虽已消失,但它已是大海的一部分。莫里老人选择在生命的最后时光开设这样一门课程,也正说明了他是如何对待死亡:他终将离去,但他的书、他的思想长存,能跨越时间、跨越空间,启迪后人。他是他所有读者的一部分,他永存世间。

在书的最后,米奇明白了过去自己汲汲于功名的可悲,与自己和解了;他还去西班牙见到了他的弟弟,最终也与他的弟弟和解了。米奇从这门课毕业了,那么我呢?且待时间流逝,答案自然会在风中飘荡。

发布于 2019-10-06 12:29

不知道是因为对书的理解不够透彻,还是自己的年龄太小,又或者是自己的思想层面没有达到那个高度,看完这本书还没有刻骨铭心的感受。有时会觉得生活很苦,为什么别人可以生活的那么精彩,而我的生活却糜烂不堪,觉得生活就是想要伸手摘星,却沾上一手污泥。丧的时候挫折如惊涛骇浪一般席卷而来,我连反击的机会都没有,可是现实生活中不是这样的,我有逃跑的机会,同样也有反击的能力。我想这就是我这个年龄段的大部分人把死亡置身事外的原因,也是害怕死亡的原因。

文中不提倡把身外之物看的那么重要,要把需要的和想要的区分开。我赞同,但是我更希望的是把我想要的东西变成我日常需要的。对我来说,最惬意的生活莫过于时而在海滩上仰观宇宙,时而在丛林中俯察品类。也许等我到莫里的那个年龄我才会把死亡说的那么云淡风轻。现在的我初出茅庐,未经世间惨淡世故,方不知自己未来的旅途是层峦叠嶂的山岭,还是一马平川的康庄大道。待我尝遍人间冗杂情绪,再来读一遍这本书。

发布于 2019-03-19 20:29


最近看完了一本书,相约星期二,之前有人推荐,不是很厚,很快就可以看完,但可能要达到书中的境界,还需要不短的时间。

书的内容主要向我们叙述了一个星期二人的单独的课程,一个老师,几近用自己的生命为学生上的在星期二的课程,会让他明白很多,也会让他成长很多,就像是思想的碰撞,在这个情形下,带着一点点的安静。

老师因为病情不久于人世,之前是教师,突然想到自己的特殊,介于死亡和生存之间的人物,为生的人搭建一座桥梁。

他的最后,越来越虚弱,却也不断告知学生死亡并没有什么可怕的,重点是相爱,重点是你生前所拥有的足够多的爱意,让你能够面对一切的挑战。

在书中,我们就仿佛亲身经历了他的衰弱,但他的精神始终亢奋。

不因为自己的处境而窘迫,只是觉得重回到了婴儿时代,能够被照顾。

即便虚弱,他仍然会感激每一个看望的人,每一个拥抱的人,渴望每一次的身体接触,同时,也盼望着人生中的幸福。


文中的我呢?选择用录音机记录一切,选择每周二,千里迢迢的赶来,是为了老师,也是为了自己的人生。

选择去直面死亡,选择去客观审视自己的生活。

认为逝去没有什么可怕,认为没有相爱才是真正的可怕。

人在世上,总是因为未知的事物而恐惧,事实上,我们只是更接近本真的自己。


我们要去爱自己,爱自己的家人,选择自己的人生意义,选择如何去给予。人生的选择众多,至少,还有很长的时间让我们去考虑。

我们要过得,永远只是自己的人生而已,不是别人的企盼。

就像是那每周二的交谈,每一次的前来,别人只是看做无谓,只是看成一种宣传。

可我们可以将自己的人生融入,可以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每一个星期二人都懂得,探索中的我们,又何尝不是一个星期二人。


书中最多提到的是爱,提到的是满足。没有那么多的思绪,让我们的人生就此不同。

每一个人影响的有限,每一个人经历的有限,如果说有这样的一个机会,去教会别人一些微小的事情。

死亡,不过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

没有什么可怕的,必经之路,每个人都要去面对,只不过时间长短而已。

所做的不过是寻找,不过是了解,在众多的遗憾中,寻找到一种不悔,寻找到一种满足,明明就是此生最大的意义了。

没有多少人能够实现,希望我们可以拥有。

不为了什么,只是为了人生一遭,只是为了内心中的爱与理想。

编辑于 2021-09-27 15:33

不请自来,《相约星期二》刚刚找出来读了第三遍

先放结论: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但是读的人要有了一定的阅历才能看出他的好,否则,就很容易把它划分到鸡汤畅销书的范围。

阅读时机最好不早于30岁,否则难以理解大部分精华内容。比较推荐的阅读时机:即将或者已经成立家庭,也考虑过要不要生娃;或者将要或正在中年危机;或者开始思考死亡这个沉重的话题

如果早于这个时间读了,那么读完先留着,过个两三年,翻出来复习一下,看看你是不是比上一次理解了更多。

说说我第三次重读的最大感受吧——

第一个,如何处理负面情绪。一个将死之人,害怕和恐惧是难以避免的,书中的莫里教授如何处理这些负面情绪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他说,『他最初的感情便是恐惧、害怕和担心』,首先是认识这个情绪,『认识了这些感情的内容和特征』,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好了, 这就是恐惧感,离开它,离开它一会儿』。归纳起来,第一步,认识这个负面情绪是什么;第二步,看到这个负面情绪引起了什么身体特征;第三步(关键),逐渐从情绪中抽离,『离开它』。

第二个,对衰老和死亡的思考。『知道了怎样死,也就知道了怎样活』。

第三个,共情。在自己面临着即将到来的死亡的时候,莫里教授仍然坚持看报和关心时事,这让作业也就是他的学生非常的不解。对此,他回答说,『正因为我在遭受痛苦,我就更容易想到那些比我还要痛苦的人』。

字字珠玑的好书,尤其是在你对找寻人生的意义有了一些思考之后。

推荐

发布于 2020-02-27 16:53

在一个平常的晚上,我读完了余下的《相约星期二》。

读毕,我已泪眼婆姿,但我却羞于掉下眼泪,是的,我们的文化灌输给我们眼泪代表脆弱的观念,我不想让别人看见我发生了什么,但我很想为莫里大哭一场。尽管他远在几千里以外的另一面地球,尽管他已经去世了很多年,在这个时刻,在中国,在这一方书桌前,我为莫里感到难过,并且想念他。

人类的感情是相通的,文字的力量振聋发聩,几十年后重温这个78岁老人最后的箴言,仍然会震碎我的心灵,已经不在世的莫里仍然践行着他认为有意义的事情,哪怕他再也见不到。

发布于 2023-05-14 00:10
英语原版书推荐 | 《相约星期二》
7095 播放 · 3 赞同

如果你处于一个糟糕的人生状态,为年龄感到焦虑,工作不顺,婚姻一地鸡毛……这本温情而励志的人生课之书你真的可以翻开看一下。

发布于 2021-05-22 14:49· 4356 次播放

《相约星期二》是一本很特别的书,作者阿尔博姆在这本书中记录下了他在大学时期的社会学教授,莫里,在得知自己身患绝症后,决定给阿尔博姆开设自己最后的一门课。

这门课只有一位学生,内容是探讨人生的意义,每周二上课,毕业典礼就是教授的葬礼,毕业论文就是眼前的这一本书。

莫里教授想要证明:来日无多与毫无意义不是同义词。

通常,死亡给一个人带来的,还有体面的渐渐丧失,但莫里教授却表现的十分坦然,他的哲学是:死亡不应该是一件令人难堪的事,不必为它涂脂抹粉。

于是,我们从莫里教授身上看到了,通常被忽视或避谈的,面对死亡前的一种状态:就像是回到了婴儿时期,一个人找出了自己最真实的快乐,却也要学着接受自己的体面正渐渐地丧失......

我印象最深的,是莫里教授一字一句强调着的:“爱是唯一的理性行为。”

正如书里所说,我们的文化并不让我们感到心安理得,它鼓励永不满足,并试图将每个人裹挟到一条快速运转的轨道上,将这条轨道上的所有人都扭曲成“标准且又理想”的样子。你需要十分坚强才能说:我不爱这些别人赋予我的,我只爱我所爱的。

尽管这很难,但我希望我有这份坚强。

发布于 2020-02-06 01:25

不置妄评。


还没有学会怎么去死

发布于 2018-03-17 20:41

关于这本书我想发一些米奇老师说的话

“一旦你学会了怎样去死,你也就学会了怎样去活。”

“我们大多数人都生活在梦里。我们并没有真正地在体验世界,我们处于一种浑浑噩噩的状态,做着自以为该做的事。”

“大自然对我的吸引力就像我第一次看见它时那样强烈。”

“给予他人你应该给予的东西。你的时间,你的关心,你的闲谈。”

“身份和地位往往使你感到无所适从。唯有一颗坦诚的心方能使你悠然地面对整个社会。”

“生活中应该有许多的拥抱、亲吻、交往、欢笑和道别。”

“你们要有相同的价值观(你们对婚姻的重要性的想念),尊重对方,学会妥协,开诚布公地交谈。”

“相爱或是死亡”

“记恨和固执都是毫无意义的。”

“我们需要原谅别人,也需要原谅自己。”

“最困难的事情—与生活讲和。”

碑文:一个终身的教师。

发布于 2020-08-22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