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 时光胶囊
毁灭之后的残存之物|昆德拉《玩笑》杂谈

毁灭之后的残存之物|昆德拉《玩笑》杂谈

一.关于米兰·昆德拉

也许和大多数人都不同,我是读了《玩笑》才想认真地去了解米兰·昆德拉这个作家。尽管在几年前读高中时,在好友的推荐之下我就拿起了那本久负盛名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当时也算读的饶有趣味的(尽管什么都不懂),读了一大半后因为各种原因鸽了。读了大学之后,在大一的一个无聊的周末看完了《告别圆舞曲》,读的很愉快所以很快就读完了,昆德拉用n个视角描写了这样一个时间跨度不过几天的故事,然而却丝毫不感到枯燥,不同的人之间所相差惊人的内心戏简直妙趣横生,但并没产生让我想立刻读完昆德拉的所有书的欲望,我也没有去刻意查找有关昆德拉的资料。在那之后,我慢慢地读完了‘遗忘三部曲《慢》《身份》《无知》’以及《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几本书都很不错,尤其是《生命之轻》读完之后真有种回味悠长的感觉,也是我十分想写点什么可惜苦于水平不够难以下笔的作品。这些作品中有一个特点,就是都是用第三人称写的,昆德拉就像在表演木偶戏一样,偶尔俏皮地吐槽两句,我本人是更偏好第一人称描写可以让我代入沉浸其中的作品,而读这些作品时,我只能远远地观望这个故事发展,因为我离他们很远,并且我什么都知道,所以我几乎不会因为戏中人的痛苦而痛苦,只是冷漠地注视这一切,总而言之,昆德拉的小说中情感的力量被弱化了很多(当然昆德拉想写的大概也并非情感),反而从宏观上思考的哲学意味浓厚,并且昆德拉的常常通过戏剧化的荒唐情节来表现一些抽象的东西(《告别圆舞曲》中的大鼻子医生把‘种子’播向全镇真是恶趣味...),所以昆德拉的故事总是有种轻盈和漂浮的(戏剧性大于真实感,即便在论述十分严肃的话题也是这样)感觉,等等的一些我不太喜欢的感觉使我并不是特别地喜欢昆德拉的作品(尽管他写的确实很好)。然而,在这部我最近读完的《玩笑》中,这个意外‘青涩’的昆德拉一下子使我产生了兴趣,此时的昆德拉还没有向后期那样遁入‘世界之外’俯视众生的命运,也还没有学会成熟地嘲讽世界的方法。《玩笑》作为昆德拉的长篇小说的原点,也是他少有的以第一人称写作的小说,与他后期的小说风格迥异,简直是过于‘自我暴露’般地宣泄了很多他自己的想法。而且在《玩笑》出版了两年后的‘布拉格之春’,昆德拉简直经历了和《玩笑》的主角路德维克如出一辙的崩落,路德维克是因为一个玩笑被开除党籍,被强制进行劳动改造,从此与一片坦途的命运彻底错开,人生跌入混乱之中,而昆德拉则被禁书、被禁止写作、被开除党籍、被革职、甚至被流放,真不知到昆德拉在被流放时想到这本书时心中是什么感受啊。1965年的《玩笑》到1984年的《生命之轻》中,昆德拉的心路变化真挺让我感兴趣的,也使得我开始真正地希望去认真了解这位作家。不过,关于昆德拉就暂且讲到这里吧,下面来谈谈《玩笑》究竟讲了些什么,以及它是如何的打动我的。

二.一部多声部的歌剧

先从小说的形式上来分析吧,作为昆德拉的第一部小说,比起它后期技巧纯熟的‘复调’小说,这部的特点并不十分明显,更亲缘于传统小说。虽然小说是先以路德维克、埃莱娜、雅罗斯拉夫和考茨卡四人的视角叙述他们自己的故事,最后这各个‘声部’交织与融合为一部‘交响乐’,但是很显然主调是路德维克的故事,其他人的故事更多地是起到补充的作用。整本书的核心事件大约只有几天时间,由路德维克回乡准备实施他的‘计划’开始,到计划最终失败、化为一个‘玩笑’结束。路德维克叙事线中,采用了倒叙和插叙等叙述方式,路德维克偶遇露茜后想了一些往事,自此叙事时间转向路德维克二十几岁时,经历了漫长的时光回溯、重点补充了路德维克和露茜过去的一段感情历程,此后时间迅速拉回‘现在’(真实的故事时间),经历了这一段恍然如梦的人生起伏、读者和路德维克不得不面对物是人非的‘现在’,那段最真挚的感情终究是无法挽回了,时间那不由分说的重量在此后将一次次叩击我们的心灵。时间再度流淌了起来,在这趟回乡之中,路德维克会发现,时间的洪流究竟多么残酷地毁灭了那个‘曾经’。

不得不说,昆德拉确实是会讲故事,若是一开头就从路德维克的年轻时代讲起,然后线性地叙事,那种一切过往都已经化为尘埃的无力感是不可能如此地刺痛读者的心的。

当然,昆德拉的讲述技巧可不仅仅只有这些。在埃莱娜的视角之中,我们看见了一个女人遇见命中人后,如何疯狂地爱上她的故事。在前期人物关系尚未完全展开之时,这一个故事乍一看十分突兀,散发着不和谐的频率。在雅罗斯拉夫的视角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对民族艺术非常痴迷的一个男人,他正在为‘第二天’的一场盛大民俗节日而操心。在这二人视角中,都侧面地描写了一点路德维克的形象。在埃莱娜视角中,三十多岁的路德维克有着和周围那些或傲慢、或无知、或轻浮的人都迥乎不同的成熟和智慧,他不时流露的坚毅眼神都彰显着他远超庸碌之人的魅力。而在雅罗斯拉夫视角中,十几岁的路德维克早熟而聪明,任性好自由,时时表现出年轻人的活力与灵活的思维。一方面与路德维克的过去一齐完成了对路德维克的人物形象的完整塑造,另一方面则宛如散落的拼图,似乎想讲些什么但看不出什么明显的图案。

之后故事迎来了一个小高潮,埃莱娜按照之前与路德维克的约定,在到路德维克的故乡采访之前先和路德维克见面。之后路德维克成功地实施了他的计划,试图以此来达成那迟到十几年的‘复仇’,然而这一切最终都化作了一个不好笑的‘玩笑’,目的不仅没有达成反而招惹了一系列麻烦而深受打击的路德维克,独自一人静静地思考着这所发生的的一切。这时,路德维克深深地怀念起曾经与露茜在一起时的美好的青春。

昆德拉又把视角突然转向了考茨卡,这个几乎与路德维克的生活没有多大关联的人,然而,在他的故事里,我们意外地得知了有关露茜的一些事,以及那场悲剧(路德维克发脾气赶走露茜后,露茜突然消失了)之后的故事,路德维克终于发现了,原来那热恋中的二人竟然是如此地不了解对方,年轻时这场甜蜜而失败的爱情究竟给两人带来了什么呢?

终于,乐曲迎来了终章,此时,之前的独奏部分已经落幕,所有人携带着自己的情感与故事共同奏响了这最盛大的终曲。失魂落魄、四处游走的路德维克,作为记者同时沉浸在热恋中的雀跃的埃莱娜,感慨民俗文化凋敝的雅罗斯拉夫都来到了这个老城市的宏大民俗庆典之中。在这里,故事迎来了高潮,各个角色之间矛盾冲突到达顶峰,最终同样在一首恢弘的乐曲之中结束了。正在演奏的雅罗斯拉夫突发心脏病,路德维克怀抱着雅罗斯拉夫,时隔近二十年之久,这两位老友终于完成最后一步的和解。过去的生活已经全然毁灭了,只剩下微弱的残响,除此之外便什么都不剩了……

昆德拉的小说有着很强烈的音乐感,除了曲折不断的故事情节外,昆德拉还用他独特的叙事节奏完成了对文本的演奏。如果仅仅线性地叙事路德维克的人生起伏的话,整个故事的震撼感显然会小很多,这本书中的众人都不约而同地在终章里遭受了‘毁灭’,同时这分立的‘毁灭’产生共振,迅速拉高了读者的视角,让读者被迫地从高空俯视故事中的角色们,从而发现隐藏在这些人命运背后的东西——关于历史的玩笑之重,以及the unbearable light of being。从而本书整体上有一种恢弘的气势,明明主线故事的时间跨度仅仅只有几天,却让人感受到了命运的无常、人生的‘蜉蝣感’,甚至是时代的悲哀。

三.在纯净的毁灭之后

书的附录中有篇书评,题目是‘关于毁灭的小说’。‘毁灭’,这也估计是许多人读完后所心中最深的印象。那么下面我从故事中几个主要人物所遭受的‘毁灭’来具体谈谈昆德拉所传达的一些东西。

路德维克是遭受到的‘毁灭’最多的人,也是故事的重心所在。他遭受的第一个‘毁灭’便是他光明未来的愿景的破灭。路德维克因为开了一个‘政治错误’的玩笑,在那个政治极度敏感的历史背景下,被发现后还遭到党委学生主席泽马内克的陷害,受到了开除党籍和学籍,并且被强制送往劳动改造的出分。从此,路德维克快乐的学生时代以及一帆风顺地毕业后进入社会大展宏图的愿景全数毁灭,原本安稳的人生立刻跌入无常而混沌的漩涡中。对‘泽马内克’的怨恨成为了路德维克的一个心结。并且,在被路德维克当着全校学生的面羞辱后无一人为他辩护更是彻底毁灭了路德维克曾经的天真,他开始对周围人的人都抱有怀疑态度。

劳动改造的时候,劳累之余偶尔的闲暇,路德维克和这些被社会所抛弃的人们厮混在一起,开始了放荡而又无意义的生活。同时,又有一次人事变动,劳动营中来了一个极为不近人情,死板地按照严格规矩行事的年轻长官,使得本就劳累而无聊的生活变得越发枯燥和辛苦。在这漫长的厌烦时光中,路德维克开始认清了一些‘真相’:

“我开始明白,我的形象已经经过人世命运的最高法庭的判决,再也没有任何可挽回的余地。我觉得托洛茨基分子的名声(即使和本人出入再大)已经是实实在在的了,比真实的我更强不知多少倍;它绝对不再是我的影子,倒变成了我本人,而我本人却是这种名声的影子;我也明白,不能再申述什么名不符实的问题,这个名不符实,就是我的十字架,我是不能把它卸给任何人的,注定是我要把它背起来。”
“归根到底,年轻人如果装腔作势,不能算他们的错;他们还没有定型,但生活把他们置于一个定型的世界之中,在这个世界里,人们要求他们像成熟的人一样行事。于是他们迫不及待地采用那些流行的方式和样子,这些东西很容易对他们胃口,使他们喜欢──他们在扮演角色。”
“青年时代是可怕的:它是一个舞台;一些小孩子,足蹬厚底靴、身穿各式各样的服装跑来跑去,照搬着许多他们似懂非懂,也是从别人那儿学来的套路,但他们对这些十分热衷。”

年轻人因为不够了解自己,常常喜欢去扮演一些自己看起来比较‘酷’或者‘正确’的人的形象,然而正因为这无知下的盲目扮演,却可能给别人带来难以想象的痛苦或给自己带来毁灭的灾难。年轻军官扮演着自己想象中的受人尊重的、威风凛凛的军官,以为只有暴力以及严酷的惩罚才能盖过毛头小伙的形象来彰显自己作为军官的威严,他沉迷与这种扮演的狂热之中,不懂得人情和变通,给劳改者们带来了数不尽的麻烦,这反过来更让劳改者不想去尊重他。而阿莱克塞则沉迷于‘光荣的共产党’的形象之中,幼稚地以为做出捍卫‘共产主义’的行动就能够让别人看出他的精神有多么崇高,与做了一些‘政治错误’的老爹断绝关系,在劳改之中顶撞军官指责对方违背了‘共产主义的理想’,忽视了现实的复杂性,不仅没能真正地成为自己梦想的‘光荣的共产党’,最终反倒害死了自己。

还有路德维克在犯错之后,人们下意识地就认为他是个‘犯罪分子’,从而拒绝去了解他并和他往来。这一点和上一点都表现了人们很难真正正确地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去模仿自己想成为的人事实上却可能与自己理想的形象背道而驰。人们也常常被迫带上不想带的帽子,最后反而不得不去迎合着顶巨大的帽子生活。总而言之,人们甚至无法选择自己想成为的自我的权利。

路德维克的第二次‘毁灭’则是爱情的毁灭。在这段无意义的劳改生活中唯一的色彩便是一周一次(毛头军官上任后甚至只能一月一次)和露茜的幽会。然而在同寝的工友们的怂恿之下,以及长久淤积的欲望驱使下,正值精力旺盛年纪的路德维克无比希望和露茜发生关系,不过露茜却一再地拒绝。在毛头军官愈加严苛的管制之下,路德维克在很长一段时间无法出去,不过露茜却每天来铁丝围栏外看望路德维克。二人在铁丝网孔里接吻的场景也一度是全书前期最为温暖的场景。路德维克用自己的工资为露茜买衣服买东西,露茜则回报以纯粹的爱情,二人的相处十分的融洽,这也是路德维克再那段艰苦时间的心灵归宿。

路德维克下定决心‘逃狱’,在外头工人的帮助之下,路德维克成功地与露茜再度相会,之前露茜和路德维克定下了约定“再次见面和路德维克发生关系”,再度与露茜见面的汹涌爱意和身体的欲望纠缠在一起,使得路德维克十分饥渴,然而在性爱的过程中,露茜一直表现出强硬的拒绝态度,使得欲火中烧的路德维克十分失望,脑袋糊涂之中以为露茜对他已经失去了爱意,甚至大吼了并打了露茜。

“蓦然间,我的怒气升了起来,似乎总有一股超自然的力量非要堵住我的路不可,一次又一次把我要的,我追求的,本该属于我的东西从我的手里夺走;就是那一股力量从我这里抢走了党,抢走了我的同志,我的学校……我明白了,那股超自然力又拿露茜来跟我作对,于是我恼恨露茜竟充当它的工具。我一记耳光打在她脸上——心里想着打的不是露茜,而是那一股敌意的力量……”

露茜在被打了之后离开了,一段时间后从这座城市之中消失了。后悔失态了的路德维克失魂落魄地回到了劳改所。路德维克写给露茜的道歉信在一段时间后被送回,路德维克得知了露茜已经离开这座城市,心情顿时跌入谷底的路德维克不顾一切逃离劳改所去寻找露茜,却无法得知有关露茜的一点消息。因为旷工和擅自逃离劳改所的路德维克被送上了审判庭,被判处监禁十个月,并在出狱后被发配到远方的煤矿做工。在他蹲监狱的时间里,他唯一的亲人——一直被亲戚针对的母亲,去世了,因为政策变动他的母亲被安葬在他所不知道的‘家族墓园’里。

有些人当年也和我一样被他们深信正确的政治运动所清楚,今天他们又吹嘘起自己的经历来,我不喜欢这些人。是的,我也曾以自己一度遭难落拓为荣,然而那不过是虚荣心而已。随着时光的推移,我已经毫不客气地告诫自己,我当年并不曾站在黑类分子队伍里发扬勇敢精神,进行反抗斗争,也不曾以自己的思想去抵制过什么其他思想;我的出事并不是由什么真正的悲剧事件所带来的,不是的,我不是自己历史的主体,而不过是他的客体,因而我也没有一丝一毫可以自我标榜的资本(我不承认折磨、悲哀、失败自身有什么价值)。”

随着这场投入最多热情的爱情的失败,路德维克深深地发现自己这二十几年人生的失败,一点意义都没有,没有得到任何想要的东西。折磨、悲哀、失败和苦难有什么价值呢?它只能带来生命的贫乏,在我们的生活中,人生不断遭受苦难的人往往只会变得偏执和冷漠,或者变得迟钝和麻木,甚至能够微小的快乐放弃尊严。战胜苦难的人往往是因为那极为稀缺的精神的刚硬,但这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从苦难中获得的。能够从苦难中发现价值的人本身就很强大吧。

这种巨大的无力感和人生的幻灭感是难以承受的,所以路德维克必须要找到一个方式去发泄,他找到了仇恨。但是仇恨是无法去仇恨一个抽象的概念或者一个宏大的群体,你能做到去仇恨全人类吗?这样反而只会加深自己的幻灭吧,因为你纵是仇恨也无可奈何。因此路德维克找到了一个具体的对象去仇恨,那就是那个背叛他,把他推向火海、断送他前途的泽马内克。

所以路德维克再遇见埃莱娜——泽马内克的妻子之后,他心中酝酿出了一个恶毒的诡计。当然他并非一开始就想好了,但是在路德维克稍微勾引了下埃莱娜之后,埃莱娜就迷恋上他了并傻乎乎地倒贴,这过于容易就达成的快感终于使路德维克调入自己内心的陷阱中了。埃莱娜因为要来到路德维克的故乡采访即将举办的庆典,路德维克设法在这时候给泽马内克带绿帽子,然后搞得泽马内克家庭崩溃。然而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泽马内克早已厌倦了妻子自己另寻了一个年轻他十几岁的美女,巴不得找个理由和妻子埃莱娜离婚。

路德维克与埃莱娜发生关系之后,埃莱娜在彻彻底底迷恋上了他之后毫无保留地说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听到这一切的路德维克顿时懵了,仿佛泽马内克正带着她的娇媚小女友嘲讽着他,身边纠缠不休的埃莱娜更是一个大麻烦,路德维克觉得命运似乎又跟他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

失魂落魄地在街上游走的路德维克好巧不巧碰见了泽马内克。然而泽马内克却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在大学教授哲学,因为发表对集权体制的不满导致他在大学混的一直不算很好,但是却因为和学生们的观念相同,并且时常帮助犯一些‘政治错误’的学生并愿意牺牲自己利益而在学生中十分受欢迎,甚至有女学生因此来追随他,比如他的现女友。十五年过去了,一切都变了,路德维克不得不承认现在的泽马内克甚至还十分地和他合得来,这个泽马内克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刻薄的人了,他又怎么能去害一个‘好人’呢?但是,想让泽马内克下地狱的仇恨却无法消失,这巨大的、无法找到目标的恨意只能对向自己。此刻,决定和泽马内克离婚并和路德维克结婚的埃莱娜更是让路德维克感到雪上加霜。埃莱娜早就承认了劈腿的事实,这搞得路德维克仿佛像一个无知的、破坏别人家庭的‘偷腥者’,这种道德上的劣势更是让泽马内克有着充分的理由去侮辱他。他再一次地输了,并且不得不承担起曾经去仇恨别人的代价。

“我又一次设想,泽马内克转过身来笑眯眯地望着我,请求我忘掉我们之间过去的一切,我无言以对,因为他请求宽恕可以振振有词,不仅是因为他已改变观点,也不仅是时代已经变了,也不仅是已有了波罗佐娃小姐和她的同龄人,而且还有埃莱娜呀(是啊,什么理都在他那里,而与我相对),因为他在原谅我与埃莱娜偷情,也就是以此赎买我的原谅。我(在想象之中)看见了他张自信本钱很足的脸庞,心里怒火熊熊,恨不得上去揍他一顿,真觉得自己仿佛正在把他撂倒。马上的骑手们在周围叫着喊着,太阳金光灿灿,而我那发直的眼睛似乎看见了,他正血流满面。”

可是什么也无法做的路德维克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失败,并且与过往的一切琐事一刀两断,选择了与埃莱娜分手。分手后的埃莱娜歇斯底里差点喝药自杀,在这一场风波之后路德维克终于和埃莱娜的结束关系了。

在故乡波西米亚遇见露茜之后,路德维克曾向考茨卡打听了一些关于露茜的消息,得知露茜幼时被性侵从而对性爱有着恐惧,而发情的路德维克恰好唤起了露茜关于强暴的印象,露茜以为他只是图谋她的身体而不是真正爱她,流亡中的露茜遇到了考茨卡,在考茨卡的长年关照中,考茨卡消除了露茜对性爱的阴影,也得以深刻地了解露茜。路德维克得知自己曾经的‘深情’对露茜而言不过只是像一个强奸犯一样,并且他自始至终都没有真正了解露茜,他曾经的深爱就像玩笑一样。

这便是最后的毁灭,路德维克终于深深地体会到了人的局限和命运的无常,最终选择了毁灭自己过往的一切,爱情也好,仇恨也好,全都一刀两断,在这毁灭之后的废墟上,我们只能重新开始。十五年之久的离乡让故乡的一切都改变了,曾经的家园现在已经成为陌生的别人家的花园,这其中失去的亲人、友情、欢乐以及时间,都再也无可挽回了。曾经所珍视的一切,都以超乎想象的速度被遗忘、直至腐烂消失与尘埃之中。

“我对自己说:就算可以从我的一生里去掉这完全多余的几天,那又有什么用呢?反正从明信片玩笑开场,我一生的全部历史就完全在错误中生出。我猛地骇然想到,由谬误孕育出来的事物也是实实在在的,和由良知、必然所孕育的一样。……一切都终将被遗忘,同时又无论什么事情都无法挽回。挽回的作用(或通过报仇雪恨,或宽宥原谅)必须有遗忘为基础。任何人都无力挽回已铸就的过失,但一切过失却都将被遗忘。”

失去了自己赖以为生的仇恨,觉得自己似乎一无所有的路德维克漫步于这早已变样了的故乡,看到了旧日古朴风貌的建筑几乎荡然无存,曾经是全镇最大的庆典现在也渐渐没落、变得无聊和乏味,故乡中属于他们那一代人的部分已经渐渐消亡、并且被人们慢慢遗忘,此刻,路德维克觉得心情得到了舒展。

“在今天,被遗忘的东西已如汪洋大海,历史只不过是从中理出的一条记忆的细线而已,但时光在迁移,几千年后人无可拓展的记忆不能再包容更多,于是整整几个世纪,几千年都会湮没,许多世纪的绘画,许多世纪的音乐会湮没,还有许多世纪的伟大发明、战争、书籍都会湮没,那是非常糟糕的事,因为人会丢失掉自身的概念,自身的历史,变得不可捉摸,无从窥其面貌,只剩下几个意义空洞的简约符号。”
“我可以突然重新热爱起这个世界。我之所以热爱它是因为今天早上,我发现这个世界(并无思想准备地)实在可怜,可怜之余,更为孤凄。”
“正是这样的孤凄在净化这世界,使这个旧日时间像个垂暮之人一样纯情起来;它使这个旧日世界沐浴在一片弥留之美那令人无可抵御的最后的灵光之中,这样的孤凄对我包含着谴责。”

路德维克发现所有事物都无一例外地走向着毁灭,此时他内心也得到了一丝宽慰。面对着这the unbearable light of being,路德维克领悟到了:

“在歌中,忧愁并不浅薄,笑声也不勉强,爱情并不可笑,仇恨并不懦怯;在歌中,人们爱得身心合一(是的,露西,身和心合一);在歌中,人们因幸福而舞蹈,因绝望而弃身于多瑙河的波涛;只有在歌中,爱情就是爱情,痛苦就是痛苦;在歌中,各种价值还没有被蹂躏。··········我明白我们所歌颂的一切不过是一种缅怀,一个丰碑,是不复存在之物残留的形象,我感觉到,这一归宿的土地正从我的脚下遁去,在吹奏着黑管放同时,我正在渐渐飘向岁月的深处,世纪的深处,一个无底的深处(在那里爱情才是爱情,痛苦才是痛苦)。我惊奇地告诉自己,这样的坠落,这样的下沉,充满了探索和渴求,正是我唯一的归宿,我愿就这样而去,享受那悠悠飘忽的乐趣。”

当然,这个故事中并不只是路德维克体经历了毁灭,埃莱娜遭受了孤注一掷爱情的破灭;雅罗斯拉夫遭受到了家人的背叛,同时经历了理想的破灭;考茨卡则经历了赖以生存的信仰的崩坏。但是故事中我们并不知道埃莱娜和考茨卡在毁灭之后的态度,雅罗斯拉夫在心脏病突发后也是生死未卜,这个关于‘毁灭’的故事就到此结束了。在这种种毁灭之后,究竟有什么残存下来了呢?不,什么都不剩了,我们被迫面对着无常的人生,终其一生,究竟有多少东西是由我们真正选择的呢?所建交的朋友中,究竟又有多少是真心的呢?我们像别人吐露内心痛苦时,别人是否正在心底里觉得好笑呢?我们自以为了解一个人时,那会不会只是他所有假面中的一面呢?我们真心爱上一个人,难道不是爱上自己眼中情人优点所构成的形象吗?我们同情别人的苦难时,是否会因为自己出于比对方优越的地位上还表现出尊重对方从而觉得自己很有同情心反倒对自己有点小感动呢?总而言之,我们不仅不了解自己,更不了解别人,所能够确信的东西更是少之又少;我们做出了什么行动想去改变什么,结果却可能与最开始的想法背道而驰,但是这也没有什么,因为这一切都将被遗忘。

如路德维克最后所领悟到了,我们面对这根本无力与历史与命运对抗的人生,唯一能确定的正确的行动就是去认真体验人生的种种,去放声歌唱,去品尝种种感情的滋味。面对着这轻的难以承受的存在,这过于朦胧的情感反倒成为了最具形体,感受最为强烈的东西。正是这生命的轻成就了笑与哭、爱与恨的重量。正是因为我们无法选择再来一次,只能笨拙羞耻地演着这处处出错的笑剧。 然而也唯有在这仅有一次的、近乎为0的人生中,我们才能真正地热爱上一个人,才能真正地铭记掌心的温暖,和微笑……

四.文本的余味

对于‘毁灭’的思考无疑是《玩笑》这个故事中具有相当分量的部分。但是,这个故事糅杂了很多颇值得玩味的观点。关于乡愁,以及阔别多年的回乡后的无所适从,以及由此延伸开的关于自己心灵归处的思考,还有过快发展中的故乡的陌生感……等等都在昆德拉的这部小说中有过议论,这些主题在日后昆德拉真正经历流亡后用异国语言写的‘遗忘三部曲’有着更为深刻的探讨。这种无限延伸的文本的余味我是无法道尽的,这也是每个人感受差异最大的部,由于精力限制我就简单谈谈一下我感受最深的一些东西吧。毕竟想要把读书过程中的所有想法全部记录下来根本就不可能啊。

<1>贫乏与丰富

无一例外,人们都在追求丰富多彩的人生。归根到底,人们都想赚钱的缘故便是因为金钱能带来更为宽广的生命体验,并且钱能解决掉很多无聊的问题。有时,有些人甚至不惜犯错甚至犯罪来追求‘超越性’的感觉。人活着就会追求着未知,追求有趣的东西,追求‘丰富’。我们常常羡慕着那些有着丰富人生经验的人们。偶尔我也会为自己乏善可陈的平淡生活所苦恼。路德维克发配到劳动改造营里后,他每天经历着枯燥无聊的生活,在假期为了追求快感甚至彻底放弃了作为一个大学生时的颜面和尊严,和‘黑类分子’厮混在一起浪荡,最后在露茜的爱之下回归到一种平衡之中。总之,如果按人生经历的丰富程度度来计量的话,这十五年里路德维克的经历应该算是相当贫乏的,路德维克也确实没得到多少东西。但是,与他生活截然不同的、人生肯定比路德维克丰富的泽马内克以及其他人就一定真的得到了更多的东西吗?我不这么认为。

总而言之,人类就是这样一种生物,当人生非常贫乏时便会对小小的美好倍加珍惜,而当他阔起来了以前想要的很多东西都唾手可得之后,他反倒不会为了一些小小的美好而开心了,人总是会厌倦自己能够轻松得到东西。金钱啊、物质啊、爱情啊无不如此。即便是我们无法改变的贫乏人生,只要付诸于真心,就一定能得到很多东西,那些东西将成为枯燥生活的润滑剂,支撑着生活的前进。就算得到了很多想要的东西,我们又有足够的精力去真心对待每一个小小的事物吗?路德维克在他最痛苦的时光中遇见了人生最刻骨铭心的爱,即便最后以失败结束,但这段时光也在最后化作了一个他人生中分外宝贵的回忆。即便十五年后,路德维克已不再爱着露茜,但这份回忆已经替代本人填充着他内心的空缺。

<2>关于相互理解和爱情

这也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本书中埃莱娜视角和路德维克视角的对比相当明显地揭示了我们所看到对方常常使自己脑海中构造的对方的形象,对别人的一言一语我们都潜意识地按照自己所希望或认为的意思去理解,也就是我们的心在无意识中会欺骗自己。

在昆德拉的《无知》中,回乡的伊莱娜面对着旧日的同学,那些人对她夸夸其谈起她完全不了解也不想去关心的事,而无一人关心她在异乡的经历。实际上,那些旧日的朋友只是想说自己的话,来隐约透露出‘伊莱娜你离开了故乡这么多年,真是遗憾地丧失了很多东西哦’的责难意思,并且对伊莱娜的经历毫不在乎,因为她们知道‘流亡是痛苦的’(实际上,伊莱娜在法国过得还挺开心的)。法国人也几乎是这样表现的。总之,人们常常自以为是地猜想别人的感情,对此约瑟夫说:“人们相互之间不感兴趣,这很正常”。 很多时候,对待任何人都表现的很热情的人可能对他人丝毫不感兴趣,对你表现出特别关心的人可能并非是因为你而是你身上的某些形象符合对方的需求。 昆德拉的对位法写作最有趣的地方就是两个人谈对一件事聊,可是两个人想的东西完全不一样。

从这一点出发也可以推导出爱情的不可靠:人们所迷恋的很多东西,都不过是自己想象中的形象,与事实相差甚远,可是人不知不觉就是会沉迷于想象本身,对现实的冷漠茫然不知。埃莱娜如此轻松地上了路德维克的勾,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她迷恋上了一个想象中的爱自己的优雅男人的形象,而潜意识地忽略了被欺骗的可能性(因为她是如此地渴望一样东西能够把她从原来的生活中解救出来,‘被骗’这一可能性对她来说是不能接受的,所以心出于防卫机制而拒绝这样思考)。

爱情中的大脑自我美化的现象有很多:“爱情总是要给自己编出美丽故事的,爱情一旦产生,就会开始说得像天方夜谭一般。”“我对自己说,尽管我曾经那么热烈的爱过她,哪怕她是怎样的举世无双,但也和当年的境况分不开,我们是在那种境况中相识而且相爱的。在我看来,把一个所爱的女子,从和她相遇、交往时的整个环境中抽出来,朝思暮想,一心一意把她本身没有的东西理想化,也就是把和她一起生活的历史理想化,把促使爱情形成的历史理想化,这是一种错误的思考。 说到底,我在这女人身上所爱的,并不是她为自己的部分,而是她对我的那部分,她对于我意味着什么。”

从相互理解还能引申出对人的孤立处境的思考。我们常常希望与某些人产生联系,可最终会发现我们的的命运无法交错,就算有了物质上或者利益上的联系,心灵无法相同,这一切都加重了人的孤独感。当周围人都在狂欢,自己却无法与他们情感相同,只能在边缘中平静地注视……孤独就大概是这样的感觉吧。

<3>关于人生的指南书

知乎上常有这样一类问题“如果你重返XXX会怎么度过大学生活?”,对我而言这种问题充其量就看看罢了。关于一个具体的小问题到也罢,可是关于生活这样一种宏观庞大的事物,他人经验实际上并没有多大的参考价值。总之,在成长过程中,我们无可避免地经历悲伤与痛苦,经历无数次的失败。年轻时,我们甚至连自己真正想要什么都不明白,大多数根据成人世界的既定价值观来选择自己所想追求的东西,而这样一种价值观如果不适合你的话,就只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痛苦,而你依然要头铁,以为在这样一个价值观的指导下不断地努力就能得到安定与快乐的话,自然会备受煎熬。

读书也是一样,你要说科学技术类和工具类的书能够得到很明确的生活知识的话我肯定同意。然而你要说读了一本小说就发现了如果幸福地生活的话,我是不大相信的。众所周知,生活中的鸡毛蒜皮的小事才是最为折腾人的,人永远也无法逃离小摩擦小厄运小麻烦的折磨。读小说无非就是从别人的角度去理解一些事,就同样一件事不同人有着不同的看法,在众多观点甚至相互矛盾的书中,我们能得到的也就是从更广阔的角度看问题。在人生的一些思想危机中,读书(或者文学类的书),从更多角度理解一些抽象的事往往能够帮我们读过思想危机。但是,具体到现实中的事中,读小说能学到的解决方法可真是少的可怜,毕竟小说常常讨论的都是一些抽象的、复杂的甚至是无解的问题。当然职场类、工具书是针对某一类现实问题进行解答书是不一样的,偶尔有人把小说这这些混为一谈,妄图从小说和故事中学到生活的诀窍,那可就危险了喽,很多书都说人生就是虚妄,可是你凭这就能解决不会的数学题然后逃离痛苦吗?(笑)

当然,也不必就此大大地贬低小说和故事的价值,虽然它无法充当人生的指南书,但是它有趣啊(划掉)到底还是能给我们提供一些更开阔的思路,偶尔也会有意外之喜。这本《玩笑》也是如此,我除了打发掉了不少时间还获得了什么呢?我也不知道,反正没有对我的生活有什么改变,但是,在一切都终于结束的那个傍晚,在路德维克和雅罗斯拉夫的演奏中,我仿佛看到了被那美丽的落日余晖所照耀着的大地,耳边响起了随风从遥远地方吹来的牧歌……即便是在毁灭之后,也依然存在着这种让人能够重新热爱世界的美,了解了这一点,似乎对隐藏在茫茫黑夜之中未知的恐惧稍微减轻了一点了。

结:

终于写完了,真是令人疲劳嗷。窗外透过来耀眼的阳光,明亮的灰色天空下连缀着一排燃烧着的枫叶。南方的冬日也是色彩缤纷的,有着与盛夏别样的优美:内敛稳重的黄叶,热情澎湃的红叶,以及光秃秃树枝之间晶莹剔透的小水珠。

在这南方的冬日里,2020年也即将结束了,不过看样子我大概是没有写年末总结的欲望了,不过今年还是挺有收获的一年的,有时间的话还是想写一写。话说去年这个时候,我貌似在读赫拉巴尔,看来我和捷克文学还挺有缘的,年底找个时间重新读读《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这种充满刺激和荒谬以及对人生的戏谑的故事实在太有趣了。既然说到了,就以《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的一段话做结吧!

“我负责养护的这段路,用我亲自捶碎的小石子填充的这条路,很像我的一生,在我身后的野草长疯了,只有我正在干活的这一小块地方还能看得见我双手留下的痕迹,尽管我的道路从头到尾都长满了杂草,但也只有我自己是我这一生的见证人……我要是死在这里,只剩下一块没啃完的骨头和脑袋壳,我也愿意埋在这一座小山顶的坟墓里,我想要恰好埋在这个山顶的脊背上,让我的棺材被这峰脊分成两半断裂开,让我的残骸被雨水从下两个方向:一半冲进小溪,流到捷克的土地上。另一方向的那一半,通过国境线的铁蒺藜,经小溪流进多瑙河。我即使在死了以后,也愿意当个世界公民,希望从布拉格流到易北河,再从易北河流入北海。而我的另一半残骸则流经多瑙河进入黑海,这两个海再汇进大西洋……”

两个鬼故事免费按生辰八字起名云南卫视直播孩子起名的大师开发小区如何起名www.444hhh.com免费的qq空间皮肤芊字取名起名郑氏女孩起名称大全周易起名网免费取名生辰八字余额宝规则鸟鸣涧赏析重生之不做炮灰空间留言图片带昌的公司起名先锋社区相声四门基本功唱指的是什么起起姓名男孩大全快餐加盟店兄妹连起来好听的名字26种死法奴儿七七77p2p10月底出生宝宝起名旗袍裙猪孩子起名用字起名字女孩秋护理学是学什么的白手起家的名字蓬莱疫情家纺店铺起名的少年生前被连续抽血16次?多部门介入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让美丽中国“从细节出发”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高中生被打伤下体休学 邯郸通报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何赛飞追着代拍打雅江山火三名扑火人员牺牲系谣言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男孩8年未见母亲被告知被遗忘中国拥有亿元资产的家庭达13.3万户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重生之我在北大当嫡校长”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测试车高速逃费 小米:已补缴周杰伦一审败诉网易网友洛杉矶偶遇贾玲今日春分倪萍分享减重40斤方法七年后宇文玥被薅头发捞上岸许家印被限制高消费萧美琴窜访捷克 外交部回应联合利华开始重组专访95后高颜值猪保姆胖东来员工每周单休无小长假男子被流浪猫绊倒 投喂者赔24万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正式揭幕黑马情侣提车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回应蜉蝣大爆发当地回应沈阳致3死车祸车主疑毒驾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外国人感慨凌晨的中国很安全杨倩无缘巴黎奥运校方回应护栏损坏小学生课间坠楼房客欠租失踪 房东直发愁专家建议不必谈骨泥色变王树国卸任西安交大校长 师生送别手机成瘾是影响睡眠质量重要因素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兔狲“狲大娘”因病死亡遭遇山火的松茸之乡“开封王婆”爆火:促成四五十对奥巴马现身唐宁街 黑色着装引猜测考生莫言也上北大硕士复试名单了德国打算提及普京时仅用姓名天水麻辣烫把捣辣椒大爷累坏了

两个鬼故事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